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黛玉重生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同人)红楼之黛玉重生记-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林黛玉接过来一看,立刻嫌弃道,“字真丑。”
    “姐你能先看内容吗……”
    林黛玉一目十行嗖嗖翻完所有的纸,挑眉道,“所以,这个‘论如何在古代搂钱’是你自己想出来的?你要经商?”
    林琼还深陷在自己熬了几天几夜写出来的东西被人分分钟看完毫不尊重他劳动成果深深的打击里不能自拔,见林黛玉问,才道,“对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姐你觉得怎么样?”
    林黛玉点点头,“想法是好的,里面有些法子我前所未闻,想必赚钱很容易。”
    林琼得意起来,“那当然,这可是小爷专业。”
    “但,爹爹不会同意你这么干,”林黛玉一句话戳破林琼幻想,“而且咱家又不缺钱。”更何况圣人不许官家与民争利。
    林琼急了,“别啊,这不咱俩先统一战线么,谁还嫌钱少啊。”
    林黛玉听了,略皱眉,“弟弟,你很缺钱么?”
    林琼默默抚着自己的策划书,“不啊。”他小孩子一个,好吃好喝不出门,一点都不缺钱。
    “那为什么……”
    林琼唰地抬起头,一脸的雄心壮志,“人家穿越者不都这么干么!”
    林黛玉吃了一惊,“什么?”
    林琼道,“你想啊,小爷来到落后的古代,看到底层劳动人民连小康的标准都达不到,大字都不识一个,多痛心啊!我都来了这里了,不给劳动人民们带来一点福音,这说的过去么?”对的起他剃这半头秃瓢的心酸么?
    林黛玉眨眨眼,“可是,造福百姓不是官家的事情么?”
    接下来,林黛玉遭到林琼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为论点的一番狂轰滥炸,终于晕乎乎点了头,同意他在扬州开铺子的事情。
    林琼拉到了最强有力的后援,十分得意,他就知道女神不是辣么肤浅的人,不会看不起他经商。
    当晚,林琼回去后,林黛玉还在拿了那份字迹潦草的“策划书”研读。
    这沓纸上头用句浅白,字迹丑陋,但里面的内容十分有趣,她自认读过的书不少,也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东西,可见林琼这个从后世来的人表面单纯,内里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只是如他所说,不擅“文科”而已。
    林琼自从来了这里,就一直像不同的人打探这里的习俗风情以及常识,还整天摸出门去调查,他确实没有偷懒。
    康熙三十三年的扬州,顾名思义,最赚钱的当然是盐商,最大的官儿是林琼他老子林海,但贩盐是不能的,因为林海会打断林琼的腿。
    其次,舶来品,也就是海外来的西洋货也好赚钱,简直一本万利,但林琼人小没有话语权,这块他暂时插不了手。
    再次,女人和文人的钱也好赚。古代的女人只能宅着,平时除了衣裳首饰简直没什么好打发时间的,文人爱附庸风雅,一掷千金也是有的。
    再有就是一些必须品的垄断,比如粮食、铁矿、药材等,如果把这些东西掌控在手里,就是妥妥的经济控制权,就连当朝圣上都没注意到的命脉。如果得到了这一命脉,就等于握住了龙之七寸,就算弄不死,也能扒他几片龙鳞。
    也不是说林琼想做什么大逆不道的事儿,他也就是用狗胆子想想罢了。
    另外就是一些营销策略,各式各样在林黛玉眼里也怪耸人听闻的。

  ☆、第12章 林海逗儿林琼惊惶

在古代,经商是最末等的事情,士农工商,商人最末,连做手艺活的工人都不如。古代皇帝们认为,商人逐利,常常在灾年抬高物价,必须往死里打压,冠以“不义”之名。因此可见林琼想开个铺子有多难。
    而林黛玉同意林琼开铺子是建立在林海同意的基础上,如果林海不同意,林琼一个三岁小孩子,根本寸步难行。
    巡盐御史这官职总管两淮盐道,是肥差,而且是本朝上下最肥的差,从每年盐税进国库的银子就可知道。本朝以来,只有天子宠臣才能担任盐课的官职,而且是一年一任,可见圣上有多看重。林如海连任了一年又一年简直不挪窝,可见当今有多信任他了。
    当今有多信任林海,就有多关注他,因此,林海这些年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连胡子都白了好多根。
    所以,为了不让人抓自己小辫子,林家除了一些个田地庄子,连铺子都是不开的。不像有的人家,挂羊头卖狗肉,用自家下人的名义开自己的铺子,甚至会放利钱。
    第二天一同吃饭的时候,林黛玉向林如海提了林琼想经商的事情。
    林海皱眉道,“既然是琼儿的主意,为何不亲自来跟为父说?”
    还不是怕您老么?林琼肚子里腹诽,“父亲,姐姐说也是一样的。”
    林还哼道,“怎么一样了?你一个男子汉自己的事情不自己出头,反而畏畏缩缩躲在你姐姐后头,岂是大丈夫所为?你也不想想,你姐姐一介女流,你本该护着她,却怎么反而让她帮你?”
    林琼道,“琼儿知错,下次不敢了。”
    “嗯,”林海点点头道,“知错能改,还是好孩子。”
    林黛玉在一边看着笑而不语,也不帮林琼说话。林琼虽然总在她面前说已经二十岁了,但他其实还像个小孩子,很多地方不懂。明明二十岁都该成家立业了,他倒好,一点稳稳当当的意思都没有,就像个孩子似的。
    好在林琼大的品行不错,为人率真,将来林海把林家家主的位置交给他,林黛玉是放心的。
    林海道,“你师父教给你的医术,为父让你背的书都学会了?看来你怪闲的,整天净琢磨些不着边的。”
    林琼郑重其事道,“爹爹,我不会耽误学医、不耽学业,以后也一定会考科举,经商不过是图个乐子,爹爹你就答应我吧。”
    林海抚须,笑了笑,“琼儿,你不是一直想学武吗,明日爹爹给你找个会武的师父来,不是你李师傅的五禽戏,是正儿八经的武功。”
    林琼双眼发亮,道,“真的吗?谢谢爹爹。”
    林海道,“不值什么,只要你好好学,别辜负爹爹对你的期望。”
    林黛玉旁边看着,也忍不住笑了。
    林琼心道上当,看来想开个铺子要打长期战了。不料林海竟道,“让你开几家铺子玩玩也不是不可。”
    林琼忙道,“真的?”
    林海笑着拍一下他的头,“你父亲何时骗过你?若你能学医、念书、学武三样都不耽误,还有时间经营铺子,为父自然放你去做。”
    林琼把头点的如啄米一般。
    林海又道,“只是银子、用人这两项,你母亲吃药看病,咱们家实在拿不出来供你经商的银子,咱家下人少,用的紧巴巴,也抽不出来给你用。”
    我屮艸芔茻!您睁眼说瞎话啊,给您跪了,不愧是皇上钦点巡盐御史。
    林琼还能怎样,只好同意。
    林海用过饭便走了,林琼掏出一个小帕子捂在脸上默默伤心。
    林黛玉见他那小模样,忍不住想笑,忍的肚子疼,“弟弟,我这里还有点月例银子,先给你用吧。”忙喊春景去拿银子。
    刚被打击了小自尊的林琼道,“不用了,不好要姐姐的东西。”
    林黛玉闻言,道,“好啊,真不用了?春景,不要拿了。”
    林琼忙道,“别啊姐,要。”他只是婉拒一下而已啊。
    林黛玉又笑了。
    “姐,”林琼忽正色道,“我去开铺子挣钱,你会不会不高兴?”
    林黛玉怔了怔,“我为何不快?”
    “就是,就是那个……呃,”林琼支支吾吾指手画脚了一会,还是没说出来个所以然。
    但林黛玉倒懂了。
    她本就喜欢田园意趣、魏晋风度,过于阳春白雪,让林琼误以为不喜欢金钱铜臭了。
    实际上,林黛玉一点儿都不烦厌银钱,相反,贾敏教的管家事务她做的很好。
    前世林黛玉小小年纪就离了家,在亲戚家客居着,她总不好对人家的家务事指手画脚,叫人看见该说她轻、佻了。她在贾家虽然吃穿用度一律比着三春姐妹来,但到底不如在扬州好,加上贾家式微,基本是空架子了,林黛玉又随和,才不说什么。
    实际上,银钱和仕途经济本就是林黛玉这样人家的必需品,若真烦厌,那才叫真不识时务了。她那时将贾家二表哥引为知己,因此看他哪般都好,脾气也投契,各样歪道理虽不赞同,亦能理解,但理解又不是赞同。
    这些话,林黛玉是不会对林琼说的,给了她自己装钱的盒子便把人打发走了。
    林黛玉的月例银子足有五两,她这些年基本没花,加上过年的红包钱,一共有三千两之多。林琼住在正院,还没有自己单独的小库房,他的银子都是由贾敏身边的大丫鬟宜兰收着,按照林海的个性,肯定不会任他要走,他身边的散碎银子加起来还不足一百两。
    古代一两银子约莫折合在古代,经商是最末等的事情,士农工商,商人最末,连做手艺活的工人都不如。古代皇帝们认为,商人逐利,常常在灾年抬高物价,必须往死里打压,冠以“不义”之名。因此可见林琼想开个铺子有多难。
    而林黛玉同意林琼开铺子是建立在林海同意的基础上,如果林海不同意,林琼一个三岁小孩子,根本寸步难行。
    巡盐御史这官职总管两淮盐道,是肥差,而且是本朝上下最肥的差,从每年盐税进国库的银子就可知道。本朝以来,只有天子宠臣才能担任盐课的官职,而且是一年一任,可见圣上有多看重。林如海连任了一年又一年简直不挪窝,可见当今有多信任他了。
    当今有多信任林海,就有多关注他,因此,林海这些年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连胡子都白了好多根。
    所以,为了不让人抓自己小辫子,林家除了一些个田地庄子,连铺子都是不开的。不像有的人家,挂羊头卖狗肉,用自家下人的名义开自己的铺子,甚至会放利钱。
    第二天一同吃饭的时候,林黛玉向林如海提了林琼想经商的事情。
    林海皱眉道,“既然是琼儿的主意,为何不亲自来跟为父说?”
    还不是怕您老么?林琼肚子里腹诽,“父亲,姐姐说也是一样的。”
    林还哼道,“怎么一样了?你一个男子汉自己的事情不自己出头,反而畏畏缩缩躲在你姐姐后头,岂是大丈夫所为?你也不想想,你姐姐一介女流,你本该护着她,却怎么反而让她帮你?”
    林琼道,“琼儿知错,下次不敢了。”
    “嗯,”林海点点头道,“知错能改,还是好孩子。”
    林黛玉在一边看着笑而不语,也不帮林琼说话。林琼虽然总在她面前说已经二十岁了,但他其实还像个小孩子,很多地方不懂。明明二十岁都该成家立业了,他倒好,一点稳稳当当的意思都没有,就像个孩子似的。
    好在林琼大的品行不错,为人率真,将来林海把林家家主的位置交给他,林黛玉是放心的。
    林海道,“你师父教给你的医术,为父让你背的书都学会了?看来你怪闲的,整天净琢磨些不着边的。”
    林琼郑重其事道,“爹爹,我不会耽误学医、不耽学业,以后也一定会考科举,经商不过是图个乐子,爹爹你就答应我吧。”
    林海抚须,笑了笑,“琼儿,你不是一直想学武吗,明日爹爹给你找个会武的师父来,不是你李师傅的五禽戏,是正儿八经的武功。”
    林琼双眼发亮,道,“真的吗?谢谢爹爹。”
    林海道,“不值什么,只要你好好学,别辜负爹爹对你的期望。”
    林黛玉旁边看着,也忍不住笑了。
    林琼心道上当,看来想开个铺子要打长期战了。不料林海竟道,“让你开几家铺子玩玩也不是不可。”
    林琼忙道,“真的?”
    林海笑着拍一下他的头,“你父亲何时骗过你?若你能学医、念书、学武三样都不耽误,还有时间经营铺子,为父自然放你去做。”
    林琼把头点的如啄米一般。
    林海又道,“只是银子、用人这两项,你母亲吃药看病,咱们家实在拿不出来供你经商的银子,咱家下人少,用的紧巴巴,也抽不出来给你用。”
    我屮艸芔茻!您睁眼说瞎话啊,给您跪了,不愧是皇上钦点巡盐御史。
    林琼还能怎样,只好同意。
    林海用过饭便走了,林琼掏出一个小帕子捂在脸上默默伤心。
    林黛玉见他那小模样,忍不住想笑,忍的肚子疼,“弟弟,我这里还有点月例银子,先给你用吧。”忙喊春景去拿银子。
    刚被打击了小自尊的林琼道,“不用了,不好要姐姐的东西。”
    林黛玉闻言,道,“好啊,真不用了?春景,不要拿了。”
    林琼忙道,“别啊姐,要。”他只是婉拒一下而已啊。
    林黛玉又笑了。
    “姐,”林琼忽正色道,“我去开铺子挣钱,你会不会不高兴?”
    林黛玉怔了怔,“我为何不快?”
    “就是,就是那个……呃,”林琼支支吾吾指手画脚了一会,还是没说出来个所以然。
    但林黛玉倒懂了。
    她本就喜欢田园意趣、魏晋风度,过于阳春白雪,让林琼误以为不喜欢金钱铜臭了。
    实际上,林黛玉一点儿都不烦厌银钱,相反,贾敏教的管家事务她做的很好。
    前世林黛玉小小年纪就离了家,在亲戚家客居着,她总不好对人家的家务事指手画脚,叫人看见该说她轻、佻了。她在贾家虽然吃穿用度一律比着三春姐妹来,但到底不如在扬州好,加上贾家式微,基本是空架子了,林黛玉又随和,才不说什么。
    实际上,银钱和仕途经济本就是林黛玉这样人家的必需品,若真烦厌,那才叫真不识时务了。她那时将贾家二表哥引为知己,因此看他哪般都好,脾气也投契,各样歪道理虽不赞同,亦能理解,但理解又不是赞同。
    这些话,林黛玉是不会对林琼说的,只说让人明儿给他送钱便把人打发走了。
    林黛玉的月例银子足有五两,她这些年基本没花,加上过年的红包钱,一共有三千两之多。林琼住在正院,还没有自己单独的小库房,他的银子都是由贾敏身边的大丫鬟宜兰收着,按照林海的个性,肯定不会任他要走,他身边的散碎银子加起来还不足一百两。
    古代一两银子约莫折合二百块钱人民币,三千两银子就是六十万,这么多钱,林琼完全可以卷款潜逃了。
    ……
    说着玩的。

  ☆、第13章 林琼伢市买人囧记

林琼兴奋的当晚一晚上没睡好,第二天天未亮就爬起来穿戴好衣服。建兰听到声响进内内室来看,果然林琼起来了,忙说,“小祖宗,昨晚闹得半宿没睡,今早就折腾。请您等一等,奴婢马上去给您打热水来洗漱。”
    林琼笑嘻嘻的,听见建兰抱怨也不说什么蹦跶着出了内室,但见外室有一大箱子放置在墙角上,随口问佩兰,“这里装的什么东西?昨日还没有。”
    佩兰替林琼整理衣裳,道,“姑娘昨日叫婆子们送来的,说大爷指定等不及要,因此连夜送来了。”
    林琼好奇,蹬蹬跑过去,吃力地打开箱子一看,里头白花花全是银子。有大块的元宝也有小银角子,或者印着花式的银锞子金锞子,各式各样很是可爱。
    “这是?”林琼大吃一惊。
    佩兰笑道,“姑娘叫送来的,估计这几年的月例银子全在这里了呢,奴婢也吓了一跳。”
    林琼道,“不是,怎么全是现银呢?”
    佩兰奇道,“难不成大爷想要全换成铜钱?那咱们可放不开。”
    林琼问,“不是有银票吗?”
    佩兰乐了,“奴婢从未听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