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局势让那城楼上的众人心绪不宁,他们都是河北诸郡的地方长官,慕颜杲卿名而来,也都发动各自地方上的势力来支援颜家。
只不过他们没想到轰轰烈烈的起义这么快就会被史思明击破。
如今常山被围,他们仿佛已经看到自己不久后的宿命……
作者有话要说:
☆、第八十六章:颜季明
为首的那人一身绛色官服比以往更加整洁,他的目光越过城下孤军奋战的爱子,心中的痛楚无法言说。
他颜杲卿是盟军的领袖,他就是盟军的一支标杆,任何时候他都要接受同袍们投来的目光,他要坚强!
他不知道之前出城搬救兵的斥候有没有成功走出去,也不知道能否联系到在这一带游击的李光弼,更不知道他会不会来救常山……
但是现在他很清楚,自己已经熬不到明日清晨了!
“颜大人……令郎他……他,该不会投降吧……”
“放屁!我颜家无此肖小――”
冷俊的声音划破寂静的空气,颜杲卿愤慨之间直接说了脏话,今日一战,季明毫无生还的希望了,这样的怀疑无疑刺痛了一个父亲的心。
那刚刚说话的官员瞬间涨红了脸,这种时候他确实不该有这样的怀疑,他只是还没有完全看清现今局势。
敌强我弱,投不投降有何意义,常山失守已成定局,如今摊在他们面前的只有如何败而已。
文人总是有自己的一份傲骨,可是在这些人眼中,颜季明他还是个孩子,他会怎样选择?
颜杲卿向前走了几步,仿佛是想把前面那万军之首的白袍小将看得更清一些。他的身后亦是十几身官服,竟清一色全是文官服饰!
文官忧国难……不知为何在那斜阳的清辉中,那些整齐的官服太容易触动人的泪腺……
“今日……常山之难,是我颜杲卿拖累诸位同袍,而颜某只有愧疚,却无以为报……”
“颜大人不必多说,我等都是大唐臣子,捐躯赴国难,理所应当!”
“此战之后,我等无愧于陛下了!”
……
颜杲卿只静默的听着同袍之间笑谈,偶尔互相之间调侃,却没有一人说起后事之忧。
城中百姓早已开始转移,来不及走的都躲进深山老林,全部有官员安排撤离,然而这一回他们曾经爱戴过或怨恨过的父母官却再也不会差人前来带信,告诉他们:“没事儿了,风头过了,大伙该回家就回家……”
颜杲卿扭回头不再看向城外,他手握长剑,与那身整齐的官服格外的不搭。
“今日过后我们都会死,城中的防御已将没有了意义。诸位至此分别,各自为战。。。生死由天。来时赴黄泉,颜某就替诸君探路了!”
终于到了最后一刻了。。。城楼之上短暂的安静之后一种豁达的氛围散开。
“哈哈!愿与君共赴黄泉,有诸位谈笑风生,死而无憾了!”
。。。。。。
。。。。。。
城外,尸横遍野,临时挖掘出的护城河集满了义军的鲜血,然而城中却安静的诡异,城楼之上再见不到翘首以盼的身影。
颜季明环顾四周终于确信,军中已只剩他一人。他扫视周围已停止攻击的军队,骤然的松懈让他一时忍不住疲倦几乎就要倒在脚下的血泊之中。
一身白袍早已沾满了红色的鲜血,白色的脑浆,这一片还没凝固那一片又染上一层,这一刻他才闻到自己满身的血腥。
敌军之中缓缓让开一条路,史思明身跨匈奴健马缓缓停在颜季明前方五十米外一脸戏谑的看着他,在他眼里,颜季明根本就是个不对等的对手。
“怎么样颜季明!如果你给老子下跪投降,老子说不定会饶你不死,甚至依然愿请你父颜杲卿做我大燕宰相如何?”
颜季明横放长枪于腰际,这样枪身就不会在他满是鲜血的手中打滑。
这样的屈辱。。。史思明就是要这样的侮辱压迫他心中的信仰!颜季明浑身颤抖,他甚至没有力气站起来,然而,即便如此他依旧不会让这些人看他的狼狈!
颜季明不搭理史思明,他吧长枪深深的插入脚下已分辨不出颜色的土地上之时想到了很多。。。。。。
怀中的玉牌,家中的妻儿,身后的父亲。。。。。。如今他只能心中默默地忏悔:“我颜季明身负皇恩,自当身死社稷。却没有担负起一个好丈夫,好儿子的责任,如今先走一步,如果有来世,希望我们还是一家人。。。。。。”
周围一片肃杀,多少同袍魂归他乡。。。经过了这惨烈的一伇,只怕就算颜季明活了下去也终究过不了这一日留下的心魔。。。。。。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谓毛碟。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能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低低的沉吟还在空气中回荡,颜季明有些支撑不住几次摇摇欲坠差点倒下,最终,长枪穿过肩骨,堪堪支撑着他修长的身躯,颜季明有些满足的轻笑,仿佛还带着一丝当年的稚气。。。。。。
史思明无疑是要愤怒了,那家伙到死都带着对他的蔑视!
“杀给我取了颜季明首级,曝尸城门,让他亲爹看一看他这好儿子的下场,看一看与我大燕作对的下场!”
作者有话要说:
☆、第八十七章:《祭侄季明文稿》
最后一丝残阳没入远山之中,投出一片赤色光芒,染红了天空低低的翻滚着的云海,犹如一缎浓得化不开的血绸。。。。。。
狼虎之师嘶叫着闯进小小的城池,踩着脚下横飞的碎肉,泥泞的血水——
。。。。。。
太原城外一片缟素,巨大的祭台面向东北,那是常山的方向。起义失败,常山惨遭屠城,其余诸郡不堪重压又只得反投大燕。
轰轰烈烈的起义转眼就只剩颜真卿这偏远的太原郡。。。。。。
皇城宣室之中,一份奏折骤然由高力士手中掉落
刚刚还是满心欢喜接来河北奏报;但此时高力士再看向一同送来的卷轴竟无力拿起。
惨淡天地之间仿佛低低回响着一个声音,弥久不散:“吾之袍泽,魂兮归来。与尔英灵,共饮此酒!”
这样的消息。。。。这样的惨状。。。。该如何禀报天子?
李隆基只接过雪白的卷轴,仿佛陷入了沉思。连他自己也这么觉得,觉得自己在思考着什么,可是他到底在想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事实上他什么也没想起。。。。。
卷轴在手,李隆基不知为何觉得自己好像对它珍重万分,甚至为了放好它一把推掉了满桌的书卷笔墨——
“陛下,常山。。。。。。失守了。。。。。。”高力士讷讷的说,他该说的很多啊,可是为何他会觉得如此艰难?殿上声音还在继续,高力士仿佛隔了好久才反应过来,那是他自己的声音呀!“常山被困孤立无援,史思明攻陷常山后屠城。。。。。。颜杲卿拒不投降,被,被拔了舌头。。。。斩去四肢,颜家子侄皆处以极刑,颜杲卿儿子战死沙场,乱军分尸。。。。。。首级悬于城门。。。无人收尸。”
一直在旁静默着的玉环听到这里只觉五脏之内仿佛经历了一场烈火焚烧,一种难言之痛传遍全身——
她以为三郎安排了人去支援,她以为悲剧不会再发生。。。。。。可这些终究都成了她以为!
好多年不见,不知当年那长安街头的白衣少年如今又是怎样的风采那样一个如芝兰玉树一般的少年啊,怎么能在这风华绝代的年纪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
恍惚魂不附体的高力士刚一回过神立即老泪纵横,那样凄惨了啊:“陛下。。。经此一役,颜家几乎灭门那。。。。。。”
李隆基恍若未闻,只一手缓缓打开书案上的卷轴。
淋漓的墨迹在那一刻有些刺痛他的双眼,那不是墨、是血——
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每慰人心。方期戬谷,何图逆贼间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乎哀哉——
后世皆知颜真卿是堪与王羲之比肩的书法大家,他一副《祭侄文稿》名动天下,继《兰亭集序》以来成为天下第二书!可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一篇《祭侄文稿》背后的故事比《兰亭集序》厚重了多少?这是一城血泪凝成的祭文!
让它深留在人们心中的不是堪比王羲之《兰亭集序》的书法造诣,而是那淋漓墨迹的背后血淋淋的故事。。。。。。
曾经,李隆基以为河北二十四郡不战而降,他震惊、他愤怒,为何他的臣子不尽忠、不死节?他宁愿他们战死也不愿他们投降。。。。。。
可是,他们真的战死了,死的那么悲壮。李隆基终于明白,原来他大唐是不缺英雄的。反而是他担得起英雄的生命么?
如果可以选择,他不愿这些人死,他们都是英雄。。。。都是文官啊!!!
这样的臣子,他再也失不起了。。。。。。
“力士,传朕诏谕:凡朝中三品以上,及所有兵部官员即刻前来见朕!”
玉环闻言无声的看了看李隆基,那人。。。他会做出怎样的决定?
群臣觐见玉环当然就不会再赖在殿里,不打一声招呼的离开。这是她生平第一次知道,壮烈这一词的重量,压在她的心头喘不过气。
走出殿门的那一刻,玉环忍不住回头看了那人一眼,突然就有种恍若隔世的惆怅,他认真思考之时便掩不住眉宇之间的英气,那是一种超脱世俗束缚的张扬。他不知道在这种时候是他最有魅力的时候,让人迷醉、向往。
大殿外长长的台阶下一抹青黑色身影不断放大,直到走近玉环才看清,那人竟是边令城——
他怎么回来了?
玉环瞬间在心里打了个大大的问号,他此时应该在潼关跟随仙芝应对安禄山的啊!玉环可以肯定,三郎并没有招他回京,那么只能是说,他自己回来的!
虽然心中已有某些猜想,可玉环还是要有些不相信。他难道真会对仙芝不利?上一次远攻小勃律此人跟仙芝算是配合默契了吧,自那以后连玉环都有些对这人刮目相看,看得出回军之后,他对仙芝很是维护,甚至为了仙芝跟夫蒙查灵掐架。。。。。。
但是玉环还是有种直觉,即便刮目相看,边令城还是边令城,他还是会对仙芝不利!
可是他怎么会在这时候回来了!如今的三郎在经不起刺激了,如果他此时告仙芝的状。。。玉环不敢想象。
高仙芝为守战而死——玉环还以为这个结局终会逆转,直到他想起这河北战局,玉环终于知道。有些事情再也无法挽回,三郎定然会兵出潼关!
河北还有颜真卿,还有回援的李光弼,南下的郭子仪,还有河北一半以上忠臣家属翘首以盼朝廷的态度,天下百姓的心归何方!
边令城要去跟三郎说什么玉环是不能拦的,可是她不要仙芝出事,仙芝若是死了,阿蛮该怎么办啊!
但是,无论三郎作何决策不她都不会阻拦,不管前路如何,都陪他走下去。。。。。。
两人擦肩而过,边令城照例跟玉环行了礼便进去殿中,好像该发生的事情依旧按部就班的发生呢!良久,玉环猛然从深深的无力之中回过神来,这才匆匆叫人去大将军府去叫阿蛮过来。
宫中的内太真观已经好多年没人居住,正堂上依旧是那一座两米高的玉石天尊像,每一次心情低落玉环总会回到这里,默默地跪在天尊像之下,喃喃诉说着心中的愁绪。
“老君在上,弟子太真请祖师爷保佑,保佑他们都平平安安,就让弟子任性这一回吧。”玉环殷诚稽首再拜,仿佛犹豫了很久,口中呢喃之声更加细小:“如果三郎真的是你的转世,太真请老君保佑三郎,保佑他平平安安,健康长寿。。。。。。”
李隆基终于决定兵出潼关,不容商量。他知道,唐军不过临时招募的两京纨绔子弟,尚无对敌经验,跟安禄山那边疆打爬多年的胡人胡马比,叛军的优势太大了!
但是他不得不出兵,河北的压力已经太大了,他不能再让安史乱军腾出手打太原,不能让忠臣寒心……
至于边令城同时带来的消息,李隆基表现的相当愤怒,至少边令城看到的是这样!
高仙芝啊高仙芝,你再厉害不该是栽在我边令城手中?
当年私藏小渤律国财产,如今焚毁洛阳仓,老子再告你个私通敌军意图谋反,况且荣王也病逝,你丫大权独揽,纵然你有天大的功劳陛下也容不得你呢!
帝王英挺的剑眉此时竟带着些愁容,他不杀边令城,也不想杀高仙芝!
可是,朕捏着你高仙芝这么多把柄,还不足以令你乖乖听朕的话么?
边令城的人马火速离开京城赶往潼关,他的身后是陛下拨调的一百名侩子手,哼,这可都是要你高仙芝性命的阎王,你最好别听陛下的话,啊!哈哈哈哈……
没有人注意到紧随大票儿侩子手后面远远跟着一辆马车,车上只有一个绝美的妇人,她架着马车动作干练,毫不拖泥带水。但若是细心观察,不难发现美妇的脸上隐隐露出一丝焦急。
是玉环姐吩咐她谢阿蛮火速赶往潼关的,她不知道为何玉环姐要她瞒过任何人,只一人偷偷上路,以至于现在不认路的她只能默默跟在边令城身后。
阿蛮不知道她走了多远,只知道已经马不停蹄跑了五天。
作者有话要说:
☆、第八十八章:高仙芝的命
这一天边令城突然停了半日,阿蛮不敢贸然出现,他不知道那人在搞什么鬼,她还要通过那个太监去找仙芝呢。她只得默默的等着……
可是,就是这一等却让谢阿蛮后悔了一生!
在后来的岁月里,她每一次想到这一天的情景都会让她陷入深深地痛苦与悔恨中……如果当初她没有选择等待,如果……
人生有太多的如果,但现实当中我们总会“精妙”的避开他,只留下多年后锥心的悔恨――
边令城又出发了,杨长的官道上最近增加了不少匆忙的身影,但此时阿蛮却突然发现了路边一抹熟悉的红装。
骤然收起马疆,那受了惊的马儿极不舒服的左右乱跳,差点带着车身撞上路边的巨石,但谢阿蛮此时却顾不得担忧这个,他发现那路边玄铁战甲里套着火红内袍的男子已经死去……
谢阿蛮跳下马看见那一身戎装的男子还紧握着手中的剑,他是自刎的!
谢阿蛮终于知道边令城停留这半日是在干什么!
他杀了封常清――
阿蛮终于忍不住失声痛哭:“封常清,你还真要等着仙芝来给你收尸吗!你怎么会在这里呀……”
谢阿蛮哆嗦着收拾封常清的尸首,他是自刎而死,也就是说他若反抗就绝不是这番下场!一代名将竟曝尸荒野,身首异处。
尸体身上掉落一封奏折,谢阿蛮虽是文盲,好歹她这将军夫人还是认得几个基本的字,当她看到奏折上对天子的敬语谢阿蛮突然就放声大哭了!
“呆子,你个呆子,玉环姐什么都跟我说了,这个时候你们就不能听听陛下的话吗?如果陛下听进了边令城的馋言他还怎么会让你们守潼关,此时还去上书辩解有意义吗?”
谢阿蛮哭的像个孩子,仿佛那早已安息的青年将领欠了她很多钱……
可是谢阿蛮能想到的,封常清又如何想不到?他只不过不愿元帅罪名落实,元帅一世英明不该毁在一个阉人手里!
所以封常清决定回京面圣,他要亲自给陛下解释,元帅忠心,天地可表!更重要的,他们至始至终都不认为出兵潼关是明智之举。
可是天子身边有了小人,小人蒙蔽了陛下的眼睛,他要回去,回去告诉陛下前方战场真正的情况!
只不过封常清没想到,高仙芝也没想到,前方的局势天子从来未轻视过,只不过这一次天子铁了心的要出兵,他知道会有人受委屈,可他还是要听话的臣子……
边令城只问“陛下诏谕,潼关守将立刻发兵攻打安禄山!”
接旨,可以活着!
不接,只有死亡……
封常清选择了死亡,他以为他可以用自己的鲜血唤醒当今的天子,可是,他哪里知道,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