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色召唤师:嫡妃不好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绝色召唤师:嫡妃不好惹- 第3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在此时,只听到山下隐约有风雷之音,二皇子心里咯噔一下,反射性的就去看秦覆昔的脸色。

    但秦覆昔只是看着不远处正在厮杀的连,面上似是带了面具一般的冷漠。

    二皇子看不出什么。

    二皇子再朝前看时,已经能够看到黄澄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后是一队黑压压的士兵。黄澄举着剑,打马向这边跑来。

    看来黄澄来到,皇帝的神色更加的高深莫测起来。

    黄澄来到寺院之中,看到小小的院子中此时已经是遍地横尸,血流成河。并且,他顺着秦覆昔的目光,看到的地上躺着一个黑衣人身上。

    他也认出了来了,那是石头!

    一瞬间,黄澄的目光如同淬了千年寒冰的毒刃,毫不掩饰的扫向了二皇子。令二皇子生生打了一个冷颤。

    当二皇子看向黄澄时,黄澄已经将目光移开。

    “兄弟们,保护皇上!这里的前朝逆贼,一个都不能放过,都给我抓活的!”

    黄澄朗声道。

    他身后的士兵大应了一声是,加入了这场的混战中。

    二皇子从看到黄澄就有一种不好的预感,现在看到黄澄带来的那些士兵的作风,更是确定了心中所想。

    黄澄带来的那些人,并不对那些黑衣人下杀手,只是擒住便罢了。甚至于在他的人下杀手的时候,敢明目张胆的挡住。

    而黄澄又为什么会忽然来到这里,几乎是一瞬间,二皇子就想到了秦覆昔。

    怪不得一直安然的站到这里,原来是早有预谋。

    看着黄澄的人将黑衣人都差不多生擒,二皇子忍不住对秦覆昔冷嘲道:“黄护卫这般,看着倒不像是来抓逆贼的,更像是来保护这些逆贼的。”

    他话说对着秦覆昔说,实际上是想说给皇帝听的。

    “二皇子多虑了,你看,逆贼不是擒住了吗?再说这是佛寺,在佛主面前滥杀,会折寿的。”

    秦覆昔语调平平,话中更是有诅咒二皇子折寿的意思。

    毕竟刚才二皇子亲手杀了石头这些大家都亲眼所见。

    不过二皇子也不好反驳,他若反驳,岂不是验证了秦覆昔的话,承认自己就是那折寿之人。

    并且秦覆昔说的话已然这么放肆,皇帝还是一直不说话,二皇子摸不透皇帝在想什么,不敢贸然出声。

    另一边,黄澄看到了琏的身影,一个飞身过去,不到两招便擒住了琏。

    秦覆昔看着琏被黄澄擒住,不由叹了一口气。她已经劝过琏,该做了也已经做了,琏一心要选择这条路,她只能感叹。

    黄澄擒住了琏之后,扫视一眼,只见黑衣人已经差不多都被擒住了。

    二皇子看着黑衣人不过死了几个,场面就已经控制住了,他目光阴毒的看着黄澄。

    黄澄却只当自己的没有看到,他将连交给了一旁的士兵,士兵熟练的将链的双手反剪,以防链逃走。

    而黄澄卸了身上的武器,这才几大步走到皇上面前,因是着着铠甲,只是单膝跪地,道:“微臣救驾来迟,望皇上息怒。”

 第八百二十二章真相大白

    皇帝刚刚被人刺杀未遂,

    还是心有余悸,他坐在高座之上虽面不改色,但是他的心律已经不稳,见台下跪着的黄澄来得还算及时,没打算和黄澄计较,只是在努力的平复心境。

    还未等皇上发落,二皇子就忙不迭的跳出来,

    修长的手指定定的指着,那跪在地上的黄澄,恶狠狠的说道:

    “黄澄,你阻止我的人对抗前朝的残党,居心是何。”

    二皇子此番说法,恐遭非议啊,

    毕竟黄澄活捉前朝余党是分内的事情,二皇子虽护驾有功,但也不能事事都想包揽,野心太大,有时候也会招致祸端。

    前朝余党都被黄澄的人抓住,还不安分,总有些人不自量力的,试图挣脱。

    “你给我老实点儿。”

    本想小声呵斥那些不安分的余党,但是黄澄手下的这个人,有些动怒,一时没有控制住,打扰到了二皇子责怪黄澄的劲头。

    不免让有些人擅自认为,黄澄手下的人这就是故意为黄澄开脱的做法。

    一句话让大明寺里所有人都听见了,齐刷刷的扭头看去,这份尴尬让黄澄手下的人,脸红心跳不止。

    但是前朝余党凶神恶煞般的瞪他们,活生生的将他们瞪的毛骨悚然,干脆扭过头去。

    二皇子此时得势一般,轻蔑的对黄澄说道:

    “你看看你底下的这些人,连对付这些余党都心有余,而力不足力不足的,一群废物。”

    这些话任谁听了能够舒服,好歹是禁卫军,就让他二皇子这么的不放在眼里。

    秦覆昔已经簇起了眉头,俨然对二皇子更加的厌恶,幸亏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黄澄身上,等待黄澄如何作答这么棘手的侮辱。

    皇上依旧未动,出神儿的想着什么似的,根本没有看向二皇子和黄澄,所以谁也猜不到皇上有没有听见二皇子这般话。

    说白了二皇子说这些话,就是为了激怒黄澄和他手下的人,可是黄澄向来识大体,不与二皇子一般见识。

    黄澄手下的人也都是一些训练有素的人,不会在这个时刻给黄澄添麻烦,没有吭声,过了一会儿,才互相之间私语了几句。

    黄澄半天没理二皇子,只好硬生生的回应了他的疑问:

    “二皇子,你这么说我手下的人,把皇家的颜面置于何地,况且我只是在秉公执法,有什么不满,大可以在皇上面前说道说道。”

    皇上终于心神初定,回过神儿来了,目光锁定在二皇子和黄澄身上,本想听听他俩的辩论,结果已经结束了。

    秦覆昔因为前几次的事情,在皇上面前已经大打折扣,现在出言,对付二皇子这个不好惹的主,怕是不好帮黄澄说话,反而还会惹她一身麻烦事。

    皇帝对他们几个人,还是略有熟悉,应该不和前朝人有什么瓜葛,他心中尚未明了,就不能说什么了,一切都需要查明。

    大明寺中矗立的人群,看着皇上这种难得一见的眼神,均感觉后背凉嗖嗖的,

    空气凝结住了一切,好像皇上在无言的审视他们,就可以把他们当成空气般的透明人,看穿似的。

    二皇子与黄澄争论完关于前朝的残党,目测皇上严肃的表情,所以就该准备听皇上发落了。

    大明寺里安静得只有风吹拂过的声音,他们屏住呼吸,像在等待惩罚一样。

    皇上倒是未说什么,他已经面临过刀锋在面前略过的威胁,

    与死亡也有一瞬间的缘分。俗话说得不错,这次皇上亲身尝试过守江山的不易,明白了刀架在脖子上的感觉。

    因而皇上在面露可怕的姿态下,只是语气平淡的发话,

    “黄澄,你作为禁军小统领,此次平息有功,随后另有嘉奖,现在你先把这些前朝余党押下去吧。”

    黄澄恭敬的听从皇命,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

    二皇子明明心里气得暴跳雷霆,却习惯了伪装,也不敢在皇上面前放肆,紧握双拳,都掐出了指甲印。

    皇上见黄澄还跪着,就让黄澄起身,马上执行他的命令,前朝的残党等候他的发落。

    黄澄立即站起身来,观察了皇上一眼,想要私自揣测一下皇上的心思,

    可是皇上的心思哪有那么好揣摩,他缓缓退下,而后对下属就是另外一种神情,如同眼眸中有个难解的迷团。

    黄澄的下属们不明白黄澄的困惑,耳朵警觉的竖立着,生怕错过了黄澄对他们的嘱托。

    结果黄澄张口就是严厉的告诉他们,把前朝人等全部都带走,静候皇上的发落,这一堆人一往出走,大明寺里就空出了一大片的趋势。

    黄澄念及与琏的情分,也是很担心琏,吩咐手下的人去押其他前朝的残党,他亲手押走了琏。

    琏表面上也没有表现出怪异的眼神,理应可以想到琏精心策划的行动,最后失败了,还被活捉,心里是有多么的愤怒,又是有多么的绝望。

    秦覆昔之前与琏谈过,可琏如此决绝的行动了,这也是料想中之一的结果,她真的好难受。

    秦覆昔不能再让皇上怀疑她一丝一毫了,所以不敢有太多的动作,随着别人的回头才望了望琏离开的背影。她看见黄澄亲自押着琏,相信琏还是会在黄澄庇护下,暂时没事的。

    毕竟这么多年的主仆情分,她们彼此怎么可能如此不牵挂。

    琏在被黄澄押走之前,似有似无的看了眼秦覆昔,但是瞳孔里确实是印着秦覆昔的影子,长长的睫毛颤抖了两下,眼底含着泪,紧咬着发白的嘴唇,不敢让泪流下来。

    黄澄本想先押着琏出去再说,可还未等他走出正厅,琏就已经绷不住了。

    黄澄忽然一声闷哼,手一阵酸痛感,眼看着琏不再由他押着了。

    琏彻底的情绪失控了,拼尽权利挣脱了黄澄的束缚,然后疯似的跑出了大明寺。

    众人惊讶于琏的举动,势必会觉得这个人非除去不可了,连秦覆昔也瞪大了双眼,不可思议的看着大明寺外面,琏一眨眼就没了影儿。

 第八百二十三章这其中定有什么误会

    琏一眨眼就没了影儿。

    黄澄先是觉得手里一空,而后觉得心中一空。

    如果今日不是情况紧急,二皇子没有让人在大明寺布下天罗地网。如果皇帝不是在这里设宴,二皇子没有在一旁煽风点火说起前朝之事。

    如果琏能够稍稍明白自己的心思,不要那么浮躁。

    其实黄澄已经想好了,自己押着琏。虽然一时没有办法,但是只要出了大明寺,也许还有一线生机。

    但是没有如果。

    现在琏在黄澄亲自押解之下逃出了大明寺,也就意味着琏公然反叛皇帝。黄澄作为禁卫军小统领,从此以后将与琏不共戴天。

    黄澄心里暗潮翻涌。琏对自己的心思,他不是不知道。但是他一心系着秦覆昔,于是把琏放在秦覆昔身边保护她。

    琏对秦覆昔也算是尽到了一个奴仆的责任,未曾让他失望过。

    即使现在琏的身份存疑,疑似与前朝有关联。黄澄当然能够想到,也许琏之前与自己示好,故意接近自己是别有目的。

    但是情之一字,却最是装不出来的。

    他不记得多少次从琏的眼中看见了关切的神情,亦记不清多少次琏为他忙前忙后,准备吃食,备好需要的物品。

    在黄澄的心中,虽然琏一直不能说话。但他有时候会觉得琏是一朵解语花,总能适实猜中自己心中所想。

    为什么别的都猜中了,却没有猜中刚刚的时候,自己明明想把她先押解出大明寺,再寻找合适的机会?

    为什么不明白,自己明明在皇帝面前,仍然尽力,暗中阻止二皇子继续对前朝的人不利?

    时也,命也。

    琏从来没有要求过自己,为她做些什么。

    黄澄想到这里,心里一阵酸痛。

    黄澄依旧愣着神站在那里,他没有去追琏。

    也许他一时失了神,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也许在他心里,压根儿就不想去追赶罢了。

    皇帝的眼神越来越凌厉,仿佛能把人的身上剜出个大洞来。

    秦覆昔扫了一眼,心里大惊。但更让她后怕的是,黄澄依旧如同没事儿人一样,定定的在那里站成了一截老树桩。

    黄澄今天是怎么了?

    秦覆昔越看心里越惊,却不能出言提醒。

    她正在心里犯愁,好巧不巧,一眼瞥见了给皇帝进茶的侍女。

    茶盘里托的却是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

    秦覆昔一下子得了主意,故意指着那小盖钟问黄澄:“这是什么瓷?”

    那黄澄也是聪明之人,当然明白她的意思。皇帝虽然知道秦覆昔的意思,但既可以说她问的是“瓷”,也可以说是“词”。他挑不出毛病来。

    皇帝黑着脸装作不知道的样子,却有不明底细的人窃窃私语:这都不认识,还问是什么瓷。看来堂堂三皇子妃,腹内原来草莽。

    就见黄澄跪倒在皇帝面前:“黄澄请求皇上恕罪。”

    黄澄一边说着,一边摘下象征身份的顶戴花翎,轻轻放在自己身边。

    皇帝还未说话,就见二皇子紧走几步来到黄澄近前。

    秦覆昔的目光跟随着二皇子,不知道在这节骨眼儿上,他是不是又想刮一阵阴风。

    果不其然。

    只听得“哐啷”一声,二皇子随身佩戴的长剑已经出鞘。

    “二哥在父皇面前,为何私自挟带武器?”秦覆昔心里暗叫一声不好,随即出声。

    她说的在理,料得皇帝也不会驳回她的话。

    “你有所不知。我得知前朝叛乱之人今日必来,遂在大明寺布下了天罗地网。我之所以随身挟带武器,只是为了保护父皇。”二皇子一边说,一边用崇拜的眼神望着皇帝。

    皇帝微微点了下头。

    秦覆昔刚准备问“叛乱已平,为何还不解下武器”,就见二皇子用长剑挑断了黄澄腰间的一根绳子。

    一块玉佩滚落在地上。

    玉佩滚落的一瞬间,秦覆昔已经猜到了这是怎么回事。

    这块玉佩是琏送给黄澄的,却有特殊的意义。这应该是前朝公主身份的象征。

    黄澄隐约之间,也想到了或许有这么一层意思。只是当局都迷,他没有秦覆昔想的通透。

    黄澄准备拾起玉佩,就见二皇子抢先一步把它拾起来了。

    二皇子用袖子把玉佩擦拭了一下。

    “父皇明鉴。原来黄澄一早就与前朝的人有勾结。这块玉佩是前朝公主之物,而今却被黄澄随身佩戴。”

    二皇子一边说,一边观察着皇帝的神色。

    只见皇帝的脸绷紧着,分不清悲喜。

    但在听见二皇子说完这句话的时候,依旧疲惫地摇了摇手。

    皇帝身旁的公公立即会意,摊开一块帕子,示意二皇子把玉佩放在帕子上。

    二皇子小心翼翼地放好,公公佝偻着身子递给皇帝。

    皇帝拿起玉佩仔细看过一遍,轻轻放在案上。

    皇帝用眼神示意二皇子继续说下去。

    “依儿臣愚见,黄澄与前朝公主两情相悦,这玉佩便是他们的定情之物。只等时机成熟来个里应外合,这天下……”

    二皇子说到这里故意停下了,本来气氛就很紧张,这下被他搅得草木皆兵,人人自危。

    皇帝知道他没有说完的话:这天下就要易主了。

    二皇子却没有接着这个话茬说下去,转而厉声对黄澄说:“小小禁卫军统领,竟敢与前朝勾结,妄想颠覆我朝。今日竟敢当众放走前朝公主,纵虎归山。按我朝律法,当灭九族。”

    秦覆昔知道二皇子虽然是危言耸听,但并不是绝无可能。这一切都在于皇帝的一句话。

    但是偏偏黄澄仿佛根本没有认清形势,只是一味跪着,并不说一句话。他一直盯着石头的尸体,视线从未移开过。

    秦覆昔心里的着急与担忧,无法言表。

    眼见着皇帝一个眼神便是杀伐决断,秦覆昔再顾不得那么多。

    她双膝一软跪倒在皇帝面前。

    “父皇请息怒。黄澄忠心为国,天地可鉴。这其中定有什么误会……”

    秦覆昔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皇帝的声音打断。

    “误会?难道说前朝公主的玉佩,会自己跑到他身上不成?罢了,别说了。”皇帝又显出疲惫的样子。

    秦覆昔的嘴张了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