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与现代中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① 蒋1932年8月25日的公开声明,收在秦孝仪,《大事长编》卷三,p。966。

  ② Chiang Kai…shek(蒋介石),Soviet Russia in China; p。68。

  ③ Chen Lifu(陈立夫),Storm Clouds; pp。116…121; Clubb(柯乐博),China and Russia; pp。297…298。

  ④ New York Times; February 12; 1936; p。12。

  蒋的某些核心干部劝他再和日本反共的领导人接触。陈立夫强烈主张(但没有成功)领袖应派戴季陶到东京游说日本人,表示若中日爆发战争将会增强苏联的力量,以及共产主义对亚洲的威胁。但是蒋明白日本帝国野心已无法制止——日本“鹰派”已经胜出,他们决心逼中国成为其属国。中国若要和平,就必须正式接受东北以及淮河以北中国的独立。他说:“决不能避免战争。”①

  ① Chiang Diaries; Hoover; September 24; October 1; October 7; 1936; box 39; folder 2;3; Chen Lifu(陈立夫),Storm Clouds; pp。114…115; 121…125。

  蒋1936年双十国庆日在南京向群众宣布:“共党余孽已被包围在少数边区,要歼灭并不困难。现在,共产主义对中国已不再具有威胁性。”①演讲结束后,蒋进行阅兵典礼,穿着讲究整齐的部队踢着正步,紧跟在后的是一排又一排的德国武器。受惠于德国的机械工具,中国兵工厂现在可制造若干高品质的精准武器。即使如此,新任德国顾问法肯豪森(Alexander von Falkenhausen)认为,中国仍需2年时间才能达成培训60个现代化师团的目标。直到1938年以前,新的德国岸炮、12艘潜水艇、1艘德制巡弋舰、鱼雷快艇等武器还不会交货。德国空军已接管培训中国空军的任务,如果事情按照计划发展,中国空军飞行员到了1939年就可驾驶现代化的“梅塞施密特”战斗机和“史都卡”(Stuka)式轰炸机,那将成为中、日势力天平变动的记号②。

  ① 董显光,《蒋介石》第一册,(上海:中华书局,1938)p。427。

  ② Liu(刘馥),Military History; pp。101…102。

  尽管内战不断、世界经济大萧条、日本侵夺且全面备战,中央政府的权力却处在自太平天国之乱以降的最高点。在春天,蒋展现他军事、政治和地下工作的技巧,很快地又敉平由桂系与广东异议分子合起的叛乱。乱党再次指控蒋姑息、独裁,基本上它反映出军阀和中央政府之间持续的权力斗争。这些军阀在各自的省分里,独裁的程度比蒋介石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两年之内,他们属意的国家领导人汪精卫(此时仍在欧洲)就会投靠日本。蒋对这些积习难改的华南军阀宽大为怀,甚至在急难时给他们300万元(或法币),可谓开明的自利行为,展现国家领导人的气度。

  其他亮眼的成绩也不少。政府部队中的文盲率由七成降至三成①。法律条文已经修订,并在全国施行。最近中央财政权力深入被击败的华南省分,有助于国家货币(即法币)的通行。南京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把农民应纳的年税赋降低了5000万法币,秋季的农作物收成是20年来最好的一年。中国已爬出世界大萧条前期的泥淖。现在,更多的中国农民有更多的钱可花,轻型制造业和工业生产稳定上升②。即使在这段艰苦的岁月,中国人的勤奋和创业精神已开始展现可看性。虽然不乏缺陷,社会亦普遍贫困,但杰出的中国问题专家迈克(Franz Michael)仍肯定蒋介石南京政府的头十年政绩斐然,“在经济开发、社会及教育改革、政治统一,以及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等等许多方面,都有极大进步。”③

  ① 同上注,p。143。

  ② Lloyd E。Eastman(易劳逸),The National Era in China; 1927…1949; paperback e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p。46。

  ③ Franz Michael; 〃The Role of Law in Traditional; Nationalist; and Communist China;〃 China Quarterly 9 (January…March 1962): 124…148。

  毛泽东既推崇蒋介石,自由派的报纸不是住嘴,就是也抱持乐观态度。学生的怒气很快也消褪。平常批评政府的《大公报》宣称:“人民的信心犹如死而复生。”专门研究民国史的重要学者易劳逸(Lloye E。Eastman)说,蒋原本被认为是不学无术、图谋个人权力的武夫,可是到了1936年双十国庆,已被称誉为“高瞻远瞩的领袖,在国家陷于内部斗争时,明智地避免和日本冲突”。他成为“民望很高、无可取代的领导人”①。

  ① Eastman(易劳逸),Nationalist Era; pp。46…47。

  1936年秋天,毛泽东的状况也有改善。他只有3万名步枪部队,但苏联定期给予援助。他总共已收到共产国际20万美元,而且斯大林也于9月间批准他15000至20000枝枪、8门加农炮、10门臼炮、和“足够数量的弹药”。次年,共产国际答应会再给毛160万美元①。10月,宋庆龄在上海应毛的请求,自掏腰包给他5万美元,换算成2005年的币值,相当于70。4万美元②。

  ① VKP(b); Komintern; I kitai Dokumenty (The AUCP 'All Union Communist Party'(b); Comintern; and China Documents); vol。4 (Moscow: AO Bulket; 2003); p。892; L。M。Kaganovich and V。M。Molotov to I。V。Stalin; telegram; September 8; 1936; RGASPI Moscow; collection 495; inventory 184; file 36; sheet 263。

  ② 宋庆龄1937年1月26日告诉王明:“不久前回复毛泽东要求资助之函,我设法在3个月前给了他一些钱(后来讲明是5万美元)。”RGASPI collection 495; inventory 74; file 281; sheets 34…35; and collection 514; inventory 1; file 1037; sheets 90…94。

  5月,周恩来在蒋担保其人身安全无虞下,偕同共产国际(亦即斯大林)的代表潘汉年,在上海和陈立夫、张群密会,继续交涉抗日统一战线事宜。潘汉年带着与共产国际通讯的密码本,他的参与代表斯大林盼望谈判成功,如果谈成,他会提供苏联军援给国军部队①。国民党方面向周提出一份强硬的要求清单,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求中共把红军裁到3000人、废止“红军”名义、接受中央政府军事委员会的控制。中共还需取消所有的苏区,同意在他们的地区建立民主政府。最后,中共高阶领导人应该离职,并出国半年——蒋对于败战军阀的典型惩处就是出国。这些要求根本不切实际——毛泽东必然宁可退入苏联,也不会接受它们。周当下就拒绝这些条件,坚持中共必须保有对红军的指挥权。但是他也让步说,共军可以成为中国军队的一部分,遵守联合统帅部(以蒋为首的军事委员会)的调度。会谈暂时告一段落②。

  ① Chiang Kai…shek(蒋介石),Soviet Russia in China; p。73。

  ② Chen Lifu(陈立夫),Storm Clouds; p。120; Sheng(盛慕真),Battling Western Imperialism; pp。28…29; Ovichinnikov; Stanovlenie I razvitie edunogo nationalnogo fronta sopreotvileniya Yaponii v Kitae; pp。44…45。

  如果粉碎中共会失掉未来对日抗战唯一可能的武器来源,蒋必须评估这样做是否值得,尤其是考量到若共军战败,毛泽东大可躲进苏联或蒙古。毛则秘密地继续与张学良讨论联合反蒋事宜,让张觉得事情正顺利发展(也因此间接地造成了后来的西安事变)。

  10月31日是蒋50大寿之日,他回到河南洛阳的剿匪总部。宋美龄带著两个大蛋糕由上海飞来,两人肩并肩地在西式、点了蜡烛的蛋糕后合照——他手持软呢帽、身穿布披肩,她则穿毛皮披肩。上午,2万名民众在洛阳中央军校集合向他致敬。21响礼炮之后,群众欢呼、行三鞠躬礼。次日,蒋写了一篇乐观的长文,宣称国内局势“化险为夷……十月乃为外交转弱为强之期”。最重要的是,他提到日本要求在华北联合反共。他指示张群准备一份声明,宣布中国决心恢复主权领土①。生日派对后,蒋悄悄和来到洛阳的张学良会面。蒋因张最近给他一封要求成立抗日联合阵线的信而生气。委员长以严厉、说教的口吻警告说,任何人在彻底收拾中共之前主张抗日,就是“国贼”。事后蒋都对自己用词如此强烈,感到不解②。根据张学良日后的说法,委员长的态度加强了他劫持领袖的决心,他回到西安向杨虎城述说会谈经过,杨引了一句古谚:“挟天子以令诸侯。”③

  ① Chiang Diaries; Hoover; October 19 and November 1; 1936; box 39; folder 4。

  ② Zhang Xueliang(张学良),Columbia interviews; vol。38; pp。25…189。

  ③ 同上注,vol。38; pp。25…1900。

  当月,日本、德国和意大利签署反共公约;日、德联手攻击苏联的可能性顿时大增——这是斯大林的最大噩梦。许多人猜测何应钦和不在国内的汪精卫,私下倾向支持中国加入此一反共同盟。日本军国主义者希望尽速收服中国,他们才能依计划攻打苏联。日本特使川越茂悄悄搭日本军舰来到南京,带来新的要求,即中国授与日本权利派军队到中国政府军和共军正在作战的任何地方。蒋接见川越茂但拒绝和他谈判。川越茂和外交部长张群的谈话亦无进展①。对斯大林而言,日中接触的消息,使他益感迫切地要成立国共联合抗日阵线。

  ① Time(《时代》),November 9; 1936。

  11月24日,蒋又回到洛阳,接到张学良报告说陕西局势吃紧,请准向他亲做报告。蒋在日记中写下:“汉卿要求带兵抗日,而不愿剿共,是其无最后五分钟之坚定力也。”①12月初,张抵达洛阳,向领袖报告驻防陕西的部队哗变。尽管蒋最近才警告张不得主张联合阵线,少帅还是直言抗日,两人争执了一个多小时。蒋警告说,如果国民党在这个关头停止内战,改为抗日,势必使得全国领导权落到中共手中②。

  ① Chiang Diaries; Hoover; November 28; 1936; box 39; folder 4。

  ② Zhang Xueliang(张学良),Columbia interviews; vol。38; pp。25…1892 to 25…1893。〃 关于“讲重话”,见蒋1936年12月10日日记,收在秦孝仪,《大事长编》,p。1010。

  张主张蒋到西安,亲自向东北军、西安部队官兵讲话。蒋同意。张学良一回到西安,就发电报向毛泽东告知谈话经过。根据张国焘的说法,张学良没有提到计划劫持蒋委员长,但是11月初,少帅在西安曾告诉毛的密使叶剑英说:他打算“发动兵变”。毛只简单回答:“好极了。”①

  ① Zhang Guotao(张国焘),Ris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pp。478…479; 杨奎松,《西安事变新探》,(台北:东华图书公司,1995),cited by Chang(张戎)and Haliday; Mao; pp。181…182。

  三

  孔祥熙提醒蒋西安之行太危险,但委员长反而更执意要去。他过去深入敌营总能化险为宜,更因无惧无畏而声望高涨。因此,他在大批高级官员、奉化护卫子弟,及20名士兵的陪同下,飞往西安。

  同时,周恩来和斯大林的代表潘汉年秘密由上海到南京,继续谈判抗日统一战线事宜①。委员长前往西安后不久,周恩来告诉张群和陈立夫,中共已同意国民党对抗日统一战线所要求的大部分条件,譬如废除红军的名义和徽章、部队接受政府军事委员会的调遣、停止没收地主财产、允许成立民主政府。唯一的歧异在于共军的人数;此时,国民党谈判代表同意共军在新名义下、等候纳入中央军之前,可以有3万兵员,不是先前的3000。周立刻接受这个比较实际的数字②。这次没有提到毛、朱德等必须出国的要求。根据陈立夫的回忆录和蒋介石1957年的书,双方“实际上就所有问题”达成共识③。

  ① Chen Lifu(陈立夫),Storm Clouds; pp。119…120。

  ② T。V。Soong Papers; box 60; folder 3。 1950年代末期,宋子文把他在西安事变时期的日记及其他私人文件交给胡佛研究所档案馆,他要求这些文件必须等到宋美龄去世后才能公开。宋子文可能比其他参与事变经过、日后又撰文谈论它的人士,在文化上、政治上更倾向重视历史的客观性。1936年12月,周恩来和宋子文交涉释放蒋时,透露双方在南京谈判时协商好的部队人数。蒋在1957年发表的《苏俄在中国》(p。73)提到,国共协商好:中共要“废除红军”,不是只取消名义;但是共产国际档案显示双方交涉的是新的共军应有多少兵力。蒋在同书(p。81)又提到了中共的四点要求,可是他旋即提到他在1937年秋天谈判时,要求毛泽东等人出国的条件。

  ③ Chen Lifu(陈立夫),Storm Clouds; pp。119…120; Chiang Kai…shek(蒋介石),Soviet Russia in China; p。73。

  根据这些模糊且易操弄的条件,双方起草正式组成联合阵线的共同声明,等候蒋、毛核可。即使尚待最后核可,但是若没有双方首脑事先的同意,谈判代表也不会同意这些条件。周恩来在回去向毛报告的途中短暂逗留西安,但他显然没见到张学良,告诉他有此一草约的事。或许,双方协议好要保密到由领导人正式核可后才得公开。张群陪着周恩来到西安,毫无疑问地向蒋报告了此事,蒋显然也原则上同意这些最终条件①。多年之后,蒋说协议只待他回到南京“正式批示”就可生效②。

  ① Chen Lifu(陈立夫),Storm Clouds; pp。119…120。

  ② Chiang Kai…shek(蒋介石),Soviet Russia in China pp。73;81。

  如果蒋告诉张学良这个十分重要的消息,张可能就会放弃劫持计划。可是,蒋是个守口如瓶的人,对部属要求完全的服从,不会去说明解释。因此他很可能决定,除非毛泽东签字的正式同意已到手,相关的中苏军事协定最后条件也揭明,否则他不会告诉张学良国共已有此一“共识”。在双方正式同意结束内战之前,蒋不希望与共军殊死之意志已够消沉的陕西部队,士气再更低落。也可能,不管毛对草约做何种决定,蒋都无意停止军事攻势。不过,有鉴于短期内俄国军援对中国的重要性、斯大林派代表出席协调草约的签订,加上毛若遇到全面攻击会逃入苏联的可能性,蒋对联合抗日应该是十分认真的。

  飞机降落西安机场后,蒋住到城外10英里的温泉胜地临潼华清池。华清池是位于乡间的宫廷宅邸,里面有多座附专属温泉池的独立小屋。蒋在此个别召见东北军和陕西部队的高级将领,告诉他们(和对张学良讲的话一样),长久的剿匪作战已到了(最后五分钟)。

  12月9日,西安飘起小雪。当天上午,警察对一群要到华清池围堵蒋委员长的学生开枪,造成若干人死伤。张学良赶到现场,告诉学生他可代表大家与总司令对质。当他到华清池告诉蒋发生了什么事时,蒋大发脾气,质问他:“你究竟站在哪一边?”根据少帅的说法,蒋表示他不怕学生,“让他们来,我可以用机关枪杀了他们。”这番训话(若是属实)使承受着计划劫持领袖压力的张十分激动。他躲进洗手间克制自己的情绪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