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壶农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仙壶农庄- 第4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虎,情况怎么样?”萧平把王小虎从人堆里拖出来问。
  “都卖光了。”王小虎得意道:“咱们仙壶牌的鱼苗成活率高、长得又快。最受买家的欢迎,连价格都能比其他人的高两成!”
  听王小虎这么一说,萧平也很高兴。既然仙壶牌的鱼苗口碑这么好,无疑对推广刀鱼苗也有非常大的帮助。
  最近两年卖鳗苗的事都是王小虎在负责,所以他在这码头上也算是个名人了。就在他和萧平说话的时候,几个收购鳗苗的鱼塘老板又凑了上来。
  “王老板,还有鳗苗吗?”一个长相富态的中年人笑着对王小虎道:“有的话我全包圆了,价钱不是问题!”
  听这家伙口气挺大的,萧平不禁朝他多看两眼,王小虎立刻识趣地向老板介绍:“这位是长江渔业的王老板,他的养鱼场是江浙省规模最大的,有好几十口鱼塘,还有不少水泥池子呢。”
  那中年人也是个有眼色的,见王小虎对萧平十分恭敬,连忙递上一张名片道:“鄙人王有财,还请多多关照。不知这位先生贵姓?”
  “免贵姓萧。”萧平也递了张名片给王有财道:“王老板太客气了。”
  王有财接过名片看了一眼,立刻就被吓了一跳。王有财是做水产生意的,自然知道仙壶公司的实力,实在没想到居然能在这个小码头上遇到仙壶公司的老板。
  王有财既没文化也没什么背景,能把生意做到现在这样大,全靠对机会的把握和人际关系。眼下既然认识了仙壶公司的老总,他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立刻笑着对萧平道:“萧先生,咱们能认识也是有缘,不如就赏脸让我作东,晚上一起吃个便饭如何?”
  听说王有财是江浙省最大的养鱼场的老板,萧平也起了和他结交的想法,顺水推舟地答应下来。
  晚上王有财在崇明岛最好的酒店订了包厢请萧平吃饭。饭局刚开始自然免不了各种寒暄,在酒过三巡之后,王有财就开始对萧平吐苦水,说自己一个半文盲又没什么背景,撑着这么大的养鱼场实在不易,在外面求爷爷告告奶奶装孙子,一年下来也才赚不了几个钱,真是个苦命的人。
  装了一阵可怜后,王有财终于试探着问萧平:“萧先生,你们公司的鳗苗真的卖光了?能不能匀点给我啊,哪怕几百尾也成啊!”
  “鳗苗真没了,不过还有比鳗鱼更赚钱的鱼种,就是不知道王老板你有没有兴趣。”萧平一句话就勾起了王有财的好奇心。
  ps: 感谢书友“谢志修”的打赏。
  
  第869章 王有财的决心
  
  听说有比鳗鱼还赚钱的鱼苗,王有财的眼睛立刻就亮了。不过多年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也养成了他谨慎的性格,不禁在心里暗暗奇怪:这么好的事怎么可能轮到我老王,其中一定有问题!
  有了这样的想法,王有财也变得谨慎起来。不过他表面上还是非常热情的,笑眯眯地问萧平:“萧先生,不知道贵公司又推出什么鱼苗了,居然比鳗鱼还赚钱?”
  萧平笑眯眯地回答:“长江刀鱼!”
  听到萧平说出这四个字,王有财立刻愣住了。身为一个做水产的老板,他当然知道刀鱼的身价有多高。然而这玩艺儿向来只有野生的,根本没听说过有家养的,更别说成功繁殖出鱼苗的了。要是别人对王有财这样说,他肯定会哈哈大笑,然后把那人当成骗子赶出去。但如今这话从萧平嘴里出来,就不由得王有财仔细考虑了。
  “我和他无怨无仇的,没理由来害我啊。要说这是开玩笑,我们之间也没这么熟啊。”看着一脸严肃的萧平,王有财的大脑迅速运转起来,很快就试探着问:“萧先生,您是认真的?”
  萧平认真地点点头:“当然。”
  这两个字让王有财的心脏剧烈跳动起来。既然萧平能繁殖出刀鱼来,说明刀鱼的人工饲养技术也很成熟,不太需要为这个担心。要是能养上几塘的江刀,年底养鱼场的收入还不得翻上几番啊?!
  想到这里王有财心动了,忍不住开口道:“萧先生,我有兴趣!”
  “哈哈。就知道王老板有眼光、有胆识。”见王有财终于开口了,萧平也笑着道:“等刀鱼真的养起来后。你王老板就更加名符其实喽!”
  王有财虽然对饲养刀鱼的利润非常感兴趣,但也很担心这其中的风险。很是关心地问萧平:“就是不知道这刀鱼的养殖技术……”
  其实刀鱼人工养殖的难点在繁殖上,只是人工饲养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这点从宋天明的经历上就看得出来。所以萧平对此并不担心,而是笑眯眯地对王有财道:“不瞒你说啊,王老板,其实刀鱼的饲养技术已经很成熟了。经过几年的实践,基本没什么大问题了。”
  “真的?”萧平这话实在太匪夷所思,王有财忍不住追问了一句。
  “当然!”萧平毫不迟疑地答道:“否则王老板你以为这几年每到春节,那么多仙壶牌的刀鱼是怎么来的?!”
  有萧平这句话。王有财顿时安心许多。只要刀鱼的饲养技术有保证,他就敢买鱼苗拼一把。想当年王有财就是靠胆大才发迹的,眼下他身上的赌性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见王有财心动了,萧平笑眯眯地抛出另一个重磅消息:“刀鱼的养殖技术,是仙壶公司和南大的宋天明教授合作开发的,我们刚完成技术转让手续,所以养殖刀鱼的技术在全国只此一家,王老板可别错过这个好机会哟!”
  听了萧平这话王有财再无迟疑,一口喝干杯中的酒道:“拼了!这年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而且又是和仙壶公司合作,我有什么好担心的!”
  “痛快!”萧平向王有财竖起拇指道:“虽然这鱼苗的价格是贵了点,但因为是第一年推向市场,为了帮养殖户分担风险。所以我们决定分三次收取鱼苗款。你们取鱼苗时付四成,等鱼苗长到足以判断是不是刀鱼大小的时候付三成,在刀鱼长到一两重的时候付清余款。这样的条件足够优厚吧?”
  听萧平这么一说,王有财更加放心了。本来就算萧平要求全额付款。他也打算搏一把的。如今只要先付四成的款项就行,王有财就更加没有拒绝的理由了。
  “好。一言为定!”王有财对萧平连连点头道:“萧先生,咱们什么时候把合同签了,我想尽快把鱼苗弄回去。”
  萧平干脆道:“明天吧,先去公司签合同,然后咱们一手交钱一手交鱼苗,怎么样?”
  对这样的安排也没什么意见,王有财试探着问:“不知道鱼苗的价格……”
  “今年的价格是一百元一尾,在放养进鱼塘后的一星期内保证存活率85%以上。”萧平伸出一根手指对王有财道:“当然,王老板第一次只要付四十元一尾就够了,比鳗苗也贵不了多少。”
  其实在任何人看来,刀鱼苗的这个价格都是非常便宜的。毕竟只要把刀鱼养到二两左右,一条就能卖到两千块,价值足足翻了二十倍。就算去掉饲养成本什么的,每条鱼赚上一千多不成问题。而且今年鳗苗都卖到近三十元一尾了,改养刀鱼也多花不了许多,对不少鱼塘老板来说,都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萧平也知道自己的开价偏低的,他曾让市场部测算过价格,结果是就算每尾鱼苗二百七十元也能卖得很好。不过因为这是刀鱼苗第一年推向市场,所以萧平故意把价格开低了许多,就是想给养殖户们更多的信心。相信等年底刀鱼上市,养殖户们尝到甜头之后,明年就算开价每尾五百都会供不应求。
  这笔帐王有财自然也会算,立刻决定今年不养河鳗了,把空出来的水泥池全都用来养刀鱼。他暗自盘算一番,向萧平伸出三根手指道:“萧先生,我要三千尾刀鱼苗,不知道有没有?”
  就算以一尾一百元来计算,三千尾刀鱼苗也要三十万。没想到王有财一开口就要这么多,萧平也有些意外道:“王老板魄力很大啊,这样吧,我再另外给你打个八折,怎么样?”
  萧平开口就给自己打掉六万的折扣,让王有财喜出望外,连连向他表示感谢。
  萧平用手势制止王有财的话,笑眯眯地对他道:“王老板,其实我也是有事想请你帮忙。这次刀鱼苗的数量比较多,单靠你一家是吃不下的。不知道你认不认识其他可靠点的同行,大家一起发财嘛!”
  其实按照王有财的想法,当然是只有自己一家饲养刀鱼最好了。不过他也知道这不现实,人家仙壶公司是什么实力,怎么可能只给自己当独家供货商?王有财是老江湖了,立刻想通其中的关节,与其不自量力地试图阻止这事,不如大明大方地帮忙,还能给萧平留个好印象。
  所以王有财根本没有迟疑,立刻点头道:“我确实有几个关系不错的同行,都是有实力的大养鱼场老板,我现在就打电话给他们,以这帮家伙的操性,他们肯定会感兴趣的。”
  王有财也没瞒着萧平,当着他的面打了好几个电话。王有财做事倒也光棍,毫不隐瞒地把萧平告诉他的事转告给其他同行。对方听了都非常感兴趣,除了一个特别谨慎的表示要看看情况再说外,其他人都和王有财约好,明天一起到仙壶公司去,要是条件合适,他们也会买一批鱼苗回去试着养养看。
  既然已经联系上了这么多潜在客户,这次崇明岛就算没白来。萧平很快就向王有财告辞,和王小虎一起回了苏市。第二天上午他就到了公司,让市场部和法务部尽快拟定刀鱼苗的销售合约,以便王有财等人到的时候,可以尽快把合约签下来。
  接近中午十分,王有财和十来个鱼塘老板匆匆赶到了仙壶公司。这些人中有的是王有财昨晚通知的,还有的是王有财的朋友通知的。所有人都是比较有实力的鱼塘老板,也都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次赚钱的好机会。
  萧平在公司的会议室接待了王有财等人。见萧平确实是仙壶公司的老板,包括王有财在内的众人又对还没见到的刀鱼苗多了几分信心。人家仙壶公司毕竟是大公司,据说每年在其他方面的生意高达十几亿,断不会为了骗自己的几十万而砸了自己的招牌。
  萧平向众人大致介绍了刀鱼苗的情况,又把拟好的合约给王有财等人看。仙壶公司做生意,向来是靠品质和实力取胜,根本不屑在合约上做陷阱这样的事。所以众人对合约都十分满意,觉得合同够详尽而且很公平,签这样的合约双方都不会吃亏。
  当场就有几人表示他们也愿意购买一批鱼苗回去试养,另外一些人也颇为意动,只是还没最后下定决心而已。
  萧平对潜在的合作伙伴向来十分优待,让属下准备车辆,带王有财等人去农庄实地考察。这些鱼塘老板都是内行,在亲眼看到鱼塘里数量众多的刀鱼苗后,都觉得这笔买卖绝对可以做得。就连那些之前还有些犹豫的人,眼下也全都下定了决心,纷纷提出要和仙壶公司签订合同。
  就只是这一天功夫,萧平就卖出了将近两万尾鱼苗,按照每尾鱼苗一百元算,一天就赚了两百万。
  当然,这对身为跨国企业老板的萧平来说,也已经算不了什么了。但重要的是这天为整个刀鱼苗的销售开了个好头,很快江浙省乃至整个华东华南地区的养鱼场老板在在谈论仙壶公司的刀鱼苗。
  
  第870章 宋天明之困境
  
  人都是有从众心理的。如果萧平推出的刀鱼苗无人理睬,他要把这些鱼苗卖掉就会非常困难。但如今有王有财等人带头买了鱼苗,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王有财本人就经营这江浙省最大的养鱼场,他叫来的人也都是有实力的鱼塘老板。见这些人都买了刀鱼苗,其他的鱼塘老板不免都有些心动。不少人都想,这些可都是大老板,要说一两个人买了,还能说是他们看走了眼,但目前可是十几个人都买了,总不见得这些大老板集体看走眼吧?
  既然不可能是集体看走眼,那肯定说明养这些鱼苗是有利可图的。没听说王有财今年根本就没养鳗鱼,而是把池子空出来全养刀鱼苗了么,难道这还不能说明问题?
  在这种想法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来仙壶公司要求购买刀鱼苗。有要买几百上千尾的也有,买一两百尾的也不少,甚至还有人只打算买三十尾的。就算每条刀鱼长到二两大也能卖两千块,这三十尾刀鱼也能赚六万块钱呢,收入几乎和养整整一个鱼塘的普通品种差不多了。
  所谓积少成多,这么多客户陆续过来购买刀鱼苗,加在一起的数量也不容小看,萧平很快又卖出了三万多尾的鱼苗。
  为了保证鱼苗的存活率,萧平还特意让王小虎把最近两年饲养刀鱼的心得写出来,例如水温、水质、饵料投喂量等数据,都汇总到一起印成一份小册子,凡是购买鱼苗的顾客都能得到一份。
  仙壶公司这种认真的态度。也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让大家更相信饲养刀鱼苗确实能赚钱。于是有更多的人涌到仙壶公司。要求购买刀鱼苗。在短短的半个月时间里,仙壶公司已经售出七万多尾刀鱼苗。在这些鱼苗长到一定大小后。就能为萧平带来七百多万的收入。
  就象萧平之前预料的一样,仙壶公司开始出售刀鱼苗的事情,很快就引起了一些有心人的注意。毕竟刀鱼可是最近十几年卖得最贵的鱼之一,谁要是能掌握这么多的刀鱼货源,带来的利益自然不容小觑。特别萧平在短短半个月内,单靠卖鱼苗就能赚下七百多万,已经足以让许多人眼红了。
  一些人开始利用各种渠道打听这件事。多亏了萧平事先和南大签订了技术转让协议,有南大和宋天明在前面挡着,才让他没有那样的引人注目。否则单单只是解释繁殖刀鱼的技术从何而来。就够让萧平头疼的了。
  不过也正因为从表面上看,仙壶公司繁殖刀鱼的技术是得自南大,也让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看到了希望。他们利用方方面面的关系,用各种手段来影响南大,试图在这场销售鱼苗的盛宴中分一杯羹。当然,要是能把仙壶公司挤出去,自己独霸这个市场就最好不过了。
  一时之间针对仙壶公司的小动作曾不出穷。身为繁殖技术“开发者”的宋天明受到的压力最大,校领导已经不止一次找他谈话,希望宋天明能终止和萧平的合作。或者至少把研究资料都交给学校,让学校“统筹安排”这项很有钱途的研究成果。
  宋天明对此嗤之以鼻。别看他是个知识分子,但却很有商人的契约精神,坚持只有仙壶公司才有权处置研究成果。
  无论哪个校领导来找宋天明谈。不用对方开口,他就先问人家,学校是不是和仙壶公司签了技术转让协议。这份协议是不是合法。如果一切手续都没问题,南大要求终止和仙壶公司的合约就是违法。仙壶公司肯定会和学校打官司,这责任谁来负?
  来找宋天明的校领导只是想要他的技术。可没人对负责任之类的事感兴趣。在来找了宋天明几次后,就再也没人提要和仙壶公司终止合作的话头了。不过这些人当然不会就此罢休,很快就提出另一个要求,要宋天明交出所有的研究资料。
  既然仙壶公司是因为得到了宋天明研究资料,所以才能繁殖出刀鱼苗的,那别人只要能得到资料,自然也能孵化出小刀鱼来。就算仙壶公司去法院打官司,对这种事也完全无能为力——总不见得你能成功繁殖刀鱼,就不允许别人做到同样的事吧?至于资料外泄这种事,只要当事人不说,你就根本没证据指控对方。
  然而宋天明在此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