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小说巨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小说巨匠- 第2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声苦笑。

    柳敬亭在心里补齐了宫承品的话:“但是有感觉的却只有她。”

    爱情的事情从来都是如此,不知所起,不知所踪。

    柳敬亭拿过酒瓶替宫承品倒了一杯酒,然后给自己也倒了一杯。

    “不过我心里也清楚,我们都不是对方最好的选择。”宫承品难得如此敞开心扉。

    柳敬亭道:“如果都互有心意,我相信事在人为。”

    宫承品举起酒杯和柳敬亭碰杯,说:“她需要陪她玩的人,我需要陪我工作的人,根本追求不同,矛盾无法调和。”

    柳敬亭不知道他们到了哪一步,没办法继续安慰。

    “而且,她……是目的性很强的人,擅长猜测人心,根据每个人的喜好发表得宜言论,懂得利用自己的优势。”

    柳敬亭道:“她是金鼎公关经理。”

    “嗯。”

    柳敬亭从宫承品这几句话大概推测出陈红当初进了剧组之后,应该是主动接触了宫承品,肯定不会是直接求潜规则这么低级的手法,毕竟是柳敬亭推荐过去的演员,身份本就特殊。

    陈红或许正是利用了这点跟宫承品有了一些沟通,两个人都是人尖,普通的伎俩大概是无效的,几番交锋下来,都有了棋逢对手的感觉,只是结果有些出人意料而已。

    “如果有什么为难的事情,我可以解决。”

    人是柳敬亭推荐过去的,倘若陈红真做了什么不合时宜的事情,他肯定要负责。

    宫承品忙道:“已经没事了,我今年十月结婚。”宫承品说到这里,之前的表情荡然消失,那个冷静自信的宫承品重新回归。

    柳敬亭讶异地“嗯”了一声。

    “我从来没跟别人如此袒露过心事——这么说会不会很奇怪?”宫承品幽默道。

    柳敬亭也笑了一下,心中却是暗暗感叹:“在大家族中做好孩子,代价未免太大,其中苦乐,应该也只有本人才能知晓。”

    宴会结束之后,柳敬亭刚好接到宫承恩的电话。

    “今天碰到大哥了吗?”

    “碰到了。”

    “有没有觉得他有点奇怪?”

    “是啊。”柳敬亭不确定宫承恩知不知道这件事,所以不愿意把话题往上面引。

    “他大概是失恋了,就是你推荐的陈红你还记得吗?”

    “……”

    “但是他十月要结婚,跟火柴影视老总的女儿。”宫承恩叹道。

    ……

    柳敬亭回去之后,立即跟徐晴聊了这件事,不料徐晴似乎早就知道这件事。

    “她跟我说过,好感是有的,不过她认为宫承品为人太理智不够好玩,如果不是因为你推荐她过去的,可能会发生一些别的什么吧。”

    柳敬亭黑线,然后正正经经地说道:“如果她做了什么不恰当的事情,我……”

    徐晴瞥了他一眼,说:“你要怎样?”

    “晴姨!”

    “好了,要你来教我?我早就严厉提醒过她了。”徐晴貌似不耐烦地说道。

    ……

    (祝你新年快乐,万事顺心!)r1152

    。。。

 第四百七十六章 两部半神作,百作家赠笔(上)

    和晴姨聊过之后,柳敬亭又去网上搜索了一下火柴影视,才知道这是一个近两年内崛起不久的影视公司,注册时间倒是有三四年了,之前一直没有什么代表性的作品,前年投资了一部小成本的喜剧电影,大赚了一笔,然后做成了一个系列,终于打出名号,接着又投资了几部颇有人气的电影电视剧。

    “拍电影如擦火柴,小小一根,可以燎原。”

    火柴的逆袭正好印证了他们的广告语,而此次火柴跟星月的联姻可谓互惠互利,只是网上关于火柴总裁女儿的信息并不多,只有一张半年前的照片新闻,戴利为带着妻女参加某活动,从照片上看,戴小姐无论身材相貌气质,都是上上之选,妩媚可能不及陈红,但是年龄明显更加适宜。

    这么说,宫承品和戴家千金的结合,可谓一举两得,以宫承品的城府,那天宴会上的表现是不是不够真实?难道是故意为之?

    陈红是自己举荐的,他为陈红受情伤,是想自己因此产生内疚,欠他一个人情?

    柳敬亭想了想,觉得这件事绕来绕去,实在没有定论,一方面,宫承品怎么看都不像是能为女人伤心的,更何况还让自己看到;

    另一方面,以那天常有道、王见山等人初见陈红的反应来看,宫承品喜欢上陈红也不是完全不可能,至于将那种情绪表现出来让自己看到,也许真的是为了找个人诉说一下,对宫承品这种人来说,这种事情还真没有适合的人可以聊。

    当然,也有可能是兼而有之。

    柳敬亭决定不再想这件事,不管宫承品是出于什么目的,对他以后选择合作伙伴不会造成什么根本性的影响。

    果然,过了一会,徐晴的对话框跳了出来,说:“宫承品有没有可能故意表演给你看?”

    “晴姨我们约定一下,以后但凡遇到这种模棱两可的事情,我们选择相信人性简单的那个。”

    “滚蛋,谁跟你约定!!!”

    ……

    《水浒传》连载到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时候,常有道等人渐渐体味了这本小说的可能走向。

    故事是圈,人物是线,随着一个一个人物的出现,将整个故事串起来。

    小说开篇写洪太尉放走一百零八颗魔君妖星,埋下全书最大的伏笔,接着写高俅发迹史,依靠蹴鞠平步青云,做到太尉的职位,任职时,因为教头王进没去参拜,怀恨在心,王进为了避祸,从军中逃走,在史家庄遇到史进,并传授武术,之后不愿连累史家,挑担从史家离开。

    接着写史进夜走华阴寻找师傅王进,结果碰到鲁达,然后笔锋一转开始写鲁达拳打镇关西的故事。

    在这之后又有鲁智深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倒拔垂杨柳等光荣事迹,成为第三回到第七回不容置疑的主角。

    在这个过程中,鲁智深还顺便结交了豹子头林冲,鲁智深的故事一旦收线,接着就是林冲被高衙内陷害,误入白虎堂……

    整个故事叙述下来,一气呵成,起承转合毫无痕迹,概括起来是高俅逼走王进,王进遇史进,史进遇到鲁智深,鲁智深遇到林冲,林冲遇到杨志,后面以此类推。

    人物串着故事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不用另起“xx年”或者“xx地”的时间地点的节点。

    《水浒传》这种叙述故事的手法,不仅对中国小说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东亚文学史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启示作用。

    认识到柳敬亭的用意并不代表能推测出整本小说的全部后续发展,或者说恰恰是因为这种线性叙事的手法运用,才导致大家对剧情的无法预料。

    《水浒传》能和《庄子》、《离骚》、《史记》、《杜工部集》以及《西厢记》并称“六才子书”,自有其独特的之处。

    而且除了叙述手法的创新运用之外,本书在人物塑造上也独具匠心,比如随着鲁智深的出场,读者的目光迅速被这位角色吸引。

    “仗义疏财、锄强扶弱,洒脱不羁,自由自在,即便古庸生这本书可能走《三国演义》那类史书小说的路子,但鲁智深的侠客气质跃然纸上,后面大有可为。”

    北大黎教授追完《水浒传》的最新连载之后,在个人博客上做了简短而精确的评价。

    实际上,黎教授已经放出话,他会逐一关注古庸生将放出的那一百零八位人物,瞧一瞧是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胜任“主角”这个重担,同时也为《匠录》和网络上正流行的那个赌约做个裁判。

    黎教授的做法很快引起其他高校教授学生们的兴趣,于是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开始加入到“裁判”这个行列。

    一时间,专业、业余两股读者都开始追评《水浒传》,一场民间自发的、盛大的追书活动火热开展起来。

    八月底,《匠录》连载中鲁智深的故事告一段落,花和尚的人气格也凝聚完成,黎教授给出“绝妙人物”的评价,其他专家学者也高度认可了这位人物的塑造,认为他是目前出场最为夺目的角色。

    9月1日,作协发布通告,12月将举办由文化部牵头,由作协主办的第一届国家文学创作奖励大会。

    这个文学奖励大会是为了完善和补充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所以流程和奖项设置基本类似。

    国内至今唯一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柳敬亭自然也接到邀请函,为了确保柳敬亭能参与大会,杨国正、徐远怀、康育昌等人相继打来电话,叮嘱柳敬亭。

    实际上,不用这些长辈们提醒,柳敬亭自己也知道这个大会的意义。

    “一定准备参加。”柳敬亭逐一回复。

    ……

    九月,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柴大官人正式登场;

    十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一句“大雪下得正紧”成为许多学者和专业高材生们分析和研究的经典案例;

    十一月,林冲雪夜上梁山,成为逼上梁山的又一位好汉,“林冲‘不怕官只怕管’的个性分析”也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

    同时,以黎教授为首的一大批学者们开始铁口直断:“《水浒传》必成神作!”

    “一部小说只连载了十一回,就已然展露神作峥嵘,称其为‘半步神作’,大家应该普遍信服。”

    黎教授幽默地调侃道。

    不过这句话在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小误差,成为“半部神作”,随之,有人把《三国演义》、《西游记》列出,和《水浒传》统称“两部半神作”。

    十二月,国家文学奖励大会正式在大会堂召开。r1152

    。。。

 第四百七十七章 两部半神作,百作家赠笔(下)

    文艺作品,乃至科学产品在最初出现的时候,基本都会遭遇非议,因为这个世界总有一部分人打心眼里不想自己的生活突然发生超出预料的改变,以及总有一部分人对新鲜事物抱有排斥心理。

    《三国演义》和《西游记》也是一样,最初推出的时候,争议也非常多,特别是两部小说还跟电视剧同步推出,更加为一些守旧评论家所不容,认为这是“泛娱乐时代的副产品”。

    然而仍是那句话,真正的经典是可以跨越时空的,两部小说在彼世界经历百年,成就“四大名著”之名,光芒随时间推移越发耀眼,可见作品惊人魅力。

    因此,《三国演义》和《西游记》小说问世之后,在口水中昂首前进,沉淀不过短短一年,学术界的主流观点就开始发生逆转,最后甚至出现“教育子女,不可不读《西游记》,从政经商,不可不读《三国演义》”这种论调。

    到如今,两部小说神格凝聚完成,专业民间双路通吃,成为文化人必读经典,各种版本一出再出,部分精装版更是成为逢年过节送礼的绝佳选择。

    也是由于这两部小说打定的基础,才使得《水浒传》刚一推出就收获诸多正面评价,一大批敏锐的专家学者感觉到了这部作品的不同凡响,积极地参与推广。

    《水浒传》也成了柳敬亭推书史上唯一一部在连载过程中就收获一边倒赞誉的小说。

    以“水浒光环”加持的柳敬亭,顺理成章地成为文学奖励大会当天的绝对焦点,自从柳敬亭在大会堂出现,现场不论男女老少,几乎都会走过来跟他聊几句,也不仅仅全是说水浒。凡是跟文学有关的话题,差不多都会涉及。

    柳敬亭一手写群众喜闻乐见的通俗小说,一手写文学研究者们惜如珍宝的严肃文学。而且两者都取得极大成功,所以不论是哪一个类型的作家。都能和柳敬亭找到共同话题。

    国家文学奖励大会一共有五大类奖项:国家最高文学奖(仅一人),国家社会科学论文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国家诗歌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国家小说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0项),国家文学进步奖50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46项)

    上午10点,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幕,主持会议的中宣部副部长首先讲述了设置国家文学奖的目的用意,指出:“隆重奖励在我国文学事业发展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作家,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工作者的亲切关怀。

    希望广大文化工作者以获奖者为榜样,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文艺作品,为实现文化强国梦、增强国家软实力做出更大的贡献!”

    接着,国家领导人为获奖者颁奖。

    进步奖、小说奖、诗歌奖、社科论文奖……

    前四个奖项,无一叫到柳敬亭的名字。但现场没有一个人觉得奇怪,因为所有人心里都清楚,既然柳敬亭今天出现在大会堂。那么今天属于他的奖,只有那一座。

    11时,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国家一号领导人向获得国家最高文学奖的柳敬亭颁发证书,并跟他热情握手合照,表示祝贺。

    这是颁奖当天最无悬念、也最为实至名归的一个奖项!

    尽管经历无数争议,遭遇无数言论攻击,那一部部在中国和世界造成巨大影响的作品拥有无可撼动的说服力,即便是“柳敬亭专职黑粉”也不得不承认。这个奖项除了柳敬亭,别人都拿不起来。

    随后柳敬亭发表了简短的获奖感言。再次提到那句他一直念念不忘的话:“这个世界没有那些文艺作品是不完整和遗憾的!”

    接着,国家文化部领导人发表讲话。先向获奖者表示祝贺,然后向全国文艺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最后开始阐述文艺作品在建设先进文化中的巨大促进作用……

    11时40分,大会圆满结束,党和国家领导人会后又和与会的各位作家握手交谈,到柳敬亭的时候,首长居然主动提到《水浒传》,并问柳敬亭“是不是准备写一部官逼民反的作品”。

    柳敬亭只好提前剧透,大致讲述了一下《水浒传》的大纲,然后精要地分析了“逼上梁山”和“农民起义的局限”,都是课本上学习过的观点,此处简单地化用一下即可。

    首长听得不时点头,认可了这种“用故事表达历史观的做法”,然后鼓励柳敬亭好好完成这部小说,他会一直保持关注。

    从柳敬亭介绍小说大纲到首长给出鼓励,前后持续了将近十分钟左右,现场与会作家和观看直播的观众免不了再次为这种殊荣感到震撼。

    十二点半左右,领导接见环节结束,大家开始准备退场,坐在第一排的柳敬亭被邻座的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作家拉着聊天,讲了几句之后,那位老作家突然把大会赠送的钢笔郑重地放在了柳敬亭的面前。

    路过的作家看到这一幕,随即纷纷效仿,将自己的钢笔摆在柳敬亭桌上,然后点头致意。

    柳敬亭忙站起身,有些无言以对,只好静静地向每个赠笔者颔首致谢。

    准备从其他路线退场的作家看到这一幕,纷纷转身走过来,于是一个赠笔队伍悄然排列起来。

    正要收工的记者们看到这一幕,立即重新摆好机位,端出长枪短炮。

    这幅震撼人心的画面很快出现在广大观众面前。

    如果说柳敬亭斩获国家最高文学奖是意料之中,那么这幅“百位作家赠笔图”就完全出乎意料了!

    “别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