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黛玉高兴家里终于又比自己小的了,虽然弟弟也比自己小,但姨娘整天关着弟弟,都没怎么在一起的,但是嫂嫂对自己好,肯定不会关着侄女的,到时自己也可以当姐姐了,比起辈分,黛玉更想当姐姐。
自谢颖出月子后,这日子可不轻松。彤玉很快就及笈了,贾敏不小心受了风,时好是坏的,林琳就让谢颖管家。
彤玉的及笈礼并没有办的很盛大,但由于林如海的关系,还是有很多人过来庆贺,对于此,林琳觉得无语,想想在现代的时候,有个官员的父亲在深山里住,有人为了讨好他,竟然跑到深山里去讨好他父亲,想营钻的人,总是有很多心眼的,只能自己多防着。
彤玉到时嫁到苏州,怕是到时候会有很多想讨关系的上门,林琳为此还特地找彤玉过来想要交代了一番,看到彤玉有些恍惚的样子,就问,“好孩子,你这是有心事,是在担心什么吗?”
“祖母,彤玉就是有些紧张而已。”
“哪个女孩子在自己出嫁前不紧张,不担心将来的日子。”林琳拉着彤玉的手安抚道,“祖母年轻的时候也是这么期待的,想了好就,可到了出嫁那天就迷迷糊糊的过了,现在想想都觉的好笑,你不用想的太多的。”林琳叹了口气,“想当初,祖母嫁过来的时候,可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你现在还好,苏耿家的事情,你都知道了,祖母那是可紧张的,吃不好睡不好的,后来也不就是那么回事。”
“祖母,那是福气好。”彤玉笑着说。
“福不福气,谁说了都不算,只有自己心底清楚。你是苏家求娶的,过去后就是关起门过自己的小日子,这比好多女孩都好多了。俗话说媳妇熬成婆,这熬啊,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你的身子底薄,所以才对你的亲事挑挑拣拣的,就是怕你嫁过去受苦,现在好了,以后你只要把心思放在过好日子就行了,苏耿看起来也是有担当的,以后你们的日子一定会好的。”
“都是孙女让祖母操心了。”彤玉抱着林琳。
“不为你们操心,为谁操心啊。以后到了那边与你父亲近,你父亲是个谨慎的,怕是有人为了讨好你父亲会求到你们那去,你心里要有个数,最好不要搭理那些人,有那些人是搭着苏家到你那的,你也要心里清着,实在不行就到交给苏耿。你父亲现在是看着风光,可底下可凶险的很,不求你们帮忙,但也不要给你父亲惹祸。”
“孙女知道的,这事情哥哥和我也说过了,以后孙女就关着门过日子。”
“知道就好,等你出嫁后,怕是你娘也会过去的,就怕你娘会累着,到时要有时间,就多看劝着点,这两年你娘的身子也差了好多。你以后也要主意点,要有什么感觉不适就赶紧找大夫,千万别撑着,你底子本就不好,要是耽误了时间可不好。”
林琳絮絮叨叨的说着,彤玉就靠着慢慢听着,不觉间心里就平静了很多。
彤玉风光出嫁,看着热闹的送亲队伍,不觉间就到了这里这么长的时间。彤玉出嫁,接下来就是林嫣了,该教的,林琳还是请教养嬷嬷教,林琳没有想过把林嫣嫁到世家大族,对于人选很快就挑好了,是寒门学子,家里简单不是什么大门户,往上两代就是个富农,林琳让林璿考究了那人很久,确信这人品好才递话过去的。
贾敏正想着怎么提林嫣的事,想不到那边就定下。贾敏看不上那样的人家,史家那边即使是偏房,不管怎么说也比那小门小户的要强,就和谢颖先和儿子提。
林璿知道祖母已经决定,就亲自去劝母亲不要在想这事。其实是知道史家那边的糟心事,实在不想和史家有牵连,在怎么说嫣儿也是自己的妹妹,不求她们能帮自己什么,她们要是能过的好那也是应该帮的。
贾敏心里一阵好气,不管怎么说那也是自己的庶女,怎么说都不说一下就下定,现在孙女都有了,怎么婆婆还是这么对自己,也太瞧不起自己了,越想越是心中有气,就干脆什么事都不管,还懒得操那份心。还是母亲说的对,现在娘家有出息的后辈少,一定要娘家强起来,以后自己才有足够底气。
不知是不是年纪越大越是任性,自把林嫣的事请定下后,姑苏那边写信过来说是为林傅也看相好了,过来问问贾敏和林琳的意见,林琳直接就让书娅过去看看。
贾敏正心里有气,就以要准备去林如海那没时间,就让谢颖帮看着。
林傅他们虽说分家出去,但娶个好妻子也是重要的,就怕娶到那种性子不好多事的人,到时挑起事端了可就费了这么多年的教养。
林琳让书娅考量了好些内容,主要是看人家性格怎样的,等了大半年最后才定下来,等上一年就娶亲,到时林嫣及笈了就出嫁,不怕意外就怕万一,要到时有个万一的话,可不就耽误了。
第六十四章
“祖母;外祖家的宝玉表哥写信过来为什么只给我和哥哥,为什么没有二姐姐的和弟弟的。”黛玉第一次收到外祖家的来信;却只有自己和哥哥有;就不解的问祖母。
“许是因为姐姐和弟弟不是和你同一个娘吧。信里都有说了些什么?”林琳问道;虽然不乐意,但也不会让孙女看到。
“也没说什么,就是让我给大家问个好,把他平常做了什么都写了下来,还有就是问我平常都学了什么;说他家里姐妹很多,希望我到他家里去玩。”
“那回信了吗?女孩子的字迹除了自家人看,是不能外流,这会影响闺誉的。”
“孙女知道;嬷嬷有教到,我会让哥哥写信回去的,只是要不要说我在学什么啊,夫子说最好不要说,为什么啊?”
“哦,那你知道,你的表姐们都在学什么吗?如果知道就参照表姐们学的回信就是,不然表姐们知道你学的她们没有学,会不高兴的。”
“那孙女知道了,会蘸酌着让哥哥回的,信就写给外祖母。”以前信都是寄给娘亲的,自从娘亲走了后,想不到外祖家有信寄给自己了,想必大姐姐那里也有吧,等下让哥哥写信问问姐姐。因为第一次回信,虽然不是自己写的,但黛玉还是很认真的写了一份交给哥哥让哥哥抄写。
若说红楼是因为贾母看到黛玉没有长辈教养,所以接过去,那现在贾府这么热衷于黛玉接触又是为了什么。
贾敏本想把黛玉也带过去的,林琳不许,就留黛玉在了扬州,再说林如海正想办法调离,这任期有多久还不一定,倒是过去个一两年就走不是在折腾孩子吗。林如海也派人过来说那边什么都不好准备,就让黛玉在扬州就好,就只接了贾敏过去。
现在林琳有空就看一下曾孙女日子自是悠闲,当然要是贾府没那么频繁来信就好了,难道贾母真的想撮合宝黛,这事说什么也不能成,再过半月林璿就要上京城,到时可不好再这样了。
林琳就对林嫣和黛玉说,“你们哥哥就要上京城备考了,到时你们你哥哥会到你外祖家去拜访的,你们可要帮大嫂给哥哥好好收拾行礼,到时要送什么东西也可以让哥哥送过去。”
两姐妹有了事情做,就天天下了课就到谢颖那里报到。
目送林璿离开后,府里就逐渐恢复了平静。
丁姨娘看着在院里玩耍儿子,心里头不知在想什么?现在主子已经不信任自己了,同是从国公府出来的又帮不上自己,还好家里已经靠到大房那边,虽不得重用,过些日子离了那府总也安全些。
现在府上姑娘都有夫子上课教,自己儿子却只能呆在院子里玩,这日子过的比庶女都不如,可又能怎么样,眼看着姑苏那边都能去考举了,自己儿子却连开蒙都没有人提。怪只怪是从自己的肚里出来的,要是个姐儿,就不会是这样了。
明儿看看能不能递个话到少奶奶那,让少奶奶提一提,要是老夫人不在过问的话,儿子也只能这样了,但是看到其他人都有了前程,就自己儿子这样,现在夫人不在,怎么样也得为儿子争取一下。
一大早,丁姨娘就准备了自己亲手做的小衣到了谢颖房里。
“姨太太怎么过来了?”谢颖诧异,平时这丁姨娘可是老实的很,鲜少见走动的。
“平日里空闲的很,就给大姐儿做了几件小衣,今个儿做好了就送过来。”把衣服递了过去。
谢颖打开来看有五六件,针线都处理的很好,可见是用心了做的,谢颖把衣服递给丫头让收起来,“姨太太太客气了,这衣服我这还没有做得这么仔细的,明儿就让姐儿穿上。”
“少奶奶这人多是忙,哪像我这么空闲有时间琢磨这个。”
“姨太太平时可少出来的,今儿是有什么事情吗?”谢颖估计这丁姨娘是有事要说的,不然无事不登三宝殿,就只接问了,如今婆婆不在家,万事还有祖母做主呢。
“如今大少爷上京了,平日就祈祷着大少爷高中,健儿也大了就没怎么看管到,就想问问大少奶奶夫人那可是有什么安排。”
这丁姨娘也太小心了,问个话还得小心翼翼的,不过也知道府里对林健和对林傅他们是不一样的,林傅他们可是上了族谱的,明晃晃写着二房三房,虽说是庶出的,但也比林健的出身要正,那边可是请先生好生教养,这边到如今也没见有个人过问,开始还想问问夫君为什么呢,只是后来不知怎么就忘了。
“这事我先去问问,有了回复,到时在告诉你。”夫君如今不在,才不会贸然去开口呢,不过还是让姨娘回去先。
午后谢颖抱着女儿到了祖母院里。
“今早,丁姨娘到你房里有什么事?”这丁姨娘之前不是一般的老实,这会不知道是什么事。
“哦,就是给姐儿送了几件小衣。”谢颖还不想开那个口,谁知道会不会犯忌。
林琳看了一下谢颖,这孙媳妇是心中有数的,就说,“这丁氏平时就恨不得所在房里,这下出来,怕是有什么事吧。”
“孙媳也问了,说是平日空闲的很,也没说什么就走了。”谢颖也知道丁氏出来肯定会惹眼的。
“怕是想问林健的事情吧。”林琳不用想就知道是什么,贾敏不在了,心思就放开了。
“这孙媳倒没听说,这健兄弟怎么啦?”
“之前你婆婆想让林健和黛玉一起开蒙的,是丁姨娘一直拘着后来跟不上了,你婆婆就不在过问了,这会也许是看到大了,你婆婆又不在府里就着急了吧。”
“那要不要送去上学?”谢颖问道。
“这事让你婆婆安排吧,她总有法子让你婆婆知道的。”林琳才不想管那破事。
想不到竟是这样的,丁姨娘到底做了什么让祖母这么不屑,还好自己没有说。这事到底要不要去打探一二,免得将来犯了忌,谢颖暗想。
林琳看到谢颖这样,怕是有些事林璿也没有和谢颖说清楚。
“林家是不会从家里奴仆中抬举姨娘的,要是谁动了那个念头就全家发卖出去,林家的老人都知道这条的。同样的林家也不想让进门的媳妇从陪嫁中提姨娘。丁姨娘虽然被提了上来,但就他是你婆婆身边的陪嫁这一条,不管在怎么老实,府里也是不喜的。”
谢颖想不到还有这一条,怪不得当初自己没有提通房,婆婆和祖母都没有说什么,原来是不许从身边提,不过,那样是不是就意味着从外面找?谢颖有些紧张的想到。
“府里的姨娘的确是从外面聘的,往上数几代,都是这么过来的,”为此林琳还特地去番了以前的府纪,想不到还真如自己所说的,不知是不是巧合。不过既然是那样,就按是既成事实就好。
“不过还有一条,那就是十年里嫡子单薄。要是十年里只有一个嫡子,或者没有嫡子,才会外聘的,为的就是开支散叶,林家的子嗣一直很单薄,兄弟支系少,所以才这样安排的,外聘的姨娘都是清白人家好生养的,选中她们就是为了好生养不惹事,嫡子和她们所出的庶子各方的待遇教养都是不一样的,产业都是在他们降生后就分好了的,就像林傅他们一样,他们并不会威胁到嫡子,不会影响到嫡支的。”
林傅他们那是因为父亲兄弟少,可以那样分出去,要是以后自己呢,怎么办,总得防那万一的。
“之前是因为老爷兄弟少,才过到二房的三房的,不过以后就不会那样了,到时是记到偏支上,和嫡支区分开来的。”林琳知道谢颖在想什么。
“给他们分好产业,是防着以后有纠纷,他们若有能力发展起来,那就是一份助力,要是平庸下去,也能给他们日后有个保障,要是到时有学不好的,族里会把他逐出去把产业收回来归于公中的,这些族里都有规定的。”
谢颖想不到是因为这样的,“那健兄弟。。。。。。”
“族里认的是正经的姨娘,像丁姨娘这样的,就看你婆婆的安排。要是是学好的,到时族里会为他记上一笔的。”
要是这样的话,难怪府里对健兄弟是那个态度。
“先祖曾经有过嫡庶之乱,虽然指望家族兴旺,但对庶子的教养也是很严格的,从奴仆中挑姨娘,最怕的就是那些心大的,到时劲惹事,所以才有这一条。还有嫡长和其他的嫡子教养也是不一样的,有很多的东西都是从小就开始教导的。”其实有些还是林琳对林如海说了才添加进去的。
“分的产业也是有要求的,不是什么都能分的,族里都有规定的,要是将来,庶子有了出息,族里是不会打压的,说不定还会支持,那得看到时嫡支的情况,不然要是嫡支不用功,是个挥霍的,有再大的家业也是有败落的那一天。”
谢颖是族长家的嫡长女,谢家是怎么样的,谢颖也知道一些,想不到林家和自家的区别竟是这么大,不过要说对家族的好处,那样确实是不错的,区别教养,还能鞭笞嫡支不断上进。只是想道以后自己也要面对那样的事,心里还是有点难以接受。
“璿儿没有告诉你,是想让你不要太过担心,毕竟还有那么长的时间,只要你好好调养好身子,是不用太担心的,到时有了两个嫡子,没人会要求你纳姨娘的。”其实这时间还可以放长些的,只是当初林琳是那样的时间做主的,只好说了那么一个时间,还府纪族规里都有那么一条,只是自己选了早点的时间而已。
谢颖想想也是,要是这么长时间自己都没能生下嫡子,不管是谁都会有意见的,娘家到时只怕也会帮着想法子。
“祖母既然把宗妇的信物交给了你就是信任你,既然这事情都说给你知道了,以后把管家的事情处理完后,就每天过来看看府纪和族规,有很多细致的条理连你婆婆都不大清楚的,这是每个子弟都要学的,你作为宗妇,也必须要清楚。”
谢颖想不到祖母会跳过婆婆把信物交到自己手上,想起大婚的时候,祖母给的那个墨镯,难怪夫君让好生收好不要弄丢,想到夫君郑重的样子,就只好谨慎收起来,不敢带着,想来那就是信物吧。
“以后你就把那镯子带着吧。”
谢颖看到祖母都这样说了只好答应。
想道丁姨娘,就想到贾家,想来为了钱银,如今怕是更难离了贾家,记得贾府好像与甄家是有钱银来往的,如今甄家倒了,怕是贾府的钱银也没那么丰厚了吧。不管事情是不是真的,但也不得不防着。
“黛玉那孩子心思比较敏感,以后你有空就多带在身边教着点,以前是彤玉在带着,自彤玉出嫁后,就显的明显了许多,嫣儿那孩子心思比较大条,没那么细心,你就多上心点。黛玉那孩子还是很喜欢你这大嫂的,要是在你的言传身教下,能学到你几分就好了。”
“有这么多人陪着,再说黛玉妹妹可聪明的紧,到时肯定能长成祖母期待的样子。”谢颖说道。
要真是那样就好了。
作者有话要说:连续的红色暴雨,好多地方都被淹了!
第六十五章
林璿的船才靠岸;林璿刚下了岸;就看到几个人围了上来,林楒和林武赶紧过来护着。
“见过林璿少爷,我们是贾府过来特地接少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