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小说巨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小说巨匠- 第2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是觉得,柳敬亭不能总是以拍摄电视剧为借口,对这些新闻完全不闻不问,躲避始终不是个办法,是男人要当正面,勇敢面对嘛。”

    “请柳敬亭出面回应,给大家一个交代,我们读者丢不起这个脸,我们国家更丢不起这个脸,同意请转发,不转不是中国人。”

    这种呐喊当然不可能获得柳敬亭方面的任何回应,柳敬亭最近的一条微型博客留言都已经超过五万,他也没有出面回应的意思。

    于是,《匠录》众成为大家关注的下个对象,不论是执行主编常有道还是其他几位编辑,不论是在网络世界,还是在现实生活中,他们随时要面对相关的提问。

    “柳敬亭现在躲到哪里了?”

    “他私下跟你们说过什么吗?”

    “你们是不是在连夜开会商讨对策?”

    ……

    不胜其扰的几位编辑现在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聚在一起吐槽发泄,他们的经历也是各有各的奇葩,青椒被合租的室友盘问了一个晚上,苏瑾则大方承认了黄河文艺那边的前同事私下也在问自己柳敬亭的动向,康令月除了要跟父母正常汇报之外,也有一批国内外的朋友要应付,常有道更不用说,现在已经不愿意回学园公寓。(http://。)。

    “把这事跟柳……总汇报一下吧,已经影响到工作了。”

    康令月提议道。

    “行,我来说。

    ”常有道接道。

    常有道说完把这个情况简述到工作群,然后所有人都静静地等着老板的回应,边工作边一心二用地等待。

    大约一个小时之后,柳敬亭终于出现:“再有人来烦你们,就胡扯给他们听,不用顾忌,辛苦了。”

    随后,柳敬亭发了一条微博:“为什么大家讨论一条旧闻还那么津津有味,不是说好三年之后咩?另外,有问题直接在本条微博下留言,我会统一整理回答,千万不要骚扰我那几位正在为读者做杂志的同事,不然,我们真要报警啦。”(未完待续,本文字由破晓更新组 我爱小哇t 提供。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到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三百四十三章 盛大毕业季,西游记结局(上)

    看了柳敬亭在群里的留言,大家都被“胡扯”两个字浇了一头雾水,按理说,作为一个团队,整体形象还是很重要的,如果真像柳敬亭说得那样,《匠录》编辑部诸位遇到问题,就大家统一放嘴炮,实在有损杂志格调。

    那么,胡扯的喻意到底是什么呢?

    正当大家暗暗揣测柳老板这个指示而不得其解时,柳敬亭及时亲自为大家做了一个示范。

    “柳总的意思是卖萌?”青椒看到柳敬亭的微型博客后,试探性地问大家。

    老网精常有道最快领会柳敬亭的精神,听到青椒的问题时,他正在开帖,头也不抬,双手敲字速度不变,答道:“卖萌是其中之一,要有礼有节、要郑重其事、要正儿八经地卖萌。”

    青椒微笑点头,康令月也是脸带笑意,听完常有道的解释,点了点头。

    苏瑾说:“我就统一用‘事涉高层,接触不到’作为万金油回应吧。”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大家各自发挥自己的才智吧,回头可能还会有奖励。”

    苏瑾会心一笑,毕竟在《匠录》工作过一段时间,对柳敬亭的“危机公关”那是印象深刻,一般的言语攻击在柳敬亭那里完全没用,对杂志或者编辑的工作有影响时,他才会组织大家进行回应,回应的整体风格就是“所有人都义愤填膺地假装不知情”或者“极为认真严肃地东拉西扯”,比如苏瑾那句“事涉高层”就是具体体现。映日文化哪里有什么高层?

    熟悉柳敬亭的人,对这种风格并不陌生,当初他出道的时候。就以“呵呵”两字应付了铺天盖地的谩骂和攻击,引一时风潮。

    刚入职不久的王见山(笔名开门见山)有些措手不及,坐在肖庆宇旁边的他,茫然地看着大家,然后侧身问常有道:“奖励,具体是什么意思?”

    常有道这才意识到办公室还有个新人,停了一下。说:“你等下先看我的帖子,然后我再跟你细说。”

    半个小时之后,常有道的回应贴正式出炉。

    【震惊!委屈!以及相关解释!】

    最近在忙新刊。可谓昏天暗地,审稿审得两眼冒金星,但是又不能对作者们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作品不负责任,只好喝一杯咖啡。振作疲惫的精神。然后继续审稿,老板其实一直不赞成我们编辑喝咖啡提神,他说咖啡因对人的精神力有很大副作用,经常喝咖啡对身体还出很大,他给我们的建议是多锻炼,为此,他甚至想过把‘不准喝咖啡’作为公司一大纪律。

    这样的话,问题就来了。不喝咖啡,那股文艺气质提不起来就不说了。总是打瞌睡的情况无法有效缓解啊,再说锻炼,这话其实说着简单,实行起来并不容易,比如我们编辑部开会,商量锻炼的方式,女孩子们就说做瑜伽,男孩子们说打篮球、或者摔跤,意见始终不能统一,最后柳总提议说不如打太极或者练五禽戏。

    这个提议立即引起大家的一致认同,倒不是说这个提议如何统一了男女双方的分歧,也不是说太极和五禽戏如何适合大家,我们没有反对的原因是,他是老板。

    然后大家开始在工作之余,奉命打五禽戏的打五禽戏,打太极的打太极,然后坚持了三天,差点没累成五禽……

    后来我把这种情况汇报给老板,他思考好几分钟,为难地说,喝咖啡这事终究显得太小资,而且对身体不好云云。

    这里,我其实特别想冒死吐槽一下我的老板,他这个人各方面都好,做领导也开明,就是有时候有些地方略显古板,喝咖啡有什么问题,你情我愿的,对不对,再说,嗯,我一女神也是一个咖啡控……”

    帖子接下来又写了一个两百字左右的“咖啡之恋”,最后得出“喝咖啡没有错”的结论。

    整个帖子洋洋洒洒地写了近千字,到倒数第二段都没提为什么震惊,为什么委屈以及解释了什么,收尾的时候,十分突兀地写道:“至于有人问老板的去向,和诺贝尔文学奖的事情,我只能说,绝对不是你们想的那样,我跟老板生活过一段时间,我了解他的为人。”

    帖子结束。

    这个帖子发出去之后,下面立即有人留言质问:“这特么都扯得什么淡?”

    接着,其他网友开始排队,眼尖的网友甚至看到《匠录》其他几个编辑的大号id,截图发出去之后,大家更是云里雾里,有人甚至猜测是《匠录》内讧,最后,万剑归宗地被归类到炒作上面。

    “回应就是炒作,不回应就是逃避,我们只是想安静地做本杂志而已,为什么弄成这样?”

    常有道边跟同事将水贴经验,边又茫然地发了一贴。

    办公室是一片欢声笑语。

    ……

    “小常花时间发这个贴,不如多审几个稿。”

    徐晴对柳敬亭的做法有些不以为然。

    “如果他们的心态都能像晴姨您这样,我有必要去搭理他们,做《匠录》编辑,有名气,但是压力也不小,就当是活跃一下气氛,不然整天编辑编辑的,会工作疲劳。”

    “哪次不都是你引起来的?”

    听了柳敬亭解释之后,徐晴立即明白过来,但是当然不能在晚辈面前流露出恍然大悟的样子。

    柳敬亭招牌式的笑笑,点头承认。

    “这事终究要面对的,那位赫斯塔得奖后肯定有采访,如果她也提到你,会更麻烦,你确定,你还要跟我一起去旅游?”

    柳敬亭想了想,说:“还是先把电视剧拍完吧。”

    ……

    周播电视剧进程很快超过月连载的小说,柳敬亭也没有刻意加快小说进程,或者放慢电视剧拍摄节奏,简单地做了解释,剧本故事就直接超过了小说,十一月电视剧演到《三打白骨精》,小说才连载到收猪八戒。

    这样做固然又违背了某些商业规律,但是现在已经着魔的柳敬亭根本没有任何迹象会坐下来听谁来分析商业操作技巧。

    “大学毕业,《西游记》电视剧就结局!”

    到后来,柳敬亭干脆坦白了自己的这个计划,大家不能理解他这种情结的缘起,有可能会理解的小孩子们现在正在为唐僧赶走孙悟空而哭泣。

    唐僧因为孙悟空打死白骨精,误会他滥杀无辜,一纸贬书将他逐走,孙悟空热泪盈眶跪求唐僧将他留下的场景,带走了柳敬亭看电视剧的处男哭。

    到了这个世界,很多大人也看得眼眶一红。

    十一月底,柳敬亭惯例去学园点卯,虽然来去匆忙,但还是了解到林薰和许源婉拒了王航安的签约邀请,决定先进话剧社,这个消息让柳敬亭大感安慰,他一直认为娱乐圈太复杂,担心林薰和许源入行后会各种身不由己,他们这对典型校园情侣,寄托着很多人对感情的向往和认可,尤其是像柳敬亭、杨丽璐、戴岸桥这种好朋友,打心眼里不想他们分开。

    “我有一对朋友,他们高中大学都在一起,现在结婚了。”

    这样的例子具有很典型的意义。

    戴岸桥表示会接手首发,但是他想做社交网络的心思也没有消退,柳敬亭当然鼓励,并表示会支持到底。

    杨丽璐决定学同传,她和柳敬亭对话时,林薰几度想掐死自己,她努力撮合两人这么久,如今看上去,他们似乎渐行渐远,真是郁闷得不行。

    ……

    对大学生来说,大三一旦结束,基本意味着毕业季的初步到来,这次的返校,柳敬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这点。(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四章 盛大毕业季,西游记结局(中)

    随着叶里藏花和独去的声名鹊起,《匠录》十一月刊的销量总算有所回升。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长安行》以细腻的笔触和入微的情感描写,淋漓尽致地铺开了一幅女性视角下的江湖水墨画,给人十分新奇的阅读体验,此外,作者藏花清新婉约的相貌也为小说加分不少,很快聚集了一批宅男武侠粉,不知其真实意图地为“藏花大大”摇旗呐喊;

    而《秋分未分》的校园爱情故事也徐徐展开,虽然是女性视角的小说,但是,行文间对男生心理的描述十分精道,描述感情的文字也十分克制和隐忍,整体感觉像是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片的博士男在诉说自己的真实经历,“独去”的笔名也洋溢着一股寥落的气息,编辑部普遍认为这是一个男性作者,和以女性视角创作青春爱情小说的薛慕亮一样,只有苏瑾认为这是一个感情经历丰富、学历极高的女性作者。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让一个男人去模仿女人,他一定做得比女人还女人,为什么呢,因为他在模仿的过程中,一定是抓住所有能代表女性特点的动作和神态,实际上呢,每个人都是复杂的综合体,真正的女人有时候会有汉子的一面,反之亦然,女孩子去模仿男生,肯定是公鸭嗓子,三句话不说,就要骂几句脏话来显示自己的粗糙和阳刚,实际,男生们有时候也会很娘娘腔。”

    苏瑾为了更快地融入到《匠录》的集体中,每天都会尽力抓住适当的机会参与到大家的话题中,关于“独去”的讨论,她是唯一一个和大家观点不同的人,所以发言的机会更多:“同理,作为地球上最高级的生物。人类的情感最为复杂,让一个男生去描述男性心理,他可能会因为这种复杂而无法准确地提炼出代表性的男性心理特征,所以述诸文字的时候反而模棱两可。相反。女性作者对男性的了解都是通过固有的理论和自己的观察所得,她没有当局者迷的劣势。真正写出来的文字可能更具有代表性。”

    苏瑾侃侃而谈,有理有据,青椒第一个动摇,说:“《寻欢乐园》的作者就是女的。有人评论说这本书撕去了男人最后一块遮羞布。”

    “噢,就是传说中的‘女人看了宝贝,男人看了流泪’的大作吗?”常有道撇嘴道。

    “看吧,常主编你语言中的攻击性正好印证了这本书的可怕。”

    “我是不屑好吧,你们难道不知道咱们老大对这种情感类书籍最为反感嘛?”

    “柳总是讨厌假模假式,信口胡说的情感专家,不是这种科学著作。”康令月纠正道。

    “口说无凭。我现在就把这本书发到群里,看老柳怎么说?”

    常有道说着果真把《寻欢乐园》发到工作群,问:“老柳,这本书看过?”

    柳敬亭当然没有出现。徐晴回复道:“他在忙,小常你怎么敢提这本书?”

    徐晴回复完,几个女孩纷纷回捂嘴笑的表情。

    “晴姨以你的境界,还看这本书?”

    “呵呵,这本书的作者是我心理学的导师,里面还有一些例子和实验是我收集整理的呢。”

    常有道反应迅速,回道:“我说呢,这本书通过实例,利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男性心理的挖掘和揭露,简直入木三分,我偶然翻看了下,看得我是汗流浃背,感觉自己完全被看穿,无处可藏。”

    “老常,你刚才可不是这么说的吧?”

    “高层在谈话,不要插嘴。”常有道把苏瑾的梗拿过来用起来。

    “你们怎么突然聊到这本书的?”徐晴问。

    “不是,本来是在猜独去的性别,我们都认为他是男作者,米苏则认为他是女作者,大家争论着就扯到性别心理学上,然后提到这本书,对了,晴姨,你觉得独去是男是女,老柳怎么说?”

    “两种可能,一种是智商极高的男性,一种是经历丰富的女性。”徐晴说。

    “晴姨这个分析全面、准确,我竟无法反驳,应该没什么误差了。”

    “写作本来就像唱大戏,化了妆之后,安能辨出是雌雄。文笔细腻的男作者你们见得少?出口成脏的女作者你们见得少?”

    “行了,等柳敬亭拍完这段,我问下他的意见。”

    徐晴也猜出了大家的心思,毕竟在大家的心目中,只有柳敬亭才拥有最终极的权威,这种信任甚至有些莫名其妙。

    ……

    柳敬亭还没来得及跟大家分析独去的身份,遥远的德意志却如期传来赫斯塔的声音。

    “我还要把这个奖献给东方的柳敬亭先生,尽管世界都在注视那场可笑的赌局,但我仍期望你能摈却名利心,专心文字,等待你破茧的一天,贵国古代有位老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与你共勉。”

    赫斯塔深谙中国古代文化,对诸子百家也多有研究,提起他们的名人名言,可谓信手拈来。

    作为目前文学界最炙手可热的诺贝尔文学奖新科得主,赫斯塔的话一旦传开,立即成为各大媒体文化版的头版头条,这段话说得冠冕堂皇、胸怀博大,将一个长辈对后辈的训诫和教导塑造得极有教育意义,即使传到中国,也赢得一片赞扬,特别是一些公共评论员和高校教授。

    诺贝尔文学奖积威多年,地位崇高,赫斯塔推门而入,身份地位一跃千里,她的作品内涵自然也随之今非昔比,一字一句都拥有非比寻常的意义。

    “人家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倘若柳敬亭再执迷不悟,一意孤行,未免就太有失体统。”

    这种风格的话来自某些教授。

    “赫斯塔信手夺诺奖,公开喊话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