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田文镜点头应下。
相比泅水县建设的山蛮定居点,固山镇有其先天优势,它的基础设施非常完善,不需要重复建设,能够同时容纳十几二十个山蛮部落。
固山镇原本就跟山蛮部落有联络,劝服工作应该会轻松不少。
唯一遗憾的是,现在已经错过第二季水稻播种时节,山蛮下山之后,大半年的口粮,都需要山海县无偿援助,是一笔不小的投入。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这个道理,欧阳朔还是懂的。
固山镇原住民迁到宜水镇之后,又能促进宜水镇的发展,有望将宜水镇晋升为宜水县。在还没有拿下最东面的断刃镇之前,宜水镇就是山海县设在东面的桥头堡,同样不容有失。
因此,在启动天海路建设之后,欧阳朔敦促泅水县,启动泅水县到宜水镇之间的官道,包括连同固山镇的官道。
既然下山的山蛮暂时无法耕种,那么征用来修筑官道,无疑就是最好的选择,这样才不会造成劳动力的浪费。
至于扫荡官道沿线流寇的任务,自然是交由城东大营来完成。
欧阳朔三言两句就交待完对五座附属领地的半年规划,为大本营各司各署接下来的工作指明方向。
领地急剧扩张之后,山海县的另外一个问题也被暴露出来,那就是人才的极度短缺。占领的五座附属领地,相比同期的山海镇,在人才储备上相去甚远。山海县大本营,不得不抽调大量基层政务人员充实到附属领地当中。
造成的后果,就是大本营自身的人才出现短缺。
如果仅仅是基层政务人员短缺,欧阳朔到不至于太紧张。毕竟有西南大学堂,稍加培训之后,就能上岗。
问题的关键是,现在山海县政务系统中,缺乏独当一面的大才。除了范仲淹和田文镜,就没有拿得出手的高级官员。
这才是欧阳朔忧心的地方,五座附属领地主官,都是勉勉强强,守成有余,开拓不足,根本就无法让欧阳朔放心。
人才,已经成为制约山海县高速发展的主要障碍。
西南大学堂走的是长远规划,在系统王城设立的山海县办事处打的是持久战,一时半会儿,都无法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历史人才又是如此难得。现在解锁的夏商周时期,并没有多少能够载入史册的名臣。唯一让欧阳朔挂怀的,当属商朝初期的伊尹。
可惜,牧野之战已经结束一个半月,至今还没有人发现伊尹的踪迹。
按说,山海县在吸引商朝名臣上,还是占有优势的,不仅拥有恶来这位商朝末期的大将,而且拥有商王帝辛赠送的商鼎,跟商朝的关系,称得上密切。
再加上妈祖庙、招贤馆以及黄帝祠建筑特性,大幅度提升山海县的领地知名度,因此山海县在招揽历史人物方面占据很大的优势。
即便如此,至今也是一无所获,徒呼奈何!
第二百三十七章 绝处逢生(500月票)
(PS:500月票加更,下午还有保底第2章 )
欧阳朔按下心中对人才的渴望,继续调整领地规划。
“领地财政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过度依赖狼山矿场和北暮盐场。因为两处产业源源不断提供的资金,导致领地在开拓其他产业时,缺乏动力。随着领地规模和军队规模双双急速扩张,两处产业提供的资金,已经有些后劲不足。”
“无论是狼山矿场还是北暮盐场,其规模和利润都早早地达到顶峰,再没有潜力可以挖掘。为长远计,必须提振其他产业,除了既定的核心产业——军工产业,领地特产中的三花酒和彩色丝绸都是高利润商品,可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至今还是半死不活状态。事实上,领地特产的潜力,要远远高于狼山矿场和北暮盐场,因为它们拥有无限的可能。”
欧阳朔的话,既是自我批评,也是变相地对财政署的工作提出批评。无论是三花酒还是彩色丝绸,欧阳朔都早已交由财政署打理,之前也有过类似的提点。可惜,财政署的步子迈的还是不够大,过于保守。
欧阳朔用眼神,制止映柚的请罪,接着说道:“本侯决定,在财政署设立产业司,专门负责三花酒、彩色丝绸以及白毫茶三项领地特产的运作。于此同时,拿出5000金币,用于扶持这三项产业的扩展。具体计划包括,在西郊建设一座特大型酿酒作坊,即三花酒厂,月产量至少要突破50万单位;扩大桑园规模,至少达到一万亩。白毫茶受地理位置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随着三花酒在大理逐渐打开市场,每单位三花酒售价已经涨到2银币,纯利润150铜币。如果三花酒厂能够实现预期产量,每月利润将达7500金币。后期如果再次扩大规模,利润额将变得更高。
三花酒厂建成之后,将带动一大批流民就业。
据纺织协会会长应翠反馈,廉州盆地一年可养四次蚕。一亩桑,可产九十单位蚕茧,平均三单位蚕茧可抽一单位蚕丝,五单位丝可织一匹丝绸。
意思就是说,一亩桑一季可产六匹彩色丝绸。市场上,一匹彩色丝绸售价1金币,扣除10%交易税,再扣除成本,净利润4金币。
如果桑园规模达到一万亩,每季利润将达40000金币,年利润16万金币。
按照欧阳朔的规划,三花酒厂和桑园规划到位之后,相当于再造一座狼山矿场和北暮盐场,实现利润额翻一番。
欧阳朔提出的产业规划,非常振奋人心。
即便如此,欧阳朔还不知足,将目光瞄准核心产业——军工产业。解除铁矿石桎梏之后,三大军工作坊的产量是有所提升,但是提升速度,仍然不能让欧阳朔满意。如果武器装备尚不能满足内需,如何进行军火交易?!
欧阳朔看向【落月会】会长孙小月,说道:“东区三大军工作坊,将向【落月会】成员当中的铁匠、木匠以及裁缝开放。前提条件是,进入三大作坊的成员,必须签署保密协议。这项工作,希望由行会来牵头组织。”
孙小月是作为顾问列席会议的,不好多言,只是点头表示没问题。
经过三个月的努力,【落月会】已经将行会令牌成功晋升为白银级,成员上限提升至10000人,同时增加一项行会特性。
欧阳朔得知消息后,立即联络小姨,将【殇雪玫瑰】为山海县招揽的生活职业玩家,大批量地传送到山海县。
短时间内,【落月会】成员已经突破2000人,还在不停地增长。
玩家群体在山海县人口中的比重,开始急剧上升。为了均衡领地发展,欧阳朔不得不将一些生活职业玩家分流到泅水县和友谊县。
至于北海县,暂时还不向玩家开放。
因为生活职业玩家一般都是拖家带口,全家一起定居山海县。
带来的后果,有利也有弊。玩家都是年轻人,他们的家庭成员,大致可以划分为长辈、同辈和晚辈三大群体。
长辈,就是他们的父母甚至是爷爷辈,都是经验丰富的长者。这批人,要么选择钓鱼、烹饪等职业,一心一意享受生活。要么就是有一技之长,被西南大学堂聘请,担任基层教员,发挥余热。他们属于最安定的一个群体。
同辈,就是玩家的兄弟姐妹,都是年轻人。这批人,有些同样是生活职业玩家,只是天赋不突出。更多的,还是冒险类玩家。
他们属于最不安定的一个群体。
为此,欧阳朔下令,提刑司向衙役类玩家开放,官医署向悬壶医者类玩家开放;宋佳的东篱剑派,招收侠客类玩家。
道士类玩家,也有去处,那就是西郊的青羊观。
至于谋士和武将类玩家,就是最凄惨的一个群体。因为山海县军方暂时还不向玩家群体开放,他们是投效无门。
最后一类,就是晚辈,也就是孩童。这些小家伙,跟冰儿一样,每天都还要到虚拟课堂上学。不上学的时候,就在领地内到处奔跑嬉戏。倒是给稍显沉闷的领地,带来丝丝童趣。
山海县越来越开放的姿态,让玩家群体对山海县越来越有认同感,开始真正地将自己当成山海县的一份子,而不再是外人。
欧阳朔在对领地军队、附属领地规划、领地架构以及领地产业规划四大板块提出明确思路之后,最后说道:“望诸卿协力,将规划落地。”
“喏!”群臣一起行礼。
至此,由欧阳朔唱独角戏的军政会议,正式告一段落。
************
就在欧阳朔为领地规划宏伟蓝图的时候,远在东拉湖畔的断刃镇,却发生一件足以影响廉州盆地未来走势的大事件。
断刃镇,领主府。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霸刀不敢置信。
“启禀大人,千真万确,跟我们合作的山蛮部落,在山林中发现一座金矿。山蛮不懂金矿开采以及提炼技术,因而希望跟我们合作。”
“好!”霸刀用力拍打桌子,蹭的一下站起身来,在议事厅走来走去,努力平复自己激动的心情,仰天长叹:“真是天不亡我!”
上次的领地战争,断刃镇大败,军队几乎凋零,领地的流动资金也因为前后三次传送费用而被消耗一空。
霸刀为了筹集资金,重新组建一支军队,几乎将领地资源变卖一空。那段日子,霸刀是整天提心吊胆,生怕一觉醒来,山海县的军队就杀将过来。好在山海县的精力被天风县牵扯,欧阳朔无力东顾,断刃镇总算是逃过一劫。
屋漏偏逢连夜雨,好死不死的,就在这个时候,粮价又突然上涨,断刃镇立即陷入粮食危机,眼看就要揭不开锅,霸刀几乎就要绝望。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金矿,无疑就是上天赐给他霸刀最好的礼物,让他绝处逢生。
“岂曰无衣,我不会放过你的!”霸刀在心中狠狠地发誓。
************
下午,欧阳朔走出侯府,来到侯府东面的祭祀区。
祭祀区非常的空旷,正北方是占地面积达一百公顷的祭天广场,足足占据祭祀区三分之二的面积。
祭天广场全部以青石板铺地,四周是用大理石雕刻而成的精美栏杆。
广场正中央,起了一座高台,高台上方,摆放在一尊商鼎,定鼎四方。除此之外,整座祭天广场再无任何的装饰物。
祭天广场后方,是三座祭祀建筑。最中间的,自然就是黄帝祠。黄帝祠两侧,新落成两座庙宇,就是三级县城的基础建筑——文庙和武庙。
欧阳朔走进文庙,文庙前后五进院落,红墙黄瓦,包括德配天地道冠古今牌楼、万仞宫墙、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等建筑。
文庙供奉文科圣贤先师,以孔子为先圣,提大弟子颜渊为先师亚圣配享,设十哲、七十二贤人以及二十二贤。除了二十二贤,全部都是孔子的弟子。
十哲拥有塑像,七十二贤则只有画像,都能接受香火。
游戏中,盖亚对文庙做了一些改动,除了保持孔子先圣的地位不变,十哲和七十二贤,全部换成古今贤臣,使得文庙更加名副其实。
山海县的范仲淹,赫然在列,被列入七十二贤臣。
被列入文庙的贤臣,唯一的好处,就是在游戏中死亡之后,可以通过文庙复生,相当于获得跟玩家一样的不死之身。
欧阳朔取出一粒香火精丸,耳边立即响起系统提示。
“系统提示:检测到玩家岂曰无衣拥有香火精丸,是否使用?”
“使用!”
刷的一声,香火精丸化作道道白光,一一投入贤臣神像中。
“系统提示:贤臣神像受香火精丸滋润,文庙衍生建筑特性——【文治】(提升领地文官突破瓶颈率30%)。”
果然不愧为文庙,衍生的建筑特性,简直就是为文官量身打造。
第二百三十八章 寒冰
欧阳朔走出文庙,来到另一侧的武庙。
武庙格局,与文庙类似。武庙供奉的是武科圣贤先师,姜太公为先圣,张良为亚圣,再往后就是十哲和七十二名将。
山海县的史万岁,赫然在列,被列入七十二名将。恶来因为年代久远,不可考证,与七十二名将擦身而过,非常可惜。
欧阳朔取出最后一粒香火精丸,耳边响起系统提示。
“系统提示:检测到玩家岂曰无衣拥有香火精丸,是否使用?”
“使用!”
刷的一声,香火精丸化作道道白光,一一投入名将神像中。
“系统提示:名将神像受香火精丸滋润,武庙衍生建筑特性——【武功】(提升领地武将突破瓶颈率30%)。”
武庙衍生的建筑特性,对被卡在初级武将的孙腾蛟、赵四虎等一大批武将无言,简直就是天大的福音。欧阳朔期待着,他们能够一一突破瓶颈。
欧阳朔完全没想到,商王帝辛赠送给自己的不起眼的五粒香火精丸,竟然起到如此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真是感慨莫名。
*************
晚饭之后,欧阳朔将后院众女子叫到一起,包括青映院的丫鬟司琴和司棋。他首先看向映柚,道:“柚儿,财政署成立产业司之后,由财政署代为管理的当铺和客栈,就由侯府出资盘下来,划入侯府资产。”当铺和客栈都是赔钱的商铺,欧阳朔主动接下,也是彰显侯府气度。
映柚虽然有些奇怪,可有可无,直接点头应下。
上午的军政会议,欧阳朔隐晦的批评,映柚心中还是有些过意不去,下决心好好整顿领地产业,能够甩掉铺和客栈这两个包袱,自然是好的。
欧阳朔看向众女子,接着说道:“随着侯府产业越来越多,内库越发充盈,仆役也越来越多,侯府事务越发繁重。因此,必须立下规矩,规范侯府事务。本侯决定,设立内务司,专门负责管理侯府内部事务。”
欧阳朔的提议,自然是得到一致赞成。随着山海县架构越发成熟,反观侯府内部却是没个章程,映柚早就就此事跟欧阳朔提过意见。
欧阳朔看向宋佳,笑着说道:“内务司自成体系,掌侯府事务,与外廷职官无涉。内务司总管一职,就由佳佳你来担任,怎么样?”
宋佳俏脸一红,听出欧阳朔话中之意,让她执掌内务司,相当于变相地承认宋佳侯府女主人的地位。
原本这些都是若隐若现,现在一下子被欧阳朔挑明,如何不让她害羞。
“好吧!”宋佳到底大气,没有过多扭捏。
欧阳朔点头,这也是他欣赏宋佳的地方,不作小女儿姿态,一旦认定欧阳朔为自己的夫婿,就不怕别人说闲话。“内务司除了总管,再设主事一人,协理主事两人。主事就由紫苏担任,司琴和司棋分别担任协理主事。”
“谢侯爷恩!”紫苏三人下跪谢恩。
东篱剑派成立在即,宋佳并没有太多精力来管理侯府事务。因此,内务司主事,才是实际上的管事。紫苏被委以如此重任,自然是心怀感激。
站在宋佳身后的半夏,看到几位姐妹被侯爷如此重视,心中也不知是什么滋味。如果她没有选择习武,内务司也有她一席之地。
“侯爷,再有一个礼拜,就是中秋佳节。侯爷可以什么要求?”借此机会,刚上任的紫苏请示道。
欧阳朔一怔,没想到,不知不觉已经到中秋。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分量还是非常重的,每逢佳节倍思亲。
“没有什么要求,按照常规准备即可。”欧阳朔突然有些意兴阑珊。
“喏!”紫苏点头应下。
“都散了吧!”众人散去,欧阳朔回到自己房间。
欧阳朔盘坐在床,取出清凉珠,置于手心,闭目静心,开始雷打不动的修行。经脉中的内力,按照《黄帝内经》的运行线路,开始缓缓转动起来。
就在这时,手心的清凉珠,传出一丝丝的清凉之气,通过手心,传入经脉当中。受清凉之气的刺激,金色内力运作速度明显加快。
不仅如此,欧阳朔体内躁动的魔神血脉,在这股清凉之气的安抚下,也变得安静许多,不再干扰欧阳朔运功。
自《黄帝内经》修炼至第三层,已经过去整整两个月。第三层内力值上限是5000点,相比第二层提高五倍。
这段时间,欧阳朔勤读《道经》,修炼起来越发得心应手。《黄帝内经》中原本不甚了了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