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阁老听说之后,倒有几分感慨:“这么个做实事的人,若当初考得靠后几名,拨他进了都察院倒好了。将来放一任监察御史出去,到各地推行新耕作法,不知能惠及多少地方百姓。”
刘阁老淡淡地说:“如今是‘非翰林不入内阁’,这样心怀社稷的人,若只做个风闻奏事的御史才可惜了。老夫倒看他在中枢待着比到处跑强,他若能写出新农经来,着各州县推行起来又有何难?”
刘阁老竟也有这么爱护的后辈,这后辈竟还不是那种爱巴结上司的小人,这真是朝廷轶闻了。
徐溥忍不住多看了首辅一眼。
丘濬笑眯眯地调停道:“崔和衷还在乡间守制,且叫他讲两年农经,以观成效。等他三年孝满回来,太子怕不都能加冠出阁了,圣上自有用他的地方。”
他说着说着,忽然叹了一声:“看这些年轻人已经能为国为民做事,我这老头子在朝里待得倒有些不自在了。罢了,等操持完了这一年,我也该上本乞致仕了。”
他眼看都七十五了,比起太祖所定的致仕年纪大了近十年,也在大学士任上干了这么久,为天子、朝廷尽了自己的力,这般年纪还不求退,难道还想当一辈子的阁老么?
他生出退意,叫徐溥也有些在意:“我也只比琼山兄小八岁,眼看着亦该是古稀之年了,又要在阁老位上耽搁多久呢?朝中历历有人,琼山兄先退,我这把老骨头过不几年也要退隐归乡了。”
与徐溥还差不多年纪的刘首辅不为所动,稳坐钓鱼台。
不过丘濬归乡后,四位阁老的位子就要空出一个来。虽说三位阁老主政也是内阁的正常配置,可如今刘首辅沉迷养生,也不弹劾人了、也不问事了,两位阁老支应上下就有些吃力。如今又不是成化年间朝廷上下喑然无声,纸糊三阁老就能应付过去的时候,弘治天子是难得的勤谨之君,得提拔个年轻人入阁。
徐刘两位从翰林学士干上来的阁老,同时提出了一个名字:
李东阳。
在翰林养望多年,通晓政务、文冠一朝,又有国士之心,成化年间能不惜身命弹劾太监与万贵妃——
部院中哪里还有比他更合适入阁的?
丘阁老也素与李东阳相善,没少一起喝酒作诗,家里还留着两首东阳醉后的题壁诗,对他的志胸志向了解甚深。听到两位阁老的提名之后,也默默承认了。
三人达成默契,又看向首辅刘吉——唯一可能、也反对得了这安排的,唯有刘阁老。
然而刘阁老这回竟一变之前的风格,既不压也不拖,比众人都积极地安排:“且先将东阳升作侍读学士,兼礼部侍郎!进了礼部才好入阁,光兼个太常少卿,资历还不足。”
部堂官要升迁,还要经吏部会推,此事便推到了吏部尚书耿裕手中。李东阳那吏部右侍就是为了入阁加的衔,不管实务,倒不用很议,只要添上几个人选陪议侍读学士就是了。六部堂官很快举行廷推,弘治天子轻轻批了个“准”字,便把李东阳推上了侍读学士之位,不管翰林院事,专司天子诰敕。
丘濬后又请他到家喝酒,握着他的手说:“我将致仕回乡,西涯将继我之后入阁,要好好做,不可负我。”
李东阳又感伤又激动,叹道:“琼山公竟要致仕……这内阁里该致仕的实另有人。”
丘濬看着杯中清酒,微微点头:“其实我也想给你、给后头年轻人留下个众正盈朝的时局。”
他转身便上奏天子,言皇太子聪慧异常,既正储位,宜早束发加冠,选良师教导。天子对这个太子宝爱至极,虽然口中说着“待皇太子年长后再行”,实则也觉着该早点儿选名师教导,别让他像自己小时候那样不为众人所知、所重视。
弘治八年二月,皇帝便不再拖延,下中旨诏令礼部为年满五岁的皇太子行冠礼。礼部翻出了当今册太子时的仪注,略加修改呈进上去,定下了此事。
皇太子储位已定,又即将加冠,将来选朝中诸正,好生教导太子,使如今上一般勤俭宽容,大明就又是数十年盛世。而且明年崔燮便该守满孝期回来了,有他这既熟知经义,又晓得民生疾苦的人教导太子,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丘濬看着当今朝中之状,想着将来的盛景,自觉这几十年官途再无遗憾,退回私第后便写了一封乞致仕疏。
随着这封致仕疏递入的,还有一封弹劾首辅刘吉老迈不任事,打压言路,留恋权职,不堪为首辅的折子。
弘治天子两道折子都没同意。
丘濬度着自己身体不佳,一意要致仕,弹劾刘吉也弹劾的越发用心,折子一道接一道的上。徐溥、刘健二人深知其意,言官们也趁机为弘治初年间因弹劾他而被打压的御史言官们报仇,一天十数道折子飞入中枢。
这样密集的弹劾,弹得刘首辅也不得不上了封请罪、乞致仕的折子,委委屈屈、毫不抗辩地请天子作主。
退回府里,他身上的杀气、怨气就再也掩不住,拍着桌子说:“丘濬老儿,竟不念我援引他进内阁之德,故意坏我的前程!这回我若能熬过去,必定把他们都发回乡里,再清一回御史台!”
发了一回狠,又怕这回上书的人太多,圣上不肯再包容他,忙又琢磨着怎么重赢回天子的心。
他家中子弟劝道:“如今贵盛者莫若张氏,大人何不请张国丈与两位国舅进言?”
他还敢用那两位国舅?
那位皇上从东宫里用出来的李太监,叫二张一道奏本就弹劾下来了,前车之鉴就在、就在新出的《少年锦衣卫》连环画上呢!这两人如今也到处钓着不知情的人给他们送礼,恨不能再在朝堂上出一回风头,他岂能主动送上去?
这两位国舅不可轻用,除非能从他们亲近的人下手,以情动之。放眼朝中,唯一能管得住那两位国舅,甚至叫他们帮忙说好话的,也就只有刚升了锦衣卫都督佥事的那位……
错了!
还有个人!
在那人面前,谢瑛算什么!
他真是年纪大了,怎么之前没立刻想到两位国舅的老师,在迁安守制的崔燮!
他连忙找来心腹问:“崔和衷近日可有什么著述出来?”
崔燮守制要守到今年腊月,守制期间可是一直在潜心钻研农经,想出了许多致令丰收的法子,这些都是能搏天子喜欢的。若崔燮还在朝里,他什么也不怕,可如今丘濬猝然发难,崔燮来不及回朝,只能先借他一篇著述献到宫中,表一表自己关心农政的功劳,借借他的福运了。
当然,只要他这首辅当得牢靠,等崔燮回朝后,这些功劳他都会转成官职还回去的。
刘首辅算计得精精的,叫人加紧骑马赶回迁安,问崔燮求几篇农耕之法的文章给自己充门面。
然后他就闭门谢客,摆出一副盛世白棉花的淡然姿态,任由科道言官攻击。
仅仅五天之后,数百里奔袭至迁安的心腹两手空空地赶回了刘家,惨淡地说:“崔侍讲的祖母过世,他家正办着丧礼,写不出新的文章,也拿不出祥瑞谷物。且他从前写的耕种之法的文章都给他老师李学士抄送去了,在下虽是硬要了一份回来,只怕也不能献往宫中……”
刘首辅脸色苍白,那份任人弹劾而色不异的棉花根骨都似乎缩起了几分。
与这心腹前后脚地,当今司礼监第一人覃公公便进了刘家,行了当年怀恩大伴之事,劝首辅致仕归乡。
若他能立刻献上一份教百姓种出丰产豆麦的文章;若他立刻能拿出个一茎结两三支穗、十余粒籽的祥瑞麦子;若现在就有个崔燮替他跟国丈一家讨情,请国丈进宫求一求天子……
然而这一切都没有,他只能深深叹一声,恨天意在丘……不在刘啊!
第264章
弘治八年四; 首辅刘吉、四辅丘濬同时致仕。天子给赐车马仆从; 赏金银币帛,送两位劳苦功高的阁老归乡。
虽然同时致仕; 两人离京却分了前后:丘阁老先行; 刘阁老则召门生吟诗作别; 磨磨蹭蹭地拖了一阵子,直拖到再不走就要叫天子生厌了; 才排开车马离京。
回乡路上; 看向迁安的方向,还有些埋怨崔燮心里没有他。
若是在崔家老夫人过世时就告诉他; 叫他题一篇墓表、墓志铭什么的; 他不也以借借崔燮这运道了?而且他之前一直是当权的首辅; 也是能诗擅文的人,多的是人求他写这些东西,崔燮竟从不跟他求——
唉,谁教他身在内阁; 尘务萦心; 文名不及李东阳高呢?
刘首辅恹恹地回了保定; 也走上了他前任兼姻亲万首辅的老路,每天登台眺望京城,盼着天子再想起他这个老臣,召他起复。他比万阁老下野时更年轻,身体又好,就这么日复一日地锻炼着; 时不时写几首思君诗送到京里朋友后辈的手上,也偶尔辗转寄到隔壁永平府的崔燮家。
可惜崔燮已经有了李大佬,一颗红心向着未来阁老,从来没在他身上放过。
两位阁老先后致仕,李东阳立刻就以侍读学士兼礼部右侍郎的身份入了阁。徐、刘、李三位阁老俱是清廉能干,肯提携后辈的人,再把刘阁老用的私人往下清清,朝中上下就可算得上“粲然之美,于斯可观”了。
且这三位阁老的配置也更接近崔燮记忆中的“李公谋,刘公断,谢公犹侃侃”,只差再一位新旧阁老交替,弘治朝的最佳宰相班子就能稳定运转起来了。
崔燮虽然正在乡下守着两重孝,可先是刘阁老派人来找他要文章、良种,后来又接着了谢瑛、李东阳送来的消息,倒也第一时间就知道了朝中这场变动。
他立刻致信京里,恭喜李老师当了阁老,趁机请他给祖母写墓志铭,再帮忙邀位阁老或部堂写墓表;又给丘阁老写了封信送别,回忆旧日在国子监受业读书之恩,朝中蒙其提携之惠,愿他在家乡安度晚年;唯刘阁老跟他不大熟,他一个在家守制的六品小官,便不凑那热闹写信送别了。
李阁佬接到他的来信,感叹道:“我虽然入了阁,崔家却又添丧事,和衷是承重孙,又得二十七个月不能还朝了。”
崔燮进京不久就入了他门下,师徒们后来都在翰林,更是朝朝相见,还从来没分开这么久过……
他再想徒弟也没法儿出京见人,便在翰林院文林中邀熟人给徒弟写墓表,等回头叫儿子往迁安送一趟。
王状元听闻此事,主动接下了这差事,对李阁老说:“徵伯贤侄不是要赴这科举试了?何必非叫他赶在这时候去迁安,我叫守仁过去送文章,顺便看看和衷。”
李兆先大公子经过崔家小黑屋一年淬炼,在考场熬一天已经不当回事了,去年就顺顺当当考上了秀才。今年正好是秋试之年,他要考试,明年大比就轮到王守仁,两个孩子其实都该安心在家复习的。
李东阳道:“兆先去过一趟迁安,熟门熟路的,耽误不了什么,伯安明春可是要奔着状元考的,叫他安心念书吧。”
当年王守仁落榜,他们这些当长辈的上门安慰时,他还忽悠人家孩子写了篇《来科状元赋》。那赋写得固然骈俪纵横,才气横溢,不过当状元豪言放出去了,不考个三甲回来终究不好看,这科王守仁的压也肯定也特别大,还是别给他添事,叫他安安生生在家复习吧。
王状元苦笑一声:“我已不敢盼他这科考出什么样了。这孩子读书净钻牛角尖,先前一格竹子连格七日,格竹不成,后来不知怎地后来竟又看起了象山先生的著作,这岂不更偏离理学了?哪个考官能取中他!”
李东阳讶然道:“怎么又落进这狂禅道里了?”
王华摆了摆手:“这孩子从小就有主意,我哪儿管得住他?反正他也不是那种受不起打击的孩子,我索性再放纵他一科,等他落榜之后,明白何为正道就好了。”
李东阳看着他又痛心又无奈的模样,顾不得怜惜他儿子,先怜了怜他:“那我写封信给和衷,叫他劝劝伯安吧。这孩子最擅教导人,我家兆先便是叫他调理出来的。虽说他正在孝中……”
要一个身担两重重孝,祖母三七尚未过的孝子教学生,李先生也觉得怪不落忍的,摇了摇头,商量似地说:“我就跟他提一句,叫他劝劝伯安。这两个孩子自幼交好,和衷不是向来看重伯安,以为他能成大器的么?必定不肯看着他走上错路。”
王状元深谢过李阁老,两人各自回家给崔老夫人宋氏写了墓表、墓志铭。他们翰林都是专职写这个的,凡朝中有谁家出事,都是捧着银子请他们写。因此都是下笔如飞,花不了多少工夫便一挥而就,两篇文字写得清婉流丽,足可收进自己的文集里流传后世。
写好的文章都给了王状元,王华便把文稿用油纸、白缎层层裹好,打了包裹,交给正在家苦苦研习陆象山、不好好读科举笔记的儿子,“喏”了一声。
“你崔世兄家近日又逢新丧,祖母宋老夫人过世,请了李阁老与你父给老夫人写碑铭墓表。你近日不是也没用心读书做文?既然没有正事可干,便替我与西涯公跑一趟腿,把这些给你崔世兄送去。”
“好。”
王守仁正读着“明本心”,叫陆象山兄弟勾得连门都不怎么出了,但听见有正事,立刻就去收拾行李,要去迁安看人。
王华见他知道以人情为本,略觉满意,捋着胡子说:“崔家正守着两重重孝,你到那里略住一二天就回,不可多打搅和衷。”到那儿之后,和衷有心思提点他一句就提点他一句,没有就叫这孩子早些回来,明年科场上受受挫,也就长记性了。
王状元对儿子的器量胸怀还是有信心的,不怕他在场中蹉磨多了能磨平心气儿,安心地等他从迁安回来。
这趟不光王圣人去,李阁老终归还是把儿子派出来了,只说他跑过一趟迁安,识得路,带着他能方便些。两个少年才子名儒亦是相识多年,都不生疏,便搭着伴儿上路了。李兆先底子不好,走长路要坐车,两人在路上就多消磨了一天,到第四天下午才赶到嘉祥屯外崔家祖宅。
崔家此时也过了三七,来吊唁的人少了,两个小的都叫崔燮赶到后头歇着,就他一个人在堂前待客。
王、李二人先上前焚香致哀,主宾行过礼后,便把父亲们的文稿给他。崔燮当场打开看了一遍,感动得泣涕连连,还分给两个做儿子的同赏,极力夸赞:“状我祖母懿行如在眼前,此二篇文章掷地,亦当有金玉之声!”
两位才子接过稿子,一份份细品。李兆先看熟了父亲的诗词文章,看着墓志铭后头那段错锦般的铭文叹道:“凄婉靡丽,真吾父手笔也……”
又看了满脸复杂的王守仁一眼,问道:“王兄亦颇有所感不?可否将令尊大人的文章借我一观?”
王兄……就感觉着墓表中辞气纵横,跟那几本锦衣卫以情胜人的路数一样,而李东阳这份墓志铭,清丽之致也颇像“水西先生”写的那几本锦衣卫。
可怜李兆先至今还以为连环画里偶有像他父亲手笔的,只是因为西涯公操文柄多年,天下儒生都拟学他的文章,写出来略得他三昧而已。
王守仁不忍心点醒他,把墓表递过去,接过那份墓志铭,就低下头默默品读。
他们俩在看文章,崔燮也在看信。李东阳在信里写了王守仁从朱学转向陆学的危险征兆,要他帮忙劝劝这孩子,让他回心转意好好念一年书,先把进士考下来再说。
王状元真是一片苦心。
可陆九渊的学说就充满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色彩,跟王阳明“心外无物”的观点很像,说不定这就是圣人开启心学的起源呢,他怎么能阻止?
崔燮收起信,看两位才子也互换着看完了文章,便先请他们住下,叫人拿着文章找匠人刻碑。
李兆先是专门替他父亲来看望崔燮的,就安心住下来,还张罗着帮他们家料理丧事;王守仁却是记着父亲的叮嘱,不敢打搅他们,住了一天就要告辞。
崔燮拉住王守仁,直接说:“明年就是大比之年,令尊王大人与家师李先生都担心你迷心于易简工夫,耽搁了经学。伯安贤弟自己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