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笑傲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锦衣笑傲行- 第2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郑国宝道:“曾公的安排,本官放心的很。不过让我坐镇娄山,那就不必了。杨应龙一个化外酋长,带着一群乌合之众,有什么可怕。我倒要去阵前看看,我的几个侧室,还等着看我如何生擒这位播州霸王呢。不用曾公冒充我前去应敌,我就自己去,看看杨贼能奈我何?”

第四百八十二章灭播(七)

播州共和国初起时,对外号称有兵二十万。自古以来,兵不厌诈。两军交战之前,彼此双方都喜欢以少称多,往往有三五万人,就敢称十数万甚至数十万。白莲教这等乱臣贼子,兵力虚报几十倍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也让官军在报斩获时,往往与首级对不上。明明歼灭的是反贼一个万人大军,首级连好带坏,怎么数也过不去百颗。可是杨应龙这二十万兵,却不在此列。这个数字是来自于播州国防部以及社会保障局两个机构共同统计,又有军需处的支出为凭,还是十分可靠的。等到与官兵对阵时,号称有兵一百五十万,那则是恢复了虚报兵数的光荣传统,与事实是两回事。
官兵方面,往往是以多打少,可这回却因为考虑补给因素,动员的兵力并不比播州兵多。兵力不超过十五万,论起兵员总额,反倒小于叛军,这也是历来官兵剿灭作战中,少有的特殊情况。
不过在之前的娄山关大战中,杨朝栋全军覆没,几姓旧人倒戈,加上土司们的附庸兵,现在双方兵力,渐渐演变为官兵方面二十余万,播州方面十五万。这回杨应龙一下子押上了手中全部的筹码,除去海龙囤留守的骨干部队外,播州共和国各地兵力,乃至全部青壮全部征发,悉数在此。可以说他将播州共和国的国运,都赌在了这一战上。
参战双方总兵力超过三十万,即使在大明朝的历史上。也算的起是一场大战。郑国宝本队三万人马,迎战的则是杨应龙部五万余人,在这个战场上,数量则处于劣势。杨应龙一身金盔金甲,格外显眼,立马横枪,先是在阵前痛陈大明朝廷二十条大罪,又历数自己组上的传承,证明自己乃是大唐后裔,如今起兵。正要灭明兴唐。重建神州大唐盛世。
在出兵之前,他在龙骧帮助下,弄了几项所谓神迹,证明山神保佑这次会战。又杀了大批牲畜。让三军饱食了一顿荤腥。每人都发了盐巴布匹算做军饷。全军士气被推动到了顶点,等他宣讲完了,播州兵齐声呼喝。声震九宵。
郑国宝身边是他的姬妾,在外圈是各派武林高手以及瑞恩斯坦的洋兵组成的卫队,宁中则道:“国宝兄弟,我看这些播州贼兵士气甚高,是不是你也到阵前去喊几句,振奋一下士气。”
“放心吧宁姐,看我的。”郑国宝催马来到阵前,马鞭朝杨应龙一指“你这什么播州共和国,跟大唐有什么关系?当年李世民也是称皇帝,谁知道总捅是什么东西?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令不行。不伦不类,沐猴而冠,还有脸拉上祖宗给自己涨脸么?朝廷以往优待播州,准你杨家世代为朝廷牧守此方,播州之利,皆为你杨家所有,百姓赋税,朝廷不收分文。皇恩浩荡,纵然你杨家粉身碎骨,也难报此大恩之万一。你不思为国尽忠,反倒割据一方,阴蓄死士,还敢公开起兵造反。夺我汉人之利,结好番邦苗民,似这等奴颜婢膝,巴结蛮夷的行径,还有什么脸称孤道寡?儿郎们,谁拿下杨应龙的人头,赏金千两,官升五级!”
被后世记载为一场参战人员超过三百万(按双方各自对外声称的兵力计算)的大会战,在郑国宝的马鞭虚点下,拉开了序幕。朝廷官兵列开阵势,长枪在前,快枪大炮在后,有条不紊的朝播州军展开攻击。播州军怕新附军不堪用,将杨家的宗族子弟兵与新军混编,依仗自己兵多,朝着官兵压了上去。
“初阵靠的是血勇,这时候应让敢死队先冲。播州的财富,募些死士,并不为难。而将官兵的大阵打开缺口后,需要的是训练有素的兵跟进突破,这时候,就是杨家子弟兵用武的时候。可惜杨家把两支军队混编一处,反倒失去了各自的特点,这仗就先输了一半。”
郑国宝一边看着两军交战,一边为众女讲解,一副精通战阵的模样。可惜方才那曾省吾派来传话的士兵,嗓门实在太大。这些女子又多是武艺高强之人,全都听个清楚,只是不好揭穿他,纷纷掩口而笑。
战场上,练天风、风飞翔、吴天德以及曾省吾的标营等几支人马作为战场中坚,与播州兵绞杀在了一处。快枪的射击速度虽然高于火绳枪,但是仍然需要装弹,夯实,再次发射,指望单纯靠火器,就可以将敌人消灭,显然是不靠谱的想法。几次发射之后,两支军队还是进入了肉搏战中。
长枪阵威力无穷,不过这不代表长枪兵天下无敌,刀枪不入。不论是箭矢,还是标枪、飞斧,都在收割着长枪兵的生命。而且长枪兵的体力也是有限的,在这种大战之下,人的体力消耗的非常快,杨应龙这种人海战术,如波涛般一浪接一浪,似乎要靠着人力优势,将官兵淹没。
“夫君,咱们的骑兵,什么时候动手?”那六百苍头军全被郑国宝带到前线,再加上各军的重骑兵,郑国宝手上还有一支两千人以上的重骑队没投入战阵,这支队伍,可以看做官兵的杀手锏。
郑国宝摇头道:“不急。杨应龙手上,也还有底牌没掀,咱们急什么。我想他的骑兵队,该登场了。”
杨应龙那支骑射大军,被称为播州军的精华,外加五千苗兵,一骑一步,是杨应龙手上的最**宝。他原本想着,将官兵的阵型彻底冲乱后,再将部队投进去,可是眼下自己投入的部队虽然多,官兵的阵型却依旧完整,可是他自己这边的部队,却已经受不了了。
“大总捅,赶紧让骑兵和苗兵上吧。咱们花那么多钱养着他们,不就是为了让他们在这个时候玩命的么?再不让他们上阵,我们的人就死光了。”
杨家以往只是和土司们发生械斗,夺地争产而已。这种规模的战阵,如果伤亡超过百人,那就可以算的上伤亡惨重,如果接近千人,那就是世仇了。可是开战这么点的工夫,杨家子弟兵就伤亡几千人,这样的伤亡,让那些播州国防部的杨家宗族长老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
“不行,现在还不是时候。必须把官兵的阵型打垮以后,才能让我们的骑兵上去。”龙骧在旁急忙劝阻。
那些杨家宗族子弟却不理他,只盯着杨应龙“大总捅,这播州是您说了算,还是外人说了算?现在倒下的,可是咱自己家的子弟。您难道就眼睁睁看着,咱自家的娃娃,就这么样个送死?那官兵如同妖魔一样,吃人喝血,咱们根本敌不过,除了苗人,谁能敌的过?”
杨应龙号称播州战神,也是用兵能手,自然看的出,现在不是让骑兵上阵的好时机。可是他更清楚,如果自己不下命令,那些宗族子弟,说不定就敢自己拉着队伍逃。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他无奈的点头道:“你们放心吧,朕这就带着苗人和骑兵亲自冲锋,看孤王生擒郑国宝。”
这命令传达下去以后,战场上的播州兵却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那些杨家的子弟兵在方才的攻击中伤亡颇大,已经没了胆子,听说杨应龙要带着苗人上,自作主张退了回去,美其名曰:护驾。而他们的撤退,却没有通知新附军,结果自相践踏,互相冲撞,在杨应龙发动攻击时,播州兵的阵势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曾省吾见杨应龙一身金盔金甲带队冲锋,也将手中令旗一挥,官兵趁着播州兵混乱之时,一声呼喝,发起了反冲锋。阵阵铁蹄踏地之声,一直以来养精蓄锐的官兵重骑,终于登场。为首之人一身盔甲,手持大刀,背后大旗上,斗大一个刘字,格外显眼。那些苗人看不见来将面目,却看的见旗子和那大刀,惊呼道:刘大刀,刘大刀。接着发一声喊,四散奔逃。
杨应龙万没想到,单单一杆旗子,就能吓走这么多苗人,急的大喊道:“谁敢逃跑,苗王不会放过你们的。那不是刘大刀,那是假的!”可是那些苗人却似发了疯,根本听不到他的呼喝,不但自己跑,还拉着自己认识的苗人一起逃跑,整个苗人的阵势彻底混乱。这些人本就没有纪律,这回彻底乱了套,就算苗王在此,也休想指挥的动。就在此时,对面的官府铁骑已经人如墙进,朝着播州的轻骑兵碾了过来。

第四百八十三章灭播(八)

杨应龙当做珍宝一样,作为杀手锏使用的轻骑兵与苗兵,在官兵的铁甲重骑面前,全都不堪一击,被轻松碾了过去。直到龙骧把杨应龙拉下战场时,他还在念叨着“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我的部队,为什么这么快就垮了?”
在重骑兵摧枯拉朽的突击下,什么骑射,什么风筝全都没有发挥的余地。尤其战场混乱,轻骑兵更是施展不开,被重骑兵一个突击,就打了个对穿。而之前杨家子弟兵的撤退,已经彻底搞乱了杨应龙部队的阵型,在重骑兵的突击下,整个战场,杨家部队被打的落花流水,不成阵势,官兵趁势发动反冲锋,杨应龙的部队四散奔逃,再难约束。
杨应龙有心带着自己的亲兵发动反突击稳定局面,却被龙骧硬拉着撤下战场。“岳父,您不能回去,那是送死。您仔细听听,那些苗人都在喊,苗王阵亡,全军溃败。您倚仗的就是这些生苗,现在他们跑的比谁都快,您带队伍杀回去,又有什么用?再说了,这苗王阵亡的消息,即使是真的,哪传了这么快?我看,是苗人里面出了内鬼,有人内附了官兵,我们这次,是被人坑了。”
杨应龙盘算一下,也觉得自己女婿说的话有道理,说不定,自己身边的人,已经暗通了官兵。现在最重要的是保住老家海龙囤,依仗多年修建的工事,据险死守,争取耗到官兵同意招安。那样还有一线生机,再杀回战场,也就是送死了。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郑国宝,你给我等着。”杨应龙放了两句狠话,带着自己的亲兵,仓皇撤退。他一身金盔金甲,格外惹眼,结果他这一跑,播州兵没了主心骨。战场上。到处都是丢了兵器乞降的乱军。练天风等人指挥部队一路追砍,对于投降的,往往也是先扫过一顿火器,再行接收。等到中午时分。各路战报传来。官军这次彻底大获全胜。播州几路大军,尽都败了,残兵败将逃向海龙囤。其他各地,已经全都是无兵防守的状态。
这一战光报上来的斩首就不下万级,郑国宝也不核查,大笔一挥,全都认了下来。若是说遗憾,就是官兵攻克娄山关的大功臣,苦心孤诣打入敌人内部,为朝廷做出卓越贡献的大侠田伯光,在交战中不幸为国捐躯,郑国宝还特意为他做了篇祭文悼念,也算得生荣死哀。命人将他的尸体火化,将来的骨灰送到蒙古,给宝日其其格,至于怎么处置,郑国宝就不想过问了。这丧事办的十分隆重,让那些夫子营、选锋队的江湖好汉们看了,也颇为唏嘘:人生百岁,终有一死。以往在江湖上臭名昭著的万里独行,没想到死了之后,倒还能落个为国捐躯的好名声。只是有人议论,他致命的伤势,似乎是来自背后,不过这种言论很快就在军营里消弭于无形,讨论这个话题的,也都无一例外被送进了选锋营。
另一个斩获,则是当初在河南兵变中大放异彩的胡云翼,苗振邦二人,居然全都在这次交战中被生擒。一问才知,他两当初被蔡公冲驱出河南后无处投奔,就一路来到播州,进了招贤馆。只可惜胡云翼实在太过出色,在整个招贤馆内,也是出了名的人物,自然被其他江湖人孤立起来。饶是杨应龙一代枭雄,也架不住所有人都在说他的坏话,又怕他真有那么大本事,将来夺了自己的权柄,就干脆把他打发到了骑兵之中做个小军官,不给大权。
可惜胡云翼满身绝技无从发挥,在乱军中,也济不了什么事,这次窝囊的做了俘虏。对于他的处理,郑国宝提笔批道:“此人若无才,留他做什么,用之无所益。此人若有才,留他做什么,他日必为害!”见了这批语,下面人也明白钦差的意思,将他与苗振邦拖出去,与杨家子弟兵的战俘一并关押,当天晚上,听说是杨家子弟兵意图炸营,接着就有官军前往弹压,砍杀声,枪炮声,足闹了近半个时辰。
这一战既胜,下面自然就是直发海龙囤,十余万大军,将个海龙囤围的水泄不通。此地险要不及娄山关,可是杨家八百年心血所在,守卫部队,也都是杨家子弟兵,播州剩余的几门铜炮,也全都架在这里。听说杨应龙准备了几年的粮食,意图与官兵消耗下去,求一个体面的招安。
“招安?”看着下面的播州使者,郑国宝面带冷笑。“都到这时候了,杨应龙还没睡醒呢。还想要一个国中国的待遇,他自己没睡醒,你们也肯陪着他发疯,那就没办法了。来人啊,把这个狗头,推出去砍了!”
那使者先是按着龙骧的吩咐,故做神秘哈哈大笑,“尔等死到临头,竟不自知?”哪知帐内根本无人理睬。几个洋人过来就拉着他往外走,他被一路拖拽而出,口内连忙高呼“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郑国宝哼道:“谁承认你们播州是一国?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快速斩来报我。”至于那书信上写的什么,自古以来功高震主者,皆无下场之类的废话,他自然是连看都懒得看。“吩咐下去,让选锋营和木英雄的苗兵,给我抓紧攻打海龙囤,另外咱们的大炮,也动一动,开炮攻山。”
选锋营在练天风的操练下,大有成效,木棒马鞭鬼头刀,三般法宝齐用之下,已经让这些江湖好汉怕长官多过怕死亡,甚至认为死是一种解脱。等到冲锋时,朝着海龙囤的关卡猛扑过去,口中高喊着:得救了!解脱了!那气势,当真是虽千万人吾往矣,让那些老军伍都另眼想看。
郑国宝却不理他们,只是叮嘱秦良玉“这海龙囤,姐夫无论如何也打的下来。眼看咱们就要成功了,这时候求的是稳,可不能冒险。依我看,你还是老实在营内等着,让你大哥带兵去就好了。”
秦良玉甜甜一笑“没事的。我大哥带兵哪有我好。再说这么大的仗,要是让我干等着不能参与,那就忒没意思了。姐夫放心,我还要等着改口管你叫夫君呢,不会有事的。你又让那么多武林高手保护我,能有什么闪失?我要把这播州打下来,做我自己的嫁妆,你就等我的好消息便好了。”
杨应龙到底是西南的霸王,听说官兵攻关甚急,有一群不要命的疯子为前驱,叛变的苗人为策应,官兵从后跟进,一口气竟然被他们打破了两道关口。他便坐不住金銮,带上亲兵亲往第三关坐镇。那些疯子与苗人前面两关死伤太多,如今攻势也松懈了一些。杨应龙亲自操炮,脸都被烟熏的发黑,更像霸王。
眼看苗人潮水般的攻势被打下去,杨应龙哈哈大笑“朕乃真命天子,与朕作对的,就没有好下场。等我今天打走了官兵,明天,就去灭了你们苗家七十二峒,把你们斩尽杀绝,一个不留!”
他正自狂笑,却听身后的士兵先是传来阵阵惊叫,后又是阵阵撕心裂肺的哀号。他刚要斥责,却见士兵们都看着海龙囤主城方向,他顺势望去,却见山上主城火光冲天,烟雾弥漫。更从上面传来阵阵战鼓之声,震天动地。
“官兵打进海龙囤,我们的海龙囤失守了。”这种绝望的情绪,在杨家子弟兵的心里蔓延开来。为了防止官兵叛变,杨应龙把这些人的家眷父老,都集中在海龙囤主城之内,作为人质。这回主城失守,那些士兵自度家眷不保,全都茫然失措,战心全无。
一声兵器坠地之声,不知是谁,把手中的长枪扔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