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将来成了市长,不光权力更大了,身上责任更重大了。
伊海涛让楚天舒出面向各单位筹集了一批救灾物资,取得了朱敏文的同意后,正式启动了去南岭县调研慰问的行程。
临行之前,伊海涛与楚天舒商议进行了分工。
伊海涛代表市委市政府主要侧重于慰问,走访受灾地区和受灾农户,组织指导县里的防灾加灾工作;楚天舒则陪着庄敏侧重于调研,重点解决供销合作社的组建和核桃销售难题,探索山区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为写好调研文章做好铺垫。
这一次慰问调研由楚天舒一手安排和策划,一切从简,没有带小轿车,只去了两辆面包车,伊海涛也与大家一起坐面包车。
过去下乡慰问调研,领导要带一辆专车,随行工作人员又是一辆车,陪同参加慰问或调研的单位和部门都要去一辆车,集中起来往往就是十几辆。
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光车队就长达几百米,浩浩荡荡的不像是去慰问调研,倒像是一个出来旅游观光的车队。
这还不说,慰问调研期间,县里还得给领导们接风洗尘,预备好酒好菜,大吃大喝酒足饭饱后还要休闲娱乐,怎么能讨领导们欢心就怎么来,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伊海涛每次下乡回来,心里就感慨,我们这是观光旅游还是去慰问受灾的群众?动辄几十辆车,动辄酒肉并行,连最起码的同情心和悲悯情怀都没有,难怪群众看到城里领导一下乡,就要在背后喊,鬼子又进村了。
不是群众对我们的干部不尊重,而是我们的干部把自己和政府的形象搞坏了。
他觉得这种下乡的风气早应该改一改了,不改干群关系得不到改善,只会越来越紧张。
他由此便想,有朝一日,要是自己成了市政府一把手,有了决定权之后,一定要把这一坏习惯改掉。
这一次,是他召集政府工作后的第一次下乡,他便给楚天舒特意做了交代,一是轻车从简,根据人数多少,集中在一至两辆面包车上,谢绝单位小车参与。二是由政府办统一带午餐,不给灾区人民增添负担。
出发的时候,伊海涛最后一个上的车。
众人都有些纳闷,楚天舒怎么没有跟着。他们哪里知道,楚天舒把这边安排妥当之后,开车去接了庄敏先行出发了。
大家都以为伊海涛会单独坐小车,所以谁也没有给他留位子。
伊海涛一上车,前排的人都纷纷争着给他让位子,他指指最后排说:“那里有空位,你们谁也别让了。”
到了后排,才突然看到向晚晴和冯紫辰正一脸阳光地朝他笑着,并且迅速朝里挪了挪,用手拍了拍给他腾出来的位子说:“伊市长,你就坐这里吧。”
伊海涛看了一眼,挨着向晚晴坐了下来,说:“呵呵,向记者,你们也来了。”
向晚晴微微一笑说:“伊市长,台里安排我随行采访。”
冯紫辰说:“市长,真没有想到您能与我们一起乘坐面包车。”
前排的黄如山回过头说:“记者同志,这不算什么,到吃午饭时,你就会知道,市长还要与我们一起吃自带的午餐呢。”
冯紫辰天真地看着伊海涛说:“真的?”
伊海涛说:“当然是真的。我们过去下乡慰问受灾群众,动不动出动十几辆小车,下去了还要大吃大喝,反而给受灾地区带去了负担,在老百姓中造成很不好的影响,我们就是要从这些小事中转变工作作风,改变政府的形象。”
冯紫辰听完拍着手说:“太好了,我们又钓到一条大鱼了。”
伊海涛不解地看着她问:“什么大鱼?”
冯紫辰咯咯地笑了起来,边笑边说:“这是我们新闻界的一句行话,意思就是说又抓到了一条能上省台的大新闻。”
伊海涛听了不由得心里一动,眼睛就亮了。他当然知道,这其中一定有楚天舒的刻意安排和精心策划,上一次接待南延平考察的报道,影响力相当大,如果这次下乡再能上一次省台省报,无疑又是锦上添花,说不定还可以消除乔明松省长批评他不重视农村工作的坏印象。
想到这,伊海涛高兴地说:“同志们,我们要向记者同志学习啊。在她们的眼里处处有新闻,而在我们的眼中就应该处处是工作,如果我们每一位同志都能用这种态度来对待工作,何愁工作不上新台阶,何愁青原不发展。”
黄如山带头鼓起掌来,车内顿时洋溢着一股热烈的气氛。
第586章 慰问调研
“市长才是我们的榜样,能抓住每一个机会给我们做思想动员工作。”向晚晴说:“台里老新闻工作者说,地震、战争、火灾、水灾、瘟疫等对于人类来讲是灾难,但对新闻记者来说却是财富,因为我们找到了新闻源头,可以大做文章。”
伊海涛开玩笑说:“那就麻烦记者同志好好给这次山洪爆发做篇文章,争取多向省里要点救灾资金呢。”
“看来,市长真是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工作啊。”向晚晴笑道:“我这次的新闻点还不是山洪爆发,受灾的情况我们报道得多了,这次要好好报道一下转变机关作风的问题,不知道市长有没有意见?”
伊海涛哈哈一笑:“向记者,你们新闻工作者有你们的特殊性,我可不敢横加指责。”嘴上这么说着,心里却十分高兴,如果这次转变机关作风的报道出来,省里的领导肯定会注意到的,对他如愿成为市长候选人又奠定了基础。
南岭县离青原不远也不仅,开车两个多小时就到了。
他们慰问调研的头一站选择了受灾最严重的杏林乡。
路上,他们看到的都是一片狼藉,地里的花生被泥土压住了,破碎的西瓜随处可见,西红柿烂在泥地里……
车到杏林乡,南岭县县委书记马兴旺和县长付大木早已等候在了土路上。
待伊海涛一行下了车,就一起带着慰问人员沿途去察看。
向晚晴带着冯紫辰紧紧跟在了他们的身后。
几个农民正在地里抢救着他们的蔬菜,有的在清理稻田里的泥土,有的在挑摘还可以食用的蔬菜。
伊海涛看着,就想起来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自家的自留地里受了灾,父母在边叹息边干活,心里不由得一片酸楚。他走进地里,俯下身子,用手扯一条西瓜藤,竟然一个西瓜都没有。
大家见伊海涛下了地,都纷纷跟了进来。
这时候,正在地里干活的农民纷纷围了过来,在伊海涛等人的身边越聚越多,足有几十人之多。
伊海涛看着这些淳朴的农民,就像看到了自己的父母兄弟,不由得激动地说:“父老乡亲们,你们受苦了,我代表市委市政府来看望你们。灾难无情人有情,政府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你们渡过难关。我们请大家相信,困难是暂时的,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共同努力,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自然灾害。”
伊海涛的话说得用情至深,全场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一位站在前排的老大爷忍不住抹起了泪,嘴里咿咿呀呀地说:“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领导的关怀。”
这时,冯紫辰突然将话筒递了上去,老头儿一看那又黑又长的东西,从来没见过,不知是什么玩意儿,心里一惊慌,竟然踉跄着倒退了几步。
一旁的县长付大木一把扶住了他。
老头儿一看,竟然愈加的慌张,忙挣脱付大木的搀扶,钻进了人群中。
付大木背对着慰问人员,轻声骂道:“次奥,狗肉上不了正席。”
人群中有人举起了手臂,带头喊起了口号。
“感谢伊市长的关怀!”
“向伊市长致敬!”
“伊市长与南岭人民心连心!”
……
向晚晴站在一旁,看着周围的人群,听着响亮的口号,感觉很不对劲儿,她偷眼分别看了付大木和马兴旺,发现他们脸上的表情却有些怪异。
付大木大概发现了向晚晴在看他们,目光躲避着望向了远处。
冯紫辰头一次看到群众如此群情激奋的欢呼场面,表现得比喊口号的村民更加的激动,端着摄影机跑前跑后地录制和采访,忙得不亦乐乎。
不知道从哪里跑出来一个小伙子,帮着她拎着器材,举着话筒,表现得十分的专业,向晚晴便不再上前,由着冯紫辰去忙乎了。
沿着崎岖的山路,伊海涛等人继续往山上走。
每到一处,伊海涛安排工作人员给沿途的村民发放慰问品,不少的村民围上前来,争相与伊海涛亲切握手,发表一番感慨,表示一番感谢。
伊海涛便停下来与老人、妇女和孩子们嘘寒问暖,是不是会有老人和妇女拉着伊海涛的手流下激动的泪水,哽咽着连声说谢谢。
这些感人的场景都被冯紫辰一一拍摄下来了。
伊海涛兴致很高,一路上都是步行。
视察完了灾情,发放完了慰问金和慰问品,已到了吃中饭的时候,马兴旺和付大木都凑上来,问伊海涛是不是回县城去就餐。
伊海涛说:“不用了,我们是来慰问的,不是来给灾区添麻烦的。给我们找个地方坐一下,提供点白开水就行了。”
看伊海涛的态度十分坚决,乡政府的会议室又太小,容不下这么多人,付大木就吩咐杏林乡的乡党委书记带着伊海涛一行来到了山顶小学。
如今的山顶小学已今非昔比了,环境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
卫世杰的世纪阳光已经把山顶小学作为了公司固定的援助点,每隔一段时间便会送来一些食品、衣物和学习用具,他们出资修整了操场,购买了篮球架和乒乓球台,原先挂红旗的竹杠也换成了不锈钢管。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为学校修建了一道结实的围墙。
以前山洪爆发,学校背后的小河就会随之泛滥,学生宿舍和教室都要被淹受损,可是这一次,山石砌成的围墙堵截了山洪和泥石流的侵袭,在校学生与校舍毫发未伤。
远远望去,山顶小学的校舍成了杏林乡最好的建筑。
受灾之后,学生们已经放假,学校的校长开了一间教室,让慰问团的成员们坐了进去,乡里的办事员拎来了几个大大的开水瓶,忙着给各位领导倒水。
马兴旺和付大木一个劲儿地表示歉意,让领导们受委屈了。
待大家坐定,黄如山就对慰问团的成员说:“现在开始用餐了。为了避免给基层带来麻烦,遵照伊市长的指示,我们政府办给大家准备了简单的午餐,请大家前来领取。”
市农业局的一位女工作人员亮起嗓子喊了起来:“来来来,开始发放午餐了,这是真正的免费午餐,不收费。”
大家就笑着前去领取,领到的是一个塑料袋儿,打开一看,内装两块面包一袋榨菜一根香肠和一小瓶矿泉水。
走了一路,大家都感觉有些饿了,这些平常不太吃到的东西,偶尔吃一回,大家竟然也吃得很香。
伊海涛也不例外,领了食品袋就坐在课桌旁与大家吃了起来。
县里的领导早就接到了市政府的通知,说是中午自备午餐,他们也不得不效仿,为每个人准备了一份盒饭。
马兴旺和付大木凑过来,坐在了伊海涛旁边的课桌上一起吃。
伊海涛只看了他们一眼,刚一抬头,看到摄像机正对准他,伊海涛也不管,照样大口大口地吃着面包,就着榨菜,一副津津有味的样子。
冯紫辰拿了话筒过来采访,说:“请问伊市长,你是怎么想到领导干部下乡自带午餐的?”
伊海涛咽下口中的面包,才说:“领导干部下乡自带干粮这不是什么新鲜事,只不过这种优良传统被我们遗忘了。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通过这一小事却反映了一件大事,就是我们的领导干部如何转变工作作风,减轻农民负担,减少基层麻烦,把下乡深入基层变成真正意义上的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而不是走过场图形式,更不是下到基层来大吃大喝挥霍浪费。”
冯紫辰问:“伊市长,你觉得这种作风能不能一直坚持下去?”
伊海涛说:“能,至少我能,至少在我担任市领导的期间要坚持下去!刚才我还在想,如果我们的受灾群众天天能吃上火腿肠,能吃上面包,喝上矿泉水,他们一定很满足了。相比于他们,我们还有什么做不到的呢?”
冯紫辰突然问了一个难题:“伊市长,我非常冒昧地问一下,如果是陪同省里的领导下来基层视察,你也会坚持这么做吗?”
伊海涛坚定地说:“我会的,入乡随俗,我想省领导也会理解并支持我的。上一次南书记在江北开发区考察,就是和创业的大学生们一起蹲在路边吃盒饭,已经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采访结束后,冯紫辰收起话筒,无比激动地说:“伊市长,你真让我感动!”
伊海涛也受其感染,动情地说:“记者同志辛苦了,你们也赶紧吃饭吧。面对灾难,我们的心情是一样的。”
看得出来,伊海涛对上午的慰问情况是满意的。他想,如果今天的这些采访内容能上省台省报,那一定会在全省各级干部中掀起一波学习的热潮,我的名字在省领导的耳边将会越来越响亮。
正吃着饭,校门口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她大喊着:“伊市长,伊市长,我要见伊市长。”
教室里的大多数人都吃了一惊,纷纷放下了手里的食物和水。
黄如山走到门口一看,来人是一名农妇,她大喊大叫地不顾工作人员的阻拦,风风火火地直奔慰问团吃饭的教室而来。
难道她是来拦路上访的?
第587章 拙劣表演
伊海涛起身迎了出去。
黄如山和苏幽雨紧随其后。
付大木和马兴旺对视了一眼,扔下盒饭,跟了过去。
冯紫辰很兴奋,抓起摄像机冲了上去,帮她拎器材的小伙子也不甘落后。
一位县里的工作人员拦住了农妇。
“我要见伊市长。”农妇抬起头来问:“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拦着我?”
书记马兴旺上前说:“大嫂,我们是县委县政府的,这位是市里来的伊市长。”
那农妇走近来,问:“伊市长?你是市里来的伊市长?”
伊海涛说:“是的,我叫伊海涛。”
农妇突然跪到了伊海涛的面前,含着泪说:“伊市长,你是青天大老爷啊。上次我家老头子挨了打,受了伤,多亏了你替我们做主,县里给我们出了医药费,还给了误工补助,我们全家都感激你呀。”
伊海涛突然想起了城管伤人的事,为此,他还向县长付大木发了火。
此刻,看到这位农妇得到了一点补偿竟然向他屈下了双腿,他忙扶起她说:“大嫂,不要这样,不要这样,这是我应该做的。政府有些工作人员素质不高,让你们受苦了。”
“不是的,不是他们的错。”农妇慌忙说:“都怪我和老头子不好,是我们先动手的,不怪他们……”
“嗯?怎么回事?”伊海涛纳闷了,回头去看付大木。
付大木正在和黄如山说话,好像是在向他介绍相关的情况。
马兴旺说:“大嫂,市长问你怎么回事呢,你好好跟市长说说吧。”
农妇战战兢兢地说:“是我家老头子用秤砣砸了他们的脚,我也撕破了他们的衣服,他们就推了我家老头子一把……市长,真的不怪他们,他们也没有收缴我们的东西……他们已经给我们赔礼道歉了,市长,你就饶了他们吧。”
伊海涛有些糊涂了,难道,打伤老农真不是城管人员的错,抑或是他们道歉的诚意感动了农妇一家?
马兴旺说:“大嫂,你可不能包庇他们啊,伊市长说了,一定要严肃处理。”
农妇扑通一声又跪下了,哭着说:“市长,我求求你了,你不能处理他们啊,真的不怪他们,是我们不该占道卖核桃……呜呜……”
“快起来,快起来。”伊海涛弯下腰来,双手搀扶着农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