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评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王羲之评传-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虚远之怀,以救倒悬之急,可谓以亡为存,转祸为福,则宗庙之庆,四海有赖矣。
《遗殷浩书》和《与会稽王笺》析理透彻,充满激情,切中时弊,抨击了朝政,在当时是很危险的。然而,他从大局出发毫不顾忌,〃取怨于执政〃仍〃尽怀极言〃,这不但显示了他在政治上的敏锐的洞察力,非凡的军政才能,而且表现了一个爱国主义者的大无畏的精神情怀。
王羲之的书札为殷浩所发,可谓仁至意尽,情真意切,〃此数札者,诚东晋君臣之良药〃①。此时吏部尚书王彪之与王羲之持相同意见,也认为殷浩妄动失策,立即上疏:〃弱儿等(雷弱儿、梁安)容有诈伪,浩未应轻进。〃会稽王司马昱将忠良的建议放置于一旁不论不议,继续支持这劳而无功的北代,而殷浩求胜心切,不听劝告,一意孤行,于永和九年(353 年)将北伐付之于行动,结果在山桑(今安徽省蒙城北)一败涂地,损兵折将,阵亡和被俘者达一万余人。事后会稽王后悔莫及,感慨地说:王彪之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其实真正的人才要数王羲之。殷浩再次失败给桓温以口实,故桓温上疏列数殷浩之罪状,结果殷浩被废为庶人,徙东阳信安(浙江金华)①。古人云,〃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②殷浩的最终结局对于王羲之来说,不正如此吗,有人根据王羲之对殷浩北伐的态度得出结论,王羲之对北伐持消极态度,这是值得商榷的,王羲之除了支持过祖逖、庾翼的北伐外,还有一例可证,公元永和十二年(356 年)桓温北伐,取得局部胜利,当时王羲之虽然已经辞官归隐了,他仍十分关切战事,对胜利充满信心和喜悦:恒公以至洛,今摧破羌贼。贼重命,想必禽之。王略始及旧都,使人悲慨深,此公威略实着,自当求之于古。真可以战,使人叹息。
王羲之对几次北伐都审时度势,他不一概反对也不一概支持。他早有收复中原之志,之所以反对殷浩北伐是殷浩动机不良,各方面条件不具备。一旦条件成熟,在北伐中取得某些战果,他自然兴高采烈。在重大问题面前不凭一时感情冲动做出决策,才不愧为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
在殷浩北伐之前,王羲之作出了〃必败〃的结论,最后北伐果然以失败而告终,这预测的准确性,可谓是神机妙算。然而这绝不是偶然的碰巧。战争胜负是冒险、碰运气还是预先可以测知,当然是后者。伟大的军事理论家孙武一再申述〃见胜而战〃,〃必胜乃战〃,〃善战者??见胜如见明;其错(措)胜也,如以水胜火。〃作为一个战争的指挥者,开战以前,就能很有把握地测知战争的胜负,就像见到太阳、月亮一样。夺取战争的胜利就像以水灭火一样有把握,善战者总是在看到必胜后再出战,贸然行动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王羲之〃清贵有鉴裁〃,对北伐的准胜谁负看得很准,他是经过一番调查分析,才得出结论的。他认为北伐战争〃必宜审量彼我,万全而后动〃。① 《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王右军集题词》。
① 《晋书·殷浩传》。
② '汉'朱孚:《与彭宠书》。
③ 王羲之:《破羌帖》,《中国书法全集19·王羲之王献之二·作品考释》。而当时的情况是怎样呢?〃今外不宁,内优已深〃,北方中原地带在外族的统治之下,军事力量不可低估,他们无时无刻不想侵犯江南。〃内忧已深〃内涵极为深刻,许多事实不能细说,只能心照下宣。〃内忧〃一般说来总是有的,关键在于〃深〃。内部矛盾尖锐,问题很多,大有积重难返、病人膏盲之势,军败于外,资竭于内,大臣们担负内外的重任竟无一功可论,一事可记,更谈不止深谋远虑,而国君对忠言嘉谋弃之不用。
朝廷争权夺利,桓温与殷浩视为死敌,严重不和,互相牵制。桓温想独揽军政大权,谋取皇位;殷浩想借北伐取胜树立自己的权威,然而他刚愎自用,缺乏军事才能,不善于用兵,第一次北伐损失惨重,〃遗黎歼尽,万不余一〃,元气尚未恢复,又再度举兵北伐。东晋是进攻的一方,〃千里馈粮,自古为难,况今转运供继,西输许洛,北入黄河??〃所有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不利因素。而北方领土辽阔,进退有很大 的余地,相比之下,东晋所占地域就此较狭小,〃以区区吴越经纬天下十分之九,不亡何待〃①。〃因循所长,以固大业〃②,这里的〃因循所长〃,是指的东晋的地理环境,就是说东晋的地理环境仍有优势,江淮是天然屏障,对守势极为有利。
在〃内忧已深〃的情况下,想诉诸于武力,解决〃外不宁〃是很难实现的,诚然历史上曾有过〃倾国以济一时之功者,亦往往而有之〃。但这种情况是有前提的,它不仅在于〃独运之明足以迈众〃,而且〃暂劳之弊,终获永逸者〃,现实与历史上的〃倾国以济一时之功者〃情况不同,岂能〃求之与今〃。③据此,王羲之认为只能采取权宜之计:〃暂废虚远之怀,以救倒悬之急〃。他提出〃保江〃(又称〃保淮〃)的战略计划:以江淮流域为根据地,把徐州、商丘的兵力拉回来,这样可集聚在安徽合肥、焦郡,江苏广陵、河南许昌的力量,等待时机发动进攻。〃保江〃策略源于王导的思想,那时很多人都不理解,认为这是置中原于度外,忘仇忍耻。事实证明,不审量彼我,盲目采取军事行动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审量彼我就是要了解敌我双方的客观情况,〃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这是许多军事家都懂的道理。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这必须对〃彼〃〃我〃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估,只有审量准确,结论才可能正确无误。人的认识正确了,战争的战略才有可能正确。殷浩对王羲之的对敌我双方的分析和建议置若罔闻,失败是理所当然的。王羲之对北伐后果一语中的的分析预测显示了他的正确思想。
王羲之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了解这一点的人并不多,研究得也不够。明代洪应明在《容斋随笔》中列举了王羲之对北伐的真知的见后,不胜感慨他说,〃其识虑精深,如是其至,恨不见于用耳。而为书名所盖,后世但以翰墨称之??则一艺之工,为累大矣。〃洪应明的话是符合实际的。
① 《晋书·王羲之传》。
② 《晋书·王羲之传》。
③ 《晋书·王羲之传》。
 

第三章 哲学观点
王羲之不是一个开宗列派的哲学家,他不像郭象、葛洪有系统的哲学思想和著作,他是一位艺术家,又是一位学者,有丰富的思想,鲜明的观点,他虽没有系统的哲学著作,但他的言论、处世、爱憎等,无不遵循着一种哲学原则,体现出一种哲学思想。
 

一、儒道并综
郭沫若认为〃王羲之的思想是儒家与道家的混合物〃①。商承祚说:〃羲之的思想不仅儒、道混合,还或多或少受佛家支遁思想的影响,①支遁是'即色宗'的代表人物,羲之既然对他倾倒而与之交游,在思想感情上自有交融相通之处,因此,可以更确切他说,羲之的思想是儒、释、道三者的混合物。〃②证明王羲之受佛家支遁思想影响,主要是根据下面一段文字记载:王逸少作会稽,初至,支道林在焉。孙兴公谓王曰:〃支道林拨新领异,胸怀所及乃自佳,卿欲见不?〃王本自有一往隽气,殊自轻之。后孙与支共载往王许,王都领域,不与交言。须臾支退。后正值王当行,车已在门,支语王曰〃君未可去,贫道与君小语。〃因论《庄子·逍遥游》。支作数千言,才藻新奇,花烂映发。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③王羲之初到会稽,对支遁这位好谈玄理的佛家学者不以为然,后来听了他《庄子·逍遥游》,被其〃才藻新奇〃谦恭之态所折服,所感动,此后才开始交往的。但这里并没有王羲之崇尚他的佛学的迹象,但事物是发展的,后来很可能受到支遁的思想影响,以致晚年信奉佛理。《法书要录·右军书记》收了王羲之给友人的一封信,信云:省示。知足下奉法,转到胜理,极此。此故荡涤尘垢,研遗滞虑,可谓尽矣,无以复加。漆园比之,殊诞漫如下言也。吾所奉设教意正同,但为形迹小异耳。方欲尽心此事,所以重增辞世之笃。今虽形系于俗,诚心终日,常在于此,足下试观其终。王羲之认为就教义而言,佛教与道教大同小异,但佛教说理方面胜过道教,相比之下道教的创始人、做过漆园小吏的庄周〃殊诞漫如下言〃了。知晓佛理之后,增强了他辞世决心。他虽然〃形系于俗〃,但心是虔诚的,直到生命的终结。笔者认为王羲之晚年信佛是可能的,但就整体而言,他的佛教思想并非起重要作用的思想。用儒道并综来概括,比较符合实际。
〃儒玄并综〃①这在魏晋时期的许多名士身上体现出来,表面上看讲究任自然,放浪形骸,是道家,而实质上往往是儒家。鲁迅说,高喊〃非汤武而薄周、孔〃的嵇康、阮籍等〃魏晋的破坏礼教者,实在是相信礼教到顽固之① 郭沫若:《兰亭序与老庄思想》,《文物》1965 年第9 期。
① 支遁(公元314 年…366 年)字道林,东晋佛教学者。陈留(今河南开封市南)人,二十五岁出家。作《即色游玄论》,宣扬〃即色是空〃,发挥〃性 空〃思想,是般若学六大家之一。② 商承祚:《论东晋的书法风格并及〈兰亭序〉》,《中山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1966 年第1 期。③ 《世说新语·文学》。
① 《晋书·江统附子淳传》。
极的。〃②兼容儒道两家的思想,在东晋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儒道并兼哲学思想,在王羲之身上是不足为奇的。
王羲之弃官之前到父母墓前,跪拜告誓,在叙述他处境时说:〃进无忠孝之节,退违推贤之义〃,〃子而不子,天地所不覆载,名教所不得容〃。
他还是讲究忠孝的,对名教不一概反对。
王羲之的儒家思想在他的两首《兰亭诗》中表现得很明显,他在第一首诗中咏道:〃咏彼舞零,异世同流。〃他们与哪个时代的人同流呢?显然指孔子。舞雩出于《论语·先进》〃(曾哲)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这段孔子与其弟子的对话,表现了孔子与世无争、心灰意懒的心态,王羲之认为参加兰亭修禊宴集的名士,虽然与孔子处于两个不同的时代,但都是志趣高尚的人。可见他把孔子作为追慕的对象。
王羲之自小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他的曾祖父王祥、王览是典型的儒家思想。《晋书·王祥传》云:〃(王祥)疾笃,著遗令训子孙曰:'夫言行可履,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行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于让,此五者立身之本。'〃〃其子皆奉而行之〃,王览也强调要〃服仁履义〃。据此,王羲之的儒家思想是有家庭渊源的。
王羲之一方面想用世,另一方面又很想遁世,他在《十七帖》里说过这样的话:〃吾为逸民之怀久矣〃。在《誓墓文》中说:〃每仰咏老氏、周任之诫〃,〃止足之分,定之于今〃。老氏之诫是指〃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至于周任之诫分明是〃陈力就列,不能者止〃。①同样都是知足的意思。王羲之在《蜀都帖》中写道:省足下别疏,具彼山川诸奇。扬雄《蜀都》、左太冲《三都》殊为不备悉。彼故为多奇,益令其游目意足也。可得果,当告卿求迎,少人足耳。至时示意,迟此期真以日为岁。想足下镇彼未有动理耳。要欲及卿在彼,登汶岭(氓岭)、峨嵋而旋,实不朽之盛事。但言此心,以驰于彼矣。
这是王羲之致益州刺史周抚的信札,其大意是:你信中所说的奇异的山川,扬雄的《蜀都赋》、左思的《三都赋》都没有记述。那雄奇的山川,只有游览观瞻后才能意足。如可能成行,我当告知,望请迎接,如迟误这一时机,真当以日为岁了。你镇守巴蜀,朝廷没有调动之理。我真想趁你在巴蜀时与你一起登汶岭、峨嵋山而还,那可是一件不朽的盛事。王羲之不仅向往西土山川,而且对巴蜀盐井、火井、秦汉的遗迹、名人的后代十分关心,为何如此?除了他自己所说的〃欲广异闻〃之外,与他信仰道教有关,五斗米道是东汉张陵在四川鹄鸣山创立的,后传子张衡,张衡死后传其子张鲁。祖孙三代均称〃天师〃,张鲁在巴蜀布五斗米道达三十余年①,巴蜀是王羲之向② 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① 《论语·季氏》。
① 道教各派中创立较早的一派(即正一道),以东汉创始人张道陵为天师。因入道部须交五斗米,故名。西晋后在一部分士大夫中传播,一部分仍在农民中队事秘密活动,东晋时孙恩、卢循领导的农民起义,前后达十余年之久。
往的一方乐土。根据道教教义〃得道者,上能棘身于云霄,下能潜泳于川海〃①。在山川景色的欣赏中会产生〃得道升仙〃的〃移情〃,得到〃神超形越〃美的享受,王羲之是一位虔诚的五斗米道的信奉者,故他有崇拜山岳的观念。所以王羲之喜好游历名山大川,热爱大自然,除了一般文人雅士共有的原因以外,还有宗教信仰的深层次原因。
他还说:〃吾年垂耳顺,推之人理,得尔,以为厚幸,但恐前路转,欲逼耳。以尔,要欲一游目位领(氓岭),非复常言。〃②年垂耳顺,为五十九岁了,就在这一年他仙逝了,此帖可能是他的绝笔之作,他没有料到自己已不可能赴峨嵋游目,但他曾去过东海。
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请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日:〃我卒当以乐死。〃他与道士许迈交往甚密,为其写过传记,他们采药,服药,朝夕相处。《晋书·郗愔传》云:会弟昙卒,益无处世意。在郡优游,颇称简默,与姊夫王羲之、高士许询(玄度),并有迈世之风,俱栖心绝榖,修黄老之术。
道家与道教是有性质的区别的,一个是学派,一个是宗教的组织,为道不同,然而它们又有密切联系,作为一个学派的道家也带有宗教的色彩。他们都是以老庄的思想为理论依据,持道家学术观点,又参加道教,在魏晋的知识分子中相当普遍。王羲之信奉五斗米教,晚年最为执迷。
《官奴帖》云:官奴小女玉润,病来十余日,了不令民知。昨未忽发痼,至今转笃,又苦头痈。头痈以溃,尚不足忧。痼病少有差者,忧之燋心,良不可言。顷者,艰疾来之有。良由民为家长,不能勉己惑修,训化上下,多犯科诫,以至于此。民唯归诚,待罪而已。此非复常言常辞。想官奴辞以其,不复多白。上负道德,下愧先生。??〃此帖不是书简信礼,它记述的是孙女官奴小女玉润遇疾和他自己的心情,文中不仅充满了焦急和忧虑,而且含有反省自责的意味。孙女发病已有十余天了,然而全然不知,今天她突然病情恶化,头部又发痈疽并开始溃烂,他认为是自己平时不能克己修行,训化上下,多犯科律条诫造成的。他感到上负于道德,下愧对先生,内疚得无话可说。有人认为《官奴帖》很可能是道家的上章,在人们遇到灾病时由家人陈述自己的过失,奏上天曹以度难保安。然而事与愿违,上天并未因为王羲之的虔诚上章使孙女度厄康复,最终还是命断夭折了。
王羲之病重时不去求医问药,而去求助于道教名师社子恭,恭曰:〃右军病不差,何用吾?〃十余日果卒。《真诰·阐幽微》云:〃王逸少有事系禁中,已五年,云事已散。〃① '东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