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明显的双重标准,堂而皇之地宣扬出来真的好吗?算不算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让莱拉更无语的是,从早上开始她就接到了许多电话,从外公到母亲,从采尼到罗伊,从新线公司到陈龙,似乎每一个人都来劝慰她,说电影其实没那么糟,只是观众一时半会接受不了东方功夫片类型的关系等等。
其中当然有这个原因,莱拉又不是一点都不了解其中的危险就接下导演的工作。可无论她怎么解释“电影很好,以后票房会好的,她一点都不担心不能赚到钱”,电话那边的人都以为她是因为接受不了现实而在自我安慰。
最后她干脆不再解释,还是让事实来回答一切吧。
而尖峰时刻第二天的票房也让很多人闭上了嘴,因为他们拿到了810多万的票房,比前一天翻了将近一倍!
这下昨天还在抨击莱拉的报纸顿时哑火了。没道理票房会一下升那么高啊!就算第二天是周末,也不代表一下会冒出那么多人去看那部电影,难道是莫兰家在暗箱操作,为了面子好看所以自己买票房了?
别说,有这样想法的媒体还真不是一个两个。要真是这样,可就有乐子看了,绝对是一桩大丑闻!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谁能保证以前几部电影的票房不是刷出来的?
天才导演?神奇女巫?说不定只是用钱堆起来的一个虚幻泡沫吧!
自认为掌握了一个巨大新闻的记者和狗仔们,各自运用各自的渠道想要找到相关的“罪证”。他们知道,如果他们的猜测是真的,他们报纸的销量就不用愁了。至于莱拉·莫兰会不会就此完蛋又关他们什么事?赚到钱才是最重要的!
然而无论他们怎么翻怎么找,怎么从票房记录上一个字一个字去抠,最后得出来的结果全都是清白得不能再清白的记录。不仅如此,他们反而发现有其他公司偷了尖峰时刻票房的事情发生!
也就是说其实首日票房还可以更高一些,只不过被挪成其他电影的票房了。虽然挪了十几万,并不是高,可依然是件性质很恶劣的事情。
美国对电影的监管力度是很强的,遇到这样的事通常处罚也会很严重。被钱迷住灵魂的影院老板和买了票房的公司想必会得到应有的处罚,而记者们除了怨恨自己被误导了外,也只能转而研究票房为什么会突然变高去了。
别说,还真被他们研究出来了一些。
在进行了一些随机的采访后,记者们发现会造成这样的结果也不是没道理的。
第一,首映是周五的晚上,只上映了半天而已。第二天的票房却是一整天。而且还是星期六,正是人们出来约会看电影的好时机。
第二,口碑散播出去的速度非常快。电影很精彩,打斗很精彩,故事也很精彩,类似的话通过电话和网络以及各种方式传播了出去,让许多原本对功夫票不怎么喜欢的人都忍不住追问一句,是不是真的那么好看?
当得到肯定后,就让一些人对电影好奇了起来。通常这种好奇就是推动观众走进电影院的动力之一,特别当听到周围的人都在夸赞那部电影很棒后,就会有人要去电影院一探究竟了。
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莱拉本人的关系。
当初她要继续拍动作片的消息传出来后,喜欢她的粉丝还曾组织起来去她公司门外静坐,就是希望她能改变主意,继续拍摄她擅长的恐怖片而不是什么动作片。
粉丝们觉得她是在浪费她的时间和天分,能把恐怖片拍成经典的实在太少了,她不应该把上天赐予她的这项天分挥霍到无聊的动作影片上。虽然有一部分人在莱拉和粉丝的代表做了约定后,处在观望位置上想要看看到底会怎样。
也有不少人为了能让莱拉能继续拍恐怖片而在暗地里偷偷组织粉丝们不要去看《尖峰时刻》,只要这部电影的票房很烂,那么莱拉就会按照约定回来继续拍摄他们喜欢的恐怖片了。
所以在《尖峰时刻》上映后,莱拉的影迷中有不少人都没有在第一时间去看。不只他们不来,他们也叫家里人和周围的朋友不要来。
要知道莱拉在美国在好莱坞的粉丝群是非常庞大的,其中有一些是喜欢她本人的性格,有些则是喜欢她的成就,喜欢她拍摄的恐怖片那群人虽然占总人数里的一部分,却也是相当不少的一部分。
这些人号召周围的人不去给《尖峰时刻》捧场,才使得票房在第一天的成绩显得有些难看。
可是到了第二天,当一些人看到网上的推荐和看过电影的朋友的称赞,就终于抵挡不住电影的魅力,还是买票走进了影院。
第259章 票房再爆
面对着第二天接近一倍的票房涨幅,哪怕媒体把各种原因都列举出来,也改变不了他们昨天说的那些话全变成了笑话的事实。说人家滑铁卢?说人家栽了个大跟斗?哈哈哈哈哈!
看热闹的人和莱拉的粉丝都笑死了。他们没办法在报纸和电视上说出自己的声音,可他们有网络。网络上他们可以尽情宣泄出心中的想法,和电影的观后感,而不需要去听那些所谓的娱乐报纸和影评人的荒谬之言。
于是《尖峰时刻》的口碑再一次被传播了出去,其中当然也会有莱拉的水军在其中顺水推舟,可不能否认他们确实有说那些好话的根据。那是一部好电影,是一部看了之后会开心的电影,这就够了!
霍顿在看完电影后就登上了常去的那家电影论坛,那里有莱拉专属的子论坛,莱拉的粉丝很多都在这里互相交流。
他因为曾在电视节目中力挺莱拉,成为绝大多硕粉丝都承认的铁杆粉丝,甚至还被推荐成为这个子论坛的版主之一。
很多人都知道他拥有一张参加首映式的票,也知道他幸运地将在第一时间欣赏到这部电影,所以不少人一早就等在那里,等待他的第一手反馈信息。
而霍顿也不负众望地把他的观后感写出来了,字里行间中透着他的激动和感慨。
“我得承认我是为了莱拉而去的,虽然不认为她会拍出一部烂片,但要说她能拍出像恐怖片那么好的经典电影还是会有些担心的。可当电影开始不久,听到周围传来的笑声,感觉自己忍不住咧开的嘴角,我就知道她又成功了,她成功地又挑战了一个电影的新类型。”
“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对她拍动作片不看好,但我要说大家看过绝对不会后悔。在那里我看到了一个新的莱拉,也感受到了她的野心。我相信动作片绝对不是她挑战的最后一个类型,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还可以看到她为我们带来更多类型的电影!”
“记得以前第一次看她拍的《女巫布莱尔》,我就感慨道,原来电影还可以这么拍。而看了《尖峰时刻》,我同样有这样的感想,原来动作片还可以这么拍!”
“大家可能不相信,看到电影里高高跃起的人停滞在半空,我仿佛能感觉到他神奇的功夫让他飞翔了起来,甚至有种自己也在飞翔的感觉。而看到电影里的追逐戏,看着不断切换的画面,我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影片营造的紧张气氛。总之,如果还没有决定要不要去看它,那么就一定要试试,因为你一定会爱上它!”
同时在帖子的下方,他还放出了两张照片以证明他确实参加了首映会。一张是莱拉在影院前接受完采访向粉丝挥手告别时优雅的姿态,一张是在电影院里莱拉在最前面和陈龙谈话时的样子。
他的帖子一发出来,没几分钟就已经有了上千的点击,以及十多个回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回复也将越来越多。一部分是对他能那么近距离地看到莱拉表达出各种羡慕嫉妒恨,一部分则在怀疑电影是不是真的有他说的这么好。
霍顿当时就对第一个置疑自己的人做了回复,如果看完电影之后你觉得后悔,来打他的脸都行。
最终有多少人看了他的帖子谁也不知道,但里面肯定会有一部分人被他说得动心,而准备去看一次。
在网络上,类似的帖子也有很多,同样让许多还在迟疑的人做出了去看一次试试“是不是真那么好看”的决定。
可以说《尖峰时刻》的票房能在第二天增加那么多,不仅是莱拉拍出的电影好看,还有她热情的粉丝们在她看不到的地方对她的支持。
但她真的看不到吗?
作为一个已经适应了未来网络发达带来的各种便利的人,莱拉又怎么可能会放弃网络这么一个好地方?尤其是霍顿发帖子的那个大型论坛,她也会经常上去看看粉丝们的想法和评论。所以帖子出来的当天她就已经看到了。
通过帖子,她看到了一个粉丝对自己最无私的喜爱,这让她很开心。没有人会不喜欢得到别人对自己的肯定,尤其是在自己努力的成果被承认时。
而到了第三天,《尖峰时刻》的票房再次上涨,达到了惊人的1462万!
这是个不可思议的数字,谁能想到首日420万的票房后,能在第三天直接涨了1000多万?
当这个数字被计算出来后,莱拉笑了,陈龙笑了,新线电影公司的投资人们也笑了。首日的票房出来后,他们都已经做好了会失败的准备,打算让电影在东方赚上一笔后就把所有精力放到cd的制作和发售上去。就算赚不了多少,亏本应该也不至于。
可幸福就那么砸在了他们毫无防备的脑袋上,三天总票房2700多万,竟被他们险险地拿到了一周票房冠军!
这个成绩要放到暑期档可能只是中流,可放在这个时候,在那些大制作全都已经放映得差不多,新电影中还没有什么好对手的空档,奇迹一般地把一周票房冠军给拿到手了!
这是个了不起的成绩,尤其放在莱拉的身上更是可以用不可思议来形容,因为她是寥寥几个可以把拍摄的每一部电影都推上一周票房冠军宝座的导演之一。
哪怕是一些顶级的大导演也做不出这种亮瞎眼的成绩,谁都是从基础慢慢打上来的。有的人为了可以拍出第一部电影,甚至还要打工,要让同事和朋友免费来帮助自己拍摄。可以想象那么简陋的环境想要拍出票房冠军有多难。
莱拉其实也是如此,她不想从家里要钱,就用了不到十万块的成本拍了她的第一不电影,只是和其他导演相比她是幸运的,因为她的第一部电影就创造了奇迹!
祝贺的电话再一次打爆了她的手机,从家人到朋友再到合作伙伴,其中不乏一些其他电影公司的邀请。
第260章 纠缠推荐
既然她可以接下新线电影公司的工作,就说明她并没有非要帮自己公司拍摄不可的想法,那么也意味着她同样可以为他们工作。
几家大型的电影公司全都来了电话,包括米高梅、派拉蒙、华纳兄弟等等。都告诉莱拉只要她肯拍,多少投资都没问题,想拍什么类型也没问题。原创的剧本或是热门电影的续集随便她挑,给出的条件更是闪瞎一群新导演的眼睛。
而小型的公司打来电话就更多了,不过他们得不到莱拉的联络方式只能把邀请发到露易丝那里去。
对各种邀请莱拉倒没有一口气拒绝,如果剧本好到足够吸引她,并且可以允许她带入自己的投资,她自然也不介意帮别家公司工作。不过最近是不可能了,因为她新电影的消息早就放了出去。没错!她要去拍新电影了!
《杀死比尔》是她比较喜欢的一部电影。不仅是它暴力美学巅峰的名号,也有它的主角是个女人的关系。
无论是好莱坞还是其他地方,强悍的女主实在少的可怜。看看那些热门的电影吧,从比较有名的007邦德系列,到一些独立电影,女人所处的通常就是一个花瓶的位置。
这点查理兹·塞隆恐怕是最深有感触的一个,她美丽的容貌让她几乎没有办法拿到更有内涵的角色,除了花瓶就是花瓶,就好像她能拿出手的只有那张脸一样。
她不是一个会甘心永远禁锢在花瓶角色的人,所以才会在莱拉对她测试后,像疯了一样来锻炼自己,而莱拉也没让她失望,最终她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电影主角。
简单的开机仪式在主题公园新建好的《杀死比尔》区域进行。在电影拍摄的这段时间,整个区域依然继续封闭,只有等电影上映后,才会趁着热潮开启园区,好多赚些钱。
《杀死比尔》是莱拉喜欢的电影之一,她自然希望从自己手中诞生出来的是更完美的一部。所以在各方面细节上她都表现出了和以往不同的关注和谨慎,以及吹毛求疵。
衣服的颜色不对,重做!发型不配,重做!妆容不完美,重做!
也亏了这次是她亲自拉起的剧组,成员也都是跟了她几部电影的老职员,换成新人恐怕早就被她训斥时的疾言厉色吓哭了。
倒不是老职员们胆子大,而是他们早就习惯了莱拉变成导演时就会严酷起来的工作状态。他们很清楚,老板不是一个不能开玩笑的人,但要是在她工作的时候给她添了乱,就等着被调到其他暗无天日的地方埋没吧。
电影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关于日本的内容,为了让这部分她并不太了解地方不会被挑出错来,她特地从某知名大学请来了一位对日本非常有研究的美籍日裔教授皆川百合。
从日式房屋和庭院的建造,到日式的服饰再到发型等等,但凡和日本元素牵扯到关系的地方,莱拉都会先向她求证,确保一个正宗日本人都不会看出破绽,才会进行下去。
皆川教授很高兴地接下了这个工作,钱什么的倒是其次,她非常希望见到的是她原本国家的文化被知名导演的电影传播出去。所以她做起事来也非常认真,在严谨上面绝对不会比莱拉差。
这样一来就让洪锦宝看得眼热了。
“其实我们那边比日本文化更好,你什么时候也给拍个关于我们那边的电影呀。当然,不能是反派!”这是他自从看了电影剧本后,就时不时找莱拉谈的最多的话题。
对此,莱拉也只能表示未来总会有机会的。
其实这个年代里,美国人对东方人的印象还停留在脏兮兮的衣服,破烂的房子和大辫子上。拜他们的媒体所赐,以至于在2008年奥运会时,还有一部分外国人见到城市里的高楼大厦大呼被媒体给骗了。
东方人被妖魔化,已经成了美国的一个“习惯”。参加竞选的议员或者总统,要是不说几句东方威胁论,似乎选民就会小看他似的。莱拉深知这一点,也很无力,一直到她重生都没有扭转过来的情况,凭她那点能力又能做什么?
即使这样也不代表她会坐视不理,至少她新公司的名字“loongspirit(龙魂)”就是一个好的开始,不是吗?
当洪锦宝又一次跑到她身边,跟她灌输自己的祖国有多么美好时,莱拉突然想起一件事:“谁说我没拍有关东方的电影?《尖峰时刻》不就正在上映吗?”
洪锦宝先是“啊?”了一声,然后挠了挠头:“对呀!”正在热映的尖峰时刻可不正是陈龙主演的吗?
可仔细一想,他又觉得不对了:“那怎么能算?陈龙扮演的是hk警察,电影里没多少我们国家的东西呀。我跟你说,我们国内真的很漂亮,你只要去看一趟保证你会爱上那里的。”
莱拉被念叨的头晕,又知道这位根本就不是能随便说通的人,不然也不会一再被她念叨了。
所以她一本正经地道:“如果你希望我敷衍地答应你,那么在之前我就已经点头了。可我没有,因为我知道这其中还有许多不确定性。我也希望能到那个美丽的国家看看,但你要知道有时候并不是我说一句就可以做到的。”
这当然是胡扯,此时在地球的另一端,那个红色的国家正是缺少大量外汇的时候,对于外国人和外资都有极大的兴趣。有钱到她这样的如果去到东方,都可以成为有警察开道的贵宾级人物了。
但这点她不能说出去,主要是她再怎么希望回原来的国家看看,却也必须考虑很多东西。比如有种叫“近乡情怯”的感情,就让她没有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