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女眷们引发出来的一幕幕爱情故事,书中那些关于股票和资金问题的讨论就越发要显得冗长。尤其重要的是,正是这些漂亮女人给作者提供了机会,使他能够有声有色地刻画与之相对的男性形象。因为林佩珊与范博文同坐一条长椅,逗引得这位青年诗人欲进又退,心慌意乱,他才不至于仅仅呆板得如同一具木偶。也因为有刘玉英主动诱惑,使吴荪甫初则无动于衷,最后却艳梦不绝,他那自我控制能力的崩溃才能表现得那样清晰。即便是赵伯韬,他给人印象最深的,不也正是那番推着刘玉英的下身转一圈之后的借题发挥吗?我很难想象,单靠一些吴赵斗法的情节,作者如何进行现在这样细致的心理刻画。至于对这些女性人物本身的描写,他更是明显沿用了《蚀》里的方法,他那样详尽地叙述林佩瑶和蕙四小姐的心理变化,甚至再一次暴露出那种渲染女性肉体魅力的积习,引起一位批评家的责难。这就好象在天平的一端加重砝码,大大平衡了他在男性人物心理刻画上的欠缺。我们一般总是先从整体上来感受一部小说的,为什么许多读者并不明显感觉到《子夜》在心理描写上的粗糙,这些女性形象无疑是起了很大的掩盖作用的。
    就是《子夜》的基本情节,又何尝是完全来自那个预先形成的抽象主题呢?茅盾从起意到动笔,中间隔了将近两年。从最初想写一部“白色的都市和赤色的农村的交响曲”,到集中精力先构思城市三部曲,再到专写一部《子夜》,他几次大幅度地缩小作品的规模。即便拟出了极为详细的人物提要和分章大纲,也还是踌躇再三,直到又作一次彻底压缩,把红军的活动基本上推入幕后,大大减少吴赵斗法的情节,压缩关于工厂生活的描写,除去一些次要人物,他才正式动笔。很明显,他作这些压缩的主要依据就是他的生活体验,凡是他完全不熟悉的场面,不管他们对表现主题多么重要,他都尽量删去。瞿秋白向他提两条建议,一是正面描写红军,二是表现吴荪甫的兽性大发,他却只采纳后者,设计了十四章里那个强奸王妈的细节。这一取一舍,不正体现了他对自己情感体验的尊重吗?在我看来,茅盾对《子夜》基本情节的构思过程,就是他的艺术个性和情感记忆逐渐参与决策的过程。那个最初激起他创作冲动的抽象命题,一旦进入他实践这冲动的具体过程,就无法再维持那种至尊的地位。它若有灵,一定会气愤地发现,当茅盾正式写下《子夜》的第一行词句时,它已经处在他感性经验的强有力的挟持当中了。
    这就是《子夜》给我的真实印象。它绝不仅是某个抽象命题的图解,尽管其中确实有图解的成份。文学创造是那样一种复杂的情感活动,作家单凭理智很难把它看得清清楚楚,他的创作自述难免会包含一些或大或小的误解,茅盾对自己写《子夜》的解释便是例证。他说他是运用了一种左拉式的新的创作方法,可我们却看到,他在很多地方都还是保持了原先的写作风格,他的许多描写都还是依靠了过去的情感体验。所以,《子夜》的成功并不能证明那种主题先行的创作方法的成功,它那些失败的部分倒可以证明,缺乏审美感受的直接支持,题材上的大胆开拓往往会造成怎样触目的缺陷。
    茅盾这艺术风姿的第一个特点,就是那种与弱者心灵的相通。他对笔下人物的心理刻画是很不平衡的,对那些性格比较刚硬,或者卑劣的形象,他用墨总是很吝啬,刻画的线条也比较粗。可是,一到写那些善良软弱的人物,他的笔立刻就活了,精彩的细节一个接一个跳出来。那种曲曲折折、进一步退半步的思路,那些稍纵即逝的下意识念头,尤其是女性的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心理,他都能从容不迫,一笔不漏地写出来。我有时候简直要怀疑,倘若静女士们有知,她们对自己的心思是否也能知道得象他那样清楚。也正因为他对这些弱者心理的刻画达到了令人吃惊的细腻程度,我反而感觉到,他对人心的透视区域并不宽广。他还不具备那种可以洞悉各种灵魂的大才,他只是特别能体味静女士和方罗兰们的心理。
    其次是那种凄哀的抒情基调。尽管作者大力描绘了紧张的斗争场面,也详细地讲述过甜蜜的爱情故事,可你一旦合上小说,回想其中的整个故事,种种其他的感觉都会退去,只留下一缕无以名状的凄哀。看着静女士的希望一个个破灭,你禁不住会战栗于造化竟是那样地残酷无情。愈是目睹那小县城里的血腥争斗,《动摇》结束时三个出逃者的仓皇的孤影,就愈加透漏出一种昏黄时刻特有的凄凉意味,你甚至无心去思量他们以后的遭遇,一种深深的疲乏感早已填满了你的心胸。《追求》中那一群年轻人的厄运,更是只能使你黯然神伤,这情绪开始并不强烈,但它随着每一个追求者的失败而一丝一丝地缠绕住你,到最后你突然会发现怎么也摆脱不开。我不禁想起鲁迅。他的作品也使人悲哀,但那是愤怒至极的悲哀,它并不含有《蚀》里的这种凄惶。《狂人日记》也使人颤栗,但它同时又赋予人蔑视黑暗的勇气,《蚀》所引起的颤栗就不同了,它有时候更象是一个寒噤。《伤逝》的画面也很阴暗,但它能造成一种逼人的压抑感,使你越来越坐立不安;《蚀》里的描写恐怕还不如《伤逝》那样阴暗,它却会使你跌坐进沙发,在凄惶和悲哀中低头无语。
    大概每个作家都只能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去体验人生,不管他的感受多么丰富,其中必定有一种主导的情绪,所谓审美感受的深化,就是指这种情绪愈益有力地融汇其他的各种印象。但是,它毕竟只是一种情绪,远不是每个作家都能清楚地知觉到它,就是知觉到了,也未必都能始终专心去表现它。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他在作品中的许多具体描写倒很可能会遮蔽这种主导的情绪,《动摇》中对胡国光的描写便是例子。但如果是一部篇幅较大的作品,它给你的总体印象却多半是靠得住的,因为它正是由书中那些最动人的描写汇聚而成,这汇聚是一个非常无情的过程,所有不是发自作家内心激情的描写都会被淘汰,只留下那些最能表现他主导情绪,因而表达得最为有力的部分。这就是为什么我格外看重《蚀》三部曲,尤其是《追求》给我的总体印象,正是他们使我有把握说,在茅盾此时的审美感受中,最深切的就是那心力柔弱者对于严酷人生的敏感和怅叹。
    (录自王晓明:《潜流与漩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第十一章
    老舍
    【学习提示与述要】
    本章介绍现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老舍。作家专章的学习,可偏重对其创作独特价值与文学史地位的分析。应注意把握关键的两点:一是老舍小说对文化批判与民族性问题的格外关注;二是“京味”风格的形成。本章第一节评介老舍以文化批判视野描写的“市民世界”,注重从人物形象类型的文化内涵考察,切入到老舍创作的艺术世界;第二节评介《骆驼祥子》,可拓宽思路,注意到作品内蕴的有关批判城市文明中非人性方面的主题;第三节评介老舍作品的“京味”。
    一 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
    (1)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与价值在于:对文化批判与民族性问题的格外关注。而这主要是通过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全景式的风俗描写来达到的。老舍笔下的市民世界和人文景观,已经成为文化史的象征。因此,应把“市民世界”的分析作为理解老舍成就的切入点。分析中应注意把握老舍“视点”的独异性:他关注的并非阶级或阶层的划分,而是“文化”对于人性与人伦关系的影响,老舍写“人”的关节点是写“文化”。抓住这种视点之后,就可以分析老舍笔下几类人物形象的文化内涵。一类是“老派市民”,主要通过揭示其精神病态,批判传统文化的落后性。第二类是“新派市民”,主要写其虚荣、浅薄、堕落,蕴涵有对西方文明包括“五四”后引进的“新潮”所进行的反思与批评。还有第三类形象是“正派”或“理想”的市民,又常常体现老舍倾向传统的道德观。难点在于要发现并分析老舍批判传统文明时的失落感与对“新潮”的愤激之情交织的复杂情形。
    二《骆驼祥子》: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探讨
    (2)这一节是重点。在阅读作品的基础上,最好能结合自己的印象与感受,去思考《骆驼祥子》不同层面的主题意蕴。通常认为这部小说反映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祥子的悲剧中主要体现社会批判包括国民性批判的内涵,这是从社会分析的层面去理解作品。也还可以进入更深的层面去作另一种理解,即认为这主要是描写一个纯朴的农民与现代城市文明相对立所产生的道德堕落与心灵腐蚀的故事,含有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思考。老舍试图揭示文明失范如何引发城市中的人性的污浊,对病态的城市文明给人性带来的伤害深深忧虑。应注意到老舍这类探索现代文明病源的作品,在30年代是很独特的。此外,有关如何分析虎妞的形象,如何看待老舍对人性的刻画与道德审视立场,都应有深入思考与讨论。
    三 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
    (3)应了解老舍是“京味”小说的源头。把“京味”作为一种风格来理解与体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取材充分表现北京地域文化特色,包括风俗的描写。二是对北京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如“官样”的体面、排场、气派和礼仪,追求懒散、谦和、温厚的生活,等等。注意老舍在《四世同堂》等作品中对“北京文化”的批判所表现的情感上的矛盾以及“挽歌情调”。三是创造性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四是带有北京市民文化烙印的幽默和趣味。
    【知识点】
    老舍的早期小说、《离婚》、《四世同堂》、京味小说。
    【思考题】
    (1)试分析老舍小说中“市民世界”的人物形象构成,并阐说其创作的文化批判视野。
    此题偏重知识性的掌握,可从老派市民、新派市民、底层市民和理想市民等四个方面来概括老舍笔下的“市民世界”的基本内容。对每一个系列的人物形象,应从代表人物有哪些,出自哪部作品,表现了老舍什么样的文化观念等三个方面来进行描述。对老舍文化批判视野的阐说,首先要注意老舍与主流文学的外在差异,了解当时的主流文学注重对现实社会做阶级剖析,而老舍则始终用“文化”来分割人的世界,关注特定“文化”背景下“人”的命运,重视“文化”对于人性及人伦关系的影响。其次要注意的是老舍既批判传统文化,又谨慎对待现代西方文明,以及由此而来的排斥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留恋和美化传统文明的民粹主义倾向,了解老舍文化批判视野的复杂性。需要说明的是,《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也是底层市民形象。主要内容参见《三十年》第十一章第一节。
    (2)试评《骆驼祥子》中祥子悲剧的多重含义。
    “多重含义”意味着首先要了解几种通行的含义,属于知识性的要求,而“评”则要求有一定的思考和分析,不是简单地复述他人观点。因此,这道题既有知识性,又有作品分析能力的要求。《三十年》第十一章第二节简要叙述了批判现实社会、批判传统文明和落后的国民性两种比较常见的理解祥子悲剧的思路及其主要观点,同时从城市文明与人性的冲突这个角度阐释了祥子的悲剧。在知识性要求这个层面上,这道题要求掌握这三种基本思路以及主要观点。可以选择自己觉得能够深入合理地理解祥子悲剧的某一种思路,或者提出自己的新思路,对祥子的悲剧展开论述和剖析。“评论节录”节选了从社会悲剧和个人悲剧两个不同角度阐释祥子悲剧的文字,可作参考。无论从哪个角度入手,都要认真阅读小说,言之有据。
    (3)分析老舍作品“京味”形成的主要因素。
    本题可以参看《三十年》第十一章第三节,从题材的地域文化特色、老舍对北京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北京市民文化”与老舍的“幽默”、老舍的语言艺术与北京市民语言和市民文艺的关系等四个方面,来说明老舍作品的“京味”,应当作为一种特殊风格现象来理解。赵园《北京:城与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对“京味”的论述,可作进一步学习的参考。在更高级阶段的综合学习中,本题可综合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内容,把《茶馆》等作品也纳入论述范围。
    (4)试比较老舍和茅盾都市题材作品的异同。
    本题为拓展型思考题,旨在引导有兴趣的同学综合有关知识,借助于学术界的研究成果,钻研和思考前沿性的问题,加深对现代文学总体性特征的认识。茅盾的小说,被称为社会剖析派小说,其特点是在社会科学理论指导下,从经济和政治的角度来对整个社会生活展开全局性的描写,力图表现和把握现代社会生活的总体面貌和规律;老舍则侧重从文化层面来观察和描写人物,揭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视描写自己熟悉的生活领域。这两种不同的表现角度,也带来了一些艺术手法上的不同,比如茅盾偏爱的是截取一个横断面展示整个社会生活的全貌,老舍则偏重从某一个点出发,在纵向的时间线索中表现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性;茅盾笔下的人物往往都有明确的社会关系属性和位置,而老舍对自己的人物往往带有复杂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感情体验,等等。严家炎的《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第四章详细论述了茅盾和社会剖析派小说的基本特征,樊骏在《认识老舍》(《文学评论》1996年第5—6期)中把茅盾当作主流文学的代表,比较过老舍与主流文学的不同之处,《三十年》第十章也讨论过茅盾开创的社会剖析派小说,均可参看。
    此外,也可以从茅盾和老舍作品中的都市生活的不同之处入手,分析这两种不同的都市文化的社会历史内涵,从中引发出现代文学对北京和上海这两种都市文化生活的描写,深化对现代文学的总体认识。吴小美和魏韶华在《老舍与东西方文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8年第4期)谈到了老舍笔下的北京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李俊国的《中国现代都市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四章谈到了老舍和茅盾对都市生活的表现,可参看。
    【必读作品与文献】
    《骆驼祥子》
    《月牙儿》
    《断魂枪》
    【评论节录】
    樊 骏:《论〈骆驼祥子〉的现实主义》
    杨 义:《中国现代小说史》
    赵 园:《北京:城与人》
    樊 骏:《论〈骆驼祥子〉的悲剧性》
    张慧珠:《老舍创作论》
    樊 骏:《认识老舍》
    ▲论《骆驼祥子》的现实主义社会内涵
    《骆驼祥子》正是这样塑造祥子的形象的。祥子曾经是个正直、热爱生活的劳动者。小说一开始,关于他的外形的描写,关于他拉车的刻画,都写得很有光彩,简直成了青春、健康和劳动的赞歌。小说又以更多的篇幅,描绘祥子美好的内心世界。当他在曹府拉车,不小心翻了车,车给碰坏了,主人也给摔伤了;他引咎辞工,情愿把工钱退给主人作为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