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生的,她不是一直就喜欢这卢玄清吗?那就正好找机会让两个孩子一起嫁过去。
不分大小,两姐妹也能好好的在一起,至于这个女人,即使不休掉也必须的除掉才行。
第二卷 第276章 :气场全开,舌战群妇
贤妃亲自开口说苏秋雨无品无德,这个锅苏秋雨不背。
苏秋雨知道此刻她代表的不仅是自己,还有小清,她或许在身世上的确有瑕疵,可是在其他地方,她觉得自己足够配得上卢玄清。
他们是平等的,即使玄清有才华,有计谋,可是她也不差,她也有才华,只是这才华并不是诗书史经,是她的手艺,是她的为人还有她的成就。
或许在大家眼中,就觉得身世不好就不配,可是苏秋雨并不会这么认为。
所以在贤妃说出这话后,苏秋雨转身行了礼就直接开口说道:
“赎妾身不敢苟同贤妃娘娘的话,妾身的确无品阶,但妾身哪里无德了?何为德?贤妃娘娘定然比妾身更为了解才对。”
“果然有一张利嘴,本宫被陛下封为贤妃,乃是四妃之首,本宫就来告诉你何为德:
为妇之道,在女己见。
幽闲贞静,古人所羡。
柔顺温恭,周旋室中。
能和能肃,齐家睦族。
二南风始,礼法备矣。
此乃妇德,本宫知道你没读过多少书,仅仅只是认得几个字而已,那么本宫就用你们乡野女子都该明白的道理来告诉你,女子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子死从孙,身为女子,应以贤静为主,不可抛头露面牝鸡司晨,更要对夫婿顺从恭敬,而你,卢苏氏,据闻你在前夫死去后立志守节,可是却在守节期间再次出嫁,这不仅是不守德,更是连你的夫婿也一并连累。
更据悉,你还抛头露面经商贩卖,将夫婿脸面至于何处?”
全场被贤妃的话说的一片哗然,这些话是很多人都想说可是却碍于情面不敢说的。
可是此刻,由四妃之首的贤妃亲自开口,几乎有一半的女人都想拍案叫绝。
苏秋雨知道,能坐在这里的女人哪一个不是千金小姐?哪一个不是官宦人家的家眷?世家之女几乎是这里的全部,这就是现在的大魏朝,这就是在玄清和奕风口中最大最大毒瘤世家。
这贤妃的母族乃是历经三朝的御史和史官,为人极为严谨苛刻,此刻如此说苏秋雨,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儿子,也的确是看苏秋雨极为不满了。
苏秋雨听着这贤妃的话,又看了一眼场内所有人那或是嘲讽或是讥诮的眼神,她越发的毫无畏惧,今日她要有半点退缩,丢的可不仅是她的颜面,还有她家小清的脸了。
所以,苏秋雨挺直了脊背,毫无半点畏惧的看着贤妃说道:
“敢问贤妃娘娘,您可到过琼州妾身的家乡?你可亲自查过妾身族谱?您又为何说妾身并未给前夫守节?”
“你的意思是说你守过节了?”
“是,三年,二十七个月,我前夫身故之日是康和37年十月初一,我再嫁之日是康和四十一年十月初一,时隔四年,我朝守节一年为九个月,三年为二十七个月,我,苏秋雨敢在这里问心无愧的说,我没有对不住任何人。”
这些细致的消息可没有任何人知道,即使是苏秋梅也并不清楚,因为她根本就不知道他们的成亲日子是什么时候。
贤妃的脸色明显有些难看,像似被人当众打脸一般。
“可是即便如此,那又如何,你身为人妇,却抛头露面的参与商贾之事,这同样是失德。”
“即便如此,再嫁亦是不耻。”
苏秋雨都想骂死这圣母婊了,怎么的在她心里这女人死了老公就不能再嫁了,就该守寡一辈子,当然,你这要是夫妻情谊深厚那是不必说,可是苏秋雨从头到尾就见了铁牛一面,连洞房都没有入,铁牛就死了,苏秋雨难道就要为此守一辈子?
她当初的确也是想这么过一辈子,可是遇到了小清啊,她为铁牛实打实的守了三年,为何不能再嫁?
对于苏秋雨来说,铁牛给了自己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她为他守了三年,她没有任何对不住他,她可以说对的起他,绝对的对得起。
所以,此刻在听到贤妃那话后,苏秋雨半点不在遮掩的说道:
“请太后娘娘赎贤妃娘娘大不敬之罪。”
“放肆,本宫何罪之有?”
贤妃看着这个依然傲骨铮铮的女人,她凭什么能如此傲气十足,这模样像极了当年德妃那个贱人。
明明已经是罪臣之女,可是却依旧是一副骄傲的模样,从不轻易低头,此刻这苏秋雨也是如此,只是苏秋雨可没有陛下护着,她定要将她这一身傲骨全部打碎,让她再没有那个傲气站在这里。
只是贤妃注定要失望了,只听到苏秋雨继续说道:
“想来贤妃娘娘对史记并不了解,我朝昭圣慈皇太后,当年就是改嫁之女,史册明确记载,甚至是当初昭圣慈皇太后亲自让史官记录,没有半点隐瞒。
而当初昭圣慈皇太后也是在为夫婿守孝三年后嫁给我朝开国圣祖皇帝,敢问贤妃娘娘,如果改嫁就是不德,是否在德妃娘娘心中,昭圣慈皇太后也是不德?太后娘娘赎罪,妾身也是依照史书记载如数告之,并未对昭圣慈皇太后娘娘不敬之罪。”
德妃浸营宫廷三十载,还是第一次被个小妇人堵的话都不敢说了。
她能封为贤妃,不就是以贤惠公平德才兼备为由么,不然四妃之首哪里是那么好当的?
可是这卢苏氏说过的的确是这史书上记载的内容,甚至当初这史书上说过,但凡后人有人对寡妇改嫁一词有所不满和禁止,昭圣慈皇太后愿意用自己事由勉励以及告诫世人。
也是由此开始,大魏朝对于寡妇改嫁并没有过多的苛责,也是这些世家开始慢慢往后才越发的不伦不类起来。
贤妃立刻起身下跪,这事儿她的确是百密一疏了。
太后看着跪下贤妃又看了一眼台下傲骨铮铮的卢苏氏,她淡淡的对着贤妃说道:
“起来吧。”
仅此三个字,并未做任何的评论,自然也没人知道这太后娘娘心中在想什么。
他们自然不知道,也是这番言论,让太后真正意义上的将苏秋雨这人完完全全的放在了眼中。
贤妃吃了亏,身为贤妃的媳妇,二皇子的妻子如果这个时候不出来帮自己的婆婆,一会儿回去,这二皇子也饶不了她。
所以,即便知道自己的婆婆败了后,她还是开口说道:
“即使你改嫁无错,可你也是抛头露面经商贩卖,你可别说那流芳斋不是你开的,这如此抛头露面,也是不德。”
第二卷 第277章 :太后的提醒
苏秋雨觉得,自己有些越战越勇了,这些女人一个个的没有任何一个人看她顺眼,因为她出生清贫,可是她的夫婿未来会给她带来无止境的荣华,这让他们无法接受,在他们心中她这样的女人和他们不可能融为一体。
世家果然如同这魏朝的毒瘤一般,不除去,那些平民难以出头。
当你发现在思想上完全无法将他们扭转的时候,那么唯一能做的,那就只有手起刀落,斩草除根了。
“如果安亲王妃的陪嫁嫁妆里没有一家店铺,那么妾身就认了这不德之名!
敢问安亲王妃有吗?包括诸位夫人,太太,你们敢说你们的陪嫁嫁妆里没有店铺?没有营生?
只是你们有足够的奴仆为你们打点一切,不需要你们亲自出面,可是每月每旬,你们敢说你们没有亲自看过账册?没有查过自己店铺的收成?
那么,对于我们小贫之家来说,我们亲自出面管理我们的店铺到底哪里就是不德了?你我到底又有什么分别?”
“天啊,这口才也太好了吧,这女人如此诡辩当真是有恃无恐啊。”
“不过我怎么觉得她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是啊,你我都有店铺,这不是很正常吗,只是她家中无人打理只能亲自打理其实是一样的。”
“你傻啊,真要承认她和我们一样不是自降身份吗?你难道愿意和这些平民女子为伍不成?”
听听这些言论,不大不小声刚好大家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这就是世家,在明明知道自己有问题的时候,还是要保持他们所不该有的骄傲,这和指鹿为马有何区别。
苏秋雨毫无畏惧的看着这些人,一个个的全部以和她为伍为耻辱,那么她倒要等着看有一天这些人拼了命先要巴拉上她的模样。
你们想要我倒下,想要我垮掉,我就偏不,我偏偏要站在你们的头顶,让你们求而不得,让你们暗恨莫名。
安亲王妃被堵的说不出话,甚至不敢抬头看一眼贤妃的眼神,自己的败注定了让贤妃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会再次对自己不满了吧。
可是这女人的嘴如此利索,当真是让她有些招架不住。
而且太后此刻已经闭上了眼睛,大家不知道她是因为太过劳累已经睡着了,还是不想掺和进入这样的话题,不管是哪一个,太后这样的举止,似乎像似想要平息这样的纷争。
一时间从慢慢的讨论声到逐渐的再听不到半点说话的声音,宴会突然之间静的可怕,苏秋雨站在那里傲骨铮铮,不屈不服,贤妃和安亲王妃的眼神充满了恨意,但是她都没有将这些放在眼中。
宫中其他的娘娘没有一个再开口,包括长公主此刻都是装作没有看到一半只是吃着面前的饭菜。
长公主不开口那是因为太后在,一向都如此,太后在的地方,长公主从来不会开口说一句话,谁都知道长公主的养母西宫娘娘害了太后一生,如果不是西宫太后,太后也不会躺在床上几十年没有下床过。
场面有些尴尬,苏秋雨也没有乱动,她可不想再次被扣上不懂礼数的罪名。
好在就在这个时候,外面有内侍公公进来,开口就说到:
“皇上有旨,请太后娘娘,各主位娘娘,夫人,小姐们,前往大殿外观景台。”
太监的话让场内一下再次活跃起来,此刻正是宴会的时候,突然之间为何又要出去观景台了?
太后也非常恰到好处的睁开眼睛,看着这太监问道:
“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启禀太后娘娘,大齐国送来了神兽,说是要为咱们表演,所以陛下请娘娘们过去一看。”
太后点了点头,在嬷嬷的搀扶下起身站了起来。
不过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太后在看到台下的苏秋雨的时候突然开口说道:
“卢苏氏,你来扶着哀家。”
众人一惊,太后居然让卢苏氏去搀扶她,天啊,就是贤妃和淑妃也没有这个荣幸,太后这是在抬举这卢苏氏吗?
太后不是看不上这女人吗?为何此刻又要如此抬举?奇怪,太奇怪了,太后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此刻就是这苏秋梅最为惊讶,她以为她能得到太后的偏疼能和自己多说几句话已经是极致,此刻她才发现,和苏秋雨突然之间得到的偏爱比起来,她那些根本就不算什么。
苏秋雨微微愣了一下就立刻走到了太后的右下方,太后伸手扶助了她的手臂他们领头走向了外面。
苏秋雨有些紧张,前世她从来没有见过太后娘娘,而且她印象中这位太后一生直到死都没有下床过,更别说此刻能走动能说话了。
这位老太太年过七十,面容慈祥和睦,从不掺和朝政,极得康和帝的敬重。
即使是流露出来的关于她的传说,也是祥和安静,极少露面,但是大家都说她为了救康和帝连命都可以不好,是个让整个大魏国都要记住和感激的人。
苏秋雨记得,隆庆元年冬,康和帝死后的同一年,这位老人也在病床上结束了自己的寿命。
此刻,看到她瘦骨嶙嶙的手臂,苏秋雨内心复杂无比,也百思得其解。
“昭圣慈皇太后克树母仪、坤德既轨、彤管有炜,昭圣慈皇太后之贤,其行事皆可为后世法,世人对先太后评价即是如此。”
太后突然的开口,让苏秋雨差点没惊讶住,不过她说的也的确是史册上记载的,史册上对那位太后的确极尽褒奖之言,只是太后突然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苏秋雨不敢接口,果然就听到太后再次说道:
“昭圣慈皇太后薨逝于光明二十五年,死后无封。”
太后这话让苏秋雨浑身一哆嗦,吓的后背冷汗直冒,太后看了一眼她发抖的手臂,轻轻笑了笑说道:
“问心无愧即可!”
苏秋雨咽下一口口水,看着太后不再多言,慢慢扶着她走下去,可是这心中无论如何也无法平复了,因为她已经知道太后的意思了,这意思是……
第二卷 第278章 :细思极恐的未来
昭圣慈皇太后一生尽得子女孝顺,臣民拥戴,可是却在光明二十五年被世人知道其有改嫁之故后不到一年便过世,死前颁下皇后遗旨,史书不得擅自更改自己改嫁之故,甚至还要留于史册。
苏秋雨当初看史册的时候不是没有被这昭圣慈皇太后的事迹所折服,要知道甚至她觉得自己虽然比不得昭圣慈皇太后可是却有着和她一样的命运。
而且史册明明记载的是昭圣慈皇太后和光明帝一生恩爱,死后就得到追封,可是刚才太后却说是死后无封,相信谁?当然是相信太后了,这是皇家秘闻,也就是说,当初被后人改了史册,唯一能改的自然是后来即位承前帝。
可是承前帝为何要改?
最要紧的是,一生恩爱的丈夫为何不给去世的发妻该有的荣恩?这才是最最关键的。
而这太后要说的意思,就是这其中的原因吧,那就是没人知道的时候光明帝不会介意,可是当被世人都知道自己的娘子居然是二嫁女子,所以才会恼羞成怒的吧。
连光明帝那样的千古明君都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在妻子死后还如此忌讳,那么卢玄清呢?太后真正想说的意思是这个才对。
以前无人知道的时候,小清可以不在乎,可是当所有人都知道,当世人都知道的时候,卢玄清又会真的那么不在乎?
其实苏秋雨自己都不敢肯定的,世人的眼光,人心的莫测,可不是只有深情才能解决的。
光明帝那样的人都无法跨过那一关,更何况是小清?
所以,怪不得骄傲的昭圣慈皇太后会在死后颁布那样的旨意,史册不许更改。
她其实是个骄傲的女子,从来不避讳自己改嫁的名声,她其实是要让光明帝知道,自己一生无所畏惧,没有对不起任何人的吧,她没有错,错的是光明帝自己看不透而已。
苏秋雨想的越多,这后背的汗珠冒的也就越多,因为她越发觉得她和昭圣慈皇太后太像了。
再此之前,所有史书记载帝后极为恩爱,后宫甚至没有一个妃嫔,昭圣慈皇太后一生三子四女,最后是由长子承前帝即位,长子继位后才给了自己母亲那样的封号,甚至还改了史册,也是想要史书都只记得他们的好吧,这样和他们此刻的处境又有什么区别?
太后就是太后,只需要一句话,就能将苏秋雨的坚强和伪装瞬间打碎的淋漓尽致。
苏秋雨并非蠢货,被人家三言两语就能摇动本心,她一直来都极为自信,而且她现在和小清也的确是情比金坚,但是他们和光明帝比起来呢?
人家一代明主,一生可只有一个皇后,那样到最后都成了两个怨侣,他们又会如何?
苏秋雨此刻有些不知所措,只是幸好他们已经走到了看台,太后没有要苏秋雨离开的意思,所以,太后带着苏秋雨直接走到了康和帝的面前。
苏秋雨立刻磕头请安,而卢玄清此刻也正好在康和帝的身边,这样一来,苏秋雨再次和卢玄清站在了一起。
看到小清,苏秋雨不自然的心里突了一下,可是转瞬间在小清主动拉着她的手后,她的心慢慢又恢复了平静。
苏秋雨没在想其他,想其他也没有用,毕竟这些事情还没有发生,未来要发生什么谁又会知道?
她想,即使有一天她和小清真的躲不开这场轮回,她也绝对不会和他成为怨侣,她有属于自己的骄傲,这骄傲,无人可欺,无人可敌!
苏秋雨慢慢把视线看向了下面的临时做出来的猎兽场里,这一看苏秋雨才知道这是要让他们来看什么,原来下面的猎兽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