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重生之苍郁纪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皇后重生之苍郁纪事-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苍郁正看着窗外的风景,忽然听见一声细微的响动。
    仿佛有什么东西脱离了应有的轨道。
    她正凝神仔细倾听,乘坐的车却陡然颠簸起来,她甚至来不及发出呼喊,便撞到了车壁上,同车厢一起向下滚落。
    意外发生得突然,一前一后护着她车驾的叶卿和元乐几乎来不及反应。元乐反应快,稍稍愣了愣神便跟着车厢冲了下去,边冲边大声喊:“叶呆子,快跟上啊!”
    叶卿被他喊醒,带着人也冲下去。
    元乐见没可能追上苍郁的车厢,抽出腰间盘着的长鞭使劲一挥,将将缠住车厢外装饰的金环,借力一跃,落在车厢外壁上,钻进了车厢。
    苍郁已经昏迷,车厢犹在向下滚落,他将苍郁护在怀里,用自己的身躯抵挡来自四方的冲撞之力。
    车厢撞上了一块大石头,四壁裂开,这才停了下来。
    叶卿等人赶到时,只见血流满面的元乐怀抱着苍郁,顶开支离破碎的车壁,从一堆废墟里爬了出来。
    看到叶卿,他居然还有力气笑:“叶呆子,你是对的,事出异常必有妖……”
    话没说完,整个人就向后仰倒下去。
    幸得叶卿早已狂奔至他身边,支撑住了他。
    眼前一片雾蒙蒙的,什么也看不清。这里静谧得令人发慌,周身弥漫着一股死气。
    “有人吗?这里是什么地方?”苍郁大声喊道。
    她听得到自己的声音,触摸得到自己的身体,抬起手举至眼前,却丝毫也看不见。
    “此处乃生死之间,将死未死、有天缘之人才能进入之所。”
    说话之人男女难辨,音声飘渺。他的声音从四面八方涌过来,仿佛存在于每一处。
    “我没死?”苍郁听那声音说“将死未死”,心下便安了。“那我怎样才能离开这里?”
    “噫,尔何等心急。常人欲寻未必得,尔何等幸运,何必着急离开。”声音似调侃又似责备。
    “你是有话想同我说?”苍郁心里顿时清明了:“请问你如何称呼?”
    “尔无需知晓。”声音拒绝告诉她名号。
    “好吧。那么我能否问一问,我能再活一世,是否同你有关?”她重生得莫名,这里也奇怪得莫名,隐隐让她觉得其中必然有联系。
    “呵呵,尔尚未笨到无药可救。”声音似笑非笑,更加诡异了:“然,此事非只与吾相关。”
    “我会来这里,和你也有关?”苍郁又问。
    “非也,此乃天定机缘。”
    “为何是我?”苍郁有太多事情想问。
    “因有痴人愿以一千日夜泣血祷祝、永失轮回为代价,换尔一世重生。虽他不欲吾告知尔重生之真相,然吾感其情深,不愿让其消逝得如此悄无声息。若尔不蠢,当已猜出此人名姓。”
    一千个日夜的泣血祷祝,换她一世没有他的重生。
    为她一世薄命,情愿放弃永世轮回。
    四周瞬间变得清晰。
    一支长长的送葬队伍护送着巨大的棺椁,自长信宫缓缓运出。
    年轻的将军宁可触陛下逆鳞,也要护逝者安宁。
    以水代酒、雨中不弃、不顾安危跟随棺椁滚下陡峭山坡,哪怕那是一个素不相识之人。
    他唤着她的名,小心翼翼的,生怕惊扰了她。每一个动作都谨慎轻柔,不愿伤了她一分一毫。
    天地之间仿佛只剩了他们两个,无数长矛闪着冷厉的寒光刺向他胸前背后,他也看不到。
    有人要夺她的尸身,他发怒了,疯了一样与数千倍于自己的人搏命。
    所有人都以为他必死。
    然而到最后,只剩了浑身浴血的他,怀抱着她安然无恙的尸身,踏过一地尸海血河。
    经年的风呼啸着穿过纵横阡陌,不再年轻的他终于找到重生之法,从未落泪的男子,哭倒在她墓前。
    他的名字就在唇边,泪水却先涌了出来,她数度哽咽张唇,破碎的声音始终无法完整拼凑出简简单单的两个字。
    这一世,她未能找到的那个人……
    在她身边,唯一不复前世轨迹的那个人……
    她心死放下、他却宁死不弃。
    地位、荣宠,全都弃之不顾,只为了根本不值得他这样做的自己。
    “连……陌……”她伸出手,想要抚摸他沧桑瘦削的脸颊,却只触到一片虚空。

  ☆、第57章 发难

对苍瑁来说,壬申年的新年注定不是一个平稳的开端。
    每年春节;苍氏大宗也好、小宗也罢,都须得到祠堂里给老祖宗敬香。几十上百个苍氏家长济济一堂,场面素来很壮观。
    往年只要苍瑁在,从无人敢吱声;今年却不同了;苍氏小宗的某一支——正六品左武候苍柏却当着众人的面揭他的短:“听闻皇后娘娘竟不能生养,不知可有此事。”
    这句话正戳到苍瑁的痛处。
    通往形龙山的路山体滑坡不能通行;众大臣好不容易劝服皇帝改走小道;哪知走了不多时;苍郁的车驾竟然滑落下去。虽然玄甲军将她救了回来,但苍郁已昏迷。
    皇帝借此机会坚持说祖宗护佑,不欲他们涉险,岁暮谒陵宜就此作罢。
    这一回群臣跪到死都不能劝住他了。——其中有不少人是被吓到了,担心自己也会出事。
    也有人传言皇帝是为了皇后才执意回京;而非真的顾虑众人安全。许多人亲眼看见,得知皇后车驾跌落山崖的皇帝一脸震怒;发令若未能救回皇后;曾劝他谒陵的人这辈子都不必回京城;在形龙山守一辈子皇陵;若非那个姓叶的玄甲侍官背着皇后回来;大约就算老祖宗从皇陵里爬出来求他,也不能制止他冲动的行为。
    毕竟皇帝已答应他们会完成谒陵,即使皇后出事,即刻送皇后回京医治便可,何须大发雷霆取消谒陵?皇后在不在,并不影响谒陵的进行。
    前阵子皇帝连日不上朝的事,不知是谁将真相传了出去,以致许多人纷纷对皇帝太看重儿女私情产生了担忧——无论何时,这对一个国家来说都不是很好的信号。
    而苍氏皇后竟然纵容陛下不上朝,可见她很是分不清轻重,显然并无一个贤后所需的特质。
    许多朝臣联合起来一同上了废后的折子,要求皇帝废掉苍氏皇后。
    虽然皇帝强势地将这道折子驳回了,并且不许任何人再论及这件事,然而朝臣们的愤怒并没有平息,而是转向了其他的地方——
    比如苍瑁。
    苍瑁当然知道这件事背后是谁推动的——查起来并不难,仍然是元氏那个惹人嫌的户部侍郎。但这家伙聪明得很,他自己并没有直接参与,而是煽动一些向来不参与任何一系的朝臣参与此事,将自己撇得干干净净。
    既让众人将矛头对准了他,也没有触到皇帝的逆鳞,圆滑得很。
    谒陵路上苍郁重伤昏迷,随行的是素与苍氏交好的吴太医。他为苍郁诊过脉后,就偷偷差人告诉了苍瑁:皇后不能生养,苍氏宜早作打算。
    他还算乖觉,并未告诉皇帝。
    苍瑁严命他不许走漏消息,还花了重金封他的口,哪知竟然还是叫苍柏知道了,真是个靠不住的。
    苍柏那句话一说出来,满堂苍氏之人俱都震惊了,纷纷质问苍瑁:“苍柏说的可是真的?”
    “怎地选了个不能生养的女人,送进宫之前未让太医查验过么”
    “若是叫陛下或其他人知道,我等以后如何做人?”
    “苍瑁你是想害死我们么!”
    一时间,祠堂里吵闹非常。苍瑁黑着脸不说话,苍成则畏畏缩缩地往父亲身后退了一步。
    “昔日先皇后重病都没见你们这么积极,怎地为着皇后不能生养就如此踊跃了?”突然冒出一个年轻的声音,众人循声望去,却是主家二房嫡子——苍森。
    他轻蔑地望着众人,朗声道:“且不说这件事是真是假,历来不能生养的皇后就不在少数,也没见连累了哪一家。侄儿冒犯,敢问表叔,这件事是听谁说的?”
    他一开口,祠堂里便静了下来。
    苍森目光灼灼,盯着苍柏。
    苍柏见他文弱年轻,本不放在眼里,这时他身边的一个年轻后生凑在他耳边嘀咕了几句,苍柏的脸色就变了。
    苍森以未及弱冠之龄平定西南大乱之功绩,早已在苍氏传了个遍;而他面不改色屠戮五万乱党之事,也经由同去的苍氏人之口在族内传了开来。
    前些时他力阻皇帝取消谒陵,也叫许多人刮目相看。
    若非有人亲眼所见,谁也不会信看起来这么乖顺随和的年轻人有这等本事。
    “不记得了,反正有人这么说。”苍柏自然不会透露消息来源,含糊带过去:“无论真假,还是要查验一番定定心才好。先前的废后风波本就令我苍氏大失颜面,不好再生事端,毁我苍氏百年声誉。依我看,不如让熟识的太医悄悄为皇后娘娘诊个脉,看看此事是否属实,再作打算。大家意下如何?”
    他不敢正面与苍森起冲突,说话委婉了许多。
    “所谓的再做打算,是指再送一个人进宫取代皇后吗?比如你的女儿苍萝?”苍森丝毫不掩嘲讽。
    苍柏原本就是这个打算,但被苍森赤裸裸地用嘲讽的语气说出来,脸上多少有点挂不住,于是梗着脖子否认:“我并没有这么说。”
    原本就该他女儿苍萝进宫的,除了长得不似苍芸,她哪一点儿不强过那苍郁许多去?原本都快说定了,偏偏不知道从哪里冒出了个苍郁来。
    “是没有这么说,可未必没有这样想。”苍森话说得十分尖锐。
    “你……!”苍柏被他气得说不出话来。
    “好了好了,在祖宗牌位面前吵吵嚷嚷,像什么话!”苍瑁适时出声,阻止了他们两个的争吵:“都给我安静!尤其是你,苍森,当着这么多的人面跟长辈吵,老夫是这样教导你的吗?”
    “大伯教训得是,侄儿不该听到有人对大伯不敬就激动起来。”苍森立即温温顺顺地向苍瑁认错。
    “哼。”苍柏冷哼,等着苍森给自己赔礼道歉。
    “知错就好,以后不可再犯。此时容后再议,祠堂里岂是讨论此等事情之地!”苍瑁却并没有叫苍森给他道歉的打算,而是将整件事都抹了过去。
    苍柏被他们气得半死,偏苍瑁话说得圆,他无从再提起,只得活生生咽下这口气。
    “今天你表现得很好。”书房里,苍瑁对苍森表示了赞许:“若是成儿有你一半机灵,有你们两个在,老夫可就省心多了。”
    他从不会在苍森面前贬低自己的儿子,苍森闻言,眸子闪过一抹精光。
    “老吴那个老东西,老夫给了他一大笔封口费,居然还敢往外说,不给点颜色看看,他以为老夫是个好欺负的。”提起吴太医,苍瑁眼中显露出凶狠的神色。
    “这种人自然不能轻易放过。”苍森赞同地说道:“这件事大伯只管交给侄儿,侄儿一定办得妥妥当当,叫他再不敢对旁人说。”
    苍瑁等的就是他这句话,如今他主动提出,倒省了自己的事。“那——这件事就交给你了,办得不好,就不用回来见我了。”他依旧作出严厉的模样。
    “大伯放心,侄儿定不负大伯厚望!”苍森喜道。
    这是头一回苍瑁主动想指派他做“正经事”,而非杂活。
    吩咐完,苍瑁并没有立即让他出去,而是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他一会儿,问道:“你怎么不问老夫,皇后不能生养的事?听闻皇后入宫前,你们私交不错?”
    苍森心里一突。
    他与苍郁虽然交好,但他一贯做得隐秘,只不知怎地叫苍瑁知道了。看来这老头子一直以来防他比自己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心里的想法当然不能在脸上表露出来,苍森恭恭敬敬地说:“侄儿不过是念着娘娘幼时相帮,所以曾救济过娘娘一些财物,并无私交一说。若非大伯抚养侄儿,侄儿如今还不知会如何凄凉,是以大伯不欲侄儿问的话,侄儿绝不会问,也绝不往心里过。”
    苍瑁闻言,满意地笑道:“好!老夫一直知道你是个好孩子。你且记着,老夫不告诉你的事情,并非不信任你,而是你还年轻,不能让你背负太重的担子。”
    “大伯对侄儿的关切,侄儿一直明白的。”苍森很是感激地说道。
    苍瑁拍了拍他的肩,对他道:“夜里我叫你冯姨烧几个你最喜欢的菜,咱爷俩儿好好喝几杯。”
    “侄儿谢过大伯!”
    苍森满面笑容地离开书房,正遇上苍成往这边来。
    “大哥好。”苍森主动对他打招呼。
    苍成一贯不喜他,从小就带着别人一起欺负他,长大后对他更是爱理不理。每回苍森见到他都会打个招呼,但苍成连头没点过。
    这几个月他的门客几乎被母亲清洗一空,心情很是不好;早上发生那种状况,又在父亲面前被苍森抢了风头,自然更是不悦。
    他一脚踹向苍森,恶狠狠地斥道:“滚开!不过随手捡回来养的一条狗,也敢在这里碍爷的眼!”
    苍森没有躲,硬生生挨下了那一脚。
    苍成还不解恨,又往他脸上吐了一口唾沫,这才负着手向父亲的书房走去。
    苍森取出一方帕子,缓缓擦净了脸,目光阴森。

  ☆、第58章 暗招

近来张常侍很是焦头烂额。皇后和皇帝陛下命他查探的那件事,眼看就要查到与那寺人接头的灰衣宫女究竟是谁时;寺人却用一块碎瓷片了结了自己的性命。
    那些信誓旦旦曾看到寺人与一位灰衣宫女时有来往的宫人,也在一夕之间翻了供,任凭严刑拷打,只拒不承认自己曾经说过的话。
    被幽禁的陈美人则意外染了伤寒;因无人留意,未能及时就诊;如今也是奄奄一息;太医看过之后说只能看天意如何。
    审讯了一个多月;却只得到这样的结果,还不知往后要怎么办;张常侍急切地盼望前去谒陵的皇后娘娘早些回宫,好教他一些法子。
    哪知皇后娘娘虽当真早回来了,却昏迷了十多日仍无清醒的迹象。
    眼看皇帝给的期限就要到了,事情仍毫无进展;原本的靠山也靠不住了,张常侍急得头发都白了一半。
    无奈之下;他只好私底下向赵常侍讨主意——他知道赵常侍在审讯上一贯有些本事。
    “陛下吩咐的事;我私自插手;只怕不大好吧。不若张常侍同陛下说一声;因近来事务繁多,一个人有些力不从心,才须得我帮忙。想必以陛下的宽宏大量,理当会体谅张常侍才是。”赵常侍自然不会平白无故地帮他,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看着他笑容满面的脸,张常侍真想狠狠抽他几个耳光。
    “赵常侍说得是,我自当问陛下讨一句话。”张常侍心里再恨,面上也只能笑。
    比起办砸了皇帝吩咐的事,主动向陛下承认自己力不能及,虽会令陛下认为自己无用,至少不会引得陛下动怒。
    “那我就等张常侍的消息了。”赵常侍颔首。
    张常侍提心吊胆地对皇帝说出希望赵常侍相助的话,本以为皇帝多少要问几句,出乎他意料的是皇帝什么都没说,只是立即答应了他的请求。
    张常侍松了一口气,却又开始不满——这桩功绩最后落到自己头上的不知能剩多少,赵常侍可也是个贪婪的人。
    赵常侍是个利索的。他向张常侍问明了至今为止的情况,不知用了什么法子,仅仅两天之后,那些曾翻供的人又个个改了口,承认自己先前说的话。
    就连寺人的死,也叫他查出来并非自尽,而是有人杀了寺人以后伪造成自尽的样子。
    惊叹之余,张常侍也怀着偷师的心思问他是怎么做到的。
    赵常侍自不会告诉他:“各人吃饭的本事,不好告诉张常侍吧?”
    刑讯时他用的都是自己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