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0年,意大利画家兼传记作家乔尔乔·瓦萨里,将列昂纳多的画中人物称为丽莎·迪·安东·玛利亚·迪·诺多·切拉蒂尼女士。她是安东·切拉蒂尼的女儿,于1495年嫁给丝绸富商弗朗西斯科·迪·巴托罗米奥·迪扎诺比·乔孔达,成为他的第三任妻子。作品的名字《乔孔达夫人》(LaGioconda)就是由此而来。后来当时的文化大臣卡西亚诺·德·波佐也肯定了这一点,他是文艺复兴时期众多艺术家的赞助人。
在这幅画作的委托期间,丽莎已经有了孩子(她在1503年生下儿子安德里亚)。那为什么她会被称为Courtisane,意即'富人的情妇',而不是妻子呢?那是因为这里的“富人”并不是指她丈夫。安东尼奥·德·比提斯证实了这幅画像是“应高尚的朱里亚诺·洛伦佐·迪·梅第奇的要求而作的”。朱里亚诺是伟大的洛伦佐·梅第奇的儿子,他在1492年去世前一直统治着佛罗伦萨。在列昂纳多去米兰之前,洛伦佐一直资助着他,他们一起参与创建了比萨大学。内莫尔公爵朱里亚诺是洛伦佐的小儿子,他才是丽莎女士的情人。
在作品还没完成时,37岁的朱里亚诺就死于意外,这让列昂纳多左右为难。由于害怕朱朱里亚诺和丽莎之间的关系被发现,他既无法将画交给乔孔达家族,也无法把它交给梅第奇家族。因为在1516年朱里亚诺去世的前一个月,他已经和萨瓦的菲莉伯塔。这幅画在成为世界名作之前一直保存在列昂纳多手中。后来列昂纳多移居到法国,这幅作品也跟他一起来到这里。
几年后,列昂纳多在法国南部的安布瓦斯去世,那时这幅画还在他手中。瓦萨里在著作《意大利最杰出的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家生平》中写到,列昂纳多“在这幅作品上花了四年时间,却仍未能完成”。实际上,现在我们看到的作品依然是未完成的。而因为作品本身的敏感性,也没有其他的艺术家愿意来完成它。在作品上我们能看到许多没有完成的地方,例如丽莎的戒指和珠宝并没有被加上去。然而,最让人遗憾的是这位女士五个世纪以来一直没有睫毛和眉毛,这也是她脸上的表情显得有些古怪的原因之一。
列昂纳多去世后36年,瓦萨里第一次使用了MadonnaLisa这个词。他在书中提到“列昂纳多在创作M'ladyLisa——一位非常迷人的女士——的时候,请了歌舞演员和小丑来让她保持欢笑”。我们可以在阿密·佩奇的作品中看到当时的画室以及拉斐尔参观画室的情景(见图36)。加图36《拉斐尔的拜访——列昂纳多的画室与丽莎·乔孔达》
瓦萨里在1550年还第一次提出了“LeonardodaVinci”这个名字(意为来自芬奇的列昂纳多)。直到1519年去世前,列昂纳多都被称为佛罗伦萨人伊尔,但他的作品后来都被归入“列昂纳多”名下。瓦萨里在他的著作中加上“达·芬奇”是为了区别于列昂纳多·达·比萨,被列昂纳多·达·芬奇在作品中大量使用了他的数学理论。从这个角度说,《达·芬奇密码》这部小说从书名到内容都错误地将“达·芬奇”当作了一个名字来使用。他的名字应该是列昂纳多,“芬奇的列昂纳多”其实相当于“拿撒勒的耶稣”。
在他的一生中,列昂纳多·达·比萨(11701240)一直把称自己为斐波纳契(Filusbonaci的缩写,意为“纯洁之子”)。而斐波纳契现在依然为人所知的是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数列——斐波纳契数列。这是一种整数数列,其中每个数等于前面两数之和——1,1,2,3,5,8,13,21,以此类推(见附录V)。加图21《列昂纳多的寓言》
终归到底,抛开画作中黄金分割和艺术处理,丽莎女士最让人迷惑不解的是她神秘的微笑。一直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从艺术角度来解释它。列昂纳多把被称为“晕染法(sfumato)”的画法发挥到了极致,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创新。这个词来自于“s+fumare”(即雾化处理),是一种把一个色调调和到另一个色调而使油画中生硬的轮廓变模糊或变柔和的方法。
丽莎令人着迷的另一个原因是她没有睫毛和眉毛,这使她的眼睛更加直接地望向观赏者,而不像《抱貂女人》一样望向其他地方。列昂纳多的其他画作,例如《吉内芙拉·德·本奇画像》,画中人物的眼睛就没有明确的焦点。在列昂纳多画派的作品《LaBelleFerronniere》中,人物的眼睛是望向观赏者肩部上方的。然而丽莎的目光却非常直接而且极为专注。
她的微笑和15世纪盛行于意大利的希腊雕像的表情并无二致。安东尼奥·罗塞利诺在圣彼得斯堡修道院的大理石圣母像就是最好的例子。列昂纳多米兰画派的学生们在作品中常模仿这种微笑,在列昂纳多创作《蒙娜丽莎》之前所画的《圣安》的草图中也清楚地表现出来。
在《蒙娜丽莎》中,列昂纳多对丽莎的皮肤做了特别处理。由于自然的皮肤是半透明的,他在画她的脸部时采用了一系列半透明的色彩,并且成功地用晕染法将明暗之间的过渡淡化了,我们可以从丽莎眼角的外侧看出来。它使画中人更栩栩如生,但蒙娜丽莎笑容神秘并不仅仅因为这一点。我们已经提到了他所用的增加面部魅力的种种方法,剩下就是嘴的外型了。在雕刻年轻的希腊神像时,艺术家为了让它们的表情生动,一般会让人物的一边嘴角微微上翘,而另一边保持水平。在上翘的嘴角的上唇处适当多加阴影,就能让人物的笑容有神秘而心照不宣的意味。
列昂纳多去世后不久,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15151547年)花4000金克朗购得《蒙娜丽莎》,并悬挂在枫丹白露宫内。在后来的路易八世时期(16101643年),英格兰的白金汉公爵曾试图购买此画,国王却不愿割爱。该作品曾保存在枫丹白露宫、凡尔赛宫和巴黎。在法国大革命后,它曾被保存在卢浮宫中,但拿破仑·波拿巴把它要去挂在自己的床前。在1815年他被流放之后,丽莎又回到了卢浮宫。此后她一直被保存在那里,但也经历了一些令人震惊的磨难。
早前,这幅作品曾被从四边各切除7厘米,列昂纳多创造的整体比例从此不复存在。在作品两侧的柱子被切除后,人们再也看不出丽莎其实是坐在露台上的了。1911年8月21日,一位古怪的意大利画家文森佐·佩鲁贾把画偷回了丽莎的故乡。在两年的调查期间,一头雾水的警察将所有人都列为嫌疑犯,包括诗人纪尧姆·阿波里奈尔(有一天他曾喊叫“卢浮宫应该被烧掉”),最后这幅画在意大利被找到。
在1956年最终回到卢浮宫时,丽莎已经被酸性物质破坏了。1960年,她又被刀划破。后来,这幅画一直保存完好,1963年在美国展出,1974年又到过日本。这两个地方的展出都盛况空前,人们像对待好莱坞影星一样欢迎她。
在这段期间,人们对它进行过几次简单的修复。除了对褪色部分进行润饰外,还上了一次清漆,连以前已经发黑的透明色料都没有除去就草草涂上了一层保护膜。丽莎污秽的样子肯定会让列昂纳多失望。尽管白杨木画框已经非常的脆弱,作品本身也急需清理和适当的修复,让她重焕光彩的建议还是被拒绝了。《蒙娜丽莎》现在被放在厚厚的防弹玻璃后面——这是所有杰作都不该忍受的命运。然而,她还是保持着世界上最令人着迷的微笑。
岩间圣母
《达·芬奇密码》中提到的另一幅列昂纳多的作品就是《岩间圣母》——尤指挂在卢浮宫的那幅。兰登教授和书中的女主角索菲·奈芙在对《蒙娜丽莎》进行了一番研究之后就接触到了这幅画。书中对该画的形容是“山洞中的圣母玛利亚抱着一个婴儿坐在那里,还有施洗者约翰和乌列天使”。兰登解释说此画是列昂纳多为米兰的圣弗朗西斯教堂所画。修女们事先确定了主题:山洞中的圣母玛利亚、婴儿施洗者约翰、乌列和婴儿耶稣“。
首先必须声明的是,这次的委任其实根本没有牵涉到修女。列昂纳多是在1483年4月25日接到无原罪始胎会委托的。这是由圣芳济会修道士组成的小型兄弟会,人员由教会选定,目标是弘扬梵蒂冈最新推出的圣母玛利亚无原罪始胎教义。他们以圣弗朗西斯的米兰主教教区为传教中心,并在那里建了一个礼拜堂。列昂纳多为他们所画的《岩间圣母》非常特别,而且不止一幅,我们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列昂纳多(应该说佛罗伦萨人伊尔,列昂纳多·迪·西阿·皮耶罗)是受到该会委任的三位画家之一。他们要给礼拜堂画一组三幅祭坛装饰画。他负责中间那幅,而埃姆伯乔和伊万戈琳斯塔·德·普瑞迪斯负责画两边的。一幅画是“一位绿衣天使弹奏中提琴”,另一幅是“一位红衣天使手持鲁特琴”。委任的指示非常清楚,但根本没有提到三位圣人和一位天使在山洞中。修会已经制成了画框,因此合同和指示中甚至规定了作品的尺寸和外形。拉丁文和意大利文合同足足有好几页。以下是其中一部分:
“列昂纳多·达·芬奇”
圣母被两位预言者簇拥着,将被完美地表现于画作的中央。位居正中的圣母,身披金色与深蓝色相间的织锦斗篷,着金色与绯红色相间的织锦罩衣……所有六翼天使都要用sgrafitto来画。圣父也应身披金色与深蓝色相间的织锦斗篷……他们周围的天使应身穿希腊式的外衣……圣母应画在中间,其他人物应为希腊式的,色彩必须丰富……所有的画面都应尽善尽美……每个人物的服饰都要有区别……圣母和圣子及四位天使应使用油彩以表现完美,两位先知则使用上好的颜料画在平坦的画布上……在画婴儿的地方,应加入金色以表现出spinnchristi的效果。
因此,他们对作品的要求是:圣母玛利亚、上帝、四位天使,还有耶稣,每个人物都应身着不同的服饰,并且明确指出了装饰的不同之处。然而,列昂纳多交出的作品中是圣母玛利亚、赤裸的婴儿耶稣和约翰,还有一位天使。他们都坐在一个岩洞里,画面中并没有光环(见图44)。加图44《岩间圣母》
作品背景的灵感来自从波提切利的老师、佛罗伦萨画家菲利波·利比教士(14061469年)的作品。他和列昂纳多一样接受梅第奇家族的资助。画中山洞的超现实黑暗参考了利比的《林中圣母》,而岩石的排列则参考了利比的《圣母圣婴和两位天使》中的岩石。
列昂纳多所面临的问题是,他只有不到八个月的时间来构思和完成这幅画,因为在1483年12月8日无原罪始胎会的宴会上,该画就将被公之于众。如果包括拱形顶,画的尺寸是199×122cm(相当于6。5英尺高,而不是《达·芬奇密码》中所称的5英尺)。在这段时间里,普瑞迪斯兄弟则要完成配衬的作品,并且给ancona(一个雕花木质祭坛桌)镀金和上漆。他们肯定从开始就知道不可能在期限之内完成工作,但最终还是同意了,这一点很让人吃惊。既然做出承诺,走捷径就成为惟一的选择。列昂纳多决定抛开合同的要求,将为别处构思的一幅草图用在这里。(《达·芬奇密码》说这幅画是画在帆布上的,画框后藏着一把钥匙。这当然是一个虚构的情节,《岩间圣母》其实是画在硬木板上的。)
有人说列昂纳多的《岩间圣母》很有可能表现的是圣母玛利亚在沙漠的故事,这在14世纪流传较广,但列昂纳多从来没有这样说过,而且作品和这个故事有明显差别。故事中的约瑟和圣母玛利亚带着尚是婴儿的耶稣逃往埃及,以躲避希律王对耶稣的追杀。其中提到他们在沙漠中遇见圣母玛利亚的表妹伊丽莎白,她带着同是婴儿的约翰,还有乌列天使的陪伴。然而,在列昂纳多的画中并没有沙漠,只有一个岩洞和远处的山脉,画面上也没有伊丽莎白和约瑟。而且乌列(总是被描绘为男性)也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几乎看不到翅膀的女性。列昂纳多为这位天使画的草图名为《女孩头像》,见图。它在圣米修瑟奥治的列昂纳多·达·芬奇学院给凡尔赛研究院的目录中被标为“《岩间圣母》中天使头部的习作”。加图23,女孩头像(《岩间圣母》习作)
因此,完成的作品根本不是无原罪始胎会想要的。列昂纳多原来谈妥的报酬是100达克特币,结果却只拿到了25达克特币。阿乔斯蒂诺修士拒绝支付原本说好用于修缮祭坛的800里拉,更将整个委任的报酬降低到300达克特币。(在《达·芬奇密码》中,作者为了情节需要提到画作被拒绝的原因是“引发争议和令人不安的细节”,但所有和此事相关的文献都不支持这一观点。)
该画最终被命名为《岩间圣母》,而非《岩间玛利亚》。但当时它的原名是LaNostraSignora(《我们的女主》)。它在列昂纳多手中保留了一段时间,但后来因为报酬问题成为证据被扣押在法院。到1490年(接到委托7年后),普瑞迪斯兄弟仍然在继续配画的工作。但那一年,伊万戈琳斯塔·德·普瑞迪斯去世。到了1506年,列昂纳多在对无原罪始胎会的案件中胜诉,画被判归他所有。为使作品更有意义,尽管没有拿到报酬,他还是通过路德维奇奥·斯福尔扎的努力,最终让这幅画成为法国国王路易八世的收藏品,存放在枫丹白露宫。
1503年,圣弗朗西斯教派另一个修会的官员出现在了最高法庭的审判现场。当时《岩间圣母》的命运还不确定,而埃姆伯乔·德·普瑞迪斯还在继续未完的画作。圣弗朗西斯教派同意使用这些作品,但要求列昂纳多重新为祭坛画一幅主画。这才导致了第二幅《岩间圣母》的出现,而这一幅(为和第一幅区别)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岩间玛利亚》。列昂纳多仍旧使用了上一幅作品的构图,不过这次的画出现了尺寸问题。它也必须和普瑞迪斯兄弟的两幅画配套。
岩间玛利亚
我于1961年正式开始学习修复绘画,也是从它(于1508年完成)开始接触列昂纳多·达·芬奇的作品的。《岩间玛利亚》(189。5×120cm)于1785年第一次来到英国,在伦敦国家美术馆展出(如今仍和两幅附画一起收藏于此)。在圣弗朗西斯教堂于1781年关闭之后,它被米兰圣加大利纳的案卷保管人所得,后来被卖给英国画家加文·汉密尔顿。随后,它先后流入兰斯唐侯爵、亨利·霍华德和萨福克伯爵手中,直到1880年才为国家美术馆珍藏(见图45)。1898年,国家美术馆又得到了两幅附画,这三幅作品终于完整地摆放在一起。加图45《岩间玛利亚》
1934年,在德国著名的绘画修复师、柏林国家美术馆的赫尔穆特·鲁赫曼在考陶尔德学院演讲后,伦敦国家美术馆馆长肯尼斯·克拉克先生邀请他来领导一个全新的科学部门。到1947年,他们已经修复了大量价值不菲的名作,并举办了一次让全世界博物馆长都为之震惊的展览。一年后,在1948年,列昂纳多的《岩间玛利亚》也完成了修复。它是我在1961年开始学习修复绘画时最早研究的作品之一。因此我就对它有极深的了解。
国家美术馆关于这幅画的修复记录有七卷之多,还有144张12×10英寸的照片。检验工作是在1948年2月和3月完成的,而修复和加固从1948年5月一直持续到1949年1月。作品边缘处有几个约半英寸的地方还保持着原状,以作为修复前后的对比。此前,赫尔穆特·鲁赫曼曾说:“根本无法看出花是白的,花蕊是黄的”。卢浮宫的《岩间圣母》就是这种状态,由于缺乏清理修缮,它显得非常阴暗呆板。
修复工作开始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