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笑什么?”芷兰扭头看了一眼黛玉,却见她脸上挂着笑,嘴巴都合不拢了。
黛玉被芷兰的声音打断了思绪,这才醒神。刚才林如海明显是不愿意她为了这些事情劳神,但是看她兴致高昂,还是不忍心打击了她的积极性。这个世界上,也只有家人,能这样温和的包容她了。
“没什么,只是想到了一些事情。听说今日有三家年礼过来,是从淮南那边来的,可是造册登记过了?”黛玉随口问了一句。
芷兰果然就被转移了注意力:“的确是呢,现在春绯还在跟着陈嬷嬷一块造册登记呢。”
而黛玉的视线却早已经转开。
前几日下了一场雪,化雪过后,天气便比之前暖和了一些。特别是今日,中午的日头还透着暖意。
黛玉眯着眼看了一眼悬在正空当中的日头,明晃晃的光线倒是让她有些不敢直视。
她在林家,是林家的姑娘,底下的人都敬她畏她。而林家的亲人,对她极尽包容,她在这里生活了四年期间,事事都是依她顺她。
她已经在潜意识中不想回去了,所以才这样一言不发的让了缘走了。所以她也不得不面对一些问题,甚至比更多的闺中女子更早的想到一些问题。
“姑娘,你小心脚下,路滑着呢。”芷兰连忙拉了黛玉一把,又嘀嘀咕咕道,“姑娘这些日子都没睡好,这几日轻松一些了,可是要多休息。刚才若不是我拉了一把,姑娘怕不是要摔着了。姑娘,你在听我讲话吗?”
“听着呢,就你话多。”黛玉说了一句,转头见芷兰映在光下的脸上带着绯红,原本只是清淡的颜色倒是多了几分神采。
林家的大丫鬟中,芷兰的容貌并算不得是出众的,但是却多出了三分温顺柔和。她初来的时候芷兰已经十二岁了,现在都已经到了外聘的年纪,虽然大丫鬟们一般都会拖到十七、八岁才外嫁。只是若是芷兰跟着她去京中,便至少要往后推几年。
芷兰是知道黛玉年后要上京的,她是家生子,老子娘还管着扬州的庄子,黛玉却不知道芷兰心中愿不愿意跟着一起去扬州。
“芷兰。”黛玉看了好半晌,最终还是想着先试探试探:“前两日太太发了话,今年有一批丫鬟到年纪出府了。若是家中有想法的,都可以自己做主求了出去,太太还吩咐陈嬷嬷到时候记得给些首饰做嫁妆。”
见芷兰没应声,黛玉便继续道:“母亲把这事交给了陈嬷嬷,昨日里,巧儿的娘便来求了陈嬷嬷,想求巧儿出去。我还听说,陈嬷嬷倒是想让自己家的小子求娶芷芳呢。”
“姑娘还是这般大,这些可不是姑娘应该知道的事情。”芷兰突然之间抬起头来笑着打趣了一句。
黛玉还想说话,芷兰便突然之间停了下来:“我知道姑娘想说的是什么。”
“虽然我爹娘还不知道姑娘年后要入京的事情,但是不管怎样,也不管他们同不同意,芷兰都是要跟着姑娘一块入京的。我伺候了姑娘那么多年,姑娘也该知道我的性子,虽然姑娘平日里看着挺稳重的,但是芷兰也不放心让姑娘一个人进京。”
芷兰平日里虽然喜欢唠叨,但是这样的话却说的极少。
“况且,巧儿和芷芳姐姐比我大上两岁,自然是比我早出府。虽然我不聪明,但是心中也是明白事的,只要我伺候好了姑娘,太太必然不会亏待了我。”
黛玉突然觉得自己试探芷兰的举动有些冒失了,她不自在的清了清喉咙,才压低了声音道:“你倒是清楚的很,走吧,这里风大,怪冷的。”
芷兰在黛玉身后笑了笑,这才上前几步追上了黛玉的步子。
黛玉得了闲,便趁着年礼入库的时候开始整理府库。
虽然林家的库房是赵贵显家的在管着,但是贾敏的私库一直以来都是芷萍管着钥匙的。而林家因为人口少,早已经是库房和私库有些交叉,贾敏便说趁着这个时候重新清理一遍。
又加上贾敏先前便说了,她一个人在扬州,府中留了太多的家当反而不好,让黛玉清理出来带到京中。等她日后上京,也只用轻车简装便好。而贾敏的东西,却没有人比陈嬷嬷更清楚,是以这日清点库房,重新造册的时候,来的人倒是多的很。
黛玉也没闲坐着,丫鬟管事们清点的时候,她便由陈嬷嬷带着到处转动。陈嬷嬷会告诉她那些东西有什么来历,有哪些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有哪些是御赐的,有哪些是贾敏的陪嫁。
这重新造册便整整花了两天的功夫,才勉强清点完。贾敏现在万事不管,也万事随意,黛玉便征求了林如海的意见,把要带上京和留在扬州的物什重新分别造册,在年前就赶着重新分了库。
而林家在京中已经采买了丫鬟,所以这才放丫鬟出去,便不再采买丫鬟进府了。陈嬷嬷和黄嬷嬷在年前便列好了出府丫鬟的名单,送到黛玉手上的时候,已经是腊月二十了。
巧儿和惠儿都已经十八了,况且又是家生子,父母都在南边管着庄子。黛玉大致看了看,便见她们二人都在其中。
这件事情贾敏在京中时便提起过一句,她早已经考虑到巧儿和惠儿的年纪,原先就想着把映荷和莲叶拨给皓玉的,是以黛玉并不怎么惊讶。
陈嬷嬷替她的小儿子求娶芷芳,黛玉也是知道的。她本来想着若是芷芳出府了,芷萍也到了出府的年纪,贾敏身边恐怕没人照顾。却没想到,芷萍竟然阻了她父母来求恩典,说还想在贾敏身边伺候几年。
剩下的丫鬟便也只是外完或者是内院的二等三等的丫鬟,出府倒是没有多大的关系,黛玉看了两眼,便揭过不提。
第131章 偶遇
等年礼安置妥当,库房又重新整理了一遍,黛玉这才觉得松快了起来。
往年过年的时候,黛玉也会帮着贾敏打理,今年虽然只有她一个人管着,但是比起交账来,却是再简单不过了。
轻松下来,时间便过的飞快,一晃,便进了新年。开年的第一件大事,便是今上祭天之后宣布改元,把国号从庆丰改成宣正,今年便是宣正元年。
虽然林如海现在依旧是巡盐御史,但是视他如心腹的先皇早已经退位,林如海便不敢像先前那般打探着京中的消息。京中和扬州隔着万里,所以不单单是京中许多事情打探不清楚,就连他能知道的消息,都比往年知晓的要慢的多。
黛玉这个时候才稍微有些了解了,为何古人总是会说“士为知己者死”,而若是她没有出现在这里,林如海恐怕就是做了这样的事情。先皇的重任,无疑把林如海捧上了权臣的地位,这些士子们十年寒窗,做官为宰,不就是为了这个追求吗?
只是最终林如海还是因为这一家子,而放弃了心中的这点固执。
因为林如海前途未知,况且贾敏身子又不好,也不好多加打扰,林家的这个新年便过的有些平淡。
陈嬷嬷年前被自己的儿子接回了家中,她宅子和林家隔得并不远,倒是回来看了几次。过了十五,到了年纪的丫鬟们便统统放了出府。由主家指婚也好,自行婚配也好,林家的宅子里倒是比之前热闹了几分。
巧儿和惠儿出府之后,贾敏便打发了身边的映荷和莲叶去了四时居。因为她们二人是从贾敏身边调过去的,在皓玉身边待了更久的春织和春娟倒是退了一射之地。
只是好在这两个丫鬟是老实的,况且原先就只是管着针线,与映荷和莲叶之间倒是没什么冲突。
而芷芳虽然被放了出去,在家中待嫁,但是婚后依旧还是会留在林府做事,贾敏身边又有芷萍照看着,便没有从外面调丫鬟进正房。再加上黛玉先前便想好了,让宋妈妈留在扬州,这样看上去,贾敏身边的人倒是使唤的上来。
刚出正月,一道圣旨便匆匆从京城到了扬州。
原来今上钦点的巡盐御史现今已经在途中了,而林如海则是等现任巡盐御史来之后交接了差事,再即刻入京候旨。
等圣旨里的讯息传到后院,黛玉心中就有些犯嘀咕。按理说林家是不会有什么抄家灭族的危险的,而林如海现今已经是二品大员,又没有犯什么过错,顶多是入京之后等一段时间,再安排一个闲职给他罢了。
圣旨一到,林家便重新开始喧闹起来,新任的巡盐御史已经在途中,完成交接便要即刻上京,早些做准备当然比较稳妥。
正月一过,林管家便交上了一份名单。他果然是按照黛玉所说的,暗地里打发人盯紧了各地的管事。黛玉粗略的看了一眼名单,却只说让林管家看着办便好。
赵管家和赵贵显家的已经提前进了京,而林管家则是留在扬州处理各地的庄子和铺子。
圣旨到达七天之后,现任的巡盐御史就风尘仆仆的到了扬州。林如海年前都已经把公务整理清楚,交接倒是只要了两天的时间,他见府中的事情安顿的差不多了,便决定二月初十便启程上京。
启程的那一日下了细雨,黛玉平添了一份怅然若失。一大清早她便去了贾敏的屋子里,贾敏那个时候还未起身,她揪着守在门外的芷萍吩咐了一大通,还是听着屋子里贾敏有了动静,这才放了芷萍。
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了早饭,黛玉便坐了马车往码头去了。
林家的物什从清早开始搬运起,现在基本上都已经装上船。因为是举家搬迁,便不像上次那般简易。除了林家人和丫鬟婆子住的三艘船稍微小一些,剩下的便都是大货船。
在整理的时候,除了御赐和祖传之物,或者是有市无价的东西之外,大件的黛玉便做主出手卖掉了。即使是这样,林家的物什还是整整装了五船,即使是黛玉这个时候看,也只有瞠目结舌的份。
越往北边走便越冷,况且运河上风比岸上大的多,黛玉便不爱出去走。每日正午去甲板上透透气之外,便是待在船舱内自己捉摸着绣法。
请的绣娘倒是没有跟着上京,黛玉绣法学的差不多了,贾敏也说只要能拿的出手便成,难道日后还能真的较真让黛玉做绣活不成?黛玉听着这话,便也就当真不再较真了。
她想着贾敏一人在扬州难免孤单了些,便鼓动皓玉每日里给贾敏写信,即使现在船在运河上行驶送不出去,却可以等船停泊的间隙托邮驿送往扬州。
是以黛玉每日便多了一件事情,便是像记流水账一般的把能写的事情全部写一遍,也不管是不是太过琐碎。有时皓玉会跟着写一封信,有时林如海也会在信中写几笔。等船靠了岸,林如海便会打发人送了出去。
这样简单过了半个多月,水路便已经行了一半了。
半个月来除了淮河中游遇到了一场小雪,天气还算好。黛玉本以为会这样一路平稳的上京,却没想到在黄河上遇到了状况。天色突变,很有可能会有一场暴雨,船便被迫临时停在了附近的一个港口。
黛玉向芷兰打听了情况,才知道她们此刻停在滨州的一个小港口。
虽然已经靠了岸,但是船却摇晃的厉害。这个码头小,和城镇也离得远,这黑云压境的,随时都可能有暴雨下来,还不如留在船中稍作休憩。
船工抛锚停了下来,黛玉也不敢开窗。船晃荡的厉害,看书做针线都嫌不安定。暴风雨前天色又暗,黛玉便吩咐芷兰不要点灯,免得船摇晃碰了灯会走水。
她在船舱中坐了一会儿,终究是不放心皓玉,便让芷兰给她加了一件大氅,出门去看看皓玉的情况。
刚刚出了房门,便看到林如海站在甲板上,而旁边站的正是元管事。也不知他跟林如海说了什么,林如海一脸严正以待的样子。黛玉猜想着多半是说这糟糕的天气,便转了身往皓玉的屋子里去了。
而一旁的林如海,现在确实是有些费解。
先前有人通报远处有一艘船往这边过来,他也没多大在意。这样的天气,船在运河中最是容易翻的,而这一条河道也只有这么一个小码头,附近的船自然是往这边停靠。
果然不到一会儿,这艘船便停在了林家船的附近。林家的船多,为了抵抗暴风雨,防止船过度摇晃,早已经用链子拴在了一起。是以这个码头几乎被林家的船只占据了。
林如海早已经吩咐那五艘货船靠拢一些,为的就是给新来的那艘船腾出一个位子。
那艘船和林家的客船隔着五艘货船的距离,况且船上没任何一家的标志。这大雨即将倾盆,也不好打招呼拜访,林如海便让元管事吩咐下去,叫林家的人不要惹事。若是那船上有什么求助的,能帮的便让船工帮上一把。
由元管事陪着去各个船舱中查探了一番,林如海这才回到了客船内。
又想着黛玉和皓玉毕竟还是小孩子,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状况,正想着去船舱内跟他们交代几句,便有人通报那艘船上的主人求见林如海。
没有通报名姓,林如海自然不会贸贸然应下。又因为那船停泊时元管事和他们的人打过交道,林如海便想着先跟元管事问问情况,只是元管事对于那船上是哪家的人也是一无所知。
他正犹豫着要不要应,下面的小厮又来说,那家的主人已经在甲板上候着了。又说他姓赵,还请林如海过去见一面,说是有事相求。
林如海站在甲板上犹豫了一会儿,这大兴朝赵是大姓,但是能说出一些名堂的,除了前皇后赵氏的娘家忠烈侯府,便是现在的护国公府了。
只说出一个姓氏,却是不好判断到底是什么人。
林如海想了半晌,那人三番两次的来请,便去见见又何妨?
那五艘货船的甲板倒是连了起来,林如海从客船过去,便更加容易行走了。
天色有些暗沉,待到临近了那艘船,林如海便看见甲板上隐隐约约的站着几个人。要如海这边点了灯笼,那边的船自然能看清林如海这边的情况,见林如海亲自过来,连忙走近了一些。
“可是前巡盐御史林府,不知府上能不能搭一条木板过来,我家公子有事相求。”那艘船上便有人隔空喊着话。他中气倒是十足,隔得远远的林如海居然听的清清楚楚。
知道这是林家的船,还知道他如今已经卸任,恐怕是同僚了。林如海考虑了一番,便让元管事按照他们说的,搭了一条木板过去。
“谢谢林大人了。”那边似乎是隔空行了一礼,便带着几个人往林如海这边过来了。
第132章 收留
等那边三人过来之后,元管事便吩咐下人收了两船之间的搭板。
林如海让身边的人再点了一盏灯笼,他便退到了甲板后面,只等着那三人往船里面过来。
过了光线可以照亮的地界,林如海这才看清了走在最前面那个人的面容。那人见林如海看着自己,便连忙上前几步行了一礼道:“见过林大人。”
林如海脸上的表情则是有些惊疑不定,也不知是甲板上的风太大还是怎的,林如海便眯着眼睛看了赵渊一眼。
赵渊见林如海没有答话,脸上却并没有任何不满之色,态度反而更加恭谨了一些:“本来也不想叨扰林大人,只是突然遇到了这样的天气……”
林如海这才脸上带了七分笑意:“世侄多礼了,这甲板上风大,有什么事情,还是进船舱内说吧。”
赵家和林家倒是能搭上那么一丝关系,林如海的祖父曾经官任翰林院学士,赵家的一个旁支里便有人是他的门生。林如海之父和赵渊的祖父说起来还算是有些交情的,只是多年不来往,在上一辈就已经生疏了,到了林如海这一辈,几乎是没有交集了。
只是林如海唤赵渊一声世侄,却也是师出有名的。
赵渊见林如海这般说,便点了点头,又吩咐跟他一起过来的两个随从在门外候着,便跟着林如海进了船舱。
林如海自然不会带赵渊去林家的客船,却只是让元管事在货船里挑了一个整齐一些的房间,请了赵渊进去。
门刚刚被关上,也不待丫鬟奉茶进来,赵渊便站起来又跟林如海行了一礼:“当初在扬州,若不是得世叔相助,恐怕学生也活不到今日。这份恩情子深铭感五内,只是一直找不到机会报答,却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