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妲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苏妲己-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某种程度上,鲧捐的话全部是对的。可是,到底是什么支撑着她为救他义无反顾?是受礼大典上他的挺身而出,是她重伤不愈时他的不离不弃,还是他大婚之前赶来见自己的一往无前?
  大概都是吧。在她眼里,他的幼稚也是可爱,冲动也是勇敢。只要能看到他安好,她付出一切在所不惜。何况是她先嫁做人妇,又有什么资格要求他呢?
  命运弄人。
  看到妲己一脸的悲伤,鲧捐不禁叹息:“太子今天和我说,哪吒至今没有醒来,尚缺一种至关重要的药材。”
  果然是这样……
  妲己眉头一皱,她就知道,哪吒的伤势没那么简单。
  “这种药材叫玲珑心……太子只知道它的名字,其他诸如样子、生长的地方等等,一概不知。”
  玲珑心?
  她从来没听过这种药材。
  她灵机一动,问道:“哪吒有没有什么症状?”
  鲧捐皱着眉想了想:“哦,太子提起过,哪吒面色苍白,呼吸极浅,血流凝滞。”
  妲己默默记住了。                    
作者有话要说:  

  ☆、姜子牙下山

  点点星光飘落在九天玉清宫穹,洒落在元始天尊的七盏琉璃灯上反射出熠熠的光泽。玉清宫中弥散着似有若无的香气,阵阵吹来沁人心脾。那香本是埋藏于极天峰不周山下祝融的尸骨,他在与共工大战落败之后跌下了万丈的深渊,恰巧砸到了当时路经此地的一头七彩香牦,一神一牛就此共同沉睡。经千百万年的相互遗变,双方的骨头互相融合演化,已无法分辨哪块是神哪块是牛,只有沁人的香气从骨头上幽幽地散发,仿佛在诉说着千万年前那段惊天动地的故事。
  是时元始天尊云游到此,忽感异香扑鼻,然后就在雪山下挖出一块头骨,他在手里掂了掂,忽然自语道:“正巧我玉清宫缺了一块香料。”
  于是祝融的尸骨就在玉清宫点燃,一直烧到如今也未曾损耗。
  璀璨的星辉打在空旷宫殿的正中央,不断变幻着各样的形态。元始天尊定定地观察了许久也不发声,座下的南极仙翁摇晃着他的羽扇,默然笑了一声。
  元始天尊觉得好奇,问他道:“笑甚?”
  南极仙翁的笑容更深,羽扇不再摇晃,说道:“是时候叫他下山了。”
  元始天尊默然不应,许久方说:“连你也看出其中端倪。”
  仙翁正色道:“小狐狸就位已久,灵珠子亦几经历练。正所谓‘成汤合灭,周室将兴’,现在的僵局要想点破,此时不放军师下山更待何时?”
  元始天尊微微点头,转身对白鹤童子说:“请你师叔姜尚来。”
  天尊口中的“姜尚”不是别人,正是武王伐纣的军师姜子牙。姜子牙听召随即至宝殿座前行礼说:“弟子姜尚拜见。”
  看见子牙规规矩矩地立在面前,天尊走向前亲自将他扶起,问他道:“子牙,你上山修道几载了?”
  子牙恭谨地答曰:“弟子三十二岁上山,如今虚度七十二岁了。”
  天尊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生来命薄,仙道难成,只可受人间之福。成汤数尽,周室将兴。你与我代劳,封神下山,扶助明主,身为将相,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之功。此处亦非汝久居之地,可早早收拾下山。”
  姜子牙听了半晌,才知道天尊是要赶他下山。他自而立以来,在昆仑山上修道已数十年,想是人间的富贵苦厄,早已忘却云端。
  子牙面对天尊跪而泣曰:“弟子乃真心出家,苦熬岁月,今亦有年。修行虽是滚芥投针,望老爷大发慈悲,指迷归觉,弟子情愿在山苦行,必不敢贪恋红尘富贵,望尊师收录。”
  南极仙翁上前言曰:“子牙,机会难逢,时不可失,况天数已定,自难逃躲。你虽是下山,待你功成之日,自有上山之时。”
  听这二位前辈的几番劝说,子牙亦知自己下山已成定数,只好擦了擦泪水,面对二人再拜曰:“弟子领师法旨下山,来日漫漫,不知可否再睹尊颜。仅此一拜,聊表衷心。”
  子牙拜辞天尊,又辞众位道友,随带行囊,终于出了玉清宫。
  已然是初春时节,素来冰冷的昆仑山也绽开了难得的春水。他眺目一望,栖云崖上的瀑布果然已经蔚为壮观。这一瀑布源自罗迩戊高原上的冰川,浩浩荡荡奔腾数千里来到栖云崖下,形成千仞奇观,号曰“天泓”。回想以往的数十年,每至暮春时,他总要和师兄弟们来到栖云崖下,挑几担天泓水回去浇灌冬萍草。如今眼看到了冬萍盛开的时节,却不想他已无缘再挑那天泓水了。
  长叹一声,他挥了挥大袖,决绝离去。七彩的长虹在他身后,在千百年冰封着的昆仑山上,华丽地盛放。
  说那姜子牙不食人间烟火已有些年头,懵一下山竟不知向何处去。土遁过了金鸡岭,便是首阳山。走过燕山,又过了白柳村,前至西岐山。过了七十里,至西岐城。姜子牙进城,观看景物,这里民丰物阜,行人让路,老幼不欺,市井谦和。他不禁点头道:“真乃尧天舜日,别是一番风景。”
  素闻西岐地界有一溪水曰“磻”,磻溪乃是渭水的一支,以特产飞鱼而闻名。姜子牙来了西岐,既不谋事,亦不拜谒。终日隐于磻溪,垂钓渭水。本来这一钓叟并没什么引人注意,然而他的鱼竿却是非比寻常:一杆竹竿,下面悬着细线,线头上的钩却是笔直。磻溪附近有一樵夫日日经过,看见这钓钩离水三尺,执竿的老头呆若木鸡,不禁又气又笑。
  一日这樵夫终于忍不住,停下来与子牙搭话:“老丈,我常时见你在此执竿钓鱼,可你这钩线何为不曲?古语云:‘且将香饵钓金鳌。’我传你一法,将此针用火烧红,打成钩样,上用香饵,线上又用浮子,鱼来吞食,浮子自动,是知鱼至,望上一拎,钩挂鱼腮,方能得鲤,此是捕鱼之方。似你这等钓,莫说三年,便百年也无一鱼到手。”
  子牙转头看了他一眼,大笑曰:“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老夫在此,名虽垂钓,我自意不在鱼。吾在此不过守青云而得路,拨阴翳而腾霄,岂可曲中而取鱼乎?非丈夫之所为也。吾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为锦鳞设,只钓王与侯。”
  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为锦鳞设,只钓王与侯。多少年后,当姜子牙拜将入相,这几句话便流传后世,铮铮响亮。
  那樵夫听了,颇为不屑:“就你这般枯叟,也想钓着王侯?看你那个嘴脸不像王侯,倒像个活猴!”
  这一番奚落引得姜子牙哈哈大笑,他收了鱼竿,瞟了一眼那樵夫。转身就走,离开前丢给他一句话:
  “你左眼青右眼红,今日进城怕有人命之灾。若遇无解之题,尽管来找我。老朽道号飞熊。”
  樵夫听见他这一句话,以为是对方的反唇相讥,讪笑了几声,也自担了柴进城去,略过不提。
  话说这一日清晨,身在西伯侯府的伯邑考躺在床上惊悸难安,猛地一睁眼,只看到眼前朦胧的帘帐,上面绣着深紫色的四爪夔龙纹,正在轻烟中微微流动。
  身旁熟睡的女子仿佛感到了某种异样,不安地翻了翻身,兀自睡着了。邑考看着她红扑扑的脸,知道是蚕被太厚,捂着热了,于是替她稍稍撤了一些,才慢慢见她睡了安稳。
  安顿了兮云,他仍旧心跳不已。刚刚结束的梦境里,他眼睁睁地看着父王身陷囹圄,遭受着非人的折磨。那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酷刑,人被剃光了头,赤身裸体地坐在冰凉的青铜椅上,双手被蒺藜刺捆绑,眼睛也被黑布牢牢绑住。在头的上方,悬挂着一只滴漏,水滴一滴一滴,永无止尽地打在头上。这种刑罚不会致命,但天长日久,头骨被水滴砸得浮软肿胀,以致最后每一滴下来都是剧痛难忍……旁边帝辛的笑容冷酷又无情,像是要把父王推进十八层地狱……梦境的最后,是一只不知何处飞来的巨熊,忽闪着巨大的翅膀,将父王从地牢中救起,飞向高高的苍穹……
  不能再等了,他猛地坐起来。随即传召了散宜生等一干文臣武将,商讨赴朝歌赎父的事宜。
  众臣前来,在小侯爷面前各陈利弊,大多不支持现在行动。自从姬昌因行刺之嫌被羁押在羑里,帝辛便视之为眼中钉,无时无刻不想除之后快。只是以比干为首的大臣力保之,使得铲除姬昌的计划一再搁置。在比干的压力下,帝辛不得已释放了跟随姬昌的散宜生还西岐,只是对释放姬昌一事始终不肯松口。大王现在深信姬昌在西岐筹备谋反,群臣越是阻谏,他越是怀疑。比干已经因此数次开罪帝辛,以至如今在大王面前都变得尴尬,西岐众人也不敢再轻举妄动。
  一番商讨下来,又是没有结果。伯邑考重重地叹息,梦里父王的惨状犹在眼前。
  看他焦虑的样子,谋士散宜生上前宽慰说:“小侯爷不必过分忧虑。属下已对老千岁的境况做了占卜,卦象显示侯爷虽被幽禁,但行动自如,照料周到。您且稍安。”
  旁边的太颠默默看了他一眼,终是没有作声。
  伯邑考沉吟半晌,终于妥协道:“既然不宜妄动,那么此事就暂时搁置。今日是初五,例行巡城。淄安,去备马。大家都散了吧。”
  马上的伯邑考始终郁郁不乐。过了城门口,就要走到八拐巷的时候,忽听得身后一阵喧哗。不一会儿就见侍卫慌慌张张前来报信:“小侯爷大事不好,巡逻长淄安大人过城门的时候与人拥挤,不慎被个樵夫打死了!”
  伯邑考心头一惊:淄安在自己手下已有五年,办事牢靠,身手也向来敏捷,怎就被人无故打死?
  震惊中,一个个头矮小、其貌不扬的小民被拿到他面前,“扑通”一声跪在马下,口中大呼“饶命!”
  “到底是怎个情形,你与我细细道来!”
  只见那小民跪泣曰:“小人西岐良民武吉,正挑着一担柴往南门来。市井道窄,将柴换肩,不知塌了一头,番转尖担,把门军淄安大人夹耳门一下,即刻就打死了人!小民无意伤人,实乃意外耳!求小侯爷从轻发落!”
  伯邑考听这一番言语,思及淄安平日种种好处,却不想枉死在此。狠下心说:“你打杀了人命,自当以命相抵。来人啊,将这小民拿下送入大狱,三日后行刑!”
  随即听得武吉痛哭不能自持。随行的散宜生见似有隐情,便问他道:“何以痛哭如此?”
  只听武吉回答:“小人不幸逢遇冤家,误将大人打死,理当偿命。只奈小人有母,七十余岁。小人无兄无弟,又无妻室。母老孤身,必为沟渠饿殍,尸骸暴露,情切伤悲,养子无益,子丧母亡,思之切骨,苦不敢言!”
  散宜生听罢,转身对伯邑考说:“若论武吉打死淄安,非是斗殴杀伤人命,不过挑柴误塌尖担,打伤人命,自无抵偿之理。请小侯爷宽限几月,放他回去办母亲衣衾棺木、柴米养身之资,等秋后再正国法。”
  伯邑考无心计较,点头答允。                    
作者有话要说:  

  ☆、飞熊引路

  武吉蒙赦,待归家已是月上三竿。母亲自花甲年后便看不清人物,如今已然全盲。远远看见母亲倚闾而望,翘首以待的样子更令他黯然神伤!踉踉跄跄走到母亲面前,嘶哑着声音说一句:“阿娘,儿回来了……”
  见儿子终于回来,武母终于落下心里的石头:“我儿,你因甚么事,这么晚才来?为母在家坐立不安,又恐你在深山穷谷被虎狼所伤,使为娘的悬心吊胆废寝忘餐。现下见你,我心方落。”
  武吉听见母亲这番言语,痛苦如雪片般纷纷落下。他极力忍住泪水,安慰老母道:“只是无意间遇见一头飞熊,儿子与之纠缠了半日,归家已晚。让您老忧心了。”
  母亲终于展露笑容:“我们这虽是深山老林,但飞着的熊却是听也没听过。想必是你眼花。”
  武吉搀着她进家门,诺声对她说,也像对自己说:“想是儿子错看了这飞熊,待明日再去找它一找。”
  一宿不踏实的睡眠过后,第二日鸡鸣时分,武吉便匆匆起床,径往磻溪来见子牙。晨色熹微,他深一脚浅一脚来到溪边,本以为不会那么巧再次遇上。却不防溪边那个垂钓的老者正襟危坐着,不是飞熊又是谁?
  武吉跑过去,“扑通”一声跪在子牙身后,声泪俱下道:“求高人指点,救我一命!”
  子牙仿佛早已知道他会来相求,背对着他问道:“你可是真的打死了人?”
  武吉俯首道:“高人先见之明,请您指条明路。”
  子牙笑曰:“也罢,你命中该躲过一劫。”
  说罢,对他说了解脱之法:“如今你速回到家,在你床前,随你多长,挖一坑堑,深四尺。你至黄昏时候,睡在坑内。叫你母亲于你头前点一盏灯,脚头点一盏灯。或米也可,或饭也可,抓两把撒在你身上,放上些乱草。睡过一夜起来,只管去做生意,再无事了。”
  武吉领法,喜不自胜,归家之后找个由头让母亲帮他做了这番准备,一夜过去,相安无事。
  岁月流转,不知觉已数月。这日伯邑考在书房批阅折子,忽见一道奏折来自镇金坊,上书月前死去的巡逻长淄安的老父自儿子殁后便染重病,已于昨日归天,其家人请求巡逻司拨二十两银子以备后事。想起这桩旧案,伯邑考愁绪翻涌,立刻朱批准许,另加了十两雪花银作抚恤费用。折子送走,伯邑考随即召来散宜生询问主犯武吉是否已经归案。
  “回少主,暂时还没接到武吉自首的消息。”散宜生老老实实地回禀。
  伯邑考面露不悦:“当日允许他归家已是格外开恩,如今迟迟不归案,难不防此人是个猾民?逃之夭夭了也未可知。”
  当初是散宜生在伯邑考面前为武吉做了担保,如今他不肯归案,让那淄安白白枉死,多少是谋士的过失。他对伯邑考说:“请小侯爷许我演上一卦,看看他如今身在何方。若知道了他的下落,定叫禁军把他捉回来问罪。”
  遂取金钱,占演凶吉。看着八卦上的惨象,散宜生不禁点首叹曰:“武吉非猾民,因惧刑自投万丈深潭已死。若论正法,亦非斗殴杀人,乃是误伤人命,罪不该死。彼反惧法身死,如武吉深为可悯!”伯邑考闻讯,也为武吉感到悲哀,就此略过此案不再提。
  巧的是,淄安一家的祖坟正设在磻溪附近的一处庄园。淄安老父发丧这日,一家人披麻戴孝、哭声震天,浩浩荡荡地经过磻溪。就在一处垂杨附近,淄安的弟弟看见一个樵夫走过,顿时瞪大了眼睛:大哥陪侯爷巡城前一日叫人给家捎了口信,说他在米市换了一袋米,要弟弟明日进城去取。就在初五巡城那日,他接了大哥给的米正往回赶,忽然就听得大哥的惨叫,等他挤进人群中去,却不想看见大哥被个竹扁割断了喉管,地上洒了一摊血。
  他彻底地傻掉了,刚才还和他交代好好照顾父母的大哥转身就倒在了血泊里,周围呼啸的人群都成了模糊的影子,唯独那个害死哥哥的樵夫的模样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里。
  这一眼绝不会认错。
  他一把扯下了头上的孝帽,三两步跑到那樵夫身边,一把揪住他的衣领,怒吼道:“武吉?!果然是你,你害死我大哥不曾偿命,却依旧过得这般逍遥!看我不打得你找牙!”说着猛一拳兜上他的脸颊,一下子将他推搡到了一边。
  武吉看到他也傻了,那边一溜儿吹丧的、抬棺的、唪经的、献孝的人听见响动都跑了过来,有人认出这是害死淄安的凶手,却不想能在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