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相形之下,不光有才的人会尽最大努力去挖掘出潜力。他们常常超出预期。人们看到他们的才华,又总是惊叹于他们的超凡表现。才华给了他们机会,正确选择又帮他们打开更大成功的大门。他们的人生让人想起下面的话:

  每件事

  都需要你做出选择;

  请记住:

  你做出的选择,最终塑造出了你!

  生活就是一个选择的问题。你将做什么工作?跟谁结婚?住在哪里?受多少教育?今天干什么?但是,你做出的最重要的选择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生活并不仅仅是坐在牌桌边握有一手好牌。你无法控制,因为才华是天赋的。生活更是把一手好牌打好,而这,取决于你的选择。

  才华+正确选择=一个更全面的人

  更全面的人,是那些把才能最大化、发挥出潜力极限并且操纵命运的人。

  我正在给小孙子们读瑟斯博士的一本书——《噢,梦想之地!》(Oh,The Places You’ll Go!)。在里面,我发现一条杰出的真理,说的是:

  头里长着大脑。

  足上生着脚趾。

  你可以去你

  选择的任何方向。

  我全心地相信这一点。

  我祈祷《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这本书将帮你做出正确的选择,让你成为一个更全面的人,在自身才华的基础上,挖掘出生命中最大的潜能!

  一 信念,释放你的才华

  对于大多数人,成功首先且最大的障碍就是信念不足。一旦人们找到自身的“得意点”(最有才的领域),让其止步不前的往往不是才华不够用,而是不相信自己——这是自我设限在搞怪。缺乏信念是阻碍才华上升的天花板,可是,一旦人们相信自己,就会释放出内在的力量,调动起身边一切资源,迅速到达更高台阶。潜力为你描绘了未来的美景,信念帮助你看到这幅美景并去实现它。

  不只是传奇

  这是美国运动史上的一部传奇。人们称之为“保证赢”。在当时看来,这无异于大牛皮——在那场大比赛之前,一个从未赢过的队里的高调运动员放出的大话。事情发生在1969年1月9日,仅仅在第三届世界橄榄球锦标赛(首次被称为“超级杯”的)开幕前的三天。喷气机队(Jets)四分卫乔·纳马思嘴里挤出简单的11个字:“周日,喷气机队会赢,我保证!”

  如今,这种大话不那么轰动了。自从穆罕默德·阿里以来,运动员的大胆之词就变得稀松平常了。可在当时,人们从未听过橄榄球运动员吹出这种牛,尤其是没有从刚起步的美国橄榄球联盟(AFL)的人口中听过——他们的球队才刚刚存活了8年。在媒体、普通大众和1920年就成立的全美职业橄榄球联盟(NFL)的眼里,美国橄榄球联盟是居于下风的;在前两届世界橄榄球锦标赛中,后者输得很惨。多数专家相信,后者要想达到前者的水平,日子还长着呢!人们预期前者的小马队(Colts)最有希望以领先18或19分的成绩赢得这场比赛。

  纳马思的保证看起来太不自量力了,可这并不仅仅是空口大话,也不是他的性格。虽然每次喷气机队输了后,纳马斯在接受采访时常常抢先承担过失,但他还是保有一贯的超强自信。他相信自己、球队和打赢比赛的能力。这种自信可以一直追溯到他的童年时期。

  童年

  乔·纳马思一直拥有运动天分。他出生在一个运动员之家。父亲约翰在行业联盟里打篮球,又是半职业棒球手,并且还打橄榄球。他的大哥索尼也是个出色的运动员:高中时,他是学校运动队的前锋;二哥博比是一个杰出的四分卫:在初中、高中都打比赛;三哥弗兰克是一个棒球捕手和橄榄球前锋,在大学里打了几年球。然而,乔是四兄弟中天分最高的。

  他的首批教练就是自家人。父亲约翰花许多时间教他如何投、击和接住棒球,并教会他在不同的比赛情形下如何灵活应对。他的兄弟们也帮了大忙。在乔刚6岁时,博比就教他四分卫的走位。在家庭练习中,若他表现不佳,弗兰克就训练他、敲打他。

  成长中,与同龄人相比,乔显得又瘦又小。有时候人们就因为这副表象而低估了他。他上小学时,旁边更差街区的一群孩子挑战他的朋友林伍德·阿尔福特来场二对二的篮球赛。林伍德携乔上场了,他后来回忆道:“他们都笑歪了:这‘小排骨’是谁?你还想跟他一起赢比赛?”乔看起来不堪一击,可实际上不是。“你把他击倒,他马上就会爬起来。”阿尔福特说道,“乔可不是一个软骨头。”乔跟林伍德把那群孩子打得落花流水,立马赢回尊重。乔另一个童年时期的朋友布奇·赖安回忆道:“我们只知道他会投球,不管是什么球。”

  早在孩童时期,乔就显示出天不怕、地不怕的劲头。他跟林伍德常去离家不远的一个火车高架桥玩,当机车和车厢从头顶呼啸而过时,他们就攀悬在桥下。令朋友们吃惊的是,乔还不怕天命女修道院的修女——她们主管着他所在的小学。“你一答错,她们就扇你。”乔的同班同学弗朗西斯·莫瑞利…皮查德回忆道。乔会一脸灿烂的微笑,把修女们征服。

  起先,这种无畏并没有用到运动领域。乔·纳马思8岁时,一件事触发了他的信念,释放了他的潜力。他回到家,带回平生第一套运动服——这是在驼鹿小联盟(Elks Little League)棒球队打比赛要穿的。在纳马思的自传里,描述了他跟父亲约翰的一段对话:

  “真棒,儿子。衣服穿起来很合身。”

  乔是全队里身形最瘦小的孩子。年龄也最小,差不多小了1岁。“你知道,爸爸,那些孩子那么棒,”他说道,“他们都比我块头大……我没有机会的。”

  “那好,现在就把运动服脱下来!”父亲说,“送给队长,告诉他你配不上这个队,因为其他男孩子都比你强。”

  乔看着父亲,眼神既难过又充满向往:“噢,不要,爸爸。我不愿意。”

  “既然你配不上这个队,干吗还留着人家的衣服?”

  “可是,爸爸,”他道,“他们真的很棒。”

  “你也很棒。你可以接滚地球,可以击球,也知道该怎么出手。”

  约翰给了儿子一个选择:还回运动服或与队友们一起参训。如果参训后他还是觉得自己不如其他孩子,就应该放弃。

  乔说他想试一试。

  后来,他成了驼鹿小联盟的最佳球员。

  约翰·纳马思努力灌输给儿子的信念没白费。这位父亲,常爱用显示儿子才干的一场比赛来概括乔的驼鹿小联盟生涯。“我到晚了,”他说道,“我就问一个家伙,谁在主导赛事,得分是多少,他说还没人出局,得分都是三,满垒,但别担心,他们刚把小纳马思送上场去投球。”他打败了第一个击球手,又把第二个杀出局。第三个上场的是敌手队里的最佳球员,比乔大两岁(他后来在皮特队里打橄榄球),也被乔淘汰了。轮到乔击球了,他赢了本垒打。

  一如既往

  这样自信的表现成了纳马思的惯常准则。在高中打篮球时,他身手敏捷,擅长投篮,而且跟大多数对手和队友们不一样,他还能扣篮。打橄榄球时,他带领海狸队(Beaver Falls)赢了西宾夕法尼亚州高中运动联盟(Interscholastic Athletic League Championship)的比赛。赛季期间,当地报纸的体育记者写道:“这个球队是急性子乔·纳马思麾下的‘自信俱乐部’,他们善用手法,而且比溜到联邦调查局(FBI)会议室里的小偷胆子还大。”在一次比赛前,乔的踝部疼痛,这位自信的四分卫(他还帮球队踢悬空球)安慰一脸焦灼的教练说:“教练,别上火,我们不是非得踢悬空球。”

  在当地赌场里押赌注时,纳马思依旧很自信。他的高中队友里奇·尼德巴拉说:“即便一个赌注赢的可能只有10%,乔还是会押,好像它有99%赢的可能,志在必得。”布奇·赖安回忆道:“他比你想象的更大胆。钱对他不是问题。钱不会驱动他去击不该击的球。”他内心的信念越强,才华就越得以释放。

  高中毕业后,纳马思成了抢手货,有些人认为他是全国最好的四分卫。最终,他去了阿拉巴马大学,在那里,他成为体育明星并带领红潮队(Crimson Tide)赢得全国锦标赛。阿拉巴马州的橄榄球主教练贝尔·布赖恩特说:“乔是我见过的最棒的运动员。”

  走出大学后,纳马思又被认为是同辈中最好的四分卫。据说全美职业橄榄球联盟的纽约巨人队(New York Giants)对他朝思暮想,可是美国橄榄球联盟的纽约喷气机队先把他抢到了手。1965年,纳马思跟喷气机队签约,合约条款让职业橄榄球——甚至所有职业运动——史上所有合约都相形见绌。当时,喷气机队的老板索尼·沃伯林说:“我们并不介意泄露数字,但据我所知,这是付给一个职业运动员的最高价。”纳马思连续3年的合约价值42。7万美元。他会比纽约扬基队最耀眼的明星米基·曼特尔赚得还多。为什么有人出这个天价?许多因素在起作用:美国橄榄球联盟急于扩大名声、稳住地位;一家覆盖全国的电视网络向“联盟”注入了一笔资金;喷气机队想从对手巨人队那里夺来光环的欲望等。

  3年来,纳马思全力以赴,打破过数次纪录,接受过膝部手术,可领导下的球队在赛季中还是输给对方。但他没有丧失自己的信念。他知道他能够打赢并让球队夺到辉煌的胜利。1968年的赛季中,他第四次终于转败为胜,让美国橄榄球联盟在锦标赛中成了赢家。他并不在乎没人相信喷气机队会打败全美职业橄榄球联盟的球队。他相信自己和自身赢的能力。他还使队友们相信这一点。像研究其他对手一样,纳马思数小时地看小马队的比赛录影。“独眼怪——从来不说谎。”纳马思说,指的是他放在公寓里的投影仪。他给队友们看自己发现的东西。他们能够赢得比赛。这就是他们做到的:喷气机队以16∶7赢了小马队。多数人认为这是超级杯历史上最大的惨败。

  如果8岁那年,父亲不去挑战他,让他相信自己和自己的能力,乔·纳马思会怎么样?也许,他会落到哥哥们那样的结局:天才的运动家中学或大学辍学,然后就在当地工厂或机械修理店工作。或者,他还可能最后沦落为赌场的皮条客。(他在海狸队里有一点不光彩的声誉。)很难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进不了位于俄亥俄州坎顿市的职业橄榄球名人堂(Pro Hall of Fame)。进到那里不光需要才华,还需要信念。

  信念,值得去拥有

  我不知道你的才华是什么,但我知道:缺乏信念,你就无法把自身的才华提升到最高水准。光有才华是不够的。如果你想做到最好,就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你需要做到:

  1。相信你的潜力

  你的潜力就是你未来的前景。发明大王托马斯·爱迪生说:“如果我们做了自己所能做的一切,结果真的会让自己大吃一惊。”

  我们常常只看到事情本身,而不是它可能是什么样子。乔·纳马思小的时候,人们看到的是一个瘦骨伶仃、发育不足的孩子。他上高中时,人们看到的是一个跟坏孩子混在一起、不做作业的不良少年。他加入职业运动队时,人们看到是一个膝盖不好的家伙。但是,他把自己看成一个冠军。如果你能按照自己的真正潜力来看待自己,你就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的女儿伊莉莎白上高中时,拍了一张“艺术照”送给我。这种摄影风行一时。一个人走进照相馆,可以被拍得像个电影明星!当我刚看到照片时,我想:这可不是她平常的样子,但这就是伊莉莎白。是她,没错。当你看到并相信自己的潜力时,会发生类似的情形。如果你按照自己能够的样子来看待自己,就会看起来比想象中的还要好。我希望能够给你看到你身上尚未开发的潜力。

  诗人约翰·梅斯菲尔德写道:

  人生路上,

  走着一个人;

  一路走下,

  化作三个人:

  别人眼里的人,

  当前真实的人,

  和想成为的人。

  要想成为诗中的“第三个人”,惟一办法就是相信你的潜力。这样做会让你振作,回赠上帝给予你的礼物。我记得这句老话:“我们的潜力是上帝赐予的礼物,发挥出这份潜力是我们献给上帝的礼物。”

  印度政治家莫罕达斯·甘地说:“做到我们能做到的而非目前所做的,足以解决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问题。”一语中的,这也足以解决我们个人大多数的问题。如果我们打算做有能力为之的事,首先就得相信自己的潜力。

  许多人距离自己的真正潜力还差得远。《永浴爱河》(The Secret of Staying in Love)一书的作者约翰·鲍威尔认为,常人有生之年只发挥出10%的潜力,只观赏到10%的美景,只聆听到10%的音乐和诗歌,只嗅闻到10%的芳香,只品尝到10%的美味。多数人既没看到也没有挖掘出自己的潜力。

  执行教练乔尔·戈芬科回忆起作家马克·吐温讲的一个故事:一个人死了,在天国之门遇见圣彼得。这个人当下意识到圣彼得是一个睿智博学之士,就问道:“圣彼得,多年来我对军事历史很感兴趣。请告诉我,谁是永世最伟大的将军?”

  圣彼得很快回答道:“噢,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那边的那个人。”

  “你肯定搞错了!”这个人回答道,很是迷惑不解,“我活着的时候认识那个人,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卖苦力的!”

  “没错,我的朋友。”圣彼得肯定地说道,“如果他当过将军,就会是永世最伟大的将军。”

  生活是一辆10变速自行车,可多数人从来都不用上所有的齿轮。

  ——查尔斯·舒尔茨

  漫画家查尔斯·舒尔茨说过一个比喻:“生活是一辆10变速自行车,可多数人从来都不用上所有的齿轮。”我们留着那些齿轮干什么?走完人生旅途却不流一滴汗是不对的。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多数时候是自我设限在搞怪。它们像真的限制一样束缚住我们。生活本身就够辛苦的了,若还给自己套上额外的枷锁,那就更苦不堪言了。

  在《打破现状》(If It Ain’t Broke…Break It)一书中,罗伯特·J。克里格尔和刘易斯·帕特勒写道:

  我们搞不清人们的限制到底是什么。世上所有的测试、秒表和终点都无法测出人类的潜能。当一个人追寻梦想时,会远远地突破限制。我们内在的潜力是无限的,并且大部分尚未发掘……当你想到限制,就制造出了它们。

  当一个人为他想做的事设定限制,就是为自己能做的事设了限。

  ——查尔斯·施瓦布

  我们常常过多地强调生理上的挑战和难关,而忽略了心理和情感上的。首位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北美女性莎伦·伍德在成功登顶后,感悟良多。她说:“我发现,这不是你身体有多强壮的问题,而是你的心理有多强大。我内心的征服欲破除了自我设限,连通了一些好东西——它们叫潜力,我们有90%的潜力几乎没用到。”

  2001年,我被请到阿拉巴马州的莫比尔市,向600位全美职业橄榄球联盟的教练发表演讲,并为超级杯物色人才。这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