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作者:温儒敏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参考用书,也是教育部重点教材《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配套书。原书名是《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学习指导》,2001年出版后有过7次印刷,很受读者欢迎。不少学校指定本书为教学参考书,而众多报考现当代文学研究生的考生,复习时也很看重本书。看来这本辅助教材的编写出版,还是必要的。为了更好地满足教学需求,决定对该书做些修订,并更名为《(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以突出配套的特色。其实现代文学课程结构大同小异,若使用其他版本教材,本书同样可以搭配使用。这里介绍一下本书的特色、功能和使用注意事项。
  中国现代文学是各大学中文系的必修课,一般都在低年级开设。因为内容比较多,刚踏进大学校园不久的年轻的学生,又还没有文学理论及其他相关知识的准备,学习这门课可能有诸多困难。现今各种现代文学史教材,又都偏重历史线索的勾勒,而不大考虑大学低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所以,老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都碰到一个既要使用教材,又要照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问题。就钱理群、吴福辉与笔者所合作编写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这部教材来讲,学术性较强,而对于一般大学低年级的同学,也可能深一些,内容繁复一些。其他几种比较通行的现代文学教材,也有类似的情况。所以不少老师与同学都希望能有一本指导学习的书,与教材配套,根据低年级同学的知识结构特点,指导他们阅读作品、理解教材与听老师讲授,以学会鉴赏评论作品,逐步养成审美的能力和文学史眼光。具体一点来说,能辅导同学有效地预习、复习和参加考试。这本课程学习指导,就是为此目的而编写的。本书适合本科生选修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时使用,也方便教师备课,亦可作为电大、自考,特别是报考研究生的辅导用书。
  本书分为29章,相当于29个课题。这划分大致参考了教育部指定的现代文学教学大纲,并依据教育部推荐教材《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章节结构与基本内容,因为29章基本上已囊括现代文学教学的主要课题,若配合其他版本教材,本书内容只需稍加调整即可。

作者简介
  温儒敏,男,1946年生,籍贯广东紫金。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


    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一)
    【学习提示与述要】
    刚接触这门课的同学,最好先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性质、研究的范围以及这门课的讲授计划,有大致的了解。不妨先认真读一读《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前言”。其中要格外注意其对“中国现代文学”含义的阐释:认为所谓“现代文学”,不仅是时间概念上所划定的1917—1949年这一通常所说的“现代”阶段的文学,更是“现代”性质意义上所指的区别于传统文学的新的文学。“所谓‘现代文学’,即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因此,学习中应当始终把“文学的现代化”作为贯穿这门课的一条基本思路。
    该课程依现代文学的三个“十年”,分为三个大的段落,即三编。每一编都是先概述文学思潮与运动,然后分章介绍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的发展状况;作家作品的分析处于中心位置,鲁迅、郭沫若等九位大作家都设专章评述。每一章的学习是“分”,即较多进行作家作品的具体分析;但又要注意把作家作品放到特定的时代文化氛围中考察,注意各文体以及各思潮流派彼此的关联,注意从“史”的角度去理解和评价文学现象,这又是“合”。刚开始学习时,建议先将整部教材浏览一遍,求得一个大致的轮廓印象,然后学习每一章节,都力求有一种文学史眼光的贯通。还要认真读作品,起码要预先读完指定的必读书目,有自己的文学感觉与体验,再来听课,参考有关评论来讨论问题,文学审美与分析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
    第一章介绍文学革命的历史,也就是现代文学的起始。第一节讲文学革命发生与发展的过程,第二节讲外来思潮与文学社团,第三节介绍初期文学理论建设,第四节分析“五四”时期文学创作的潮流。这一章的重点是文学革命发生的原因、过程与性质,以及这场革新运动的意义。此外,对于新文学如何受外来文学思潮的影响,各种文学社团的兴起如何推进了新文学创作和理论建设,也应有较系统的了解。对陈独秀、胡适、周作人等在新文学运动中所起的历史作用的评论,则可以作为进一步思考的命题。这一章内容丰富,头绪多,有些问题的探讨尚待获得更多的文学史知识之后,才能逐步深入进行。因此,偏重从知识性层面去掌握文学革命发生发展的概况,以期对新文学的传统有较为具体的印象,是学习这一章的基本要求。
    一 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1)首先要了解文学革命发生的背景与动因。通常把1917年初发生的文学革命看做是一个历史的界碑,以标示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当今学术界也有人试图将近、现、当代打通,以“20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涵盖百年中国文学。事实上,虽然晚清以来已出现文学变革,如“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和白话文的提倡,等等,但总体上仍是局限于传统文学内部的结构调整变通,真正有革命意义的突变还是在1917年文学革命发生之后。因此,必须大致了解晚清的文学革新运动如何为后起的文学革命做了准备。有关近、现代文学关系,以及“现代文学”的学科称谓与范围是否应被其他概念所取替等问题,都是有争议的前沿课题,刚开始学习本课程时不一定就展开讨论。
    (2)应了解文学革命的背景与直接动因主要是新文化运动。对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有各种解释,注意这里解释为“本质上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文学革命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质与导向、成就与局限,都与新文化运动的启蒙宗旨息息相关。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是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二是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新文化运动立足于“破”而矫枉过正,以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为主,对西方文化径直急取,有负面影响。但总的来说,又造成多种文化比较选择的开放活跃的局面,文学革命直接从中获取了动力。
    (3)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是本章学习的重点。作为知识性了解,应注意掌握:以《新青年》为中心而形成的反封建思想文化阵线及主要的代表人物,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与陈独秀《文学革命论》的基本内容与历史功绩,白话文运动的提倡与推广过程,林(纾)蔡(元培)之争,与“学衡派”和“甲寅派”的论争。
    (4)关于文学革命的性质与意义,可以从文学观念、内容以及语言形式这三方面去评判,考察其对于传统文学的彻底革新,理解新文学是如何在文学的世界化与民族化的矛盾对立运动中逐步实现文学的现代化的。
    二 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
    (5)外国文艺思潮的影响是文学革命发生与发展的外因。胡适、陈独秀发动文学革命就依持过进化论等思潮,周作人也得益于西方人道主义文学理论,这都是影响的例证。大规模的文学翻译活动,是文学革命的组成部分。“五四”后短短几年间,思想大解放如冰河开封,西方文艺复兴以降各种文艺思潮几乎都同时涌入了中国。对这种历史上罕见的思想活跃状况应有所了解。在以后整个课程学习当中,都应当把外来文学思潮的深刻影响作为考察中国文学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6)受不同文艺思潮和艺术手法影响的不同创作倾向的作家群,又各自聚集为文学社团。其中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的影响与贡献最大。应当了解文学研究会、创造社的成立及成员组成的基本状况,包括各自的代表性刊物和作家,最足以体现社团倾向的基本观点。对于前者追求“为人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和后者侧重“为艺术而艺术”的浪漫主义,也应从创作观念与流派特色上加以简要评析。此外,还要了解新月社、语丝社、浅草社和湖畔诗社的基本情况。这是本章学习的第二个重点。
    三 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
    (7)胡适对新文学理论建树最突出、影响最大的是“白话文学论”和“历史的文学观念论”。进化论与实验主义对胡适文学观念的建构都有积极的作用,应结合《文学改良刍议》与《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对胡适的文学观念在新文学发难期所做的贡献做出客观的评价。周作人以“人的文学”来标示新文学的内容特质,适合了“五四”个性解放的热潮,对文学革命的推进起到很大的作用。后来周作人转向强调文学的独立性与自由表达思想的原则,提出比较脱离现实的“自己的园地”文学观,代表了倾向自由主义的作家另一路的追求。这一节不作为重点,但应学习如何应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那些影响大而思想立场可能比较复杂的作家。
    四 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
    (8)第一个十年文学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1917年初到1919年“五四”爆发,为文学革命初期;“五四”到1926年“三·一八”惨案,是思想解放和创作最为活跃的时期;此后到1927年“四·一二”事变,相对沉寂并转向“革命文学”提倡的试验期。这种大致的阶段性划分,可以帮助同学联系时代社会变迁去把握文坛的趋向。
    (9)第一个十年的创作也可以从总体上去归纳与描述其共同的兴趣与归趋,或区别于其他时期的新的文学特色,即:理性精神、感伤的情调、个性化与多样创作方法的尝试。这种宏观的归纳让我们对“五四”新文学的时代特征和得失先有一个基本的印象,待如下几章学完后再回头来思考与印证这种归纳的根据。
    关于现代文学的发生与开端,学界有不同看法,一种意见是往前推,认为在晚清,文学界已经出现许多变革,甚至出现一些“现代性”的因素,因此可以把现代文学的起源定在晚清(具体说1898年甲午战争之后),有的就此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以取代“中国现代文学”的概念。但更多学者还是认为现代文学发生于“五四”前后,理由是“五四”带有时代界碑性质,以此作为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分水岭比较合适。尽管从晚清开始已经出现文学变革,但真正作为一种自觉的文学革新运动,而且在思想、内容、语言和形式这几个方面都发生整体性的显著的变化,还是在“五四”前后。通过这一章的学习,我们除了对“五四”新文学运动轮廓、性质与基本知识有大致了解,还可以观察文学潮流变迁的规律,不管采纳哪一种“分界法”,必须既看到晚清文学与“五四”文学的联系,以及“五四”新文学运动所起到的巨大变革作用。
    另外,随着时代变化,人们评价历史的标准也可能调整变化。对“五四”新文学所形成的新的文学传统,过去偏于政治性的角度,评价一直比较高。这些年出现某些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包括新文学运动的反思,主要是认为“五四”一代人对传统的批判过甚,某种程度上造成文化的“断裂”,有“激进主义”之嫌。学习这一章,可以联系当前在“五四”历史评价问题上的不同观点,用课程学习中所了解的具体知识,包括自己对于历史的感受与想象,尽量做到回归历史语境,用实事求是的同情的态度,去评价过去那些有影响的人物与事件,防止偏激与片面。
    【知识点】
    晚清文学革新运动、《新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关系、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钱玄同与刘半农的“双簧戏”、对黑幕小说与鸳鸯蝴蝶派的批判、林蔡之争、《学衡》派、《甲寅》派、易卜生主义、“五四”前后西方思潮的大量涌入、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语丝社、浅草—沉钟社、新月社、湖畔诗社、进化论、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周作人的《人的文学》。
    【思考题】
    (1)简述文学革命发生发展的大致过程。
    此题偏重知识性的掌握,要求通过梳理读书与听课中所接触的史事,对“五四”前后文学革命的历史能获得轮廓性的理解。要点包括:1.发生的背景。晚清传统文学内部结构变化成为后来大变革的序幕,辛亥革命后社会变革以及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启蒙与救亡热潮带来的解放氛围;2.《新青年》的思想启蒙以及对传统的激烈批判,胡适、陈独秀等先驱者的文章和主张,特别是一些代表性的观点与口号;3.文学革命与某些保守主义者的较量(如林蔡之争,与学衡派、甲寅派的论争);4.进展与初步成果,包括白话文全面推广、外国文学思潮广泛涌入、文学社团蜂起、鲁迅小说与“新潮社”等方面创作实绩的涌现。因为涉及内容很多,应当大致依照时间顺序,抓住上述几个方面,包括重要的历史事件、潮流、人物及其观点,做简要的梳理。这也是对概括能力的训练,可以主要参考《三十年》第一章第一节。
    (2)为什么说文学革命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文学革新运动?文学革命的意义是什么?
    说明“前所未有”,就是论说文学革命的独特性和地位,应注意放到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去考察。首先,文学革命的发生是从与传统文学异质的西方文学中获得新的价值观,引起对传统文学的重估。其次,是社会变革引发文学的深层变革,包括文学观念、审美意识、情感表达方式,以及文学语言等多个方面的根本性变革。第三,和古代一些文学变革(如唐代古文运动)相比,这次文学革命是彻底、全面而深层次的变革,而并非传统体系中的局部调整。以上可以参考附录中王瑶的《论五四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学的价值重估》。关于意义,可以参考附录中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评价,要点是“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但要注意扣住文学革命的含义及其影响来谈。也可以从文学“现代化”的角度立论,然后从文学观念、内容以及语言形式变革这三个方面,论述其对传统文学的革新与超越,对新文化运动的配合,对时代变迁的适应,肯定其开启文学现代化的贡献。
    (3)概述“五四”前后外国文学思潮的进入和文学社团兴起的情况。
    此题偏重知识性,要注意对“五四”历史氛围的感受和概括。对“五四”时期西方各种文艺思潮几乎同时涌入的状况应有轮廓性了解,可关注一些影响较大的翻译活动,包括《新青年》等刊物的译载所引起的讨论热潮,也可以以进化论、人道主义等几种理论的译介及影响为中心,论述外来思潮如何引发和推进文学革命。如果更细致一点,不妨举胡适的进化论文学史观、周作人的“人的文学”论以及鲁迅的小说创作为例,分析外来思潮如何转化为先驱者的理论资源。附录中周策纵《五四运动史》有相关的论述,有助于理解当时的氛围。至于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