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灼头顶位置也擦破流血了,在最后阶段都是绑了绷带参战的。而且从回放动作来看,倒是亚昆塔有疑似肘击动作,被陈灼在空中用胳膊挡住了一下,否则很可能要被打断鼻梁骨,尤文图斯球员也是看到陈灼有个架胳膊的动作,怀疑他肘击了亚昆塔。
虽然受伤但陈灼还能坚持,但是亚昆塔就无法坚持而被换下了,也是因为这个受伤打乱了德尔内里的计划,原本换皮耶罗的名额用到了亚昆塔的身上,这也导致了36岁的皮耶罗在最后十分钟基本上处于消失状态,尤文图斯无法再扩大比分。
热那亚的机会出现在第90分钟,陈灼抢断新上场的尤文前锋夸利亚雷拉之后长传,卢卡托尼在大禁区弧顶争抢时被基耶利尼拉倒,这个明显的犯规裁判并没有吹罚,陈灼和热那亚也失去了利用任意球绝杀尤文图斯的机会。
本场战平之后,热那亚9胜2平2负积29分,被落后2分的米兰追平,而且由于近几轮米兰都是大胜,而热那亚则是连续的一比零或者零比一或者一比一平,净胜球和进球数被米兰超越,让出了意甲的榜首位置。
不过本轮排名第三的拉齐奥也遭遇了平局,积26分依然落后热那亚和米兰3分,在他们之后的那不勒斯24分。
国际米兰又输了,最近五轮三平两负的糟糕战绩让他们已经滑落到了第七位,而罗马队则凭借一波五连胜一扫颓势,以6胜4平3负积22分追赶到了第五位,把积21分的尤文图斯和积20分的国际米兰甩到了身后。
第92章禁药问题
11月23号,首发上场的陈灼又换了个形象。
八进四比赛战胜朝鲜返回意大利联赛之后,陈灼就把胡子刮了,由于在对阵尤文图斯的比赛中头部受伤,赛后接受瑞贝卡的建议,把头发也刮光了。
两天时间,头上的伤口已经结痂了,保险起见,陈灼还是在伤口上贴了敷料打了绷带并且带了一个护网头罩,也就是媒体赛前讲的“带伤作战”。
从19号打朝鲜队那场比赛算起,五天之内打三场比赛并且往返亚洲和欧洲,中间有26个小时的长途飞行,再有私人体能教练也不得不让人怀疑陈灼服用了药物,也就是兴奋剂。
亚运会和意甲都是坚决抵制兴奋剂的,而且每场比赛前后都有尿检,但凡是服用了禁药,是不可能逃得掉的。
19号对阵朝鲜队和21号返回欧洲对阵尤文图斯的比赛,尿检结果都已经出来了,阴性,没有检查出违禁药物的成分,本场对韩国队之前,赛会反兴奋剂小组更是把陈灼的尿样做了专门的标记,留取了三份样本,一份在广州检测,另外两份速冻封存,留作备份,万一有纠纷的时候,在一个月之内还是可以由更高级别的机构进行复核性检测的。
按照他们的经验,对陈灼服用兴奋剂的各种指责一定会甚嚣尘上,他们这种做法也是防止媒体瞎说他们收受黑钱帮助陈灼开脱,以前这种事情不是没遇到过。
禁药对于体育运动,应该是个绕不过去的问题,对于非运动员来说可能不是特别了解,他们只是知道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百米女子冠军格里菲斯乔伊娜的猝死就和兴奋剂有着关系。也知道中国田径队和游泳队都遭遇过兴奋剂的质疑,而媒体则总是把兴奋剂和“丑闻”联系在一起,似乎把禁药与道德联系在了一起。
事实上,禁药和道德没什么关系,而是和看待禁药的态度和角度有关系。打个比方,国际奥委会和FIFA两个国际运动组织中,前者在1995年列举的114种禁药,后者对其中大多数药物是禁药不予承认,那你说到底到底谁对?
禁药,就是禁止的药物。科学证明可能会对运动员的身体造成危害而禁止服用的,那么还没有被科学证明有害的药物呢?还有科学手段检查不出来的药物呢?
药物对于运动,原本就是不可或缺的,比如说跌打损伤、韧带肌肉骨骼等伤害,都是需要用药物来治疗的,而且像中医中药、藏药、蒙药、伊朗草药等等。都是非西医范畴,在运动学中,这些都被归纳进了“营养学”。别忘了瑞贝卡除了体能教练之外,她还是陈灼的“营养师”,能够叫营养师的,就不仅仅是个厨子,还是个特种大夫。
简单聊聊药物和禁药。2003年以前,麻黄碱在国际足联的名单上都不过只是二级禁药而已,而肌酸则根本就没有被列入FIFA的禁药名单,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全世界很多俱乐部都是使用药物的,不用的才是少数。
全世界足坛都普遍使用药物的时候,肌酸就是最为普遍的,在当时被称为营养品,别说意大利人使用了,就连中国在那个时候也使用过肌酸。97年国足被称为是史上最强国足,靠的就是用肌酸补充力量,而当时的女足也是兴盛一时,和当时的药品的使用也是分不开的。
除了肌酸,女足当时也使用别的药品。比如说99女足世界杯。美国人作为东道主,刻意的暗算中国队,中国队每一场比赛都是从美国东海岸飞到西海岸,下一场比赛再飞到东海岸,来回折腾,行程上万米,从而让中国队倒时差,休息不足,而中国女足当时的方法也简单:一人一针褪黑素,抵消了时差问题,拿到了世界亚军这个最好成绩。
禁药是有危害的,这一点毋庸置疑,要不然国际足联和国际奥委会也不会联手整治。
比如说肌酸,90年代时候认为它是营养品,到了90年代初期发现过多的使用肌酸会导致肌肉痉挛和拉伤之后,还有运动健康学专家发表论文,研究如何合理使用肌酸,一直到90年代后期,大批使用肌酸的运动员出现后遗症,这种东西才被禁止使用。
讲到使用禁药,又牵涉到了两个方面,一种是运动员不知道伤害身体的情况下使用,还有一种,是运动员明知道对身体有严重伤害的情况下使用,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2004年欧洲杯的时候,为了上场比赛,荷兰边锋奥维马斯在膝盖打了六针“可的松”,同样的情况还有意大利后卫帕努奇,在面对国家队召唤的时候,他注射了六针止痛剂。最狠的还是卡恩,2004年皇马和拜仁欧冠比赛之前,由于背部受伤,卡恩一口气打了20针止痛剂才能上场!
倘若这种事情发生在20多年之前或者更早一些,尤其是中国,都会把这些当做是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牺牲个人成就集体的英雄来追捧的,甚至在90年代的体育媒体报道中,还经常会称赞某某球员为了比赛毅然决然的打了几支“封闭”,那不都是药物和催化剂吗?
上述的那些止痛剂毫无疑问都是“饮鸩止渴”,尤其是奥维马斯打的那种“可的松”针剂,那种药品使用超过了九针就有可能导致终生瘫痪!可见其危害性之严重,使用药物导致的最为严重的后果,莫过于1998年法国世界杯决赛前,罗纳尔多不慎扭伤了脖子,为了镇痛上场,罗纳尔多打了八针叫做塞洛卡因的镇痛剂,疼痛缓解了,但是这种药物的后果就是。会提高人的心率,出现类似于癫痫的伴发症,所以罗纳尔多随后决赛形同梦游,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药物并发症。
实际上对于药物使用,不光是中国媒体有那种“为了胜利不择手段”的心态。各国都有,马拉多纳在那不勒斯时代,曾经连续十二场比赛打封闭上场,获得那不勒斯媒体的交口称赞,实际上从医学的节奏,这完全就是在找死。
意大利媒体如此。英国媒体也同样,当年特例特里在为英格兰国家队出场的时候,坚定的表示“打了封闭也要上”,媒体立即把他捧为国家英雄,而同年在俱乐部联赛中德罗巴拒绝注射镇痛剂上场,则被不少媒体职责为“不负责任的逃避行为”。
都是角度问题而已。
前面的章节中曾经讲过。中国军方乃至各国军方,都会在救助灾害和军事战争行动中使用一些刺激大脑神经元,使士兵在一定时间内不需要睡眠而保持精神清醒和代谢正常的药物,争取宝贵的时间来挽救更多的生命,这些都另当别论。
其实在对阵尤文图斯的比赛陈灼就向瑞贝卡要求过,说希望能够服用或注射能够快速恢复体力的药物,被瑞贝卡拒绝了。
瑞贝卡的讲法很简单。陈灼目前虽然由于休息时间太少导致体能未能完全恢复,但是他的关节、肌肉、韧带都是健康的,这已经是陈灼这个大半年通过科学训练和营养补充表现出来的奇迹了!
意甲踢到三分之一的时候,20个甲级俱乐部没有哪一支主力球员是百分百完好无损没有伤病的,就连亚运会打到四强的时候,晋级的四支球队主力阵容中也都或多或少有着伤兵!
从瑞贝卡的角度来说,当时陈灼体能恢复有75%左右,健康状态还是满格,运用合理战术做好体能分配是没有问题的,完全没有必要服用药物。
然而在尤文图斯的比赛结束之后。陈灼出现了问题,不仅是头部冲撞出血受伤,而且比赛结束之后瑞贝卡检查出陈灼的右脚脚踝处的软组织挫伤,即便是喷敷常规药物,48个小时的休息肯定是无法100%恢复的!
药物喷敷和打了十字绷带之后。瑞贝卡这一次没有再拒绝陈灼的请求,为他注射了一支缓释疲劳加速肌肉群组中乳酸代谢的药物,这也是陈灼接受瑞贝卡训练以来第一次为了比赛而注射药物。
这场比赛李小嘴也来到了现场,他在看台上用摄像机专门拍摄陈灼,本场比赛他就是奔着找茬来的,比赛还没有开始他就发现了陈灼的三处不同。
第一个是光头和头上的网罩,这是意大利联赛中冲撞头部受伤,第二点是陈灼的长球袜右脚脚踝骨位置明显比左脚同样位置鼓鼓囊囊的,他的右脚脚踝也有伤病,这一点是之前没有报道过的!
最重要的是第三点,陈灼的左手带了一个护腕,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李小嘴敏感的察觉,这个护腕并不是陈灼的手腕也受伤了,而是他要用这个护腕掩饰一个东西,针眼!
陈灼注射了药物了!混了多年体育圈子的李小嘴非常清楚药物这个东西,查到了这就叫兴奋剂,查不到这就叫高科技!
亚运会也有着严格的检测流程的,所以说陈灼很可能注射的是国际奥委会和FIFA列出的禁药之外的药品!
“比赛接受之后你去找他,让他把护腕送给你当纪念,比赛中多拍他的这个部位,看看能不能看清楚针眼的位置……”李小嘴发短信给自己在场边的“同僚”。
脚踝有伤,五天内三场比赛而且还有26小时的长途飞行,护腕掩饰的针眼,李小嘴认真琢磨着,看看怎么把这些和药物,要长期服用药物,和滥用药物,怎么样才能把这些东西往负面的的报道角度上引……
第93章韩潮凶猛
对于陈灼的带伤出阵,巴乔是知道的。包括为比赛进行药物注射,陈灼也在事后告诉了巴乔。
对于药物注射的问题,巴乔的态度是不支持也不反对,不支持是因为巴乔很清楚的知道药物对运动员身体健康的伤害。不反对,是因为巴乔从19岁开始他的职业生涯就是依靠药物维持下来的,如果没有药物的话,仅仅靠着意志力,巴乔是无论如何不能拖着一条残缺的大腿取得他职业生涯成就的。
到目前为止,巴乔的三个孩子身体都还比较健康,药物也并没有带给巴乔的生活特别大的困扰,除了那条伤残的右腿,现在连基本的生活都已经需要药物维持了,按照这种状态,巴乔在50岁左右就要用到拐杖,老年的时候就会用上轮椅。
现在的这支香港队,包括香港的职业联赛,对于禁药是严格限制的,包括针灸疗法和中药外敷都需要经过严格检查,用港足总违禁药品管理部官员的话说,药物是把9环变成9。1,但是香港队现在只能命中5环,服用药物也只是5。1,所以完全没有必要使用。
对于球员因为伤病在公立或私立医院进行的治疗,香港队也有明确的规定,必须提供医师诊疗结果和药品清单,以便万一药检呈现阳性的时候免责。
陈灼的这次药物注射虽然并非违禁药品之内,但也绝不可以提供药品清单给到香港队的队医,原因很简单,这种药品只是临床试验阶段的药品,尚未到全面推广阶段。还属于“实验室药物”,按照规定陈灼是不被允许使用的。
所以此次陈灼提供的诊疗结果和药品清单,是静脉滴注葡萄糖和氨基酸,用于增加能量和抗疲劳,当然是扯淡的。
对付韩国队的战术。同对付朝鲜、乌兹别克斯坦的套路相仿,前5分钟到10分钟内争取到“同情哨”,让裁判早早定下严格执法的调子,以此对付比朝鲜和乌兹别克斯坦更能跑更能撞的韩国。
脑袋上裹着绷带的陈灼毫无疑问更容易争取到裁判的“同情哨”,因此安排陈灼首发登场并且在前十分钟里进行精彩“表演”,是本场比赛的一个重要战术设想。
虽然明知道是“表演”。但是看到韩国队的17号连续三次对陈灼使用铲球动作,巴乔忍不住发了火,这可不是表演,是真发火!
或许是巴乔这种施压方式奏效的缘故,第7分钟陈灼被韩国队金正友第三次铲倒的时候,来自沙特的主裁判终于向韩国队的这位后腰出示了黄牌。
金正友是韩国队的“外卡球员”。也就是超龄球员,28岁的金正友七年之前就入选韩国国家队了,作为韩国队主力后腰和铁闸,金正友赛前就对媒体说过,要让陈灼和香港队尝尝苦头的。
这张黄牌给的并不冤枉,在陈灼的角度上,金正友的的确确是奔着自己右脚去的!躲了一下还是被他扫到了。
“咝”被抬到场边治疗的陈灼被队医扒下球袜松开绷带喷气雾剂的时候。看台上的观众们才清楚地看到陈灼的右脚脚踝部位包裹了厚厚的绷带,才知道陈灼不仅仅是头上有伤。
“没有加重吧!”巴乔关切地走过来问着队医。
陈灼抢着回答道:“没碰到伤处,但是鞋钉挂到肉了,幸亏有绷带护着,连球袜都挂破了……”
球袜和绷带都要换,当大屏幕上给出了刮破了一个大洞的球袜的时候,看台上的球迷们发出了强烈的嘘声,抗议韩国队球员这个伤害性的动作。
队医点了点头,同意陈灼的话,他说道:“看情况是没有加重的迹象。踢完这场之后需要做两到三个疗程的红外热疗,别动别动,我把绷带给你固定好……”
巴乔这才放心,对于本场比赛陈灼再三要求首发,他也是很纠结。由陈灼在前十分钟争取同情哨,的确是非常好,但是对于有可能要踢120分钟的比赛,巴乔还是担心陈灼的体能是否能够坚持的了。
“重新上场之后减少带球,交给两个边路,你来调度,让他们轮流冲击,注意大家的节奏,压的不要太靠上!他们打的是4231,从中路和肋部比较多,你来指挥着球员尽量往两个边路扯动,充分把宽度利用起来,打控制权,让他们跑……”巴乔看着场上的局势,对坐在地上接受治疗的陈灼安排道。
韩国队有个传统和习惯,他们的主教练都是根据国内联赛最多采用和最常采用的阵型来作为阵型和战术基础的,比如90年代中后期他们多采用343,最近更多采用的是4231。
这次亚运会,韩国队的主力门将是蔚山现代的门将金承奎,替补门将是釜山偶像的李秉荣,都是21岁年龄段的球员,国家队的1号门将郑成龙和2号门将金龙大都没有被主教练洪明浦征召和给予“外卡”。
四名首发后卫分别是济州联队的洪正浩、东京FC的金英权、全南天龙的尹锡荣,以及浦项制铁的申光勋,都是J联赛和K联赛的主力,也都是21岁年龄段的球员,他们四个首发中除了济州联队的洪正浩是韩国国家队的替补,其余三人均还没有入选韩国成年国家队。
双后腰两名球员则都是韩国国家队的球员,超龄球员就是刚才铲伤陈灼吃到黄牌的金正友,另一名球员是济州联合的具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