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猫家穿越记事本三国篇之书院青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同人)猫家穿越记事本三国篇之书院青葱-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忠臣良将,仁人君子们嘲笑个遍。直接写到要是这样还什么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的话,还不如直接弄根面条上吊死了算了。打赢了给钱,打输了还是给钱,最重要的是,就算没抢到的东西,之后还会在和亲时主动送过去,为他们下次抢劫提供技术支援。之后之所以有五胡乱华,原因在于南匈奴降汉后对他们太过优厚,汉和帝每年将青徐两州的收入两亿七千万全都支援乌桓,导致后来曹老板打得那么辛苦什么的。北宋赔给契丹的岁币都没那么多,这跟安南人把我们支援的大米堆成防御工事来打我们有什么区别都是那帮只会嚷嚷着只要广使仁政就会四夷来朝的思孟派的论调。黄帝和周武王都亲自动手把猃狁(就是匈奴)抽飞,难道说他们认为自己能比这两位还要贤明吗?——显然,在荀爽门下恶补过这个年代的常识之后的老猫,杀伤力又上了一个等级,最后的这个问句直接把他们PIA飞到了西伯利亚去。
  和亲本来就是刘邦打不过匈奴的妥协产物,宗旨是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没想到那一群大臣居然把这当作了惯例,凡匈奴打过来了,一律送宗室女过去,当初燕赵以一己之力对抗东胡都没有年年上供,相反犬戎倒是主动把女儿嫁过来,这样也含有称臣的意思在里面。可汉朝的那些大臣不以为耻,虽然在汉武帝时候曾一度废除了和亲,但在汉成帝的时候又有一个王昭君。呼韩邪不过是一个战争的失败者,最后依附的部落在之后又再次叛乱。末了还又嘲讽了一句,年年这么嫁公主过去,弄不好他们单于体内的皇族血统都足够浓厚,到时候是不是也有资格封个王侯之类的?也许他们更乐意追溯一下血缘,给小皇帝找一个匈奴的皇叔?事实上晋朝末年的刘豹就是抓住这点,自称是汉朝的正统继承者入侵中原的。
  尽管老猫说的很开心,但事情并不那么一帆风顺,在老猫逆势而行推崇嬴政的同时,作为主流观点的代表者,曾任会稽太守的王朗,第一个跳出来举起反对的大旗。说到王朗,更为人所熟悉的,是他曾经身为孙策的敌人,在建安元年,被孙策打败,虽然王朗的功曹虞翻劝他投降,但坚决不投降,在出海逃往交州的途中被俘,成为年少有为的孙策功绩的垫脚石。曹操欣赏王朗的才华,上表征招他去许都,从曲阿出海,走的海路一路诸多波折,直到今年年初才到的许都。在会稽的时候,他发觉当地的百姓在祭祀夏禹的时候,同时祭祀秦始皇,而他认为秦始皇是无德之君,不配获得人民祭祀,进行了取缔。如今老猫在这替嬴政翻案,他可第一时间坐不住。可是,除了学着一般的酸儒外反复强调嬴政残暴不仁之外,也提不出什么新的论点,而在水区巨大的刷新量之下,很快就被华丽丽的无视了。
  老猫这么做当然不会是一时兴起,尽管她很少会这样,但这一次确实另有所图。此时此刻距离回家的日期遥遥无期,如果想让自己在这个时代生活的好一点,那最直接的办法除了拼命赚钱增加自己的实力之外,最安全的方法就是彻底的灭掉三纲五常。她又不是那些穿越过来只为找一个被闪耀的七彩光环弄得眼睛瞎掉一只半的男人把自己嫁出去的玛丽苏,什么我穿越而来只是为了你(生孩子)这类的论调估计得被某作者拍到死。一方面享受着特权一方面叫嚣着什么人人平等或是一生一世一双人的行为向来只是智商不足人士的专利。既然她伸出爪子,那必然是要玩大的。虽然说干净利落的把儒家的东西一锅端是最为一劳永逸的方法,但是可操作性确实太低。战国时期儒墨都并为两门显学,现在又不可能搞啥新文化运动,况且那个运动老实说造成的损失远大于成就。
  不过老猫给自己定下的最低目标,至少要把程朱理学的源头——思孟派给彻底连根铲除。如果不是他们,也不会有那些灭绝人性的礼教,也不会有只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士子,更不会有舔着侵略者的疖子为他们点头哈腰恬不知耻的奴才。尤其是那个自命为君子的朱熹,骨子里远比秦桧要肮脏的多,高举着“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大旗,实际上勾引两个尼姑做他的姬妾,还强迫孀居的儿媳妇做他的小老婆,根据李敖的某篇文章里还提到过,他做官的时候不经审判处死大量囚犯,同时大量使用酷刑,手段之残忍可比照之后的日军,三木之下但求速死远远不足以形容他的残酷,屈打成招是常年保留项目。最重要的是,崖州之后再无中国,在大宋最后一名皇帝随陆秀夫跳海自尽之后,中原为之殉节的读书人貌似有数十万,而朱熹的后人则直接东渡来到高丽,继续安居乐业,真不知所谓的气节在哪里。
  孟子的学说在宋朝之前都没什么大市场,所谓的礼教也正是思孟派壮大之后的产物,要知道范仲淹他娘就是改嫁过得。尤其是思孟派的一旦兴起,所有的精力都被集中在研究古籍上,不管什么事情都是向董仲舒提出的谬论学习,“天不变,道亦不变。”凡事必提祖宗规矩,最后错失了机会才被别的国家按着打。这是从大处说,从小处说的话,由于所谓的夫为妻纲,还有什么男尊女卑都是思孟派的论调,事实上秦汉时期女性的地位并不低,结婚离婚也都自由,什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都是等到理学兴盛之后的产物,提前斩草除根好处多多。
  而老猫敢于这么大手笔,也是有所倚仗,魏晋乃是思想变革的时代,玄学取代儒教兴盛,释家随着北魏等入主中原得到极大的发展,后世几个有名的石窟都在这个时期形成,还有《神灭论》(范缜,唯物,在和和尚吵架时说神不存在)的诞生。发生在汉朝的儒道之争,与其说是道统之争,还不如说是武帝同窦太后的政治斗争,有一种说法是黄老学说为了政权的稳定,讲求兄终弟及,而儒家为了血缘的延续要求父死子继。就如同李唐自称是老子后人而推崇道教,武周为了与之对抗而崇尚释家是一样的道理。
  而就在儒家的内部,以荀子和子贡为代表的学派与思孟派的斗争正是她最好的机会。尽管从某种程度上说,孔融和荀彧都属于保皇派,但在其背后,属于子思(孔子之孙)以及荀子理念上的分歧不是那么容易弥合的,东汉党锢事件的领导人李膺也是荀子一脉的传承。而如果曹操想要废掉汉献帝,也有合作的可能,不过迄今为止,这计划仅一个大致的雏形。
  ————————————————————————————————
  三国是一个战乱的年代,也是一个思想变革的年代,除却通常意义上的政治斗争,军事倾轧之外,还有一些是不为人所知的,或者并不为人所注意的那些东西。除了在三国谋得安身立命之所外,应该是时候逐渐让猫们站稳脚跟参与这些历史了。军事争霸非D所长,而且两个在现代只会考考考的学生跑到那个群星璀璨的年代还能排兵布阵大杀四方,未免也太小觑天下英雄了。领兵打仗会不会骑马,挥不挥得动宝剑这方面不排除某些天生神力的女力士,但汉时李广曾有军令,凡军中发现妇人的,一律拖出去砍了。除非是花木兰这种先天发育不良的,不然光是处理个人卫生问题就让人头皮发麻了。此外,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虽然军事上乒乒乓乓看起来很爽,但孙子兵法说了,攻城是最不可取的行为。更多的事情是在战场之外。同时,不仅是士族与寒门的斗争,此外还包括其他的思想斗争,古文派和今文派,荀子和孟子,以及今后将出现的玄学,释学,以及唯物等等。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只需要一个契机。由于笔力与学识所限,也许不能充分表达之后的纠结,但D还想从不一样的角度,以自己认为最靠谱的方式,描述这几只猫逐渐参与和影响历史。内容也许更像说明文,但努力改正吧。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爆字数了,貌似,近来几章以说明为主,戏剧性不是那么强,但是是今后变革的铺垫,所以更新频繁了一点,不过爪印真是不给力,太打击D了。半月刊了神马都是浮云,相信我,月刊才是正常。星星眼,难道米神马有想跟D说的吗?
D的窝
D的窝

☆、第五十一章 荀孟过往

  在老猫同荀爽学习的过程中,荀子的学说是重要的参考书目。而荀子在《非十二子》中对孟子的描述是这样的,孟子粗略的效法先王,却不知道先王的纲领,但似乎才大志高,见闻杂而广泛。依照旧制,臆造一种学说,叫做“五常”,实在是邪僻违理,不伦不类。隐晦而没有说出什么道理,晦涩而不可理喻,还修饰他的言辞,并恭恭敬敬地说,“这真正是先君子孔夫子的言语啊!”子思倡导,而孟轲附和,世俗中愚昧无知的读书人闹哄哄的不知道他们错在哪里。于是就接受下来又传给后人,以为仲尼,子贡就是因为这些东西而被后世所推崇。这全都是子思和孟轲的过错。
  简单来说,纵观儒家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掐架史。在战国的时候和墨家掐,在汉初的时候跟道家掐,得势之后又荀孟两派互掐。很显然,这跟孟轲的为人又很大的关系。他自认为是正统,凡是不赞同他的通通都是异端邪说,这倒跟后世武侠小说中的那些名门正派有得一拼。不过关键在于,那些被他看作异端邪说的流派都得到了列国国君的重用,而他在游历了一圈之后发觉自己的论调不能为自己谋得一官半职。顺带一提,所谓的“君子不言利,只论仁义”就是他的论调。尽管他用各种恶毒的言辞攻击墨家,或者是杨朱为代表的道家,在那个更使用丛林法则的战国,没有一个国君脑袋被驴踢过想要使用他的学说,最后万般无奈,只好阿Q的自我安慰道,“乃所愿,则学孔子也。”教书育人,毁人不倦的了此残生。这是典型的酸葡萄心理。
  曾经看过这样的一种说法,“这世上多的是像疯狗一样的人,如果让这种人掌权的话,只要他不喜欢的书就会被一改视为坏书,把作者的社会价值抹杀掉。”如今看来,这段描写对于“迂阔而远于事情”的思孟派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斗争激烈,同时被和亲政策养肥了的乌桓鲜卑作乱北方,加上桓灵二帝卖官鬻爵,昏庸无道,黄巾之乱,诸侯并起。董卓犯上,天子蒙尘。现实给了思孟派一记最有力的K。O。而荀子的学说则称农工商乱世小康之道,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虽然之后荀彧自己为了大汉鞠躬尽瘁了,然而荀家却没有因此败落,一直到晋朝仍然保持了在学术上的影响力,直到之后对思想的压制增强,大家只好统统去玩玄之又玄。只会夸夸其谈的孔融,依旧有他的支持者,老猫想凭一己之力挖程朱理学的祖坟,显然是不可能成事。
  一提到孔融,最近老猫又听说了他在北海的时候仅仅因为他认为一个孝子在父母坟前哭丧的时后不够悲切就直接把那人处死。而在城中尚有饥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情况下,花大把的金钱给那些只会空谈的所谓才子锦衣玉食。在袁谭攻城的时候不做丝毫准备,故意装出一副名士风度,谈笑风生想要效仿谢安,然而真正兵临城下的时候不是赶快叫救命,就是抛下所有的人临阵脱逃。老猫顿时觉得类似这种祸国殃民的货色还是早日出局才好,曹操动手杀孔融实在是太晚了些,否则枉死的人还要少上许多。
  本来老猫早已做好了面临群殴的准备,毕竟尽管秦汉时思想自由程度上远高于后世,也没太大文字狱的风险,可COS屈原玩“众人皆醉我独醒。”是要有被炮灰的觉悟的,但灌水的乐趣正在于此,反正她也顶了马甲。不过出人意料的是,居然有人会支持她的观点,某个顶着“壹貅”马甲的同学严重同意老猫的观点,不点名批评了某些人的假仁假义,表面上装出一副淡定自若的名士风度其实只是一张画皮,关键时刻抛弃所有的责任一个人跑出来云云。用词的犀利毒辣,比起老猫习惯性的绕圈要直白的多,而在他一起头之后,下面附和的人也不在少数。
  应该说不愧是三国吗,这个血性尚未被磨灭的时代。说起来这个“壹貅”也很奇怪,因为名望值在这年代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参数,在体会到了水区的便利之后,很多人都习惯于上真身,尤其是很多热血沸腾,喜欢指点江山,直抒胸臆的同学们,时常让老猫感叹年轻真好。而这位,是水区里除了两只猫外少数顶马甲的。糖猫也曾怀疑是否是某位穿越同仁,因为根据其中的遣词造句分析这“壹貅”的年龄不会超过二十岁,但在这个年代,这个年龄是尚未敢对主流提出思考质疑的年龄。但由于糖猫自己是花费了两个月才把五经学到粗通的程度,撇开老猫这种BT不谈,这位“壹貅”是土着的可能远高于穿越。
  至于老猫,她可以成功发帖而不穿帮的原因在于目前手头正在研究的《尚书》以及《论语》,不过与后世不同的是,她手头的可不是通用的那种地摊货。对于荀爽,老猫是执弟子礼,所有的经学都是翘了孔融的课直接到他这里开的小灶。而荀爽的成就之一是为尚书做注,这本标准的今文尚书在之后的五胡乱华之中直接散佚,流传在今日的尚书版本则全都是后人伪造所得。作为上古文书的存档,孔子在编纂的时候就直接删了许多,荀爽做注就是把那些不该删的全都补足。
  至于论语,那更是珍贵,在现在通行的版本是子夏的论语,其实论语作为孔子学生的课堂笔记,是有不同的版本的,子夏并不是他们中成绩最优秀的那个。老猫现在学习的,是荀子一脉所抄录保存的,属于子贡和子路的版本。与被朱熹奉为圭旨的子夏版不同的是,子贡对于大义和小节的把握全然不同,不愧是纵横家的始祖之一。在当时的人看来,子贡贤于孔子,而且是孔子的直接经济来源,也是孔子学生中做官最大的那个,长袖善舞,顺便借工作之便推销孔子的学说。然而,孔子最喜欢的,还是那个据说与他性情同样高洁,家庭清贫,不为当权者所重用的颜回。
  荀子作为曾经的稷下学宫的祭酒,他更有机会接触到最后一个灭亡的诸侯国——齐的藏书。作为百家争鸣的中心战场,自上古直至战国的思想菁华全都汇聚于此,李斯虽然对同门的韩非不厚道,好歹对于自己的老师后裔还是放上一码,挟书令(禁止除技术书外所有的民间藏书,即焚书坑儒的来源之一)并没有在荀家严加实施,所以稷下学宫的一部分典籍逃过一劫。不过即便是荀子,也不会预见到,他用尽心血保存的所有典籍,会因为数百年后的那场华夏文明的断绝而彻底消散在历史中。(宇文独孤皆为胡姓,有观点认为,隋灭陈是中华文明的第一次灭绝,其实有一定的道理,具体论据参考吕思勉《中国民族史》,不过论点貌似不是这本书的。)
  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永远都不会明白,那些在历史中连痕迹都不曾留下的书籍,具有多大的价值。这一点,目前埋头在书库苦读的老猫深有体会,尤其是子贡版本的论语让她对着这位古人无限崇拜中。绝对的才华横溢,除去对孔子的继续之外,更多的,是他本人的思考,关于身处的这个世界,以及传说中的历史,还有字里行间对人性的东西,对未来走势的精准判断。最让人欣赏的是那言语艺术的运用,已经登峰造极,将真正的含义谨慎的藏在字里行间,就算扣字眼也找不到所谓大逆不道之处。借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