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皇上。”闵淑妃只当德明帝起了爱才之意,心中欢喜,忙命人去请二人。
不多大一会儿,赵铭熙便带着一名三十多岁的中年人来到面前,跪下道:“儿臣参见父皇!”
“草民孙烈叩见皇上。”中年人亦跪拜道。
果然是孙烈!德明帝心头一震,看向赵廷熙和闵淑妃的目光顿时带了几分疑虑。但他很快就收拾好了情绪,沉声道:“起来吧!”
孙烈年约三十四五岁,容貌端正,垂手而立,带着一股所特有的气质。但是,眼角却带了几丝皱纹,手也显得颇为粗糙,显然生活曾经一度困苦。神态看似平静,手却在微微颤抖,眼眸深处隐藏的激动也并不曾彻底压制住。
这种目光,德明帝看得多了,那代表着某种欲望,比如权势。
不过也不奇怪,学成文武货,卖与帝王家,本就是天底下每一个读书习武之人的梦想。但是,如果为了这个梦想,不惜陷害亲王,污蔑君上的话,这种野心勃勃的人,绝不能留!
眼下重要的是,那些信件,究竟是否孙烈所伪造的?
“朕听淑妃说,孙先生是位书法大家,廷熙跟着先生学字,才几年功夫便已有小成。若如此,以先生的造诣,应当早有名声才是,怎么朕从未听闻?”德明帝神态温和,语调轻松,仿佛只是在闲话家常。
“皇上谬赞,草民才能平庸,五殿下能够有如今的书法造诣,是他天性聪慧,非草民之功。”孙烈的回答倒是很谦逊。
德明帝微微一笑:“孙先生太谦虚了,就拿廷熙这幅字来说,集众家之长,却又自成一体,应该是先生自创的书法体,可见先生才华。不过,廷熙终究研习时日短,有几个地方还是写的局促了些,不知道先生能否重写一幅,让朕开开眼界?”
闻言,赵廷熙也像闵淑妃一样,以为德明帝欣赏孙烈的才华,忙暗示怂恿。
孙烈道:“既然如此,草民献丑了!”
说着,他取过旁边早就备好的笔墨纸砚,挥笔写下九个字,正是旁边赵廷熙那副字上所写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孙先生果然在书法一道造诣深厚,远非廷熙所能比。”德明帝边欣赏便称赞,“尤其是家字这一点,与其他书法大家所写都不同,多一个棱角,更显得浑厚大气,不知道是何人所教?”
孙烈脸上微微露出一丝笑意:“回皇上的话,并无人教导,这一点的写法,乃是草民独创。草民幼时习字,每天都要写满十大张字。父亲教导严格,不许有墨点,否则便要重写。有一次,草民好容易快要写满,却不小心滴了一滴墨,污了纸面,又不愿重写,便就势多提了一笔,将墨迹遮过,没想到父亲却赞赏此点浑厚大气,因此,草民往后写大点,便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原来如此。”德明帝连连点头,“看孙先生的书法,博采众家之长,想必所擅长的字体,不止一种吧?”
孙烈躬身道:“皇上慧眼,草民的确临过许多字帖,各种字体,都会一点。”
“写来看看。”德明帝仿佛浑不经意,随口道。
孙烈稍加犹豫,很快便依言,将所会种种字体都分别写了一份,都是同样的九个字,每一种都各有特色,可谓大家风范。
德明帝将他的犹豫看在眼中,再看看那些字体,的确正如赵瑾熙所说,每一种都深得该种字体的精髓,却唯独大点上,习惯了自己的写法,即便有心矫正,却还是会不自觉地带出一点痕迹来。
那些信件是孙烈伪造的,已经确定无疑,现在的问题是,这件事,赵廷熙和闵淑妃知不知道?
又或者,整件事就是这对母子所为?
德明帝微微眯眼,语气闲适问道:“孙先生与廷熙相识多久了?”
“回皇上的话,草民跟随五殿下,已有七年。”孙烈恭恭敬敬地道。
“七年,也不算短了。”德明帝淡笑,心中疑惑更重,“不知道孙先生和廷熙,是如何相识的?”
孙烈神态颇为感激:“草民本是出身,家道中落,不得不以卖字为生。在一个寒冬飞雪之日,草民正在街上卖字,巧遇五殿下。殿下欣赏草民的字,更对草民的身份同情不已,便邀草民入府。”
“这么说,廷熙对你,也算知遇之恩了。”德明帝笑道。
孙烈郑重道:“并非只是知遇之恩,当时草民已经山穷水尽,几近绝路,殿下的举止,对草民来说恩同再造。何况,草民进入五殿下府后,殿下对草民一直恭敬有加,尊重若师长,这番恩德,草民今生哪怕粉身碎骨,来世纵然结草衔环,也难以报答。”
赵廷熙在旁边听着,心中十分慰藉。
看他和赵廷熙的神色,德明帝心中已有定论,冷笑道:“所以,你就为他不惜陷害亲王,污蔑君上,是么?”
这些话声音不大,语气也不重,但听在闵淑妃等人耳中,却如同惊雷。
“皇上,您……您说什么?”聪慧如闵淑妃,也被德明帝这番话说得愣住了,摸不着头脑。
德明帝一掌拍在桌子上:“朕说什么?你们以为,让孙烈伪造赵秀华的笔迹,让他故意扭曲字形,就能够瞒得过朕的眼睛了?可惜,你写点的方式出卖了你!”说着,将原本藏在袖中的信件扔了出去,“你们自己对照对照,那点的写法,是否与孙烈所写一模一样?”
闵淑妃和赵廷熙颤颤巍巍地捡起信纸,对照上面的笔迹,顿时都是面色惨白。
“父皇,这……”赵廷熙颤声道,想要辩解什么,却又一时说不出来,只能疑惑地看向孙烈,“老师,这……这是怎么回事?这些信件,不是你写的,对吧?”
孙烈面色剧变,眼眸闪烁,强自镇静道:“皇上明鉴,草民并不曾写这些信。”
“没有?那些点的写法,这天底下除了你,还有谁会这样写?尤其是在伪造赵秀华那几封信上,虽然竭力模仿她所写的簪花小楷,但许多大点上,仍然有着一提后却又强自遏制的痕迹。这天底下,除了你,还有谁会在写字时,不自觉地带出这种痕迹?”德明帝怒斥道。
孙烈紧紧咬唇:“草民……草民……”
“无话可说了吧?也难怪,铁证如山,你是无论如何都无法狡辩的!”德明帝怒气冲冲地道,“说吧!伪造信笺陷害恭王,又去信南州教唆恭王,逼他谋逆,究竟是何人指使?图的又是什么?”
如果说之前看那几封信时,闵淑妃和赵铭熙还有几分懵懂的话,如今听了德明帝的话,就全明白过来,脸色愈加苍白。
“皇上,您这么说是什么意思?您怀疑是廷儿吗?”闵淑妃大喊道,在宫中这么多年,伴君这么多年,她很清楚,如果这些罪名意味着什么,倘若坐实了罪名,即便廷儿是皇子,即便背后还有她和闵府,只怕德明帝都不会放过廷儿!
书信,孙烈……
忽然间,闵淑妃像是意识到了什么,扭头看向孙烈,怒道:“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你为什么要害廷儿?他对你有恩,又一直敬你为师,你为什么要这么害他?”
“够了!”德明帝怒喝道,“朕在审问孙烈,你有什么话,待会儿再说!”
说着,也转头去看孙烈:“证据确凿,你是不可能狡辩脱身的。这种事情,你一介书生,是做不出来的,做出来也对你没有好处,背后必定有人主使。你若是老实交代,念在你只是受人指使的份上,朕未必不能网开一面,对你从轻发落!”
孙烈低着头,似乎在紧张地思索着什么。
许久,他终于抬起头,看向德明帝。
“准备说了吗?”德明帝阅人无数,看他的模样,就知道他已经做出了决断,“是谁?”
T
第177章 赵廷熙之死(中)
孙烈突然变得出奇镇静,像是拿定了主意后,反而彻底平静下来:“皇上刚才的话可当真?只要我供出幕后指使之人,皇上就对我从轻发落?”
“朕乃九五之尊,怎会虚言?”德明帝冷声道。
孙烈平静地道:“那好,我招!幕后指使之人,不是别人,乃是当今太子殿下赵瑾熙!”
这个答案显然出乎众人意料,谁都知道,三殿下赵铭熙和五殿下赵廷熙争斗多年,彼此恨之入骨。闵淑妃满心以为,这是赵铭熙陷害赵廷熙的诡计,却不料,孙烈说出口的,竟然是太子赵瑾熙?
“太子?”德明帝眯了眯眼,神情转冷。
孙烈仿佛没有看到众人的神情,径自平静地道:“没错,就是赵瑾熙。他蛰伏多年,急需机会出头,崭露锋芒,所以命我伪造书信嫁祸恭王,又写信挑拨恭王谋逆。一旦时局动荡,他便有机会从中渔利,而事实也正如他所料,成功地打击了五殿下的威信,接管南州,又领下恭王谋逆一事——”
“住口!”德明帝实在听不下去了,怒声打断他。
如果说他先前还有一丝疑惑的话,现在就完全确定了,这个孙烈根本就是在胡说八道。分明是因为赵瑾熙主管恭王一案,追查到他的身上,所以攀咬栽赃,想要拖赵瑾熙下水。
孙烈神情平静:“皇上,草民所言,句句属实!”
“那你可知道,是谁找出蛛丝马迹,追查到你的身上的?就是太子!”确定孙烈在耍他,德明帝怒不可遏,随手抓起旁边的茶壶就砸了过去,“不过也对,能够参与如此机密之事,你定是那人心腹,又怎么会如此轻易地就招供幕后主使?”
这个孙烈居然以为这样就能糊弄他,究竟当他这个九五之尊是什么?
孙烈淡淡道:“是皇上让我招供的,我招供了,皇上却又不信!”
“你以为随口说个人,朕就会相信?”德明帝越发恼怒,“不过,你以为你不说,朕就不知道了?你直呼太子之名,却称五皇子为五殿下,谁亲谁疏,难道还不是一目了然?指使你的人,就是赵廷熙,对不对?”
赵廷熙在旁边听得魂飞魄散,连忙喊冤:“儿臣冤枉,父皇明鉴!”
说着,又急急地向孙烈哀求:“孙先生,你跟父皇说,不是我!我没有指使你做那些事情!”
“皇上,你冤枉五殿下了。”孙烈神色终于有了一丝动容,咬着唇,眼眸之中闪过惊慌之意,“此事当真与五殿下无关!他不过是欣赏我的才华,邀我入府,而我借他掩护罢了!真的不是五殿下!”
赵廷熙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满含希望地看着德明帝:“父皇,您听到了,孙先生他说了不是我!”
“放肆!你们居然以为,这样的谎言能够蒙骗朕?究竟是把朕当做什么了?”德明帝怒气冲冲地盯着底下两人。如果说他之前只是怀疑,现在看到孙烈对赵廷熙的维护,已经有了八成把握。
能够设计出这个阴谋的人,必定对皇家密事十分熟悉,尤其禹王一案,也很清楚他和恭王的性情,否则不可能进行得这么顺利。闵淑妃和闵氏跟随他多年,正好符合这个条件。
闵淑妃终究比赵廷熙多一份玲珑心思,已经看出了不对,跪着爬向德明帝,哀声道:“皇上明鉴,孙烈他是在陷害廷儿!他是故意的,皇上不要上当!”
陷害亲王,挑拨帝王骨肉,这是大逆之罪。孙烈能够参与其中,承担最重要的伪造书信的工作,就说明孙烈一定是幕后之人的心腹。孙烈越是显得敬重赵廷熙,越是撇清赵廷熙,在德明帝的心中,赵廷熙就越可疑。
幕后设计之人,很懂得揣摩别人心思,这分明是要将赵廷熙往死路上逼。
而赵廷熙却是彻底懵了,不明白德明帝怎么就认定了这件事是他所为:“父皇,儿臣冤枉!儿臣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对儿臣有什么好处?这是有人要陷害儿臣!”
“为什么?”德明帝冷笑道,“一旦恭王谋逆,朕定要派军平叛,而朝堂之中,以你和铭熙最为势大,你本就喜好武艺,为武将之首,而廷熙又赈灾不在京城,除了你,还有谁能够带兵平叛?你不但能够掌握军权,还能趁机与地方武将联络,岂不是两全其美?”
而还有一层,德明帝没有说出来,却是他最为震怒的地方。
恭王之事本就冤枉,若是等到赵廷熙平叛之后,事情被揭发出来,人人都会猜疑他这个帝王,认为是他容不下骨肉手足。这足以打击他这个帝王在朝野之中的威信。
想到这里,再想到南州动乱上,恭王已经言明冤屈,自裁而死,赵廷熙非但不想着查清真相,反而要将南州军民灭口。若是让他这样做了,别人只会说是他这个皇帝心虚,授意皇子这样行事,越发坐实了他的嫌疑。现在想想,只怕赵廷熙根本就是故意的!
其心可诛!
赵廷熙猛地睁大了眼睛,他的确有争夺军权,联络地方武将的心思,但是,这是因为他也认为恭王叛乱,才会如此,并非为了争权而谋划了恭王叛乱一事啊!
“父皇,儿臣冤枉,儿臣冤枉!”见德明帝认定此事是他所为,赵廷熙已经慌乱到不知该如何辩解,只能不住地磕头喊冤,很快,额头便是鲜血淋漓。
闵淑妃看得心如刀割,却一时之间也想不到辩解之词。
陷害恭王一事,孙烈是伪造信件的人,无可置疑,而孙烈却像是铁了心要将这个罪名冠到廷儿头上,他越辩解,廷儿的嫌疑就越重。
但恭王被陷害一事,她从未想到会牵连到廷儿身上,因此并未多加追查,知道的情况少得可怜,一时之间,很难找到辩解的理由。
“没错,一定就是这样!即便恭王有谋逆的嫌疑,但暗里应该先宣召他入京辩解,而非直接平叛,但是,朝中文武大臣却无一人提及,反而都群情汹涌地要求平叛!朕原本以为,他们是害怕跟赵秀华谋逆牵扯上关系,现在想来,恐怕是有人暗中示意吧!”
他可记得,闵淑妃的哥哥闵中诚就是吏部尚书,掌管百官升贬,这么多年下来,想必也经营出许多人脉,放出这么一点风声根本就是轻而易举。
德明帝越想越觉得顺理成章,从南州事变到现在,一直焦躁愤怒的心情终于有了一个发泄口。
没有错,并非他处置不当才酿成了恭王的冤屈,也并非他不得民心才会被猜疑,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有人在幕后捣鬼,操纵舆论,才会闹到这等地步!全都是那个幕后黑手的罪孽!
只要他查明真相,公布于众,原本被蒙蔽,被误导的臣民必然会清醒过来,他依旧是君临天下的帝王,威严深重。
“赵廷熙污蔑恭王,陷君父于不义,论罪当诛!来人,将他拖下去,打入天牢,待到三司查明真相,证据确凿之后,再来依律处置!”想通了这些,德明帝只觉得多日来压抑的心情总算露出了一丝清朗,挥袖喊道,声音威严有力。
“父皇,儿臣冤枉!儿臣冤枉!”赵廷熙虽然有些小聪明,却哪里经过这种阵仗,彻底慌了,无错地看向孙烈,“孙先生,我是冤枉的,你知道的,我没有指使你做这种事情!”
孙烈神情哀伤:“殿下,是草民之过,竟然将自幼写点的方式带入信件,被看出破绽,牵连殿下,草民万死难赎!但殿下放心,草民绝不会指证殿下,日后还请殿下珍重!”
说着,他郑重地朝着赵廷熙一拜,随即猛地撞向旁边的柱子。
“砰——”的一声闷响,血光飞溅。
孙烈干脆利落地倒在地上,双眼紧闭。他撞柱的意志极为决绝,没有给自己留丝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