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那一天,也带阿襄一起去吧。”荀襄看着夕阳的余光照到他们二人并不成熟的脸上,有些刺眼,可又似看不到一点儿希望。荀彧张口欲拒,荀襄只得补充道:“阿襄也要看荀氏所坚持的东西,即便不能像兄长们那样守护它,也要看个明白!”小女孩的声音很是急切:“阿襄不想就这么留在这里,草草嫁人,像娘一样,阿襄不想得个这样的结局!”
荀彧很是愣了半晌,他从来没想到这么小的荀襄心里就装了那么多的想法,不过他像她这般大的时候,好像也是心思颇多的。而荀襄给出的理由竟让他无法拒绝或反驳,哪怕她所道的是小儿的戏言也一样。
“好。”仅是一个字的承诺,可荀襄知道她只要荀彧这一个简简单单却又令人安定的好字。
荀爽给荀襄找了个侍读,尽管荀襄再般不愿,也是拗不过她爹的。交上那掺了水的五十遍《劝学》,即便他看不出来那是掺了水的——也始终不能让他放心,从小荀襄身边的侍女就是换了又换,连她的人精哥哥们都鲜能制住她,更何况是没有主见的下等女子。不过这次荀爽给她找来的侍读却是个荀氏族人,比她要大两岁的族女。这女孩儿名字叫荀樊,她本就是庶子的女儿,而自己又是庶子,跟荀襄的身份、地位是断断不可比的。然而荀家人总是流着一股傲血,在荀樊身上亦是有所体现,荀襄看得出来这位族姊心气儿并不低,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她一个女子,身份又摆在那里,即便爹说她各方面都认真得很,品行亦是很出色,相貌不如她可也是一流的清秀,荀襄不擅长的琴棋书画她都会,可厉害之处却不在这里,以她的身份是断然请不了女西席的,自学也能这般出彩,实在不易。
也许她能凭借这些长处嫁个好人家,可若想做正室,也只能找个远不如荀家的士族。
荀襄不知道自己为何最近总是想这些不该她瞎想的事情。该说这是杞人忧天吗?
不管怎样,每日早晚上学回家路上的一行人又多了个女子,虽然她不似其他少年们那般出彩,路人也不曾将目光投注与她,可毕竟是有这么个人存在的。荀襄觉得哥哥们对她并不熟络,更不热情,而她也不大想同这位族姊加侍读亲近,只因荀樊身上总是带着一股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气息,而面对长辈时,这种气息又烟消云散了。荀襄有些不明白,荀樊与他们交好不应该对她更有利吗?
荀襄也发现哥哥们说话也不似往常随意了。看来爹真的给了她一个大问题,也是大麻烦。
不过有荀樊在旁边盯着,荀襄上课时也能全神贯注了。荀襄想,这大概是荀樊被派来的唯一一个好处了!
作者有话要说:
☆、Chapter 07
因为哥哥们下学后都要留在书院里帮忙整理翻修的藏书室,之后的几天里都要把竹简们抱出来晒晒太阳,再分类摆放,搬运回去。因为颍川书院里藏书成百上千卷,所以工程量很是壮观,以免众人忙活起来顾不上荀襄,反正你也帮不上什么忙:打发回家去吧!
虽然为了让荀襄乖乖的服从命令回家去,荀衍特地买了些糖人儿塞给她,并嘱咐好荀樊路上盯着点荀襄,可他最后还是送了半路才折回去。荀衍也给荀樊买了些糖人儿,不过分量上的差别是有目共睹的。跟在身后的荀樊也不吃,只是包好了收起来默默地走。
于是荀襄和荀樊两个人中间夹着诡异的气氛回去了。到了家门口,荀襄手里的东西也没吃完,她突然想到荀爽今日闲在家,还是吃光了再进去吧。
“我们应当早些进去才是,这样在门口不成规矩。”荀樊看出来荀襄的小算盘,虽知荀襄很有可能不听她的,但还是忍不住要说。荀襄果然不听,但是她寻思荀樊会不会给她爹打小报告呢?甚至添油加醋,荀襄希望自己小人了一把,度了君子之腹一把。
“你不会告诉父亲吧?”荀襄眯了眯眼睛,虽然这样做好像有些以强凌弱的感觉,但对荀樊这种看起来软硬不吃的倔姑娘真是一点儿法都没,只能威胁之:“如果父亲知道了一定会很生气的,如果我受罚了哥哥们也会很生气的。”意思就是说虽然他们不能拉住长辈,但找她荀樊秋后算账也不是不可能的,何况现在长辈们也有意将权务渐渐交给子侄们,哥哥们才是最有潜力的靠山。
不过荀樊还是一脸无所谓的表情,让荀襄感到很挫败。
“哒哒”不远处传来极散碎的马蹄声,荀襄一转头边看到两个锦衣公子驱马而来,一白马一骊驹,皆以缨络为饰。二人也皆是英姿勃发,容不得人忽视,而骑在前面的白马公子夺人之姿更胜。他先是停下来凝望了会儿荀府的匾额,再又将目光投向了正在锲而不舍舔糖人儿的荀襄。荀襄完全没有想到这贵公子会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来,她只觉得那贵公子看她的时间比看荀府的匾额时间还长。荀襄并不怯,她已注意到鲜少见过这等骄子的荀樊不似之前那样平静了。这两位公子定不是颍川人,和他们世家的子弟完全不一样,这浑身上下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傲人霸气是他们不能具备的,想来那位白马公子凭借着家中的势力和地位定是很得意,一双有神采的双目紧紧盯着她,趣味不减。相反那个骑着骊驹的公子则是半掩着眸子,似是在凝神休憩。有那位白马公子夺人的视线,荀襄几乎无法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她把最后一点糖人儿舔干净,不惧被那怪公子看,看就看呗,又不会掉块肉。
“本初,走了。”一时不在意,荀襄发现刚才停在这里的骊驹公子已经打马前去了,只给尚在此处逗留的白马公子抛下一句话。原来他叫本初。
“孟德,你着什么急嘛!”本初不再看她,立刻追上远去的骊驹公子,对了,那个人叫孟德。
不日,正在睡梦中的荀襄被荀樊叫醒,她突然被叫醒感到很不爽,可荀樊的一句话让荀襄感到自己也没有办法埋怨她。
“你的二伯父回来了,长辈喊你一起去前厅。”
荀襄爬起来后很是在意得摆弄着自己的衣着,不想出了一点差错。理好头发,塞了两口糕点便跑去了前厅。
一个两鬓含霜的中年人坐在三伯上手,眉目间的和蔼盖不住他的沧桑和疲倦。这就是二伯了吧,果然跟其他叔伯们很像,看得出来他年轻时也是最俊秀的一个。
“这是我们荀家最宝贝的小孙女儿了吧,来二伯父这看看!”荀襄一进门,难免不吸引了荀绲的注意力,他很慈爱地向荀襄招了招手,荀襄看起来这位二伯很容易亲近,便向他快步走去了,甜甜地问了一声好:“二伯好!您真英俊!”这话听起来很像一个小孩儿在讨好的拍长辈的马屁,但是这话却一点儿不假,荀衍三兄弟便是继承了父亲的好相貌,其中又以荀彧最为拔尖儿,在其他兄弟中也是最出色的。
荀绲脸上笑纹又深几许:“阿襄这孩子果然讨巧,也讨人喜欢!不怪长辈们都喜欢疼你!”荀襄又乖乖一笑,可是她又感觉在座的众人脸上虽也是挂着笑的,但笑得却有些差强人意,荀绲回来,大家好像没有那么高兴。
后来荀彧要娶宦官家的女儿的消息开始在荀家传开来,而且是被退过亲的宦官女,渐渐地颍川中人也对此事颇有议论。某日荀襄无意间听到荀爽压抑着怒气对三伯发表不满:“他怎么可以这样做!为了保全就要弃名节于不顾吗!彧儿如此年轻,他却如此荒唐!”这个“他”自然是二伯荀绲。是的,一个宦官家的女儿又怎么配得上高贵的荀氏子弟,而荀彧又是那颗最美的璞玉,这个未婚妻带给他的却可能是他一辈子也不能抹拭去的瑕疵。荀襄虽然不太愿意相信高雅的二伯也会做出这种事来,但她对那家宦官女儿也是充满了怨愤,心中不平的她也非常期望荀家的长辈们能给二伯施压驳回这门亲事。
几乎所有荀家人都对这亲事表示反对,这是自然的,可又偏偏是荀彧自己拒绝退婚。他认为这位姑娘既已被退过一次亲,他便不能再效仿小人,言而无信,有失君子所为,更损荀氏名声。长辈们便说服不了他,这话传出去之后,天下人的议论中惋惜声更甚。荀襄真不理解为什么荀彧要这样毅然决然地回绝了长辈们的提议,最近几天干娘总是面有忧色,而荀彧则是无习武怒,荀襄知道自己也说不过他,只能自己闷着生闲气,也和他说不了几句话。后来还是荀棐注意到她吃饭的时候和几粒米都过不去,才安慰她:“要体谅彧,他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可是荀襄一直不觉得荀彧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他离成年及冠还有好几年呢,便要开始往自己的身心装起重重的枷锁,违背真实的自己了吗。念及至此,她更加郁闷了。
荀棐捏捏荀襄的肉脸:“小孩子不要乱想了。”荀襄愤愤地拍掉荀棐的大手,招呼了荀樊一起去书院上课。荀棐跟来清了清嗓子,道:“看来让谌带你去上堂书法课是不错的,修整修整你的脾性!”他本来以为荀襄定是要愁眉苦脸好一阵子,怎知她竟变得眉飞色舞起来:“是钟家的繇叔叔来授课吗?每天都有吗?其他哥哥也去吗?”荀棐有些微微讶异:“你这丫头怎么对书法课这么感兴趣?还是钟先生这么感兴趣?”他想了想,了然道:“谌又给你讲故事听了。是父亲这两天拜托钟先生从长社来的,先生喜静,自然不会每天都有。不过怕是到时候来听先生讲课的人太多,倒将他赶跑了!”
钟繇这个人从小就是出了名的神童,可是在颍川出了几个神童好像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可家族里的期望却是很高的。年纪轻轻便举了孝廉做了县令,这几年告病留在颍川,虽然他的政治才能并未显现,但对书法的痴迷让他变得名声大噪。
钟繇从小便从书法名家那里学习,集前人之大成,成果斐然。荀爽说,元常(钟繇的字)刻苦用功,潜心入境,钟繇墨宝必能流传后世,经久不息。于是天下之人愈加推崇钟繇的书法,在书法界,钟繇渐渐地成了一块如同颍川书院一样的黄金招牌。所以不光其他学子因即将到来的书法课而激动,就连荀家的孩子们也是异常亢奋。
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一向喜欢窝在家中享受清闲的钟先生是受了老友荀爽三天三夜酒后真言的刺激,针对时政大事更深刻地交换了彼此的感想,尤其是听了荀爽对荀彧婚事的激愤之言,说什么也要来颍阴一遭,探望近日处在炒得沸沸扬扬的联姻事件中间的无辜世侄。醉醺醺的荀爽顿时为此番深深的兄弟情感动地一塌糊涂,又接着趁热打火诱哄钟繇,说彧儿这孩子心气儿高,老弟你呢最好侧面开导开导他。钟繇一直点头赞同说好,拍案而起,直呼化悲愤为力量!两人又小醉一场,于是就有了这几天来之不易的书法课。
整整一上午荀襄都被荀棐丢在藏书室里,由荀樊陪着,美其名曰在书海里畅游。荀樊独自捧了一卷《论语》在边上静静地读,荀襄只好一个人上蹿下跳把所有书名都看了个遍。 当荀樊再一次拿起新的一卷《论语》时,荀襄觉得她也是时候上进了,一鼓作气,闭着眼抽出了一卷书,定睛一看居然又是《荀子》!
“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荀襄低叹一声,刚觉得自己有些装模作样,就被寻她来吃饭的陈群吓了一跳:“你个小丫头,学我们大男人做什么?”见没有其他长辈在,荀襄用不屑的目光狠狠瞥了他一眼:“就你还‘大男人’呢!垂髫小儿一个!”此时陈群离着成年及冠的日子还要七八年,放出这大话确实为时过早,不过在他心里整日和钟荀等世家子弟交往久了,主观上又认为自己是个能独当一面的成年人,言行举止就不自觉地带着不符合小孩子的老成。然而陈群倒是不因荀襄此言而恼羞成怒,只是认为小丫头嫉妒羡慕恨,自己这样拉仇恨等于拉亲密度。于是他反而开心起来,拉着荀襄小手就要走:“棐让我喊你去吃饭了,走吧,今天膳房的师傅做了最好吃的白菜宴。” 荀襄咽了咽口水,嘿嘿笑道:“今天公达大侄子要饿肚子了!”陈群也跟着嘿嘿一笑,二人欢快地手拉手走了。
直到走到去膳所的半路上荀襄才发现少了个人——他们忘了叫着荀樊一起去吃饭了!陈群劝道:“她又不是小孩儿了,再说你饿了都知道去寻吃的,她又怎会不知,一定是自己去了。”即便荀襄也想偷懒就这么算了,可一听这话却不高兴了,说什么也要回去找荀樊。陈群当然不敢“忤逆”她,不情不愿地跟着回去了,如他预料般,两人扑了个空,藏书室里哪里还有半个人在?陈群有些得意地摸摸荀襄沮丧的头,一副尽在我预料之中的表情:“我们快回去吃饭吧,即便你哥哥留了饭食,也该凉了。”
荀襄在陈群面前“吃了败战”,很是不服气,可是肚子饿得很,也许看到公达大侄子食难下咽的样子就会变开心了,再说荀樊应该也去了膳所,也就不担心了,一路小跑,如愿甩下了陈群。
等荀襄急迫地赶到膳所,却意外地发现这里根本没有荀樊的身影。她心里“咯噔”一下,不会出事吧不会出事吧……万一人真的不见了或者跑去跟老爹打报告了她可要惨了!现在荀襄只有一颗救命稻草,那就是荀樊自己先回家了。她偷偷掐了陈群一把,警告他什么也不许说,陈群只有举手投降的份儿。饭桌上荀衍问起为何不见荀樊,荀襄内心很忐忑地隐瞒了真相,只说她不饿,先回去了。于是众人便没有再问起。
作者有话要说:
☆、Chapter 08
回到家以后,荀襄四处找了也不见荀樊人影,跑回屋里去关上房门在塌上打滚:真出事儿了。可是打死她又不敢向上级汇报,过了三炷香的时间还是不见荀樊回来,荀襄下了决心,如果过了申时还是不见荀樊,她就去找荀棐。
刚过了未时,荀襄正坐立不安,眼见着荀樊推门进来了,两手抄着袖,面上没有一丝不愉快,荀襄“腾”地一下站起来跑到她身边,边绕着她转边心急地问道:“这么长时间你去哪里了?为什么不跟着我去膳所呢?我都没敢告诉哥哥他们,你怎么回来的那么迟?”荀樊本来看起来心情还不错的样子,被荀襄这么一围堵,顿时又变得面无表情起来,有些不耐烦地顶回去:“你当然不敢了!”荀襄听出她这话里不满的味道,也自知理亏,看着她自行坐下休息,只好小声嗫嚅道:“那个……你饿不饿?”回答她的只有简单二字:“不饿。”
荀襄再一次碰了钉子,受不了室内的冷空气,她决定还是去厨房做些好吃的东西来表示歉意吧!待她悄声溜出去以后,松了口气。
荀家厨房里的师傅和厨娘们对荀家这位宝贝小姐出入厨房如无人之境早就司空见惯了,见她翻出一堆莲藕和芋头来,洗净削皮,放入屉子里,开火蒸起。有好奇者不禁多嘴一问:“小姐这是又打算做什么新鲜吃食呢?”荀襄得意地嘿嘿一笑:“开胃的小点心,阳春白雪。”她一直很想尝试做出这道点心,之前干娘有教她不少点心的作法,她自己也喜欢留意着有关点心作法的书籍,偷偷看了不少,举一反三的她脑子里就突然灵光一闪,浮现这道点心的模样,还起了个相当文雅的名字“阳春白雪”。正好今日她得了个一箭三雕的机会,给荀樊赔罪的同时,顺便安慰一下午餐时被她嘲笑的公达大侄子,再巴结巴结众哥哥们,当然还要试验这点心的法子是否适用她预想的那样。
将蒸好的莲藕和芋头细细地碾碎成泥,芋泥捏成桃花状,再裹上藕粉放入油锅里炸作香酥的外皮,淋上上好的枣花蜜和白砂糖,空气里都浮动着一股点心的香甜味儿。荀襄在每个朱砂红漆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