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级学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神级学霸- 第1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报复。如果决策并不是一次性的,决策双方今后还会反复相遇,情况就不一样了。RobertAxelrod的《合作的进化》一书中提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西线战场上曾经出现过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堑壕战当中的英德士兵“相识”一段时间之后,会逐渐产生一种非常微妙的合作机制。比方说。一方的食物补给车辆驶入战区后,另一方本来可以轻而易举地炸掉它,但却并没有这么做。因为他们知道这么做的后果对方会采取报复行动,这会搞得双方都没吃没喝。久而久之,这种合作甚至会发展到,德军士兵在英军的射程范围内来回走动,英军士兵竟然无动于衷!”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每个人都想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于是在不该有合作的地方出现了合作,在不该有背叛的地方出现了背叛。数学家们建立了各种模型。来描述在利益驱动下制定决策的方式,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数学分支博弈论。”
“枯燥的说博弈论可能不好理解,下面我就给你讲几个例子。你自然就明白什么叫绝对理性和无限死循环。”刘猛教授笑着说道。
某家航空公司把两个行李箱搞丢了。这两个行李箱里装的东西完全相同,但却属于A、B两名不同的旅客。航空公司派出一名经理,与这两名旅客协商赔偿事宜。经理向这两名旅客解释说,航空公司方面无法为丢失的行李箱估价。因此需要让两名旅客各自独立地写下一个2到100之间的正整数(包括2和100)。表示自己对行李箱的估价,单位是元。
如果这两名旅客写下的数完全相同,航空公司方面就认为这是行李箱的真实价值,并按照这个数目对两名旅客进行赔付。但是,如果其中一名旅客写下的数比另一名旅客更低,那么航空公司方面将会认为,前者的估价是真实的。航空公司将按照这个估价对两名旅客进行赔付,但报出此价的旅客会多得2元作为奖励。另一名旅客则会少得2元,作为估价过高的惩罚。举个例子:若A、B两人分别估价50元和40元。则A将会获得38元,B将会获得42元。
如果两名旅客都是绝对理性的,并且上述所有条件都已经成为这两名旅客的共识。那么,这两名旅客将会写下怎样的数呢?
如果你是第一次听说这个问题的话,你肯定不会相信这个问题的答案:最终结果是,两个人都只估价2元。为什么呢?
容易想到,对于这两个人来说,最好的结局便是两人都估价100元,这样一来,两个人都会得到100元钱。然而,其中一个人肯定会动一下歪脑筋:“如果对方估价100元,我估价99元,那么航空公司会认为我是诚实的,我就可以得到101元了,而对方只能得到97元。”另一个人其实也想到了这一点,因而两个人会不约而同地写下99元,其结果就是,两个人各得99元。
有趣的是,如果两个人都想到了对方也会写下99元,那么每个人都会发现,把自己的估价重新提高到100元是无益的,但是把自己的估价减小到98元,会让自己的收益从99元提高到100元。结果,两个人都会把估价改为98元。总之,两个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不管对方报多少钱,我比对方少报1元总是最佳的选择。于是,这种恶性的心理战将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每个人都推出,自己应该把估价从3元改为2元。到了这一步,两人终于不再有争斗,于是就得到了刚才所说的答案。
如果这个时候有个人站出来说一句:“你们两个这样恶性斗争下去每个人都会拿到最少的钱。”这句话看似是一句废话,实际并非如此,这会让两人达成一种共识,不再继续争斗下去。
再者说,让10个人玩一个这样的游戏:给每个人都发100元钱,然后每个人都可以选择捐出一部分钱;筹到的捐款将会用于投资,最后将会收回双倍的钱,并且均分给所有人,即使大家出的钱不一样多。最好的结局固然是,每个人都拿出100元,最终每个人都会得到200元。
但是,理性的决策者会这么想:“如果我只出99元钱,那么用于投资的基金就只有999元,最后大家将会获得1998元的回报,每个人都会分得199。8元;但是,别忘了我手里还有1元,因此最终加在一块儿,我不就有了200。8元了吗?事实上,如果我干脆一分钱也不出,我就能坐享180元的回报,我手里将会拥有280元!”如果每个人都是绝对理性的,那么每个人都会发现,自己比别人出的少,总能让自己更赚一些。最后的结果竟然是,每个人都不愿意拿出一分钱!
在生活当中,这样的现象也很多,比方说中小学生补课的问题。最好的情况应该是,每个学校都不补课,这既保证了公平性,又减轻了孩子的负担。然而,每个学校都会想,如果别的学校不补课,我们学校哪怕只补一个小时,我们就赚到了。当然,等到所有学校都意识到这一点后,每个学校都会争着再多补一个小时。其结果就是,每个学校都在没完没了地补课,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悲惨现状。
在博弈论中,如果玩家们都做好决策并把所做的决策公之于众后,每个玩家都发现,单方面地修改自己的决策不会让自己更赚,我们就把此时众人的决策叫做一个“纳什均衡”。这是以美国数学家约翰?纳什的名字命名的,看过电影《美丽心灵》应该对这个名字非常熟悉,所以说,研究博弈论很容易把自己搞成神经病,很容易陷入思维的无限死循环中,而且越是聪明的人研究博弈论越容易被关进精神病院。
刘猛最后说道:“回到我们蓝眼睛的问题,也就是说:大法师说完那句话之后,第101天,所有蓝眼睛的人都会发现自己是蓝眼睛而集体自杀,第102天,剩下的900个棕色眼睛的人因为蓝眼睛的人,也就知道了自己眼睛的颜色也会集体自杀,最终的结果就是这个岛彻底灭绝了。”
韩衍敲了敲脑袋,只觉得很肿胀,不好意思道:“刘猛教授,我的头好疼,需要回去休息一下了。”

第二八五章:赌神

PS:求月票,一点商业上的成就算不了什么的,世纪猜想才是大难题。
乔布斯凝视着库伯,脸上的表情很凝重,苹果公司投入了所有的资金开发iphone,这是一款能够改变世界的电子产品,可是偏偏在知识产权方面被刘猛掐住了脖子,偏偏还找不到这个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苹果公司原定的发布会已经延迟一次了,各种谣言满天飞,苹果的股价一度跌到谷底,董事会向乔布斯施压,可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查到刘猛的消息了吗?”乔布斯上次找到刘猛的联系方式,可是还是一直联系不上,只能动用了一百万美金专门用来查刘猛的消息,这次库伯过来见他,自然是有了消息。
“嗯”,库伯点了点头,乔布斯就知道库伯绝对不会让他失望的,马上催促道:“把你知道的全部告诉我。”
“他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最新的消息他刚刚出现在水木大学特等奖学金的评审现场。”库伯开始说道。
“华夏最厉害的那个水木大学,对吧?”乔布斯向来有打断别人说话的习惯,马上打断问道。
“是的,乔布斯先生。”
“事不宜迟,我们马上赶到华夏去见他,务必要把专利授权的事情谈妥。”乔布斯说着直接站了起来开始拿大衣穿起来。
“不,不,乔布斯先生,您不用去华夏了。”
“出了什么事?”刚得到消息。乔布斯大喜,被库伯这一弄又开始忧虑,恨透了刘猛。
“我的意思是您不用到华夏去了。因为我得到最新的消息,就在明天刘猛会参加在普林斯顿大学举行的全球数学家年会,我们只要去那里等待他就可以了。”库伯不紧不慢地回道。
乔布斯得到确切的消息也冷静了下来,手指敲击着桌面道:“把你查到的所有消息全部告诉我,这个刘猛这两年多都到哪里去了。”
库伯显得很兴奋,首先道:“太了不起了,刘猛这两年不间断出现在了多个地方。赚取了巨额的财富,累计达到20亿美金,他的身价恐怕还不止这些。”
“什么?到底怎么回事。详细说来。”乔布斯绝不会打没有把握的仗,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刘猛在数学方面具有绝高的天分,表面上看他解决了多个高深的数学问题,其实。他还将这种天赋用在了赌博上。这两年来,他纵横于世界各地的赛马会和赌场,通过他的天赋、专业知识和精密计算,猎取赢钱的机会,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最早的记录是在澳洲,刘猛似乎找到了一种算牌的奇妙方法,不久,他也因此被几个大型赌场拒之门外。随后。他开始转向赛马和彩票,不仅频频中奖。而且还在当年赢得了1000万澳元的基诺大奖。随后,他频频出现在世界上其他多个地方,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投注者和投机者,今年仅仅几个月时间,在世界各地进行着五亿美元的赌博,在除了拉斯维加斯以外,世界其他所有的大赌场里,只要提到刘猛的名字,一定都会马上受到关注。”
乔布斯的脸色很难看,他还从未遇到过这样的一个对手,世界上最大的赌徒,又是一个专于学术的科技牛人,他本人就是有赌性的,看准了方向就一往直前地坚持下去,他很明白刘猛的这种赌性,通常这样的人都带着疯狂的本质,很难用理智的方法说服。
乔布斯正在思考着策略,库伯继续说道:“刘猛对于赌博似乎只是玩票性质的,他几乎从不想通过这种方式赚钱,每次几乎都把赌博赚到的钱全部投出去,但是恰恰正因为这种魄力,反而每次赚取更多的钱。除了玩票性质的赌博之外,他在华夏还有不少的产业,虽然一直未出现,却一直掌握着一家超级公司的发展方向,我个人认为这是一家华夏最具有创新精神和科技含量的公司,由于它的产品并不是日常用品,所以普通民众并不知晓,可以说是一家隐形的超级公司,占有全球的市场份额50%以上。”
乔布斯眉头紧锁,“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根据研究机构F&S的数据,在全球小型无人飞行机市场,猛犸科技控制了超过一半的份额,这家公司坐落在华夏一个不起眼的小城市昆城的出口加工区内,2年时间成长速度超过800倍,在业界如雷贯耳。”
“800倍?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乔布斯也忍不住震惊了,800倍也太夸张了吧。
库伯经过几天的适应显然已经不震惊于这个消息了,“是的,乔布斯先生,的确是800倍,在无人机领域一向都是高端、昂贵的,而猛犸科技却反其道而行之,不断降低小型无人机的售价,使得一半的爱好者也能够入手,从而占领了绝大部分的市场。”
乔布斯心头一震,这不正是他想用iphone去做到的事情吗?本来他只以为刘猛是一个纯技术的人,有着一个聪明的脑袋,在科研方面有着突出的能力,所以撰写了大量的专利,以及研究了高深的数学难题,却没想到比起这些技术上的贡献,刘猛在商业上竟然也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功,这样一个人,很难妥协,这不得不让他改变之前预定的谈判思路。
乔布斯在房间中来回踱步,思考了足足半个小时才说道:“马上让秘书订机票,今天晚上我们就到普林斯顿去,先搞清楚刘猛会在那里,明天我们一起去参加数学家年会。”
库伯耸了耸肩提醒道:“乔布斯先生,我不得不提醒你,这个世界上最狂傲的生物一定就是喜欢秀智商的数学家,没有得到邀请的人是不能参加数学家年会的,我们贸然前去,只会被鄙视,那帮家伙可不管你是总统还是国王,在数学方面没有突出的成就一样得滚蛋。”
乔布斯笑道:“虽然我在数学方面并不擅长,但是我却认识怀尔斯先生,而且还是很好的朋友,作为当前最著名的数学家,我想他能够帮助我。”
库伯也笑道:“乔布斯先生,或许这次年会以后,怀尔斯先生就只能是最书名的数学家之一了,据说刘猛在数学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将要在这次年会上公布。”

第二八六章:数学研讨会

PS:更新进度慢了些,将会在300章左右结束,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祝大家新年快乐,感谢投月票的空速爱的。
即使伟大的诗人或不可一世的王者被遗忘了,阿基米德仍会被记住,因为语言文字会消亡而数学概念却不会。“不朽”可能是个缺乏理智的用词,但是或许数学家最有机会享用它,无论它意味着什么。
普林斯顿大学全球数学家研讨会,入门的地方就是这样一段话,可以想象数学家们对于自己的研究是何等的骄傲和自信。
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最重要的一次数学讲座。
两百名数学家被惊呆了。他们之中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完全懂得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希腊字母和代数式所表达的意思。其余的人来这儿纯粹是为了见证他们所期待的也许会成为一个真正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
早些日子已有谣传。
互联网上的信息扩散速度让人难以想象,或多或少的信息都暗示这次讲座将会以解决哥德巴赫猜想这个最有名的数学问题而达到高潮。此类闲话并不罕见。自从怀尔斯解决了费马大定理之后,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话题在茶会上常有所闻,数学家们会猜测某人可能正在做某种研究。有时候,大学高年级教师的公共休息室里关于数学的议论会使这种猜测成为某种突破的谣传,但是这种突破还从未成为现实。
这一次的谣传则完全不同。
普林斯顿的高材生们是如此地确信它是真的,以至很多学生马上到赌注登记经纪人那里用100美元打赌哥德巴赫猜想在一周内将被解决。然而,经纪人感到事情不妙,拒绝接受他们的赌注。
这已是那天到这个经纪人处洽谈的第二十个学生了,他们都要求打同一个赌。哥德巴赫猜想已经困惑了这个星球上最具才智的长达几个世纪,近五十年来毫无进展,可是现在甚至赌注登记经纪人也开始觉得它已经到了被证明的边缘。
现在,三块黑板上已经写满了演算式,讲演者停顿了一下。
第一块黑板被擦掉了,再写上去的是代数式。每一行数学式子似乎都是走向最终解答的微小的一步。但是30分钟之后,讲演者仍然没有宣布证明。
教授们坐满了前排的坐位,焦急地等待着结论。
站在后面的学生们则向他们的老师寻求可能会有何种结论的暗示。
他们是正在看哥德巴赫猜想的完整的证明呢?还是讲演者仅仅在概要地叙述一个不完整的虎头蛇尾的论证?
讲演者正是刘猛,一个才华横溢的华夏年轻人。
他在2004年就解决了数论中的西塔潘猜想。年仅17岁,如此年纪就震惊了国际数学界,获得了很高的声誉。甚至很多人都开始认为他的成就将超过数学神童陶哲轩,被认为将是二十一世纪闪耀的新星,然而,随后的两年间,他几乎从每年世界各地举行的各种数学会议和研讨会中消失了,华夏的数学家们甚至开始认为刘猛的成就已经到尽头了。
杰出的年轻学者过早地智衰才尽的例子并不少见,数学家阿德勒曾经指出过这一点:“数学家的数学生命是短暂的,25岁或30岁以后很少有更好的工作成果出现。如果到那个年龄还几乎没有什么成就,那就不再会有什么成就了。”
“年轻人应该证明定理,而老年人则应该写书。”哈代在他的《一个数学家的自白》一书中说道,“任何数学家都永远不要忘记:数学,较之别的艺术或科学,更是年轻人的游戏。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中,数学家的平均当选年龄是最低的。”他自己最杰出的学生拉马努金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时年仅31岁,却已在年轻时做出了一系列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