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08925 20:20:57 字数:4273
到深夜时分,李立一行被渔民押回一个渔村,被关到了一水牢下面,只留下二个人在水牢上面看守。
泡在海水里,李志发起了牢骚:“TNND,今天本少爷怎么尽和一些水扯上关系,山里面的水又冲又淹的,现在又被关到这里腌咸菜,老子回去一个月也不想洗澡了!”李臻也说道:“谁叫咱是一个老爸生的?有什么罪也只好一起受了。”李立也接嘴道:“其实这也算不了受罪,你们不知道海水美白吗?回去老爸一看咱们外出一趟,一个个都晒得白嫩嫩的回来,那就有得追问了,老爸不是一直嫌咱妈黑珍珠?。。。”
林萱见他们三个到这份上了还有空瞎扯,真是哭笑不得。
她用肩膀推了李立一下说:“你就想这样泡一晚上?到时你老婆还没有她就先成老太婆了!”李立一想也对,当即就左右查看想找个什么法子离开这里。
当时他们被各自绑到了一根柱子上,整个水牢就这么十来根柱子,基本上都被他们“霸占”了。李立这人平日是有些痞,但危急时候被人一逼还是能够逼出法子来的,他数完了柱子数量后,心里就有了底。
他低声对大家说:“你们看,我们有10个人,柱子有十二根,插得不是很深的,而我就在最外面;我们同时往一方向用力推的话,这水牢很容易塌下来,他们用的土枪进了水就无法使用了,那时解决那两人还不容易?一会看我点头,就一起用力往我这边推,准备好了吗?”林萱一听,不禁暗暗佩服李立的机智过人。于是他们依计行事,果然轻易就推倒了水牢。
这时众人都被水牢上的木板压到了水面以下,一时出不来;李立则不放过这机会,背上驮着还没松开的柱子就游了出去,在水下见了那两人,就从背后推着柱子大力向前一撞,当场撞晕了一人;接着他猛一转身,整根柱子横向打到了另一人身上,又解决了一个。李立知道在水下面用的力气无法很大,马上从柱子上脱身而出,接着又给点了那两人穴道,将他们扛出水面,丢到了一堆礁石旁。
大家都趁机从水里爬出,趁着夜色朝村子里逃去--他们知道,渔村通常在凹状港湾里,往海滩两侧是没出路的。可惜他们缺乏经验,不知道渔民为预防海盗进村,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挂了鱼网,鱼网上挂满了铃铛,人一碰上去就叮当响个不停,很快,他们再次被渔民发现了。众人只好再次束手就擒。
这次,他们被关到了一地牢里。李志打趣说:“不管怎样,起码不用泡水里,咱们终于可以睡一觉了!”
第二天,李立从蒙胧中醒来的时候,听到外面螺号声人声杂乱一片,他心想:“一定出了什么事,得想办法趁乱逃走!”于是马上推醒了众人。
这地牢里可不比那水牢,周围无路可走,唯一的出口则守了一大堆渔民。李立见状,摇了摇头对大伙说:“Sorry,看来走不掉了,咱们还是继续睡觉吧!”李志打了个哈欠说:“早说嘛,这么早就喊醒了咱们!”各人又闭上眼睛继续养神。
这次,没等他们睡着,一班渔民就闯进了地牢,不由分说押了他们就走。
阿福对李立李志说:“不会拉我们去打靶吧?”李立说:“看着瞧,没那么容易就死的!”到了外面海滩上,一轮朝阳正从左边海面升起,海滩上站了密密麻麻的人,在阳光的逆照下显得壮丽异常。他们被押着穿过了人群,直接到了一堆高大的礁石前,而礁石的对面则也同样站着一大群人。
只听到对面人群里有人发话说:“既然你们的人来了,就先开始吧!”林萱听那口音,觉得非常熟悉。
这时,渔村这边出来了一个村长之类的中年汉子上前说话了:“赤溪的兄弟们,咱们敌对了百多年,如果按你们说,这次比试可以化解多年怨恨的话,我们牺牲多几个人也在所不惜!且等我先跟他们交代清楚再开始比试。”这时,林萱听出苗头来了:原来对面的人群是赤溪厅的客家人,和她一样当年都来自中原。
这里先插个插曲。早在清朝咸丰年间,这地方的客家和当地人曾发生过持续十几年的历史罕见的大规模械斗,死亡几十万人,堪为中国地方种族争端的血腥事件。1912年,民国政府只好专门成立了一个厅县级(今台山赤溪镇)的地方供那些客家人落脚定居,但由于彼此争端已久,加上渔业资源争夺等各方面纷争,一些大大小小的摩擦依然长期存在。在林萱看来,他们这次遇到的事件应该属于这类土客纷争了。
只听那村长模样的汉子对李立等人说:“下面要由你们推举一个人代表我们和对方比武,死伤由命,胜则可放了你们,输了则一个轮一个上去,直到赢为止,明白了吗?”
这时李立明白对方意思了,无非是想借他们之力参加比试,死伤任何人渔村都没任何损失。
李立说:“说吧,怎么个比法?说实在我们不是你们要抓的山匪,但如果这次比试能帮助你们平息一些纷争的话,我们还是会尽力的!”
那汉子说:“如果你们能赢得比试,你们是不是山匪我都会守信用放你们!你看,上面两块礁石间只架了几根竹子,下面沙滩上则插满了削尖的竹签,你要和对方在竹子上比兵刃,摔下来死伤自负。“
林萱见了那些竹子,对李立说:“我上去吧,我自小就练习那上面的功夫,就算打不赢都不至于掉下去的。”李立补充说:“能够的话,也尽量别让对方丢了性命。”林萱点头:“这点你不说我都会这么做,因为严格说,我和他们一样是客家人。”说完,林萱在旁边武器架上取了把长剑,轻轻几下点跳就跃到了竹竿上面,引来了渔村里的一阵欢呼。
林萱低头一看下面,那些竹签插得密密麻麻,掉下去是绝无生路的。过了片刻,赤溪那边上来了一位提剑的精瘦年轻人,林萱看他跃上来的身手,应该属于传统的中原武林世家。对方拱手道:“在下姓杨,敢问姑娘尊姓?”林萱也礼貌的回答说:“小女子姓林,希望这次我们能点到即止,勿以血光相见。”那年轻人答道:“希望如此吧,不过刀剑无眼,小心了!”说着就出招先发制人,向林萱刺出分上中下三路的凌厉剑花。林萱心里不悦想“这人怎么这么没礼貌呢,得杀一下他傲气才行”,马上沿竹竿后滑几步,接着长剑飞离出手,在那年轻人身边呈螺旋状转了一圈再飞回手上。那年轻人身体左右摇摆躲避飞剑,差点就失去了重心,当即吓出了一身冷汗。
李立在下面看着,对李志说:“中原人都喜欢玩剑术这些东西,咱们南方人哪里用得着?徒手都能斗赢他们!”其实是李立不擅长兵刃才这么说,死要面子而已,他心里还是很佩服林萱的剑法的。
竹竿上,那年轻人见一袭不成,开始施展起游走功夫,在几根竹竿上四处飘逸,冷不防的刺出一剑。
林萱看着,暗自叹道:“中原的剑术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龌龊了?”当下站立不动,以不变应万变,只在那年轻人人刺出剑来才挡一下。观察了一会,林萱发现这年轻人轻身功夫是好了,却没下盘功夫,当即用力一踩脚下的竹竿,然后飘到了另一竹竿上。被踩的竹竿应力向上弹起,那年轻人在游走间没料到脚下忽然会冒出这竹竿,不觉意被绊了一下,身体当即就朝竹竿漏出的空隙处倒下。说时迟那时快,林萱当即又伸脚将身旁另一竹竿踢了过去,正好架到了那年轻人身子下面,救了他一命。
这一切下面的人都看在了眼里,禁不住一阵掌声雷动。年轻人自知技不如人,道了声谢就红着脸下去了。
林萱也跳了下地,对那汉子说:“下一个比试又是什么呢?”汉子说:“比赛都是赤溪人指定的,他们自恃来自中原,拥有正宗中原武术,看不起咱们南方的蛮夷功夫,就定出了这些项目和我们比试。下一个项目就是在这一边的石笋上比拳脚,石笋下面同样有竹签。”
李立看了一眼那汉子所说的石笋,长得有密有梳,而且不按章法分布,显然就类似于梅花桩但又有所区别。李立乐了,对林萱说:“我不是正好可以用我的蛮夷蔡李佛教训一下对方的中原拳脚?想那些五轮马五轮槌小梅花大梅花小十字大十字大小八卦桩大小梅花桩等都只是本大爷我几年前的功夫而已。。。”林萱说:“这次算你吧,拳脚我也不是你功夫。”
蔡李佛,结合了蔡拳、李拳和少林佛家拳于一体,刚猛灵活并济,上下盘功夫一样不缺,非常适用于近身攻击和防身用。
李立心想:“对方如果能上这些石笋的话,兴许也就靠了些少林梅花桩的根基,哪里能和我的鲍汁云吞捞面相比?”心思既定,李立也飞身跃上了石笋。李臻和李志从没真正见过李立真耍功夫,心里自然紧张得很,只听李志说:“你们买谁?我下了全部泡妞本都要买小立子赢,他可不能输呀!他输了我也就完了!”
不一会,赤溪那边上来了一位壮实的汉子,一看他步法就是下盘功夫硬朗的少林俗家角色。
李立心想:“果然是半路的少林子弟,最多能打过半个铜人阵,惨得过我打不了还能飞过去?”当下,李立就决定先以轻盈对付对方的硬桥硬马,最后再伺机出动刚猛的少林佛家拳,用对方的功夫击倒对方--李立相信这一招会很出对方意外的。那汉子倒痛快,一上来就一声“赐教了”,当即就拉开了架势。
李立一看,心说:“这架势真OUT,咱们的洪拳咏春等早就淘汰这动作了!”李立倒没急着摆Pose,只等着对方先攻击。那壮汉见李立还是毫无准备的站立着,当即使出了十八罗汉手,想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将李立打下去。十八罗汉手一出就是连环一套,不熟悉的人会被一下子打得只有招架之功,但熟悉的人则可凭对方的套路猜到他下面会是什么动作。
李立连连后退,表面看似是毫无招架之功,实际上他却在等对方转换中下盘的时候出招。忽然,李立“吓”的喊一声,身形如蛇一样滑到了壮汉跟前,这时他正空出了中路。李立接着“域”一声一招黑虎掏心,正中壮汉肚子中央。一招得手,李立迅速滑到了一侧石笋上。李立估计那壮汉中招之后会使用小罗汉之类护中路的功夫,他马上又有了对策。接着,壮汉果然使出了小罗汉混合五形八卦进行半攻半守,李立心想:“主要你不是全守的话,我下一招得手咱们就要拜拜了!”数招过后,李立看准了壮汉集中保护中下路的时机,忽然轻身飘到了壮汉头顶上,趁翻越过去的时候在他头上使用“雷槌”一击直下,正中壮汉两侧耳根。
壮汉当场喝醉了一样,摇晃着正要掉下去,李立却在他身后扶住了他。(蔡李佛用“域、的、益、吓、鹤”音表示虎形、豹形、龙形、蛇形、鹤形。由于新会的地方方言是四邑话,其实际发音就如普通话的“wa、di、ya、ha、ho”。)
赤溪那边的人见自己人无不在数招内落败于年轻的后辈,而对方又总是一派侠客之风,在危急时候伸出了援手,深感惭愧,于是派人传了个字条给渔村村长说:“贵方深藏能人异士尚能对我方宽容留情,你我一战数十载实在荒唐,日后共同游弋大海为盼。”那村长见了字条,不禁眼泪盈眶对大家喊道:“咱们打了八十年的仗总算要彻底完结啦!”回头一望,对面赤溪的来人已逆着朝升的太阳渐渐向海边船只方向散去。
十四。 “同根相煎”
更新时间2008925 20:21:42 字数:5020
那渔村村长本想利用李立等人顶替上场比武,减少己方损失,他做梦都没想到这一决定竟祛除了村人百多年来的心头梦魇。
为表示谢意,他当即令人在海滩上大排宴席,招呼这些意外而来的恩人。席间,彼此互通姓名后,那村长对李立等人说:“这次土客纷争的结束,看来完全是上天之意,从今天起,你们三家村就是咱们渔村的恩亲,日后有用到我们村人的地方,我们甄姓族人自当倾全村之力协助!”
(注:此后的几十年间,每逢春节都有来自台山的甄姓族人前往三家村进行隆重的拜井,每次前来都是数百人的队伍并伴随醒狮擂鼓,这传统一直延续至今。那渔村自此更名海宴村,以此记念这一重大事件。习武传统依旧在甄姓族人中保留下来,即使移民到海外的分支也一样。今天大家所熟知的“甄功夫”正是该传统下的结晶。而“不打不相识”则一直在李甄族人当中传为佳话。)
当天下午,阿福再次扛上了他那帆布袋,一行人就此启程离开渔村。
李立几个商量说:“为避免老爸生疑,咱们还是先回家一下,否则日后再出来就不方便了。”于是,在兰英帮山寨的出海口附近,李立几个和陈祝三的几位同伙就此别过。李立特别叮嘱说:“待三哥痊愈了,一定要让他前往三家村作客!”
从那海口处沿海边山路一直北上,一直到傍晚时分,他们才回到了三家村。
李华近见他们外出了三天才回来,拿出了一纸通知说:“放假放够了吧,在外头也疯狂够了吧,后天你们就收拾东西回城里上学去,学校都复学了!”见到林萱,李华近又补充说:“你这丫头嘛,也爱干嘛干嘛去,这里你也可以当是自己的家,知道了吗?”
当晚,李立兄妹三个以及林萱又聚到了一起,商量后面的事情如何进行。
李志说:“这次咱们表面是失败而回,还有最关键的一些入口无法找到,但起码,那地方的地理构造现在都在本少爷肚子里了,一些已知的潜在危险咱们也已经排除掉不少。”李立也说:“正是,还要劳烦老三你将那边地面地下的通道图都画出来,下次去的时候咱们就可以大摇大摆直出直入啦!”林萱说:“既然你们都要上学去了,回来时候就让阿福通知我吧,没事我也会经常过来你们家玩的,反正你们老爸也没意见。”李臻则说:“老爸当然是没意见啦,他很快就是‘咱们老爸’了,是吧?”说着朝李立做了个鬼脸。
当年七月,新会城里各商团都成立了团军(相当于今日的保安),而城中驻军经过李宗仁的整治,整个市区都变得条理了起来,工商业和学校等都恢复到了正常状态。
再说回三家村。
李华光自上次在钟婷那里度过良宵后,依旧过着不务正业的生活,整天就泡在赌档里,一点都没意识到钟婷的肚子已经一天天大了起来。
老钟一直在城里工作,完全不知道女儿的事情,然而纸还是包不住火,很快就有街坊当中的阿叔阿婶对着钟婷指手划脚了,并将传言传到了老钟那里。老钟感到要出大问题,当即请了假赶回三家村,要面见李华近。
李华近听说弟弟做出了如此不轨事情,气得满脸青筋暴跳,并剧烈咳嗽了起来。
老钟连忙说:“李乡长,老钟知道三家村一直就有那规矩,只是这次不孝女的事情老钟实在毫不知情,可否看在老钟的老脸上,饶了婷儿一命呢?”李华近说:“可知道,我也是难办得很呀!一来规矩不能被破,二来一个是我胞弟,一个是老钟您的女儿,她还有个不好惹的哥哥。。。”老钟说:“阿力那边我会跟他说,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冲突,只是这事情总得要给村民一个交代的,这才是难办的事情呀!”
李华近寻吟良久说:“我那五子阿立认识有一位聪明机智的姑娘,现在阿立他们都上学去了,我可让人叫那姑娘过来,看她有没有什么好主意吧,有时,局外人解决这事情要容易些的。”于是,李华近叫了阿福过来,交代了他几句。老钟见一时也没其他办法,只好如此了。
正在李华近暴跳如雷的时候,门外有家丁报告说:“村里李阿牛求见,可否让他进来?”李华近吐着烟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