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策答道:“这倒不是,大约是今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皇上心里高兴,所以临时起意吧。”
刘楚“哦”了一声,对皇帝的想法,不论好的坏的,她都不是很感兴趣。先不说她本来生长的那个年代,自小就在家里是个独生女,整天跟个小皇帝似的被宠着,所以对于这位集权力地位于一身的真皇帝也就没太大的好奇。再者就历史意义来讲,北宋加上南宋的整个宋朝,在历史上除了对于艺术文化方面贡献比较大以外,基本上是属于中华人民认知中丧权辱国比较耻辱的时代,在这一点上,有点小愤青思想的刘楚就有点不屑了解这位“宋朝”的皇帝了。
要不是因为宋朝后期的腐败无能,继而出现不少如岳飞一类的知名人物,那整个宋朝统治时期的宫廷朝堂还真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
刘楚低头喝茶,不语。
公孙策见刘楚不搭话,也没说什么,继续一边揉着肩膀一边埋首与卷宗里。
又看了一会,公孙策才又不着痕迹的问:“刘姑娘的家里还有什么亲人么?”
刘楚一怔,然后淡淡的道:“爸爸妈妈……不是,是爹娘,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有叔叔婶婶姨姨姨夫表兄弟姐妹,总之,若说走的近的亲人,也不少吧。”
公孙策手下一顿,刘楚几乎不提自己的家人,今日趁着过年,本来也是随口问起,却没想到原来竟然有这么多:“那刘姑娘为何独自一人来到汴京?姑娘家在外,家中不担心吗?”
刘楚苦笑一下,说道:“估计是担心坏了吧。”她似回味似的说道:“若是在家时,此刻恐怕是闲不下来的,早就准备着去爷爷那里守岁了。”
“从初一到初五,几乎天天要出门去,到了这里,突然才觉得,原来年还可以这样过。”也是,有家人和没家人怎么能一样呢?
“吃饺子逛庙会,家里的长辈还会给压岁钱,天天都是热热闹闹的……”
公孙策见她语气中尽显落寞,张了张嘴想劝慰一番,最终还是化为一声长叹,什么也没说出来。
两人就这样有一搭无一搭的说着听着,直到依稀听到外面街上开始时不时的想起“噼里啪啦”的爆竹声时,这才惊觉,外面的天已经渐渐的黑了。
就要过年了。
作者有话要说:
真的非常抱歉,由于前些日子下大雨,下班的时候笔记本套着袋子打着伞还是被雨水泡了,只好送去返厂维修,厂家说需要七个工作日才能取,昨天电脑拿回来后发现里面的东西都被格掉了,什么也没留,所以只好重新补(大哭!!)
今天特意请假一天呆在家里补稿子,能补多少是多少吧,最近不定时更新,补上一章就发一章!(好再写过一遍的东西有印象,补起来不太费劲)我一定加快速度重码!
其实都写到猫大的表白了……(郁闷到挠墙)
最后再次谢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
第57章 何处相思明月楼(四)
放爆竹可能是中国自古以来在过年时所留下的最悠久的一项传统。它到底是因为寓意辞旧迎新还是本来以吓跑那个叫“夕”的怪兽而起源都不得而知。不过在三十这天晚上,在刘楚不知具体时间的时候,听着外面爆竹声越来越多,越来越响的时候,她便知道,离新年越来越近了。
古代时这顿年夜饭与现代有些不太一样。
在现代,都是大伙一起吃了晚饭,然后等到夜里十二点时再吃一顿饺子才算作罢。而这里的规矩便是饿了可以先垫一些糕点,三十这天晚上的正餐不论是年夜饭还是饺子都要等到真正的“年夜”时刻才可以开动。
刘楚被人领着到了厅堂中,然后被安排在主位一桌,正坐在偏正中与公孙策相隔两个位置的地方。
这让她有点诧异,按说按照古代礼仪来讲,主桌是不应该坐有女子的,当然除非这名女子是一家之主,或主母一类的人物。否则即便是客,或是家中妾侍女儿也不应该坐主桌才对。但她却坐了,不仅如此,这一桌除了主位给包拯空着以示尊重,剩余的十个座位来看,左侧空有一位大概是留给展昭的,右侧下手第一位坐着公孙策,然后是四大门柱,左边挨着似乎是展昭位置而坐的就是刘楚,然后接下来便是白玉堂和丁氏双侠也赫然在列。
一桌人,刚刚好坐满。
几人相互点了头算是打过招呼之后,刘楚却对这样的座位安排有点坐立不安起来。虽然她挺瞧不起古代这些乱七八糟的规矩,但身处在这个时代里,她可不好非搞什么独断独行标新立异那套,真出了什么大不敬的事,这里人一人一口吐沫都能淹死她,更何况还有针对各种藐视礼仪而出台的各种刑法等着呢。
众人陆陆续续的按位置坐好,又等了一会,差不多快到子时正中,公孙策这才展着衣摆从座位上站起来,包拯不在府内,这过年时的“开餐演讲”自然得由公孙策这个府中“第二把交椅”来完成。
公孙策长话短说,将感谢之言和对新年的展望几句带过,又举杯代包拯向开封府辛勤工作了一年的人敬了酒,才宣布聚餐正式开始。
至于赐福写对子那项活动,本该由包拯亲手写了在这时候赠与众人,可由于事出突然包拯只好提前写好了让公孙策代为转交给大家,也算是提前祝福了。
公孙策落座,然后招呼主桌这几人动筷子,刘楚先扫了一眼桌上的菜式,鸡鸭鱼肉样样不落空,甚至还有些开封特色的吃食,显然比起开封府平时的节俭模式一下提高了不止一两个档次。
刘楚看着张龙赵虎几人已经开始动了筷子,旁边的白玉堂和丁氏双侠也已经开始相互敬起酒来,这才也跟着夹菜来吃——不过只敢夹离自己最近的几盘,站起来夹菜实在不礼貌,可恨这时代没有个带转盘的桌子,她只好看着对面的桶子鸡眼馋。
像是约定好一轮扫荡完毕似的,其余桌上的比较爱热闹的人都已经纷纷站起来挨着个的敬起酒来,包拯和展昭不在,公孙策却一直告饶着不胜酒力,刚刚开餐之前敬的那杯酒还只是个杯底而已,这才让众人的敬酒对象变成了四大门柱,于是刘楚所在的这个主桌便一下热闹了起来。
刘楚小口小口的吃菜,饿了大半天了,她没出现饿狼扑食的吃样也实属不易。她一边看着四大门柱被底下这帮子衙役捕快左一杯又一杯的灌,一边又时不时的瞄两眼正优哉游哉犹如在茶室喝茶的公孙策拿着个茶壶为自己添了杯水,显然笑眯眯的看着眼前这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怎么看怎么有种不怀好意的味道!
刘楚突然对这种公孙策式的微笑有些过敏。
刘楚正想移开视线,突然发觉公孙策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对上了她的眼神,两人互相打量片刻,公孙策又是一笑,然后突然起身,举着个茶杯向刘楚这边走了过来。
“刘姑娘。”
公孙策捧着杯子向刘楚致意,吓得刘楚立马放下筷子站了起来,忙回礼道:“公孙先生。”
公孙策道:“刘姑娘不必多礼,自与刘姑娘相识,姑娘的医学知识着实令我受益匪浅,而姑娘又帮了开封府许多忙,今日正逢过年,我以茶代酒,全当聊表对姑娘的谢意。先干为敬。”说罢,公孙策也稍显豪迈的一仰头,将茶水一饮而尽。
“这……公孙先生不必客气。我……”刘楚也欲回饮一杯,可奈何刚才开餐公孙策敬酒时,她杯中的酒早就被她一口喝了个干净,现在杯中正空空如也。她尴尬一笑,说道:“公孙先生,小女子不胜酒力,不如也以茶代酒,当做谢谢包大人与公孙先生这些日子以来的照顾。”
说罢,刘楚伸手去抓桌上放着的茶壶,谁想却被一旁的白玉堂似笑非笑的拦了下来。
他举着酒壶将刘楚被子注满,然后起身斜她一眼,说道:“不胜酒力?当日在樊楼之中,我可对刘姑娘的酒力佩服的紧啊,啧啧,竹叶青可是能一杯接着一杯的喝呢。”白玉堂似是对着公孙策解释,可那话语之间可完全是冲着刘楚来的。
刘楚一计眼刀飞过去,我和你不熟,有必要这么拆我的台么!
白玉堂不理她,倒完了酒又给自己倒上一杯,放下酒壶,举着杯笑着对公孙策说道:“白玉堂先敬公孙先生一杯,祝先生万事如意了。”说罢,又挑衅似的看了刘楚一眼,才仰脖一饮而尽。
公孙策也将茶水引尽,又倒了一杯看向刘楚。
刘楚尴尬的一笑,举起杯来说道:“小女子谢谢公孙先生这些日子以来的照顾和教导,新的一年还请先生多多指教了。”
两人又相互饮罢,刘楚放下杯子,正打算重新落座,却见公孙策站在一旁并没有要走开的意思,于是她也不好意思独自一人坐下,双眼看着公孙策不知他是何用意。
公孙策站在原地看了看刘楚,心思一转,便笑呵呵的问她:“刘姑娘,你觉得开封府如何?”
刘楚有点蒙,公孙策这话简直前言不搭后语,让她完全摸不着头脑,想了一会也没有点头绪,只好答道:“很好呀!整个大宋谁不知道开封府里有位青天包大人,是位难得的好官。”
“我是问,刘姑娘觉得开封府这地方如何?”
她又想了想,说道:“自是京师重地。”
公孙策不着痕迹的一叹,他想问的自然不是这个,可奈何刘楚那脑袋瓜子就是不开窍,答了几次都没答到点上。
“公孙先生……”刘楚看他似乎一瞬间萎靡了一下,有些担心。
公孙策轻轻嗽了嗽嗓子,干脆开门见山的问道:“刘姑娘,若是让你一直住在开封府,你可愿意?”
哈??!
刘楚瞠目结舌,眼珠一错不错的看着公孙策,这问题犹如天外飞仙一般,实在让她有点摸不到轨迹。
“如何?”公孙策又问。
他这问题其实在心中早已盘旋多日,自打丁月华来开封府那日开始,明眼人都不难看出展昭和刘楚之间那点若有似无的情愫,再到后来刘楚因青龙珠的事对着包拯那一跪——当然是那时候包拯跟他说过的,他就觉得这个女子知进退不骄纵而且还难得的有学识有胆识,比起稍有蛮横的江湖女子丁月华,配他们开封府的展护卫似乎更好一些。
当然,其中更大一部分是展昭也对人家有点意思,不然剃头挑子一头热的事他撮合半天也没用。
若是刘楚和展昭成了亲,那势必是要住在开封府里的。虽然成亲之后本应该出府居住,可按照展昭的性子,怕是不会走的,毕竟包大人还在这里,而且府中也不是没有成了亲依旧住在开封府的例子,也没什么不好的地方。
他今天问刘楚这话,本来本意是想问刘楚能不能接受正式成为开封府一员的事情,要是能接受,将来为这事展昭也会少些烦恼。他这本算是为展昭先打个头阵探探底来着,谁想到刘楚偏偏在这个事上变成了个榆木脑袋,怎么也转不过这个弯来,让他也暗自着急不已。
刘楚挠挠头,“这个,我不是在这住过么?而且我家离着很近啊!”就在对面,来回用不了两分钟。
公孙策很挫败。
白玉堂在旁边一边喝酒一边听着这二人的对话,心中对公孙策的打算也明了几分,刘楚这人虽然只是认识不熟,可对于这几日他从多方打听来又暗自观察她照顾丁月华来看,应该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姑娘,毫不矫揉做作,却也不是江湖儿女那般不拘小节,骨子里有些一视同仁,却又完全不是不懂礼貌。但碍于丁家,尤其是丁月华更如同他亲妹子,对于展昭这事,若真让他从旁选择,他还是更不愿意看到丁月华伤心难过。
这下听着公孙策话间已经有些要挑明二人之事的意思,连忙插话进来,打断了公孙策的追问。
他对着刘楚道:“那日看刘姑娘酒量不俗,今日那臭猫不在,不如你跟五爷我喝上几杯如何?”虽是问句,可那眼神分明就是‘你要敢说个不字,爷爷我定叫你悔不当初’的模样。
刘楚脑后黑线一大排,却也不好再多说什么,今日这聚餐座位就挺诡异,后来公孙策的问话也诡异,最后这白玉堂的劝酒就更加诡异了!
白玉堂才不管刘楚心里那些弯弯绕绕,他二话不说,给她满上酒,先干过一杯,抬眼见公孙策微笑着走回座位,他这才松了口气,然后更是卖力劝起酒来,
二人就这么你一杯我一杯的喝着。转眼,一壶酒便直接见底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二更~~话说这是更文以来头一次一天更两章哎
中间我砍掉了一段关于娟儿的,大约有两章,存稿通通没有了,那两章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过度,和猫大他们没啥关系,所以我就干脆直接砍掉了,直接重码了后面的内容。
下章猫大就回来了~~
另外 我想换个书名,但是不知道叫什么好,各位有什么建议么?(我快起名无能简介无能了……)
第58章 可怜楼上月徘徊(一)
白玉堂和刘楚饮过一壶之后,纷纷被丁兆兰和丁兆惠给劝了下来。
不为别的,只是白玉堂这一大老爷们一个劲的劝着一个姑娘猛喝酒,实在不属于纯良的行为。
当然,白玉堂也不是纯良的人。只是他虽然自诩“风流天下我一人”,倒也真没做过什么烂风流的事,可是今天这种灌酒行为实在是不应该,这哪还算风流?分明是要往下流上靠了。
白玉堂酒量不错,先与丁氏双侠喝过一阵之后,又和刘楚你一杯我一杯的灌了一壶,仍旧不显醉意,只不过酒这东西,总是趁兴而来,让人轻易露出本色。
只见白玉堂“砰”的一声放下酒壶,然后邪邪一笑,冲着刘楚说道:“刘姑娘果然好酒量。”
“那里那里,总是不如白五爷的。”
其实刘楚已经有些酒劲上头了,她原本酒量还不错,可是也禁不住空腹连连喝酒,现在没趴到桌子下面去还真多亏了之前吃的那几口菜再加上今日这壶酒明显不是陈年老酿的原因。
白玉堂不知从哪摸出把扇子,很是得意的轻轻敲着桌沿,“嘭嘭嘭”的颇有些节奏,他盯着刘楚看了一会,说道:“可惜今日那臭猫没在,总不好拉着你一直喝,不然定然是要不醉不归的。”
刘楚抽抽嘴角,应道:“真是可惜小女子酒量浅,不能陪白五爷尽兴了。”
白玉堂“嗯”了一声,转头扒拉着筷子,连连吃了几口菜,话题便又转到另一边:“其实有件事我倒挺好奇的,当时娟儿姑娘为何称你为楚姑娘?你二人的关系很好?”
刘楚摇了摇头,说道:“也不是,当初见到娟儿姑娘时,我化名为楚留香,所以她便一直叫我楚姑娘。”
白玉堂眼眸一闪,笑道:“原来如此。”接着,他又轻哧一声,似乎觉得自己的这个话题有些太过刻意。对于刘楚,白玉堂其实是有些好奇的,只是一直没机会去探上一探。不论是出于对丁月华的关心,还是对展昭的仗义,或许还有一些看戏的意思,他都不会错过这三人的纠缠。可在他看来,她却几乎没有什么“落单”的时候,身边陪着的不是展昭就是公孙策几人,要不就是呆在她的家里足不出户,让他倒一直到不到一个合适的机会来满足一下他那有些泛滥的好奇心。
“刘姑娘,你和那臭猫,到底是什么关系?”白玉堂问的坦白,今次正好赶上展昭不在府上,周围虽然都是人,可喧闹的声音恰巧可以盖过他的问句,再加上刘楚刚才与他对饮那么多杯,酒后比较容易吐真言嘛。
刘楚噎了一下,搞不懂白玉堂这究竟唱的是哪一出。她和展昭的关系现下正微妙的连当事人都有种“欲语还休”的感觉,这让她怎么回答白玉堂?
白玉堂看她一眼,说道:“莫不是那臭猫的红颜知己?”
“啊?”她呆了一下,他还问的真不客气。
“难道不是?”白玉堂似是喃喃自语,手底下又给自己满上一杯,然后说道:“难不成还真是那臭猫先移情别恋了?”
刘楚听他似是在说展昭的坏话,不做多想便已经气恼的瞪了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