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卓越的27位教育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上卓越的27位教育家-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广川,东南两面,邻近齐鲁,北靠燕代,西界三晋。自古齐鲁多儒生,燕代出方士,三晋产法家,仲舒自幼便在多种文化熏陶中成长,与其方来形成多内涵的思想体系不无关系。
董仲舒
董仲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复兴了被扼杀达百余年之久的儒家文化,而且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融会贯通了中国古典文化中各家各派的思想,把它们整合为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他的著作后来大都搜集在《春秋繁露》一书中。
董仲舒的哲学基础是“天人感应”的学说。他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人格神,不仅创造了万物,也创造了人。因此,他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和人一样“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人与天是相合的。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继承了思孟学派和阴阳家邹衍的学说,而且将它发展得十分精致。
董仲舒认为,天生万物是有目的的。天意要大一统的,汉皇朝的皇帝是受命于天来进行统治的。各封国的王侯又受命于皇帝,大臣受命于国君。家庭关系上,儿子受命于父亲,妻子受命于丈夫,这一层层的统治关系,都是按照天的意志办的,董仲舒精心构筑的“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正是把一切都秩序化、合理化,正是为汉皇朝统治者巩固其中央集权专制制度服务的。
董仲舒利用阴阳五行学说来体现天的意志,用阴阳的流转,与四时相配合,推论出东南西北中的方位和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关系。而且突出土居中央,为五行之主的地位,认为五行是天道的表现,并进而把这种阳尊阴卑的理论用于社会,从此而推论出“三纲五常”的道德哲学。这里所说的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五常为董仲舒提倡之后,成为我国古代维护历代封建王朝统治的工具。
他认为“道”是源出于天的,“天不变,道亦不变”。即是说“三纲五常”、“大一统”等维护统治秩序的“道”是永远不变的。那么,如何解释皇位的更换和改朝换代呢?为此,他提出了“谴告”与“改制”之说。他认为统治者为政有过失,天就出现灾害,以表示谴责与警告。如果还不知悔改,就出现怪异来惊骇。若是还不知畏惧,于是大祸就临头了。
相关链接
文景之治是西汉文帝,景帝两代40年左右的时间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的“盛世”。
汉文帝刘恒是刘邦的第四子,母为薄姬。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受封为代王。公元前180年吕后死,诸吕作乱,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朱虚侯刘章等宗室大臣共诛诸吕,迎立刘恒为帝,在位23年。汉景帝刘启是文帝太子,母为窦皇后。公元前157年即位,在位16年。
西汉王朝建立后,汉高祖、惠帝、吕后都着力于农业生产,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收到了显著的成效。文景两帝相继即位后,又在这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了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措施,这便是历史上所称的“文景之治”。
他认为人的认识活动受命于天,而认识的目的是了解天意。通过内省的途径就能判断是非,达到“知天”的目的。另外还必须通过对阴阳五行的观察,才能达到对天意、天道的了解。正是按照“尽心”、“知性”、“知天”的模式,达到“天人合一”。他还认为通过祭祀能与神相沟通,使之能看见一般人所看不见的东西,这样就能知道天命鬼神了。这种认识论达到了神秘的程度。
在人性论上,董仲舒异于孟子的性善论,也不同于荀子的性恶论,而是主张性三品说。他认为性是由天决定的,性是天生的质朴,虽可以为善,但并非就是善,只有“待外教然后能善”,即人性善是通过教育的结果。君王要顺天之意来完成对人民的教化。他着重教化,并提出“防欲”,比先秦思想家只讲“节欲”、“寡欲”更为深刻。
董仲舒的思想,是西汉皇朝总结历史经验,经历了几十年的选择而定下来的官方哲学,对巩固其统治秩序与维护大一统的局面起了积极的作用。董仲舒不仅是正宗神学的奠基者,又是著名的经学家。他是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思想家,为以后的封建统治者提供了如何进行统治的理论基础。
——传世佳言——
道源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董仲舒喜欢谈论神秘莫测之事,善为灾异之说。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董仲舒在辽东高庙和长陵高园殿发生火灾,推说其意,写成《灾异之记》草稿,尚未上书皇帝。主父偃私见其稿,因为嫉妒董仲舒,所以将《灾异之记》草稿偷窃出来上奏朝廷。汉武帝将它交与朝中诸儒审阅。其中有讽刺时政的文字。汉武帝一怒之下,把董仲舒打下了大狱,虽然后来汉武帝看重他是著名的经学大师,又下诏赦免其罪,复为中大夫,让吾丘寿王向他学习《春秋》公羊学。
 



第5章 王充


姓名:王充,字仲任。
出生地: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
生卒年:公元27年…约公元97年
历史评价lishipingjia
王充是东汉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整个东汉二百年间,称得上思想家的,仅有三位:王充、王符、仲长统。
王充出生于“细族孤门”,“以农桑为业。”王充的家世似有任侠的传统,其祖、父辈曾在钱塘(今杭州市)“以贾贩为事”,因为与豪族强宗争斗,结下了不少怨仇,不得不举家迁至上虞(《论衡·自纪》)。据《后汉书·王充传》记载:“充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书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后归乡里,屏居教授。仕郡为功曹,以数谏争不合去。”对这段史料,有学者以王充在其“自传”(即《论衡·自纪》中未言及而认为不可信。综合《论衡·自纪》和《后汉书·王充传》的记载来看,可知王充从小勤奋好学,经过刻苦努力,成为知识渊博的学者。他继承了家族的传统,以笔为武器与豪族强宗作斗争。他先后在本县、本郡、本州作过功曹(掌管人事及参与政务)、从事(州最高长官刺史的属官)之类的小吏,由于对政务经常提出批评和建议,因此不得上司欢心,屡现黜斥。以后又携家至丹阳郡(郡治在今安徽宣城)、九江郡(郡治在今安徽寿县,一说在今安徽凤阳南部)、庐江郡(郡治在今安徽庐江西部)、扬州(治所在今安徽和县)等地,担任一些位卑的职务。但他并不气馁,以后去职居家,专心写作,终成《论衡》等著作。
王充是一个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家。在东汉前期谶纬神学猖獗的年代里,他以“重效验”、“疾虚妄”的求实精神,对“天人感应”、谶纬神学等迷信思想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抨击。在哲学上,他提出了以“天道无为自然”为基本特征的一系列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里主要从儒学的角度来谈一下王充的思想学说。
王充画像
王充精通儒家经典,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代,他敢于说话,不愿恪守一家之言、章句之学,甚至敢于议论经典之书、圣贤之言的是非得失,这在整个中国封建时代都是难能可贵的。
王充反对“圣贤所言皆无非”、“必须圣人教告乃敢言”的传统,他主张,为了追求真理、发展学术,可以“距师”乃至“伐圣”(《论衡·问孔》)。为了实践这一主张,他写了《问孔》和《刺孟》两篇,对孔子和孟子的一些观点提了不同的意见。他反对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对“圣贤”的迷信。王充说过:“夫圣贤下笔造文,用意评审,尚未可谓尽得实;况仓卒吐言,安能皆是?”(《论衡·问孔》)这就是说,圣人作文虽已考虑十分周到,但也不能说已经句句都符合实际,更何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仓促之言了。这实际上是一种清醒的、理性的态度。王充又说:“凡学问之法,不为无才,难于距师,核道实义,证实是非也。问难之道,非必对圣人及生之时也,世之解说说人者,非必须圣人教告乃敢言也。苟有不哓解之问,追问孔子,何伤于义?诚有传圣业之知,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论衡·问孔》)这显然不是反对孔子,而是主张以追求真理的老实态度来对待圣人的言论。
王充画像
王充提出,虽然圣人立言审慎,经典“万世不易”,但也有不实之处。他列举了大量明显的例证,并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各种原因。他认为,这有的是因为圣贤“至诚以为然”,即圣贤在这方面的认识脱离实际;有的是因为时代久远,追忆失实;有的则是圣贤为了某种目的而故意夸大其词。但就圣贤心而言,则“内未必然”(《论衡·艺增》)。王充虽然与他同时代人一样,把儒家经典视为“万世不易”的东西,但认为经典也不是十全十美的,这是一种比较客观的态度。
相关链接
王充的著述,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讥时刺世,劝善勉节类。有《讥俗》之书:帕纪篇》说:“俗性贪进忽退,收成弃败,充升擢在位之时,众人蚁附,废退穷居,旧故叛去,志俗人之寡恩,故闭居作《讥俗》《节义》十三篇。”
二是议政言事类,有《政务》之书,《备之》、《禁酒》等篇。
三是考订伪书俗文,虚说漫辞,有《论衡》之书。
第四类是怡情养性之作,有《养性》之书。
第五类是杂著,见于记载的有《大儒论》、《果赋》等。
王充所著《论衡》,北方都未有得之者,蔡伯喈(邕)尝到江东得之,叹其文高,度越诸子。
王充既反对当时儒生“信古”和“泥经”的现象,更反对汉代经学家们的“空生说虚”。如他所指出的,“春秋”本是鲁国史书的名称,孔子因袭了这个旧名称,但却并没有什么“奇说异议,深美之据”之处;《春秋》对一些史实的记载,有年而无日、月、这只是史官失记而已,而《公羊传》、《谷梁传》在这些方面大做文章,以为《春秋》的书名及对某些事件年、月、日的记述有所谓的“微言大义”,这是根本不符合“孔子之心”的。
——传世佳言——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事莫名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王充对汉代经师墨守“师法”、“家法”,拘泥于章句之学、述而不作的学风,提出了十分尖锐的批评。他把当时的儒家学者分成了四等:“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才为‘通人’,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者为‘文人’,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论衡·超奇》)王充在这里把“儒生”定义为恪守“师说”、拘泥于章句的经生,这是他最看不起的。他认为这种人有两大缺点:一是只能解释经典,他们上不知远古,下不晓秦、汉,是“陆沉”、“盲瞽”之人;二是拘守一经,避而“不通”,不懂儒家的其他经典,更不懂诸子百家之言。他把“儒生”这两大弊病归咎于他们“守信师法,不颇通览”(《论衡·谢短》)。王充所谓的“通人”是指通览五经和百家之言的博学之士,这种人高于“儒生”。但他又提出,“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论衡·超奇》),如果所谓的“通”仅仅是会诵读而不会具体的运用,那又与“鹦鹉能言”差不多了。因此,能够根据儒家经、传来分析政治上的得失、提出建议、并写出优美文章的“文人”,又高于“通人”。至于王充所说的“鸿儒”,那是能“论说世事,由意而出,不假于外”的人,就像陆贾、董仲舒这样的王充画像。儒者;而像扬雄(王充特别钦佩扬雄)那样,能“作《太玄经》,造于助(“助”按孙诒让说当为“眇”)思,极冥之深”(《论衡·超奇》)的哲学家,则属于“鸿儒”中堪与孔子并肩的人了。
总之,王充是儒家学者中的特出之士,他信奉儒学,但又不囿于一般的“俗儒”之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比较少见的人物。他的学说,开始只在江东地区流传,未产生很大的影响。到东汉末期,著名学者蔡邕到江东,发现了王充的《论衡》,如获至宝,独自研习,秘不示人,由此学问大进。时人认为他“不见异人,当得异书”,于是问蔡邕原委,从此《论衡》一书得以广泛流传开来。
 



第6章 颜之推


姓名:颜之推,字介。
出生地:梁朝建康(今江苏南京)
生卒年:公元531年…公元591年
历史评价lishipingjia
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和教育家,颜之推有关对子女家庭教育的主张,是对当时家庭教育经验的总结。它虽然受时代条件的限制,可也以自己的真知灼见对家庭教育的子女问题作了总结和概括,丰富了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内容,对于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颜之推出生于士族家庭。家传有《周官》、《左氏》之学,早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梁元帝肖绎时,官至散骑侍郎。梁亡后,投奔北齐,官至黄门侍郎。北齐灭亡后,他归附北周,为御史上士。隋文帝统一全国,诏为学士。著有《颜氏家训》。该书是他对自己一生有关立身、处世、为学经验的总结,被后人誉为家教规范,影响很大。
幼年时期是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颜之推主张早教。他认为,人在小的时候,精神专一;长大以后,思想分散。因此,必须早些教育,不要失去机会,并且以自己的亲身体会说:我在七岁时,就读东汉王延寿作的《灵光殿赋》,一直到今天,每十年温习一次,依然不曾遗忘。但二十以后所背诵的东西,只要搁置一个月就忘记了。
主张爱子与教子相结合,反对溺爱。他说父母对子女只知一味的溺爱而不注重教育,对子女在生活方面的要求,总是给予满足,完全放松而不加以限制;孩子做错了事本该训诫,反而给以奖励;说错了话应当责备,反而不了了之;长期如此教育,对于孩子并没有什么好处,到孩子长大成人后,终归要成为品德败坏的人。为此,他提出爱而有教,严而有慈。他说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心。在对待多子女问题上,主张一视同仁而不能偏爱。他说我们有些做家长的重男轻女,往往出于极端的自私或愚蠢的偏见,这样做实际上已背离了颜之推画像。
父母之道。家长有意无意地偏爱乖巧伶俐者,这种情形,虽然难以避免,可也是不好的。不仅遭冷落的子女在心灵上势必受到伤害,而且受偏爱的子女也容易出现家长意想不到的伤害。这不只是教育的方法问题,而是心地问题、精神境界问题。如果做家长的不从思想认识上解决“爱子贵均”的问题,而只是在教育方法上试图一视同仁,与父母朝夕相处而又十分敏感的子女,还是很容易感受到父母的偏爱,从而受到心灵上的伤害。这对他们的成长是极不利的。
勤奋学习,以成有用之才,也是颜之推在家庭教育上一个重要主张。他说,自古以来,就是圣明的君主,尚且需要勤奋学习,何况一般的人呢?这类事普遍地记载在经史中,我也没有必要重复,姑且以近代至关重要的事为例加以说明。大凡士大夫的子弟,从五六岁起,就要受教育。有的人学得多,能够读《礼记》、《左传》,学得少的也学过《诗经》、《论语》;到了成家立业之年,身体及性格已经基本定型,应利用这个时机加倍地进行自我磨炼。有志向的人,自然能刻苦用功,成就学业;操行未立的人,自我放纵、堕落和散漫,自然沦为平庸之辈。人生在世,应当从事一种事业:农民就考虑耕种,商人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