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第129章 打架
此次边疆造反来势汹汹,早在太祖时期边疆已经归入大唐囊中,毕竟边疆收复已久,朝廷对边疆也有点疏于监护,再者这次造反是乱党余贼筹备已久,朝廷一时之间也压制不住。
在大婚之际摊上了战事,宁安公主的婚事要么推迟,要么一切从简。心高气盛的宁安在经历慧安的盛大婚宴后,自然是不愿从简的,因此她与陆钰的婚事被延后,至于婚期延后到何时也不确定。元帝现在忙于与大臣商量对付镇压边疆的事宜,也根本无暇顾忌宁安公主结婚的事。
虽然此次造反声势浩荡,但毕竟远在边疆,要开战估摸也不会一下子打到长安城,因此长安城的百姓也没有太过于惊慌,倒是和往常一样,该吃的吃,该喝的喝。而宁安公主成婚前夕遇上了这档战事,也没少成为百姓们平日的谈论的话题。
听到边疆造反这个消息,待字闺中的慕容诗倒是极为担忧。有小道消息传来,先前征进军营的新兵都被安排前往边疆镇压,而慕容正作为新兵的一员,估摸也被安排去了边疆。
听闻边疆人骁勇善战,打起仗来十分凶狠,更何况孽党尧申不止善战,还善于鼓动人心,慕容诗怕慕容正会出什么意外。
几天后,毗邻边疆的瑶州和户州失守的消息传来,长安城的百姓们终于开始重视此次战事。听闻尧申身边有一幕僚,善于布置战略,这次两州失守,有绝大部分的原因是那位军师幕僚布下了陷阱。此次军队中了陷阱,两州失守不止,士兵伤亡惨重,一时之间,造反余贼士气大振,气焰强盛。
得知士兵伤亡惨重,慕容德他们寝食难安,肖氏更是病得卧床不起。战事一日不结束,他们便每日都处在担惊受怕的日子里。如今他们无能为力,唯一能做只是求神拜佛保佑慕容正平安归来。
毕竟求神保佑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大多只是慰藉自己内心罢了,但俗人就是俗人,尽管没有一点有用功,但还是会去做。
慕容诗得到了肖氏的应肯,决定出府去一趟观音寺,本来今日秦允之休沐,陪同她去寺庙。但因为战事吃紧,众臣商议边疆造反之事的决策,休沐只能作罢,慕容诗只能独自前往。
慕容诗带着沉重的心情去了寺庙,可来到寺庙却被她撞见好几个嚼舌根的妇女在散播谣言,说大唐士兵怯弱无能、此战凶多吉少云云。
一心记挂着大哥的慕容诗听到此言后,爱国之心瞬间奔腾而出,一上前便是指着那几个妇女鼻子骂,后来甚至还了打起来。毕竟观音庙是佛门的清静之地,国难当前,一群女子打作一团,简直不成体统,最后一等人被送进了官府。
可殊不知慕容诗打的其中一个妇女竟是兵部侍郎的妻子,虽说慕容诗名声长安,但三品官员处理一个毫无权势的商家之女却是一件易如反掌的事,更何况慕容诗确实出手打了人,因此慕容诗被关进了牢里,一关就是两天。
毕竟慕容诗的名气很盛,再者观音寺乃人流密集之地,因此慕容诗教训谗言贵妇一事传遍了坊间,更是传进了元帝的耳中。
元帝知悉后龙颜大怒,本来此前他就已经听到民间的一些影响军心民心谗言,他当即将几个妇女严惩,甚至他们的为官的丈夫也被套上一个内宅事务整治不严的罪名,降职扣俸禄。其实几个妇女也罪不至此,但他们触上霉头,元帝拿她们以儆效尤罢了。
虽然受了两天的牢狱之灾,但慕容诗却因祸得福而得了一个不畏强权、忠义爱国的美名,还受到了元帝黄金百两的赏赐。
从大牢里出来慕容诗惭愧极了,本来他们便心悬剑上记挂着慕容正,在这个节骨眼她还发生了这等事情让家人们操心。
本以为会受到一顿教训,可没想到慕容德和肖氏非但不骂她,还大为称赞她。
然这事还没告一段落,慕容诗出狱的第二天便传来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就是造反的领头目尧申被咱大唐的军队砍了头颅,被挂在了边疆的城池上,而尧申的幕僚也被射杀,边疆失了领头人指挥瞬间溃堤,一下子唐军将两州收复,还将边疆的发叛军打了一个落花流水,收复边疆指日可待。
尧申一死,这可是普天同庆的好消息,无了头的龙哪能掀起什么波浪,更何况那最多只算是一条蛇罢了。
虽然唐军胜利在望,但至今却没收到慕容正的信,慕容诗他们也是颇为忧心。
**
远在万里的边疆。
一具脸色苍白得无一丝血色的身躯安静地躺在了床上,镇北将军孟龙看着一旁的换药的军医,眉头紧蹙开口,“他的伤势可有好转?”
而回应孟龙的是一声怜惜的长叹,“回将军的话,他伤势过重,又因边疆环境条件恶劣,所需的药物缺失,恐怕撑不过今日。”
看着安静地躺在床上的男子,虽然脸容白得像一张白纸,但丝毫没有掩盖他英气的脸容。孟龙心里生出一阵敬佩和惋惜,若不是他潜入敌营,将尧申的头颅砍掉,这战事恐怕还是持久战。这人可是立了大功,只可惜身受重伤,回到军营时就陷入了昏迷,至今未曾苏醒过。
“八百里加急,慕容正为绞杀贼人尧申,不惜潜入敌营,请皇上……赏封。”虽然孟龙知悉慕容正或许熬不过今日,这口信还未传至元帝的口中,这人都可能要入殓了,但“追封”二字他实在说不出口,毕竟还是此时人还是活生生的,更何况说不准老天惋惜英才,不忍收了他,因此他也不敢把话说绝。
“不惜一切好生照料他。”孟龙一脸惋惜地摇摇头,同军医交代了几句便走出了营帐,这尧申一死,但他还有还多事务需要处理。
趁着军医出去熬药的片刻,一个穿着军服高挑偏瘦弱的身影走进了营帐中,他死死地看着躺在床上的人,热泪突然夺眶而出,“你不能死,你答应过我不会死的。”
“我一定不会让你死的。”那人用手将脸上的泪抹去,看了床上的人一眼,他咬牙,踱步走出了军帐。
☆、130。第130章 丫宝可是你的心上人?
因为边疆造反一站的告捷,突然间在坊间流传出一个流言,慕容诗是大战的福星。毕竟大战期间凑巧发生了慕容诗在观音庙一事,然后事情解决了,唐军也胜利了。因此不少百姓们就传慕容诗的福气带旺了战争的胜利。
而作为当事人的慕容诗来说觉得这简直是无稽之谈,她的事只是正好发生在这节骨眼上罢了。至于当今圣上来说,这更是荒唐,毕竟大战告捷是因为士兵的骁勇善战,哪会因为一个小女子所谓的福气。
然镇北大将军八百里加急的口信传来,此次大战告捷的主功劳是归于一个士兵英勇地潜入敌方的阵营,将敌方首脑尧申的头颅砍下,然后使得造反军军心大失,最后被攻破,而这个士兵正是慕容诗的亲大哥慕容正。
本来元帝对慕容诗还是挺反感的,毕竟大战的告捷靠的是一个小女子的福气,简直荒唐至极。但如今得知潜入敌营暗杀尧申的人是慕容诗的大哥,而且还听闻慕容正以身涉险,身负重伤,说不准如今已经上了西天。
更何况那谣言是从传出坊间传出,也不能将怨气发到一个小女子身上,因此,收到加急的消息后,元帝心头里的怨气瞬间消失得一干二净。
元帝当即赏封慕容正了一个都尉的功勋。
圣旨一下达,赏封当即送到了慕容府,面对这赏封,还没收到消息的慕容德几人一头雾水,而后才得知是他儿慕容正立下了汗马功劳,元帝特此赏封。
面对这光荣的功勋,慕容诗心头里并没有喜悦,反倒一股不好的预感在心头里蔓延。
“我大哥如何?”这战事告捷了好些时日,而他们却一直没有收到慕容正报平安的家信。
“这……”送旨的谢公公脸上也是一片犹豫之色,先前元帝还嘱咐他一定要安抚好都尉亲属们的心情。
面对几人的追问,特别那小姑娘如利刃的眼刀子,作为皇上身边的红人,他的心里阴影也是颇大的,毕竟他们迟早会知道都尉的情况,思量再三他决定还是如实地将情况告诉他们,然后再使劲嘴皮子安慰他们。
然而谢公公的如意算盘却打错了,这消息一说出口,他还没来得及安慰半句,这当家主母却突然晕厥过去了,而剩下的几人也一副“你快滚蛋”的神情。
向来臣子都敬重他几分的谢公公第一次觉得如此挫败和狼狈,他只好放下圣旨和封赏,说了句“保重身体”便连忙撒腿走人了。
身受重伤、情况严峻、军医说可能撑不过一天…谢公公的话在慕容诗的脑子里回响。
不会的,慕容诗不相信,慕容正一定会吉人天相的。更何况,慕容正虽然伤势严峻,起码口信传出时还是生人。总之,一日没结果她也就不会相信。或许没准明天就会有口信传来说她大哥大难不死。
**
边疆军营。
“军医,他的眼皮子动了。”看着床上的人,虽然脸色依旧苍白,但见之有苏醒之势,孟龙激动地站起身子,喊过军医。
军医闻言,立刻走到慕容正身前,替他检查。刚把上脉门,床上的人更是睁开了双眼。
对上那双清明而镇静的眸子,孟龙面露喜色,而军医依旧继续替慕容正诊断着病症。
“将军,慕容都尉总算熬过了这一关,身子虽然还是很虚弱,但已经度过了危险,接下来只需好好养一下身子便很快恢复了。”京城里虽然不知慕容正的状况如何,但封号已经让人传到了军营,因此军医的这声都尉也是没有交错。
“来人,八百里加急,快给京城传口信,慕容都尉大难不死,只需静养身子并无大恙。”孟龙喜上眉梢,当即开口。
“慕容老弟,你身子可有不适?”孟龙继而问道,其实他想问慕容正他还记得他吗?因为慕容正回到军营时全身都是鲜血,身中四箭,其中一箭还是靠近心脏位置,而脑子也有一个大伤口,鲜血如流水般汨汨而出。
“有劳将军关心,卑职无碍。”慕容正想回一个敬礼,但无奈身子一动全身抽痛,俊脸也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这些虚礼你就别管了,你有伤要好好休养。”孟龙连忙按住慕容正不让他乱动,以免再次扯裂伤口。
“你知道吗?你这次立了大功,皇上赏封你为都尉,请旨已经送到你们府上了。”见重伤过后的慕容正还是一脸平静的样子,一点死后重生的喜悦或者潜入敌军的后怕都没有,孟龙心里暗叹了口气,心道不知他是不是吓傻了,便将他昏迷后的事情告诉他。
而受到赏封的慕容正依旧没有喜悦,反倒还紧蹙着眉头,他开口,“劳烦将军替我休书一封告知我的家人我安然无恙。”虽然他不知道自己昏迷期间的事情,但听到军医说死里逃生就知道他先前的情况一定很紧急,若是家人们得知,定然很伤心。
“你放心,我马上让人去。”孟龙赏识地点了点头,眼前这人他果然没看错,难得的忠义孝子。
“倒是你,丫宝可是你的心上人?我可不止一次听到你嘴里提到这个名字了。”孟龙打趣地看了床上的人一眼,慕容正想来冷淡,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他倒是想看一下这人的反应。
然孟龙的如意算盘打错了,慕容正虽然眉头恢复平坦,但依旧一副淡淡的表情,“丫宝是我胞妹。”
“将军,请问火禾呢?”慕容正脑子突然里出现一个高瘦的清秀男子身影,好不容易松下来的眉头突然又蹙了起来,他决心潜入敌营时,火禾万般劝阻,劝阻不成还要和他一同潜入敌营,但此举险峻,慕容正并不舍火禾陪他丧命,于是他便在火禾的酒里放了迷药,然后独自潜入敌营刺杀。
慕容正突然露出紧张的反应倒是让孟龙一愣,不过想起二人的关系,倒也也觉得怪异,他摇了摇头,叹气道,“你和他还真是患难兄弟啊。”
☆、131。第131章 封赏
“你和他还真是患难兄弟啊。”孟龙继而道,“慕容弟,你知道你独自潜入敌营时多么危险吗?你回来时候全身是伤,衣服都成了血衣,你身中四箭,其中一箭里心脏不到一寸,你呼吸浅弱,有一瞬还停了心跳,大家都以为你活不成了。后来也不知道火禾那个小子从哪找来了一株雪芝,把你的命从鬼门关里给救回来了。”
“只可惜了火禾那小子。”孟龙凌厉的脸上布满怜惜。
“火禾他怎么了?”慕容正也不知从哪来的力气,突然坐起了身子,脸上尽是一片焦急之色。
“你不能动,伤口都裂开了。”慕容正胸前的绷带当即染出了一朵红色的小花,军医连忙上前摁住慕容正。
“火禾他为了采这药,摔进了山崖,还好命大,被巡逻的士兵见到,救了回来。他当时虽然昏迷着,但手却紧紧地拽着雪芝,口中不停地叨念着说要救你。只可惜他摔断了左手和双腿,右腿更是严重,先不说行军打仗,恐怕以后行走也有影响。”
慕容正和火禾是出生入死的好兄弟,孟龙也清楚,见慕容正这般紧张,他也不藏着掖着,连忙告诉他火禾的情况。
“不行,他在哪?我要见他。”听到火禾为了他而耽误了前程,向来沉着冷静的慕容正也不禁变得不冷静起来,军医一时之间也摁不住他。
眼见他胸前的绷带沁出的鲜血越来越多,孟龙上前一把将他按住,冷声道,“你这条命是火禾千辛万苦救回来的,你如今虚弱得很,不好好休养难道还要把火禾的一番心血给浪费掉吗?”
听了孟龙的一番话,慕容正总算沉静下来了,他又恢复了往常的淡然,任由军医替他重新包扎伤口,只是双眸幽深,让人看不清他在想什么。
**
长安城。
慕容诗他们这几天可是经历了如上天入地般的跌宕起伏,先前消息传来说慕容正可能活不成了,没想到今日又传来消息说慕容正大难不死,如今待在在边境静养身子。
虽说得知胞兄不死的消息,慕容诗并无多大的喜悦,因为连日从边疆送来的消息已经将他们一家折腾得厉害,毕竟边疆远在千里,尽管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消息还是会有延误。说不准今日说没事,没准过几天又是别的,因此一日看不到人他们也不会放下心来。
不过直到此次慕容正的一个信物和一封亲笔书写的信件送来,慕容诗他们才终于相信慕容正是真的无碍。
慕容诗看着那枚金黄色的驼表,那是慕容正出行时她亲手送给他的。而慕容德也认得儿子的字迹,证实那信确实是慕容亲笔所写的。
信的内容很少,只有短短的一句“吾儿无碍,望爹娘、二弟、丫宝保重身体”,可就是偏偏这句话,让他们连日来的担惊受怕瞬间溃堤,他们抱作一团互相慰藉哭泣。
**
边疆造反一战已告捷,所有的造反贼人孽党都被剿灭,大唐重新将边疆收入麾下。
战事刚结束,宁安公主也便缠着元帝开始重新安排她与陆钰的婚事。毕竟边疆此战一拖便是一个余月,若不是边疆造反,如今她已经是陆钰的妻子了,每当想到这,宁安公主便十足气愤,恨不得边疆人全部死绝。
而因为战事刚结,又因朝廷长期对边疆的疏于管理,此战引起了他们对收复地的重视,未免再次出现像此次边疆造反的事情发生,朝堂上的大臣纷纷出谋划策,元帝也根本无暇再顾及宁安公主的婚事。
见被宁安公主缠得烦人,元帝一气之下将婚期定在了年后,比慕容诗与秦允之的亲事还晚上几天。
宁安公主向来仗着元帝的宠爱在宫里蛮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