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四品官。如此确实不能纳凌氏了。”楼国公一直以为凌氏只是地方豪绅的女儿,却不知道她还有位身居朝堂的大哥。楼国公一直以为郭家在朝中并没有当大官的子孙。原来还有这么一位,这是他一直都不知道的。
“你早就知道了,所以才敢如此放任你母亲去张罗一切。因为你知道祖母和你父亲也不会允许凌氏进楼家门。”
“你所做的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竟然连祖母和我都给你利用上了。”
老太君和楼国公知道此刻才突然明白楼清源这些日子来编导了一出戏,还是不计任何后果的演了这出戏,这还不算,他料准自己的这堆烂摊子他们会为他收拾妥当。
“你,你实在是——”楼国公此刻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竟然被自己的儿子摆了一道。就因为他们逼他纳妾,他竟然推了这么一个烂摊子给他们。
这个烂摊子还摊得这么大,搞得全京都的人都知道。要收拾干净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了事的。
“你是不是料准了我们不敢拿楼家的未来与你赌,所以才可以毫无顾忌的将事情闹到这般地步。”
“不敢,清源不敢。”
“你嘴上说不敢,可你都已经这么做了。”为了躲开他们逼他纳妾的事,竟然连自己长辈都这么算计了。
“罢了,你就料准了我们会陷入你设的圈套。”孙子竟然将官场上的尔虞我诈用来对付他们。
“孙儿不孝,可请祖母和父亲别再插手我们夫妻俩的事情了。”
“可她难以受孕啊。”
“我一生注定有没有子嗣,老天爷早就安排好了。一切都顺其自然吧,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孙子到看的开,可两位长辈实在没有这么开阔的胸襟。不过眼下凌氏的事情也够他们忙的了。还是先把这事给解决了再说。
夫妻俩和好没几日,前线战场又传来不好的消息。
运往战场的粮草被敌军半路抢夺。如今前线已经粮草紧张。慕容上奏朝廷,让朝廷再派一批粮草去。这运送粮草的事情顿时成了重中之重。小皇帝决定在朝中派一名高官任命为监军护送粮草前往前线。
今天早朝上皇帝就拿这件事出来讨论。让大家来议论到底派谁去合适。朝中3品以上大员一半以上都是年老体弱的老家伙。能派出去的也就那么几个人。慕容父子俩 都前往边塞指挥作战,金家有品阶的就金壁辉一人,可金壁辉这人纯属一奸商,他连对朝中政事都不甚了解。要不是祖上积德给他挣了一个世袭爵位。金家也就一商贾之家。萧家到有几个,可个个都像弱鸡似得,委实难当大任。如今就只剩下楼家父子两。
一一盘算下来,皇帝心中早已经有人选,只是拿出来讨论也就做做样子而已。
朝中那帮人做正事不见得能干,可揣摩上位者的心思却是好把手。礼部侍郎、工部侍郎、还有镇远将军个个恨楼清源入骨,平时报不了冤,这会儿逮着机会往死里踩。这还不算,楼清冽都没忘扯弟弟后腿。再有萧家,金家推波助澜。
答案很显然大家一致认为任命楼清源为监军前往前线运送粮草。
楼国公气得差点撅了过去。他的小儿子纵使聪明绝顶可到底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那战场上可是刀剑无眼的,要有个万一怎么办。最让他生气的是楼清冽那孽子竟然吃里扒外。连楼家自己人都没站在一条船上,这事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事。
楼国公已经感到楼家危机已现,楼家能有今天主要还是得上位者的心,可监军一事明显能感觉到皇家对楼家已经没有从前那么信任了。或许已经开始猜忌楼家了。这点楼国公和楼清源都已经想到。这次被任命为监军的事再没任何推脱的余地。
这还不够,皇帝即刻又颁发了一道圣旨,令他三天后随粮草一道前往边塞。
☆、第130章 《》先皇密旨
任命楼清源为监军;三日后前往战场。圣旨一下,全府人都一片哗然。
郭氏听旨时差点没昏过去。她最优秀的儿子竟然要上战场去。这让她怎么接受的了;她的儿子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如何能上战场去。她的儿子还没有属于自己的孩子呢。如今却不得不前往战场;这让她如何接受得了。
接到圣旨后,何谨同样震惊;她以为丈夫只是一朝文官怎么也不可能轮到他去前线。朝中不是还有几位将军在么?怎么就轮到她的丈夫上战场呢。
“没办法再改变了么?”她不死心,以为楼家在朝堂经营多年总会有办法躲掉。结果事实摆在眼前他的丈夫——一介文官竟然要上战场;那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
“这事再没转圜的余地。”皇家已经对楼家有了猜忌,如果他敢抗旨不去。到时候皇家有的是罪名安下来。
丈夫都这么说了;何谨知道朝堂上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可为什么灾难来临时楼家却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只要能推脱楼家哪有不想办法的。楼家为了低调行事虽然与朝中官员极少往来。可也不是没有自己的人脉和派系。而是不到万不得已不能用。父子俩分析了种种情况,得到的结论是不得不前往边塞。
可郭氏不管这些,她只知道自己的儿子还没留下一儿半女就要上战场了。到时候如果有个什么意外;这叫她如何活下去。
“儿啊,难道大渊都没武官了么,竟然让你一介文官上战场。这可怎么办啊。”
“但凡能不去,我会让儿子去战场吗?”楼国公亦心痛,难道他就不知道上战场意味着什么吗。虽说是监军,要万一破城,监军也难免一死。
“既然这样,源儿你今晚便纳了婷婷吧,你们赶紧圆房,说不定还能留下些什么。”郭氏早已经被儿子要上战场的消息打蒙了。脱口而出的话完全没经过大脑思考。
“母亲你糊涂了,我说过儿子没有纳凌氏的心思。这事你别再提了。”
“不行,你都要上战场了,你要是有个万一我该怎么办。源儿就算母亲求你了,你就纳了婷婷,赶紧圆房吧。说不定还能为你留个一儿半女的。”
“郭氏再不要说这话了,纳凌氏为妾的事我和母亲都不同意。”
“你们为什么不同意。当初我将婷婷接来楼府小住的时候你们也没说什么啊。怎么现在都告诉我不行。”她都已经向整个京都城散布了消息,亦去信告知自己的姐姐。到现在才来告诉她不行。这让她以后怎么还有脸回娘家去。怎么对得起自己的亲姐姐,怎么和外甥女去解释这事。
“我不管,今天不管你们说了什么,我都要源儿纳了婷婷。如果你们要阻止我,我就撞死在这里。”这让郭氏无论如何都没办法接受楼国公的说法。他一句不行,不可以,就让她以后断绝和娘家的联系么。
“哎,凌氏是不是有个哥哥是南阳中州刺史?”楼国公深深叹了一口气,看来今天这事是瞒不过去了。
“是,可这和纳不纳妾有什么关系?”
“问题就在这里。”瞒了十多年的事今天不得不揭开真相。
“有什么问题,你倒是说啊。今天你如果不能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我无论如何都不会这么算了。”
“去拿来吧。”老太君亦明白,已经瞒不住了。
楼国公起身,没一会儿就回来了。只见他双手捧着一只长盒。
“拿去看过以后你就知道了。”楼国公将锦盒递给郭氏。
郭氏拿过锦盒却犹豫了,她不知道自己该不该打开看看。
“你今天执意要一个答案,那答案就在里面。”楼国公示意郭氏打开。
郭氏颤抖着双手缓缓地掀开锦盒盖。里面是躺着一卷圣旨,看绢布色泽应该有些年份了。
郭氏伸手将圣旨拿出缓缓展开,明黄色的绢布上写着几行大字:
楼家第二子,楼清源,今委任为辅国大臣。辅佐幼帝至成年。另楼清源一生不得娶纳任一名门闺秀。如有忤逆,当处以谋逆罪,诛九族。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郭氏怎么样都没想到当年先皇驾崩前竟下了这么一道圣旨。原来皇家早已经对楼家多有猜忌。自己优秀的儿子为什么只能娶一个平民女子,一切的一切都源起这道密旨。郭氏一时气急,一口气憋在心口上不来,竟直直地晕了过去。
“母亲!”
“夫人!”
“阿英,快拿我的牌子去请太医过来。”
郭氏突然昏倒估计是要中风了,他们都知道这人一旦中风,到时候即便醒来都是半身不遂。郭氏今后的日子估计都要在床上度过了。父子两都自责不已。
“赶紧将人搬到我床上去。”老太君怎么都没想到,郭氏年纪轻轻就中风。以后的日子可以想见。不禁也自责,应该好好跟她说,而不是直接拿了密旨给她看。害得她一直接受不了刺激,撅了过去。
“等等,先别动。”看这情形郭氏应该是一时气急,有中风的征兆。这可不能乱动,不然即便太医来了都挽救不了瘫痪的命运。
“怎么了?”楼清源不明就里的看向妻子。
“夫人应该是中风的征兆,你们先别动她。让我试试好吗?”中风的征兆她以前碰到过,知道要怎么做救护措施。
楼国公和楼清源相信何谨,都往后退一步,把位置留给何谨。
“老太君,有缝衣针吗?”
“有,有”老太君赶紧从桌上的针线篓里拿了一枚针递给她。
何谨快速将郭氏的十根手指尖刺破:“相公,过来。指尖如果没出血的使劲揉,直至出血为止。”
看郭氏的面部僵硬,何谨意识到她可能会有面瘫的危险。赶忙使劲的揉搓她两侧耳朵。再用针在耳垂处刺破,直至出血为止。
“不要随意移动,就拿块毯子过来给她披上。只要她醒过来没异常再扶她上床休息”
“这么做就可以了吗母亲几时能醒过来?”他的妻子总是有出人意料的事。
她已经看到郭氏颤动的睫毛,于是答道:“快醒了。”话音刚落,郭氏便幽幽的张开眼。
何谨赶忙伸出三只手指问道:“夫人这是多少?”
“三,我还没糊涂呢。”
“没问题了,相公可以扶她去床上了。”脑子已经清醒,基本无大碍。
楼家父子小心扶起郭氏将她搀扶到床上躺好。等太医过来确诊。
杨太医急急忙忙跟着姚嬷嬷进府,连踹口气的时间都没,赶紧先到慈云堂诊脉。
进来时却见郭氏已经醒来,清醒的倚在床头边。楼家人都围在床边。
“杨太医来了,赶紧给她瞧瞧。”大伙儿都退至一边,将位置留给杨太医。
老太医也奇怪,不是说中风了。伸手搭脉,细细诊断一番发现刚刚确实有中风的征兆。
“夫人手脚可灵便?”
郭氏闻言伸手转了几下手腕,道:“没觉不便。”
“这就怪了,通常中风之人连带着手脚不便。”这是相当轻微的中风患者。
怎现在竟没事了,于是便问道:“国公夫人刚才确实有中风的征兆,只是老夫不明白你们是用了什么办法将人给治好了。一般中风之人即便醒来都是半身不遂,可老夫发现国公夫人一切正常。”
“是我妻子当时做了一些救助。所以母亲才能好得如此快。”
“杨太医,我夫人现在怎样?”
“只是身子虚弱了些,老夫开些药就好。这几天吃食以清淡为主,今后夫人要心平气和,切忌大喜大悲。”
“阿英随杨太医去煎药。”
“不知道老夫可否问下二少夫人是用什么办法为夫人做了救治。”
“谈不上救治,只乡下的一些偏方罢了。如太医不嫌弃,等等我写给您就是。”
“如此老夫求之不得。在此谢过二少夫人。”
经此一事,郭氏多少有些改观,自己外甥女之事,她也知道只能对不起亲姐姐了。她想到时候自己还是得回一趟娘家,将事情说说清楚。无论娘家人怎么做,她都只能受着。
三天后,楼清源随粮草一道启程前往边塞。此去不知道何时能回来。
“无论如何你一定要平平安安的回来。”
“好。”
“不管如何保住自己的命最要紧,知道么。”儿子要去远方战场,郭氏拖着病体前来送别。想到儿子此去一别不知何时能回,不由得伤感万分,湿了眼眶。
“儿子知道,母亲身子未愈还是快些回去吧。”虽然经过妻子的急救没让母亲中风,可她身子骨到底不如以前康健。
“要多保重自己,家里的事勿念。”老太君亦舍不得最疼爱的孙子去远方战场,可这是圣旨他们不得不从。她想等孙子回来,楼家是不是退出朝堂的好。
“我会的,都回去吧。”
“儿子,一定要平安回来。”作为父亲他亦十分不舍。忍不住上前抱了抱儿子:“去吧。”
“祖母,父亲,母亲,谨儿都回去吧。”
门外早已经等候了一小队人马,与家人的告别到此为止。楼清源迅速上马,头也不回的疾驰而去。他不敢回头,他怕看到家人的不舍会迈不开步子。
何谨泪眼迷茫的目送丈夫逐渐远去的背影,心里伤感万分。她真的不想他上战场去,此刻她宁愿丈夫只是一个普通人。那她就不用忍受这样的离别。战争是残酷的,战争无可避免的需要流血牺牲。她乞求上天能保佑她的丈夫平安归来。
☆、第131章 《》
细数丈夫远征已有一个月;每当夜幕来临时尤为想念。每天何谨只能用忙碌来冲淡对他的思念。
“小姐起来了没?”红稍已经在门外恭候多时,自从相爷走后;小姐越发郁郁寡欢。做人婢子的更该上心侍候主子。
“起了;你进来吧。”最近何谨习惯红稍在她左右侍候,绿痕虽然也是她的大丫鬟,可她已经好些天没唤她上前服侍。
“小姐今天要去哪里?”
“去庄子里看看,最近庄子里都在收割高粱。”丰收的喜悦多少冲淡了她烦闷的心情。
“那奴婢给您梳个简单利落的发髻。”
“嗯,你做主就是。”来这个时代整整10年;对于古代的发髻她还是搞不定。所以没天早上发髻都得身边的丫鬟们打理。
主仆俩不在交谈;房间里静悄悄的。只从镜子里何谨发现红稍时不时会偷看她;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说吧,在我面前不要吞吞吐吐的;这不像你的性格。”
“奴婢想问,小姐为什么最近都不在唤绿痕姐姐上来侍候了。”
“那你觉得我为什么不在唤她来侍候了。”何谨似笑非笑的对着镜子,红稍从镜面看到主子的表情,着实摸不准怎么说。
“红稍不知道。”
“我不喜欢背主的人,绿痕做了什么她心里有数。”到底是跟了自己多年的贴身丫鬟,何谨实在不忍心说罚就罚。
红稍隐约有些明白,前些日子绿痕和表小姐走得很近。她是想提醒绿痕的,可人家不愿听。她觉得绿痕有些变了。
“红稍明天让你父母来我这里一趟。我有话要与他们说。顺便也通知绿痕。”
“是。”主子的吩咐,红稍一般都不会多想,只顺从地去做就是。
自从上次封后书册事件后,老太君收回了她暂代管家权。也罢,反正那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她本来就接手的勉强。现在不归她管反而落得一身轻松。
凌氏的事情可把老太君和楼国公,郭氏给忙的。郭氏那次回娘家被骂得灰头土脸的回来。楼国公亦上凌家又是赔礼又是道歉的。好在楼家权势摆在那里,凌家到底也不敢往死里刁难。
不过郭氏这娘家路从此以后算是断了。
最近郭氏到安分了不少,再没有事没事的找她茬。这让何谨轻松不少,总待在府里也难受,索性又操起自己的老本行——做生意赚钱。
来到近郊庄子,何谨发现今年的高粱属大年。产量比往年高,在加上她当初下种,育苗用了自己的方法。高粱亩产可达5石。这整片高粱地少说都有百来亩多。她打算将这些高粱存起来,等到来年就拿来酿酒。
巡视了一圈,庄子里的长工都满面笑容,想来是被这丰收的喜悦给感染了。又一年丰收的季节,刚穿来这里时,对丰收的季节特别兴奋,如今那份喜悦淡了很多。
从庄子里回来,何谨顺道拐去碧雲天。
如今的碧雲天已经完全不用她来管理,二哥,二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