加深所必然奋力追求的浑然一片的和谐协调。
五、在艺术媒剂的应用上,绝对肯定日常语言,会话节奏的可用性但绝对否定日前流行的庸俗浮浅曲解原意的“散文化”;现代诗人极端重视日常语言及说话节奏的应用,目的显在二者内蓄的丰富,只有变化多,弹性大,新鲜,生动的文字与节奏才能适当地,有效地,表达现代诗人感觉的奇异敏锐,思想的急遽变化,作为创造最大量意识活动的工具;一度以解放自居的散文化及自由诗更不是鼓励无政府状态的诗篇结构或不负责任,逃避工作的借口。
六、绝对承认诗有各种不同的诗,有其不同的价值与意义,但绝对否认好诗坏诗,是诗非诗的不可分,也即是说这是极度容忍的文学观,但决不容忍坏艺术,假艺术,非艺术;我们取舍评价的最后标准是:“文学作品的伟大与否非纯粹的文学标准所可决定,但它是否为文学作品则可诉之于纯粹的文学标准”。(艾略特)
七、这个新倾向纯粹出自内发的心理需求,最后必是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传统;现实表现于对当前世界人生的紧密把握,象征表现于暗示含蓄,玄学则表现于敏感多思、感情、意志的强烈结合及机智的不时流露。
(录自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
第二十七章
散文(三)
【学习提示与述要】
这一章介绍第三个十年(1937—1949年)的散文,可偏重知识性的了解。因为有些作家的创作贯通几个阶段,也可以和前两个十年的散文联结起来讨论,更能获得整体感。与前两个十年比,这一时期虽然历经战乱,散文创作的成绩依然丰硕,且报告文学、杂文与抒情文各式文体的创作都有较成熟的水准。应大致了解抗战初期报告文学比较发达,而当战争转入相持阶段之后,杂文就唱了主角。抗战中后期及胜利之后,散文各式文体的创作都展现了多彩的风致。小品散文应更多地关注。可选择阅读并重点分析萧红、冯至、张爱玲、沈从文、梁实秋等作家的散文,以斑见豹,概览本阶段散文创作的状态与趋向。
一 报告文学的勃兴
(1)可回顾“五四”以来报告文学逐步发展的情况(见第十八章),以更清晰了解这一时期报告文学勃兴的理路。当然,应看到时代的需求是决定性因素。抗战初期要求文学贴近现实,担负传递战斗信息、记录抗战业绩的任务,报告文学成为首选的文体。应了解的代表性作家包括丘东平、骆宾基、曹白、范长江、萧乾与沙汀,等等。其中沙汀的《随军散记》记述贺龙将军的战斗生活风貌,应注意其如何以纪实性散文笔法叙写真实人物,这对于传记文学如何刻画人物性格,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二 继承鲁迅传统的杂文
(2)了解40年代杂文的创作潮流,一方面满足了揭露抵制社会弊端的时代需求,另一方面则受惠于鲁迅的传统。可重点了解聂绀弩的杂文创作成就,他也是在当代杂文文坛上标志性的作家。此外,还有唐彛椭苣菊=夥徘氖贝肪巢⒉皇视谠游牡纳ぃ跏滴兜摹兑鞍俸匣ā氛欣瓷鄙碇觯讼窒笠言诘诙徽侣畚龉
三 小品散文的多样风致
(3)就文学成就而言,这一时期的小品散文更值得分析鉴赏。应关注那些名家的散文在这一时期的发展与境界。其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可读性甚高的传记散文,可注重欣赏其敏锐的感觉与才情,以及那不拘格套的笔法。冯至的《山水》多用诗的笔调来写散文,特色是好哲思,也可以选其中几篇来品评。重点可评析梁实秋与张爱玲。梁的《雅舍小品》是余闲的调剂品,不大适应时代潮流,但行文优雅怡裕,给人真切与愉悦。张爱玲《流言》中的散文与小说不分轩轾,都是将庸常生活陌生化,重在体味人生,描绘多用意象,议论显示机智。梁实秋和张爱玲的散文在90年代重又走红,不妨思考一下其中的原委,除了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也与社会风尚有关。
【知识点】
《野草》杂文作者群、上海“孤岛”杂文创作风气。
【思考题】
(1)简述40年代散文各式文体创作的概况。
此题偏重知识性,论述要点是:1.报告文学的勃兴与抗战现实紧密相关。2.杂文的创作无论在国统区、“孤岛”还是解放区,都涉及到在抗战形势下如何继承、发扬鲁迅杂文的现实主义精神问题,重在对社会现实的针砭,或者对世相与历史的剖析。沦陷区散文以周作人为代表,则出现了杂文的小品化,也有其文学史意义。3.小品散文的新作者虽然不多,但是名家散文则更为圆熟多样,如萧红、何其芳、冯至、梁实秋、张爱玲等,以及“立达”派、京派的散文。4.注意各散文文体的繁荣略有“时间差”,这既有抗战现实对文学文体的影响,也有各文体自身的发展与成熟等因素。另外,在概述中尽量能列举一些影响较大的作家作品。
(2)试评梁实秋《雅舍小品》的艺术特色。
此题有一定综合性,论述时注意:1.总的来说,梁实秋散文是“学者散文”,可以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取材的日常广博、语言的机智幽默、心态的豁达俊逸、行文的优雅从容等。附录中余光中《文章与前额并高》提取了《雅舍小品》中若干特色,可以参考,尤其是对其文字“文白融会”的理解,有一定启发性。2.回答这样的题目,最好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辅以对具体文本、字句的解读或赏析,但注意不要写成过于情绪化的随感。
(3)试评张爱玲散文创作的艺术个性。
此题要求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与概括。讨论张爱玲的散文,可以40年代作品《流言》为主,既要注意其所在的“沦陷区”文学的大背景,以及张氏“海派”作家的身份,更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词”:女性、上海、日常生活、意象、机智等。《三十年》中对张爱玲散文的论述略显简单,重要的是要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也可参考《三十年》第二十三章第三节对张爱玲小说的论述。还可参考其他相关研究资料,例如余凌《张爱玲的感性世界——析〈流言〉》对《流言》这部“私语散文”有精到的分析,附录中节录了其中两段。
【必读作品与文献】
萧 红:《回忆鲁迅先生》
冯 至:《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张爱玲:《公寓生活记趣》、《爱》
梁实秋:《雅舍》
沙 汀:《随军散记》
纪果庵:《小城之恋》
【评论节录】
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
余光中:《文章与前额并高》
谈 静:《〈爱〉的赏析》
余 凌:《张爱玲的感性世界——析〈流言〉》
▲冯至的《山水》赏析
冯至真是惜墨如金的作家,写作那样谨严,作品那样少,但却无比的精纯。这个时期,在诗和散文两方面,他都站在“一览众山小”的高峰,可是散文只有《山水》,不足百页薄薄一小本,诗集也只是辑有二十七首的《十四行集》。
这本不满百页的《山水》,辑有十三篇散文,加上《后记》才十四篇。前六篇还是抗战前写的,属于战时战后时期的,才只八篇。可是这八篇,篇篇都有分量,耐得住咀嚼和推敲。
欲知《山水》的底蕴,透察其精魂,且听作者的自白:
至于这小册子里所写的,都不是世人所倡的名胜。……真实的造化之工却在平凡的原野上,一棵树的姿态,一株草的生长,一只鸟的飞翔,这里边含无限的永恒的美。所谓探奇访胜,不过是人的一种好奇心,……我爱树下水滨明心见性的思想者,却不爱访奇探胜的奇士。
漠视“胜”与“奇”,耽爱“平凡的原野”,这正是《山水》全书主要意趣。一往直前的寻胜探奇,不断做新的突破,这不止是西方的文化精神,人生的态度,也是文学的特色。在平野里,体会物我为一的情怀,人与自然的融合,生生不息的永恒之美,则是中国的文化精神,人生情调与文学特色。在《后记》的另外一段话他又说:
对于山水,我们还给它们本来的面目吧,我们不应该把些人事掺杂在自然里面,宋元以来山水画家就很理解这种态度。在人事里,我们尽可以怀念过去;在自然里,我们却愿意它万古常新。最使人不能忍耐的是杭州的西湖,人仙既不顾虑到适宜不适宜,也不顾虑这有限的一湖水能有多少容量,把些历史的糟粕尽其可能地堆在湖的周围,一片完美的湖山变得支离破裂,成为一堆东拼西凑的杂景。——我是怎样爱慕那些还没有被人类的历史所点染过的自然:带有原始气氛的树林,只有樵夫和猎人所攀登的山坡,船渐渐远了剩下的一片湖水,这里自然才在我们面前矗立起来,我们同时也会感到我们应该怎样生长。
不喜历史点染的名胜,而爱真朴的自然,显示了道家思想的风味;可是对于那些无名的樵夫或猎人,则一往情深。以《山水》后半部的七篇创作来说,《一棵老树》写一个老牧人;《人的高歌》写一个石匠和一个水手;《山村里的墓碣》写无名的族人之死;《动物园》回忆一个老猎人;《忆平乐》则写一个守时廉正的裁缝。
偏爱无名的小人物,从无名的小人物点出生命的真相,揭出人的至性常情,在这一点上,冯至与沈从文极相似。但是风格迥异。沈从文喜欢温情的烘托,以富于彩色的文字,将那些小人物写得风趣活现;冯至则只是冷冷的静观,以质朴的笔触,道出那些小人物的生死祸福;前者如彩画,后者如石雕。
比读《山水》的后七篇散文,以《一棵老树》和《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两篇最精纯。论情趣之飘逸,文字的色彩,后者富有魅力,但论意境的孤高,功力的深湛,则前者实是冯至散文的杰作,也是白话散文诞生以来的杰作。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是作者战时执教昆明时,乡居之地。他夫妇住在山上,一条荒凉的古道却延进山谷。因此他说:“我在那条路上走时,好像是走着两条路;一条路引我走近山居,另一条路是引我走到过去。”
所说“过去”,是指谷中原有村落,一八七○年顷在回汉两族大仇杀中毁灭了。两世人相隔七十年,住在同一的山村,今惜之感,引人遐思。作者写道:
最可爱的那条小溪的水源,从我们对面山的山脚下涌出的泉水;……这清洌的泉水,养育我们,同时也养育过往那村里的人们。人和人,只要共同吃过一棵树上的果实,共同饮过一条河里的水,或是共同担受过一个地方的风雨,不管是时间或空间把他们隔离得有多么远,彼此的生命都有些声息相通的地方。我深深理解了古人一首情诗里的句子:“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单是这段话,全篇旨趣已毕现。时空交织的关切与哀愁,像苍凉的古筝独奏,声声撞击心坎。
《一棵老树》没有这样绚烂的感慨。只写一个看牛的老人,一人二牛。老牛生了小牛,老牛死了;接着小牛遭暴雨所激也死去了。农庄的主人,决定不再养牛,将这个默默工作几十年的老人资遣回乡,可是这老人只熟悉这寂寥的农园,和不说话的牛,对于自己的乡土和家人反倒陌生了,因此,回家不久就死去了。
这样一个浑如木石,木无表情的老人,当老牛生了小牛时,“他的面貌仍然是那样呆滞,但是举动里略微露出来了几分敏捷”。作者只用“露出来了几分敏捷”来形容老人的兴奋,多一个字也不用。当小牛被雨淋死了,文章写道:“第二天,我看见他坐在门前的石墩上,手里仍然拿着放牛的鞭子,但是没有牛了。他好像变成一个盲人,眼前尽管是无边的绿色,对于他也许是一片白茫茫吧。……”
当老人的孙儿,向农庄主人报丧时说道:“祖父回到家里,不知为什么,也不说,也不笑,夜里也不睡,只是睁着眼坐着,——前晚糊里糊涂地死去了。”
读过《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你会击节赏叹,赞不绝口;可是你读过《一棵老树》之后,你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是无言的感动,深沉的思想;像植物的根须,无声的向土里伸展。
《山水》有什么缺点没有呢?我竭尽心力,睁大眼睛,反复搜检,我觉得有两点意见可说,一是题材太狭,二是文字还缺乏自觉的省察。
关于题材,他这样耽于大自然的冥想,对人生的内层则一丝不染,这虽然是他一贯的风格,但是笔者认为伟大散文家,笔触最好无所不在,不但吟哦外在世界,也攀描内在世界。徐志摩勇于“自剖”,有时稍流于滥,但冯至过于隐蔽,读其文难见其人。
关于文字,似未能善用自己的京白口语,许多句子受制于欧化语法,看起来虽也流畅,一读出来即感拗口了。
(录自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昭明出版社1978年版)
▲关于《雅舍小品》
读者最多的当然是他的散文。《雅舍小品》初版于民国三十八年,到六十四年为止,二十六年间已经销了三十二版;到现在想必近五十版了。我认为梁氏散文所以动人,大致是因为具备下列这几种特色:
首先是机智闪烁,谐趣迭生,时或滑稽突梯,却能适可而止,不堕俗趣。他的笔锋有如猫爪戏人而不伤人,即使讥讽,针对的也是众生的共相,而非私人,所以自有一种温柔的美感距离。其次是篇幅浓缩,不事铺张,而转折灵动,情思之起伏往往点到为止。此种笔法有点像画上的留白,让读者自己去补足空间。梁先生深信“简短乃机智之灵魂”,并且主张“文章要深,要远,就是不要长”。再次是文中常有引证,而中外逢源,古今无阻。这引经据典并不容易,不但要避免出处太过俗滥,显得腹笥寒酸,而且引文要来得自然,安得妥帖,与本文相得益彰,正是学者散文的所长。
最后的特色在文字。梁先生最恨西化的生硬和冗赘,他出身外文,却写得一手道地的中文。一般作家下笔,往往在白话、文言、西化之间徘徊歧路而莫知取舍,或因简而就陋,一白到底,一西不回;或弄巧而成拙,至于不文不白,不中不西。梁氏笔法一开始就逐走了西化,留下了文言。他认为文言并未死去,反之,要写好白话文,一定得读通文言文。他的散文里使用文言的成分颇高,但不是任其并列,而是加以调和。他自称文白夹杂,其实应该是文白融会。梁先生的散文在中岁的《雅舍小品》里已经形成了简洁而圆融的风格,这风格在台湾时代仍大致不变。证之近作,他的水准始终在那里,像他的前额一样高超。
(录自余光中:《文章与前额并高》,《秋之颂》,台湾九歌出版社1988年版)
▲张爱玲《爱》赏析
这是一篇十分短小的散文,但张爱玲的感觉却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题目是《爱》,张爱玲在这里要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女人,一个后来命运多舛的女人,她被亲眷拐卖,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一直到老。但她跟所有的女人一样,也曾有过某种爱,虽然很矇眬,但正是由于有了这种爱,这个女人也就完全了。
“那年她不过是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后来那个住在对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