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路商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陌路商途-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顿饭吃的时间不长,大约九点不到就散了。离开酒楼后,周利文并没直接回家,而是附近找了个咖啡馆要了杯咖啡,坐在角落里静静理着今天的这些事。

    虽说刚才用餐的时候,陈总的回答和所做的保证,包括他对周利文订婚消息的反应等等,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但周利文仔细回味后还是察觉到了问题。

    先说钱承泽吧,以陈总的说法,钱承泽上位关键还是因为黄剑波的事,正因为周利文坑了黄剑波一把,他这个小蝴蝶翅膀一扇导致了钱承泽提前上位的情况发生。这话听起来似乎合情合理,但周利文细想之下觉得又有些问题,就算一切正如陈总所讲的那样,可仅仅把钱承泽提拔为集团副总,再从陈总手里分到了部分管理销售公司的权利,这不等于在夺陈总的权么?如果是正常人碰到这种事,非得恼羞成怒不可,就算是迫于上级压力,但私下骂上几句娘也是再正常不过了的。但看今天陈总的反应,他似乎一点都没这个情绪,相反还显得很是豁达,居然还在自己面前说起钱承泽的好。

    事有反常即为妖,周利文可不相信陈总有这么大的肚量,会轻易把手中权利拱手让出一半来交给别人。除非陈总不姓陈,改姓焦,换名为焦裕禄或许还有这种可能,但以周利文对陈总的了解,这根本就不是他的为人。

    那么,问题何在呢?周利文想来想去也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陈总早就知道自己呆不久,这才以退为进来用高姿态来麻痹所有人,用这种方式掩饰他办理移民的真相。只有提前安排了退路的人,才会不在意即将主动放弃地权利削减,甚至用这种方式来让对方放松警惕,从而达到他真正目的。

    至于陈总主动提起的当证婚人什么的,周利文更暗中嗤之以鼻。刚前陈总问他结婚的时间,他告诉陈总顺利的话大概是两年后,可按照前世的时间推算,到时候陈总早就不在国内了,何况他如今更是比前世还提前办理了移民,弄不好明年陈总就远走高飞。

    这种情况下,陈总怎么可能给自己当证婚人?但他偏偏又说出了这样的话,这难道不能令周利文深思么?

    想着这些破事,周利文心中不由得有些烦躁,一时间甚至起了辞职不干的念头。虽说他担任东南分公司经理到现在仅仅才半年多,可这半年来已经把郭氏的整个摊子给支起来了,再加上离岸公司和香江公司的成立,就像一幢新建的大楼,深厚的底基已经打下,接下来只要顺势而为,一切就能水到渠成。

    何况除了郭氏外,周利文手里还有200来套房子呢,这些房产虽然每月都要付出一大笔还贷资金,而且由于现在的房地产市场萧条,周利文总体来说是负资产近千万的负翁。可他对此一点都没压力,因为用不了几年这个负翁就成成为妥妥的富翁,更能从其中获取令人难以想象的利益。

    有了这些作为基础,周利文完全有底气从现在这个泥潭里脱身而出,何必和他们勾心斗角,劳心伤神呢?

 第134章 独一无二

    时间一晃就到了小年夜,沪海的小年夜和北方的小年不同,虽然两者听起来似乎差不多,但北方的小年指的是腊月二十二或者二十三这天,沪海的小年夜并不在这天,而是在腊月二十九。

    按照习俗,从这天起就算开始过年了,不过今年和往年有所不同,因为周利文和林雅萱的订婚日期恰好放在这一日,这个时间还是李晓媛同准亲家母赵欣芳查过黄历后定下来的,毕竟等过了年后周利文很快就要回花城去,而林雅萱也将迎来学校的开学,再加上年后的好日子不是没有,可适合婚娶的日子都太晚,双方一商量,就索性拍板把日子定到了这天。

    订婚宴两家没有大操办,只是在酒店订了个包房,一起吃个饭就成了。虽说是这样,无论是李晓媛还是赵欣芳都拿出了十分的劲头,仅仅为了个菜单两人特意跑了几趟酒店,当天下午甚至结伴去了红玫瑰做了头,穿上最好的新衣服,又画了淡妆,打扮得差一点儿连周利文他们都认不出来了。

    “老妈!你简直年轻了20年啊!啧啧,瞧你这模样,香江的影星都没你漂亮呢。”周蓓惊讶之余跑到李晓媛身边大拍马屁,要平常的话李晓媛早就笑骂着一巴掌下来了,可今天感觉良好的她非但没有生气,相反还美滋滋地在女儿面前转了个圈,歪着脑袋笑问是不是真的漂亮。

    “漂亮!真太漂亮了!”母亲小女儿似的作态让周蓓傻了眼,好一回儿才回过神来,真心诚意地用力点脑袋。

    “早知道这样我就跟你们去了……。”李晓媛她们去红玫瑰的时候本打算喊周蓓一块儿去,可周蓓根本就瞧不上这种“老土”的美容美发院,在她这种年轻女孩的心里,从解放前就开业,一直延续到现在的红玫瑰名气虽然大,但哪里比得上在霞飞路刚开张不久,一看就是很新潮的葡京呀。可是现在瞧瞧母亲的幽雅中显得魅力十足的装扮和模样,再看看如同从褪色照片中走出,一副雍容华贵的赵阿姨,心里有些后悔地嘀咕着。

    “让你去你还不去,活该!”李晓媛很是得意,左右张望了一下问:“你哥和你小雅姐姐呢?去哪了?”

    “他们在包房里呢,刚才有客人来,他们先上去陪客人了呢。”

    “客人?”

    “嗯,也姓林的,叫什么林……林森。”

    “呵呵……。”听到林森的名字,在一旁的赵欣芳连忙凑近李晓媛的耳朵嘀咕了几句,李晓媛才恍然大悟,招呼着周蓓一起上了楼。

    周利文和林雅萱的订婚宴虽然没操办,也就是两家在一起吃个饭。可花城的李家可不是外人,李俊豪的父母还是林雅萱的阿姨和姨夫呢,按理说都是应该到场的。只不过由于时间紧,再加上临近年底花城那边事也多,李俊豪一家并没能赶来,但他们也派了代表,这代表就是周利文曾经见过一面的林森。

    说起林森倒也不是外人,在香江初见那天,周利文就从他的话里听出林森不仅和李家有着渊源,而且同林雅萱一家关系也不远。谁想到周利文的猜测是对的,甚至林森和林雅萱一家的关系比他想象中的更近。

    见到林森到来,周利文很是高兴,还主动和之前那样喊了他一声林哥。谁想到这句话刚出口,林森很是尴尬地连连摇头口称不敢,正当周利文觉得纳闷的时候,身边的林雅萱忍不住就捂着嘴偷笑起来。

    “姑姑……姑夫……祝你们幸福……。”

    目瞪口呆之下,林森口中叫出这两个词来,让周利文一时间摸不着头脑了。

    直到林雅萱轻轻扯扯周利文的袖子,周利文这才回过神,连忙招呼的林森上楼入坐。同时,他悄悄落后林森一步,纳闷地追问一直忍着笑而又不好意思大笑出来的林雅萱究竟是怎么回事。

    直到林雅萱揭开迷底,周利文才搞明白林森和林雅萱一家的关系。原来林森是林若甫的大哥林至甫的孙子,由于林家兄弟两个年龄相差悬殊,再加上林至甫成家又早,当林森出生的时候,林若甫还在读大学呢,直到几年后他在国外留学的时候才和赵欣芳相识相恋,后来结婚诞下了林雅萱这个女儿。

    所以说,林森家同林雅萱算得上很近的堂亲,林森的父亲林雅安是林雅萱的堂兄,而林雅萱当然也就是林森的姑姑了。在家庭聚会上,只论辈份而不比年龄,林森虽大林雅萱七八岁,可见了林雅萱还是得恭恭敬敬地喊上一声“姑姑”,正因为这层关系,周利文也就很幸运地荣升为准姑夫了。

    林森带来了李家的祝福,还有两位长辈托他送来的礼物。周利文很是高兴地谢过,并让林森替自己代为谢谢两位长辈的心意。

    人很快就到齐了,两家人再加上林森这个晚辈正好是一桌。作为周利文的父亲,周林首先举杯很是感慨地说了些话,以祝福他们。林若甫作为女方的父亲同样如此,看着这对壁人,他很是高兴地衷心祝他们幸福美满。由于只是订婚,形式虽然没有结婚婚宴那么复杂,甚至可以说简单而又随意,但周利文同林雅萱都感受到了双方父母对自己子女的那种深深的爱意和从底里的无私关怀。

    父母的祝福后,周利文牵着林雅萱的手站了起来,向在场所有人再次保证他对身边这个所爱的女孩的真挚和许诺。同时,他和林雅萱一同向大家鞠躬,感谢自己的父母,感谢林雅萱的父母,感谢所有人给予他们的祝福。

    在掌声中,周利文郑重从口袋里掏出了早就准备好的订婚戒指,拉起林雅萱的手,在众人的注视下套在她左手的无名指上。

    “老哥!小雅姐!祝你们幸福!快快!亲一个!”周蓓嘻嘻哈哈大声尖叫了一声,周利文笑着把目光望向面前含羞喜悦的女孩,微微侧过头,轻轻吻上了她的红唇……。

    “耶!”最是兴奋的周蓓乐得蹦蹦跳跳胜利地挥舞小拳头,而双方父母同时喜悦中眼角带着微微湿润,看着这两个沉浸在幸福中的孩子,他们同时含笑点了点头,彻底放下了心。

    “对不起,钻石小了点,我保证以后结婚时给你个独一无二的钻戒。”周利文轻声在林雅萱许诺道,林雅萱心中甜蜜地回道:“傻瓜!在我心里,这已经是最好的钻戒了,它就是独一无二的。”

 第135章 一个好消息

    “姑夫……。”

    “别这么叫,我听的别扭,这样吧,你叫我阿文,我也叫你阿森好了。”

    林森参加完周利文的订婚宴,第二天一大早就要飞回去,今天是大年夜,他的老婆孩子还都在花城等他一起吃年夜饭呢,就算是再匆忙也得赶回去。

    昨天忙了一天,为了让林雅萱一家好好休息,周利文毛遂自荐接下了这个送人的任务,虽说林森笑着说他一个人走也没关系,可周利文毕竟是主人,哪里有客人来不迎,走的时候又不送的道理?他特意借了辆车,第二天天还没亮就驱车去了宾馆接下林森往机场赶。

    周利文主动提议改称呼,林森略一迟疑也就笑着答应了,不过他还是郑重说了一句在家庭正式场合中这称呼应该怎么叫还是怎么叫,要不然乱了辈份被家里老爹知道后教训一顿可就惨了。

    周利文哈哈笑着一口答应,两人路上有说有笑,聊得很是不错。林森比周利文大了好几岁,在李家的企业中还担任高职,其本人多年前就在哥伦比亚大学拿了MPA的学位,可以称得上海归中的精英。他和周利文之前也就是在香江见过一面,双方虽有过接触但仅仅只是认识而已,像这样的长聊还是头一回。

    起初,林森只觉得周利文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人,因为运气加上他在国企职位的机会才会私下搞起一个郭氏来,但这一路上,两人就着李家当初出手帮助郭氏物流的那事开始聊起,渐渐聊到了整个物流业将来的发展前景,随后又谈到国际、国内的这几年经济、科技发展、未来市场走向、企业决策等等,随着话题的渐渐深入,林森的神情越来越为惊讶,他没想到周利文并非如同他当初想象那样浅薄,而是一个非常有能力又很有远见的年轻人。

    “阿文,你真的只是本科毕业,而且还是学的统计?没有出国留学过?”

    “怎么了?我可是小雅的学长呀,这可都是写在档案里的。”周利文不明白林森问这话的原因,目光望着前方,手握方向盘开着玩笑道。

    “不不不,我可没别的意思,就是有些好奇。刚才你说的那些话,如果留过学的……倒也讲得通,可是你……。”林森有些感慨道,周理文听后当即就笑道:“这社会就是大学,学校里没学过的,等到了社会就会慢慢教你,而且我这个人平时也没其它爱好,就是喜欢看书,虽然学的专业是统计,但是对于管理、金融这些一直有兴趣,每年还订阅了一些国外的经济期刊给自己充充电什么的。”

    “难怪!”林森恍然大悟,但依旧对周利文有些佩服,毕竟靠自学的人世间不少,可能学到周利文这样的简直凤毛麟角,何况周利文还能学以致用,白手起家搞起了郭氏这么一个大摊子。虽然说周利文成立郭氏有些取巧的手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甚至可以说犯了点规,但做大生意的,谁起家的时候不耍点手段呢?何况这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出来的。如果不是当初李家为搞明白周利文的来历而特意查了查他的底细,而且这件事又是林森负责经手的,林森甚至以为周利文和他一样有着海外留学的经历呢。

    “其实像你这样的更应该出去看看,尤其是去我的母校进修一个MPA的学位。说实话,当初我虽然顺利拿到了MPA,但那时我根本就没在企业任职的经历,完全靠的死记硬背才过的关。现在回头再想想,当年许多有用的东西都没学到,假如将来有机会的话,我自己都想再回学校回一下炉呢。”林森很是感慨地讲起他在哥伦比亚大学求学的经历,更力荐周利文有机会也去读两年书,像他们这种已经担任企业管理人员,并且有着丰富社会阅历的人再去读MPA,其效果远比普通的大学生来得好。

    “看机会吧,也许有时间我会的。”周利文不置可否地回答道,林森听后倒没把这话当玩笑,而是很认真地建议周利文去一趟,何况随着事业渐渐做大,仅仅靠国内是绝对不行的,就像李家一样,虽然是从花城起家,可这些年已经把重心和企业总部渐渐转向了香江和海外,国内的市场虽大,但政策和不确定的因素实在太多,民营发展的土壤薄弱,如果想避免猪肥了被宰来吃肉,法律机制比较完善的海外还是首选。

    对于这个建议,周利文倒是认同,林森并不清楚周利文已经着手开始办理了,他在的两家离岸公司和香江公司为的也是这个原因。不过对于去美国,周利文暂时还没这个想法,但将来的事谁说得清呢,周利文虽说暂时没有这安排,但还是真心诚意地谢了林森。

    到了机场,帮着换好登机证,周利文看看时间也差不多了就向林森告别,并约好年后回花城有时间再聚。就当周利文打算转身离开的时候,林森突然叫住了他,悄悄告诉了他一个惊喜的消息。

    “什么!你是说你们企业准备把物流这块剥离出去?”

    “没错。”林森点头道:“根据这几年的发展,自有物流的成本逐渐提高,所以一月前香江总部开了个会,经董事会决议,一致同意把物流部从集团剥离出来,以后的物流部只负责同专业物流公司的协调工作,而不再像现在这样全面负责属下各企业的物流业务。”

    周利文又惊又喜,林森告诉自己这个消息等于是给了自己一个机会,李家的企业仅仅在花城的就有不少,这些物流业务甚至比郭氏现有业务加起来更庞大。如果能够拿到李家的物流项目,这对郭氏的发展是有极大帮助的。可是,就算大家是亲戚,要想拿到项目也不是简单的事。

    根据林森所说,调整大约会在今年6月份完成,也就是从今年下半年起,李家的自有物流车队将完全剥离出去,从而由专业的物流公司负责。至于这项目究竟交给谁,根据会议通过,四月左右将会把全部物流项目打包立标,随后以招标的方式向各大物流公司、车队进行招标,在这些公司中选择最合适的合作伙伴。

    “按理说这些是不能告诉你的,不过再怎么着我们也是亲戚,何况你和李董也不是外人,这个已经确定的决策说了也就说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