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猫家穿越记事本三国篇之书院青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同人)猫家穿越记事本三国篇之书院青葱-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那块特别巨大被竖在墙边之外,余下的四十九块被整齐的放在地上。取自大衍之数五十,其实也就是大唐双龙传里面鲁妙子所解释的什么遁去的一,此处不再赘述。
  如同名字一般,此处用于书写的工具是毛笔和清水,除去主楼会使用墨水留下痕迹之外,其他随着水分的蒸发,最终都不会留下,便于空出新的地盘给后来者,对于公认的精彩回帖,也会被摘抄在主楼之后,其他回帖则验证了这里的名副其实。显然由于物理条件的限制,这里只会有一个主楼,而楼主也有两只猫负责,这样也便于管理。
  同时,因为这个时代超高的文盲率,市井文学并没有宋朝那么发达,所以讨论的内容也不可能是娱乐八卦,识字的都是士大夫,想要不变成秤砣体质,议论文的中心必须集中在诸子百家,或者是赋中常见的对历史的议论,比如说贾谊的过秦论之类的。这样一来,执笔的就只能是老猫了,虽然这只猫从来不混论坛。
  至于糖猫,她比起写这些题材的古文议论文来,她还宁可做一个斑竹,可以行使删贴的权利,方法是方便快捷无公害,直接用水向上一泼就可以了。只可惜只有一栋楼,不能写上这么一句此帖8CJ,请勿再跟帖。
  不过,糖猫还是选择了用人品值来给每个固马加精回帖积分,并规定了每月人品值前三的固马可以享受一桌人品宴。虽然没有固马的小粉红很有爱,但为了预防有人恶意COS,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糖猫还是私下对比较活跃的马甲进行了备案,整理回帖之后在必要时可以第一时间把捣乱的踹出去。为了预防恶意抢沙发,规定了在主楼出现后站在石碑之前一炷香之内没有写完的通通滚蛋,没能打完腹稿不能一气呵成的全都不准上来。必要的是,在版规上明确规定谢绝人参公鸡,只为交流思想之用,不得以言获罪,用这里的发言做依据阴谋构陷的,天下人共讨之。什么清风不识字啊,什么口口口口口啊,你懂得。糖猫用“黄河之水天上来”这个马甲立誓,要真有这样的人,必然使用人肉搜索这一法宝,保证以天下之大,这人也绝无立锥之地。另外词藻华丽内容空洞的自重。
  与此同时,作为楼主,换上了“飞流直下三千尺”马甲的老猫,则是为了如何制造符合这个时代的论题而烦恼,三卷春秋以公羊为尊,诗经也有几个版本的年代,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每用一个典故你还得考虑它到底有没有发生。不过一开始为了积聚人气,难免也得客串一下标题党。好在人不FQ枉少年,如今依然是处于整个封建时代的上升期,没有被那些夷狄胡虏打断计量的华夏天骄们,不会在茶馆里贴上一张莫谈国事的纸条。尽管身在乱世,但整个中原都充满朝气。距离五胡乱华尚有一百年,而距离乌台诗案(注1)的发生尚有八百年。
  是选择《韩非子》的“实事求是”好呢?还是选择《荀子》的“天下非一人一家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作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坚定支持者,头顶“飞流直下三千尺”马甲的老猫,向来有着呼风唤雨的本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典出自顾炎武,为了照顾身为绿波廊潜在客户,老老小小的FQ,有钱又有闲的那群,虽然实事求是的作文随便拉一个高中生来就可以弄出一篇标准的范文,但想要吸引眼球,还是大气一点才会有效。当那个新三国里的刘备冒出如此穿越的一句话,差点把老猫给笑死,那个大耳朵的长臂猿哪能说出这么高水平的话来。
  破题的话,照着这里的习惯,引用弦高犒师(注2)还有曹刿论战,都是春秋的实例,不过要是说在汉末最能引起士族共鸣的,那就莫过于“党锢事件”(注3)了,冤案平反神马的符合主流民意,大势所趋,如果能借此机会打响名声,对于这两只猫将来的自保也会有帮助。
  除了郭三郭四之外,他们的同情者郭嘉,以及身为李膺师门的荀氏一族,(荀爽他爹,绰号神君,是李膺的师傅)都会是天然的同盟。这样投资,绝对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从《资治通鉴》的角度,这无非就是宦官和外戚的一场火并,从来不存在什么正义与非正义。然而这一年代的修史者,往往继承了孔子的坏习惯,记录之中夹杂了太多自身的偏见,以至于后人需要充分过滤才能获得其中的真意。
  “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老猫把注意力放在了为了庇护党人,而被抄家灭门的普通人身上,期间夹杂的有人冒充卖大饼的,有人冒充测字算卦的,有人藏在墙里之类各种八卦,来自后世的第一手资料让人感觉身临其境,甚至足以让人相信这是第一手的内幕消息。好在此时距离南北朝尚有距离,不用字字讲求对偶,啥米风雅颂赋比兴全上阵的骈文还属于非主流。干脆就学白居易,以简单直白为卖点,争取路边不识字的老奶奶都听的懂,简单明了一针见血神马的最有爱了。这样就直接促使围观党里除了士族之外还能包括寒门。在这个娱乐手段缺乏的年代,总所周知的各种戏曲全都没有出现,说书先生也因为识字的人实在太少而不可能存在。不管怎样,先把基数做大,这样才方便浑水摸鱼。
  顺便糖猫还提供每日加精贴抄录的便利,专门设摊出售左伯纸·改的各种实验品,虽然价格不菲,至少要比帛来的便宜些,顺带又消化了存货,让知道内情的杜丽娘感叹其实着两只猫的隐藏属性其实是招财猫来着。这样水区和食肆相辅相成,以至于整个颖川地区都以能到绿波廊来搓一顿为荣,某些不受重用的寒门子弟也少不了来这里慷慨激昂,看看能不能有机会读圣贤书卖与帝王家。或者纯粹是为了慷慨激昂的。想掩饰身份的可以直接用投稿箱丢竹简,不过成本较高这么做的人并不多。
  这是最糟糕的时代,这也是最美好的时代,(注4)由于这年头的名望值相当值钱,就如同那个啥名士头衔一样,不少人还是以真身上阵的,是以老猫这个“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马甲居然还被人嫌弃不够光明正大,让人哭笑不得。不过老猫的表态是,本猫就爱顶马甲,你能奈我何?
  ——————————————————————————————
  注1:乌台诗案,苏东坡遭遇的文字狱,东坡肘子的诗被断章取义,诬陷为对朝政不满,监狱N日游。——类似的有刘禹锡的那首“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皆为文字狱的典范。至于后面所谓的康乾盛世中涉及的文字狱,那更是字字都浸透的鲜血,不知是哪一门盛世,哪一个仁君?可叹可笑无知者竟以此为我华夏五千年之集大成者,僭越为千古一帝。一帝乎?夷狄也。追根溯源,此族之先民于三国时尚为高句丽之仆役,世事变幻莫过于是。籍大明官员言语不通,妄称族名最大酋长,无知者据以记之,沐猴而冠者沿以用之。然今人之事差大明官员几何?愚可及,气节犹不及也。
  注2:弦高犒师,秦穆公想打郑国,结果走到一半有个叫弦高的跑出来说咱国君听到你们要来,特地派俺来劳军,给了十张熟牛皮和十二头牛,结果秦穆公一看郑国早有准备,就只能顺道把路过滑国灭了,乖乖回去了。其实弦高只是一个牛贩子,这是冒充的。另外成语“厉兵秣马”也是出自这个典故。
  注3:党锢,桓灵二朝,士族与外戚联合,跟宦官对掐的事件,所有跟宦官作对的,被统统称为党人,终生不得做官,郭三郭四的爷爷李膺杜密都是领袖,其实刘表当时也有参与。
  注4:狄更斯《双城记》,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最智慧的年头,那是最蒙昧的念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人们面前有着各样的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十分相像,某些最喧嚣的权威坚持要用形容词的最高级来形容它。说它好是最高级的,说它不好,也是最高级的。(文言文版本也十分有趣,大家自己找找吧。)                        
作者有话要说:  原来想十一双更的,结果JJ往死里抽,小作坊经营模式就是这样。有空搞不知所云的功能还不如让服务器少抽抽。还不如发第一篇文的时候,果然都被公款吃喝了吧。
老猫终于伸出爪子了,真是好久不见了。接下来几章都是相关内容,算是一种改变吧。
JJ抽的话就改用爪机吧,摁一个爪印交流一下。
D的窝

☆、第五十章 秦皇汉武

  最近,在这水区了吵的纷纷扰扰的,便是秦皇汉武谁高谁低的问题了。本来作为汉朝统治者的直系祖先,贬低秦而抬高汉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然而,在王权衰弱的汉末,即便老猫提出这样的观点,也不会被视为异端邪说,更不用说被请去某地喝茶了。春秋战国向来是议论文最好的材料库,比如说贾谊的《过秦论》就是典型的代表,借古讽今是最常用的手段,比如说苏洵的《六国论》。
  《公羊春秋》与《谷梁春秋》为董仲舒确定的春秋正统教辅,而更为众人所熟知的《左氏春秋》则不被今文经学家所承认,一直到了东汉中后期才被列入太学的书目。董仲舒提出了所谓的春秋决狱,就是一切按照《公羊春秋》的标准来判案,比如说等到人家全渡完河后送上去给人揍的宋襄公不是蠢货是君子,或者一打仗就逃跑说要回家做孝子的士兵是好兵,等等抽风逻辑不胜枚举。相较之下,左氏春秋更像是真正意义上的史书,不仅限于鲁国的历史,同时期其他国家的历史都有记载。老猫到了这里才知道,春秋是鲁国的史书的名字,梼杌(táo w)就是楚国史书的名称,只是项羽的一场大火,使得保存在秦宫的各国史书全都付之一炬,唯有儒家的春秋,靠着强大的人口基数流传的下来,直到晋朝的竹书纪年出土,才彻底的打破了某些被粉饰过的谎言。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对待蛮夷的态度上是一个不如一个。嬴政尚可攻城掠池,刘彻也曾一时风光,但把从他太爷爷开始积累的财富全都败光,结果还没有解决和亲问题,这才有了昭君出塞;李世民曾与突厥媾和,好在最后都揍回来的,不过主动把科技输出是一大败笔,至于赵匡胤,虽然杯酒释兵权做的漂亮,但没有及时消灭傀儡政权,导致燕云十六州被割让,他弟弟赵匡义更是被打得乘驴车逃回来,导致了宋朝延绵多年的噩梦。至于主动割让土地的,你们懂的……
  唐朝的刘知畿在《史通·申左》里比较春秋三传得失的时候,指出《左传》有“三长”,即“《左传》独得《周典》,成不刊之书,着将来之法”,此其一长。丘明“躬为太史”“博览群书”,“广包他国,每事皆详”此其二长。丘明“上询夫子,下访其徒,凡所采摭zhí ,实广闻见”,此其三长。
  而《公羊》《谷梁》有“五短”,大抵以“记言载事,失彼菁华;寻源讨本,取诸胸臆。”“自我作故,无所准绳,理甚迂僻,言多鄙野。”“违夫子之教,失圣人之旨。”
  而且左传成书时即书于竹帛,是官方文件,按照荀爽的看法,《左氏春秋》可能根本与孔子的春秋没有一点关系,人家不过是史官记录的正常行为,思孟派把这两东西扯在一起是往自己脸上贴金。
  作为推翻秦朝的刘邦所建立的汉朝,为了表明其行为的正当性,往前朝上泼脏水的事做了很多,就如同当初周文王谋逆的时候把明明不是子受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纣王)干的事都扣在他的头上,这点被子贡证实过。但在老猫看来,秦始皇确实称得上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后世历朝历代的皇帝,没有人的功业能够与他相提并论,尤其是某个装腔作势的石敬瑭第二更是如此。
  不过,在大汉朝敢于为被盖棺定论打上“暴虐”标签的秦翻案的,绝对是屈指可数,太史公也只为项羽鸣过不平,所以这文章一出,便搅得许都鸡犬不宁。而在此时,就连司马迁的《史记》还被王允称为“妖言”
  嬴政这个人站的太高,看得太远,如同某个预知未来的穿越者,却忽视了时间的力量。在过短的时间内进行急剧的社会改革,同时支付改革的成本,这才是导致他失败的真正原因。在战国那个混乱的年代,最为痛苦的是可以看透未来的清醒者,他试图以一己之力结束这个乱世,而且他成功了。这可惜,他太过相信自己了,也许是只相信自己,所以每天都要批阅一百二十斤的竹简,才会追求长生不死,因为他认为,只有他在一边看着,这样的变革才不会被有心人弄得面目全非。这样的担心完全有道理,每一次变革都会造就一批新的既得利益者,而那些在其中上蹿下跳的所谓弄潮儿中,不学无术的数目要远远高于真正胸怀天下的数目,就如同后来的熙宁变法(王安石变法)。
  无论是开山填谷,直接架设在山顶上方便军队调动的秦直道,还是连长城平匈奴开拓疆土,又或者是书同文车同轨,都是功在千秋的好事,就连那被刘邦诟病的秦律三千,也被汉律近乎完整的沿袭下来,别的不说,光是现代随便那个国家的法律估计加在一起都过了这个数,更何况在周穆王时期早就超了三千,他们怎么不去说周失道。唯独可惜的是嬴政这人太过急切,急于在有生之年看到成果,这才造成了后来的一切。当然对于宦官的信任也是他失败的原因之一。多次全国巡游可以看成一方面是对于残余势力的镇压,同时也有电视里包青天的剧情看得太多的原因,也许是什么康熙微服私访记看得太多了,或者受到戏说乾隆影响想要偶遇一下?至于后世所谓的焚书坑儒,真正被坑掉的都是和那些方士厮混的不务正业的儒生,坑了就坑了,反正这事商鞅的惯例,扶苏也是个脑子不好的,人家说十恶不赦,都到这份上了还求情不是欠抽嘛。
  开始的几项,全都选择了汉承秦制的东西作为论据,比如说官制中的三公九卿取代了周朝的六官(天地春夏秋冬),郡县制而非周朝的分封,等等,如果想要否认就等于否认了大汉自己,足以让出了那些死硬派以外的人开始思考,公正的评论他的是非功过,反正这汉朝也要结束了。朝廷权威早在董卓入京时就全都散尽了,老猫她当然不担心被跨省追捕。刘协自己的粮草都是曹操供应的,想要现在再来一场党锢足以直接把所有的士大夫逼到皇帝的对立面。至于到了现在还想匡扶汉室的那些,大部分都是挂羊头卖狗肉的,比如说刘备这种,还有的就是纯粹的一种习惯,作为一个延续了近四百年的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汉朝的历史地位是相当重要的,也许还要归功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什么三纲五常的洗脑效果太过显着,比如说荀彧。要知道,在春秋战国,国君换人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比如说田氏代齐(齐国本为太公望姜尚的封地,后为齐国大夫田氏取代),三家分晋(赵魏韩),或者秦灭东周,哪里值得如此大惊小怪。
  真正导致“水区”炸锅的,是提到了“和亲”这项由汉朝独创的绥靖政策,化名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老猫,毫不留情的把躲在嬴政造的长城后,躲在所谓夫为妻纲的女人的裙子下面的所谓的忠臣良将,仁人君子们嘲笑个遍。直接写到要是这样还什么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的话,还不如直接弄根面条上吊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