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革命的名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以革命的名义- 第1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在斯文森急得不可开交之际,一艘来自南洋各岛的华人商船主抵达安南港,向自己同胞介绍了亲眼所见所闻地奇遇之后,华人长老们才将信将疑的同意随同斯文森总督回到吕宋。在华人返回到马尼拉时,感受着眼前的一切事实,似乎这才相信或许真有一位活菩萨降服了不可一世的大鼻子洋鬼子。因为就是在一夜之间,曾经猪狗不入的自己,居然还真的成为吕宋岛主人,享受着以前欧洲人才能享受到的所有待遇。
斯文森总督更是满意,那是短短一个月的工夫内,作为接受大员的他,自己荷包里的金币增加量比起出使东南亚数年以来的总数还多,而自己的生活,那感觉是在传说中的天堂。这里选离欧洲的战争,到处都是和平的景象,总督大人每日工作之余便是到躺在碧蓝海水边的沙滩上,舒服享受着温暖的阳光,或是在轻拂的海风下,品尝着果汁与来自中国的各式美酒。当然也有遗憾,便是自己的家人未曾到来。不过,刚刚送来一份信件中称,斯文森总督的家人也将在不久抵达马尼拉港。
……
老船长的无礼举动与总督大人的尴尬表情,倒让王继业感觉好笑,在内心油然而生的却是一种自豪感。曾几何时,哪有华人在殖民地遭遇如此的优待,眼前一切仿佛是在做梦一般。这类变化自然要感谢赵凯领袖的功绩,是他的强大威慑力迫使高傲无比的欧洲殖民者,第一次放弃了对华人的敌视与羞辱,取而代之呈现在自己眼前的满是阿谀奉承。
今年6月,王继业和犹太老船长在与之前的斯文森将军话别后,便直接赶赴澳门,原本想收集些反清义士,但王继业他们望见都是惨不忍睹的国人,王继业自己在日记本如此描述着:“……在这个属于葡萄牙人建筑蹩脚、破败不堪的要塞,所有人都面黄肌瘦、半裸着身、显然处于半饥饿状态的生灵。他们大多是逃难到此的大陆移民,穿着又旧又破本来应该是蓝色地衣服……不仅是这些人,周围的一切都表明这里的贫困和惨况均已登峰造极。
……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展示给我地麻木不仁。每个人辛苦一日的劳作之后,不是将赚来地微薄收入用于养家糊口,而是跑到街边肮脏的烟馆内享受一番。在那里,他们躺在简陋木板床上吞云吐雾。极度贪婪地吸食着鸦片膏,这是一类让领袖深恶痛绝的东西。我亲眼看到一个倒在地上地女人拽拉自己男人。哀求着男人不要进入烟馆,因为家中生病的孩子还指望着这唯一的钱去看医生,但苦苦哀求换来的只是男人一番毒打。然后打人者扬长而去,直奔鸦片馆……
这样的惨状太多了,在我登岸的那刻起,便有大批衣裳褴褛的孩童围上前来,向我乞讨食物与钱币。继续向前走,不断可见路边的男人或女人们,向我推销他们身旁那些头插草根的待售8到10岁小孩,而每个孩童的价格仅仅不到2个英镑……”
王继业和犹太老船长有些于心不忍,他们让随同而来地一个当地华人出面,购买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短短数天的时间内。两人包租的院落里便装满了600多名5到14岁的孩童,光每日的食物供应,便是一项很大的开销。10天后,王继业口袋内的金币所剩无几。
虽然,安德鲁交给王继业不少金币,但绝大部分都被犹太老船长怂恿着换成来自印度的土产货物,只是这些货物必须到达广州后才能找到买家。看到王继业着急的样子,老船长也深感懊悔,不该自己如此贪婪成性。但事已至此,再多地后悔也没有用处。王继业惟有让老船长带着货船驶向广州港。自己则滞留在澳门继续照顾孩子们,直到“老九号”返回。
因为手中的钱币所剩不多。王继业在压缩所有人地食物量同时,并将居所换到更为便宜的,数天后再度辗转到乡间的一间破庙里安顿。所幸的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折腾,孩子们都还算健康,没有什么伤病出现,即便是每日还要到野外挖些野菜野果充饥,孩子们依然感觉这比先前所谓家中的生活要好上百倍。因为在所有孩子们的眼里,郡位叫王继业的叔叔,不仅和蔼可亲,与自己同吃同住,还教导大家读书学字,还有洋文。
600多男女孩童在王继业的精心照顾下健康无比,倒是王继业本人却因为连日的操劳,自己不幸病倒,医生是请不起的,因为王继业口袋中的钱仅能维持在20多天,必须等到老船长的返航之日。那是孩子们哭声,惊动了附近路过的一个好心华人。他懂得一些医术,在查看王继业病情后,亲自抓药,灌下数次汤药后,王继业才在第三天最终苏醒过来。
王继业在醒后致谢时,才知道眼前20多岁的救命恩人自称凌兴汉,本是他是乾隆时代的大文豪凌骥的后代。凌骥在编纂四库全书时犯了文字狱,因而全家被杀,但是凌兴汉的父亲因为不是嫡系,因此被发配边疆,与披甲人为奴。只是在路途中,凌兴汉父亲因为不堪八旗兵无端羞辱家人,愤怒的将看押两名清兵杀死。随后,父亲便带着妻子,也包括12岁的独子凌兴汉,为躲避官府疯狂搜捕,千里迢迢偷渡到澳门一带安居,凭借自己的医术帮人看病谋生。10年后父母相继病故,凌兴汉继承父亲衣钵在澳门继续行医,并苦寻复仇的机会。
两人交浅言深,一见如故,在通过数次交往,了解对方的悲惨遭遇后,王继业终于将自己肩负的重要使命告诉凌兴汉,并希望他与自己一道,在赵凯领袖的领导下,为未来的中国革命做好前期准备。
……
“王兄,您说的那位赵领袖,是否真的那么神勇,居然让洋鬼子低头!”凌兴汉显然不太相信王继业的叙述,因为在他到澳门之后,看到的尽是洋人肆意欺辱华人情景。对此,年轻气盛的凌兴汉也曾路见不平拔刀襄助,但得到却是洋鬼们的一番暴打。所有华人只是默然地站在一旁观看,连凌兴汉帮助地那个家伙也呆站在那里,没有发出一丝呐喊。
“当然,我的同胞!他不仅神勇无比。在欧洲的战场上所向披靡,使得敌人望风而逃;而且他更高瞻远瞩。命令我先期回到东方,为日后的中国革命做好准备!”王继业地目光中充满了渴望,那是希望这位与满清有着深仇大恨的同胞能够加入革命地行列。
“革命?难道是让洋鬼子们过来攻打我们自己的国家?”显然凌兴汉的言语间。对大鼻子洋子愤怒并不低于自己对清廷地满腔仇恨。
“呵呵,我的兄弟,当然不是!革命只是我们汉人革满人的命,与洋人无关。但在革命之前,我们必须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与现代军事,用启蒙思想与洋枪洋炮武装起来的民众才能百战百胜。领袖所做的事情,便是在欧洲不断征战,一是防止西方各国列强谋取中国的野心,二是营造让我们国人学习西方文明的良好环境;而我的任务便是回到中国,为未来的中国革命每年不断向欧洲输送成百上千地中国小留学生。
……您看到的这些无家可归的孩童。便是我在澳门街头买回来的,他们个个面黄肌瘦,惨不忍睹。但或许不太久选的时间之后,从欧洲学成回来的他们将是中国未来的脊梁。我无比的坚信着!”
……
王继业的一番话让凌兴汉感到有些难以理解,尽管自己来到澳门至少10年,除了懂得一些洋文外,但诸如科学枝术,现代军事,启蒙思想与留学生这些新鲜的名词,他依然是似懂非懂。不过。凌兴汉却对洋枪洋炮非常感兴趣,那是他亲眼看到过葡萄牙人地战舰围剿海盗时。显露出的巨大威力,这种威力决不是拿着刀枪弓剑地清兵所能抵御的。
一想到这里,凌兴汉随即兴奋起来,那是他颇感报仇有望,试想着要是国人拿起洋枪洋炮,打到北京,活捉鞑子皇帝指日可待。只是凌兴汉所不知道的,这一天的到来需要十几,二十年的漫长时光。一向忠厚老实的王继业也不多加解释,这位负着输送中国革命新鲜血液的先驱者不想让自己眼前难得一遇的同胞过早失望罢了。
自从有了凌兴汉的加入,苦难营的日子感觉好过了很多。一向行医为生的凌兴汉在澳门颇有家底,他毅然拿出自已的所有财产支持王继业所称的为中国革命之阶段准备。不多时,孩童们的数量由600人增加到900多人,其住所也转到条件较好的凌兴汉家中。从此在澳门一带,再也难见到四处要饭的流浪孩。只是生活的压力依然存在,因为身体一直虚弱的王继业只能躺在病床上教导孩子们读书念字,生活支出全靠凌兴汉一人承担,他没日没夜的应诊才换得孩子们一日三餐。
在10月底,时隔3月之后,王继业最终等来了姗姗来迟的犹太船长,以及老船长带来的所急需的大批钱财,还有他有关延误数十日的解释,那是广州一带连续发生山民暴乱,导致广州港市前后关闭了2个多月之久,无数的海外商船滞留虎门一带,直到10月中旬才算恢复正常。
面对老船长喋喋不休的歉意,王继业几乎要感到极度厌烦,只是在他注意到老船长随行还带来了一位陌生人,才开口询问起来。相互介绍之后,王继业与凌兴汉才明白,那是老船长新招来的年轻雇工,今年仅有19岁,名叫梁百武。
他原是13行负责接待洋人的一名伙计,因偷窃行里财物想为老母治病,却被人打个半死扔在街头。倒是刚刚交易完,路过此地的老船长看他可怜,便出钱将其与老母送到医馆救治。只是梁百武本人身体壮实活下来了,但他年老体弱母亲却不幸病逝。安葬母亲之后,梁百武便是成为老船长的忠实雇工。
……
“亲爱的王!”犹太人又用极度肉麻的声音向王继业说道,后者还好些,似乎是习惯了,倒是凌兴汉与梁百武有了一种想要呕吐的感觉。老船长继续说道:“告诉您一个天大的喜讯,嘿嘿,上帝作证,这可是我从没见过的情景。唉,天知道当我回到西班牙时,那位伟大的统帅会给我多少奖励,是10万金法郎,还是20万,最好是50万!哈哈哈,斯文特船长可是要发大财了……”
“够了,该死的秃头!快说是什么事情!难道领袖率领他的无敌法国军团获得了西班牙战争的重大胜利?”王继业毫不客气得打断老船长那贪得无厌的言辞,直接追问起来。
“哈哈,何止是胜利!简直是无与伦比得辉煌诗章,神奇得安德鲁统帅不仅赢得了西班牙战争得胜利,而且彻底征服了整个西班牙王国,扶持自己的情人索菲娅大公主当上了西班牙女王,而他自己则成为王国的摄政王殿下。据说正统帅着三路大军,数十万人准备与英国人,还有葡萄牙人开战。或许用不了多长时间,不,应该是此时,安德鲁殿下已经是伊比利斯半岛上,独一无二的主人了,哈哈哈!我的兄弟,消息绝对准确,那是老船长的朋友们告诉我的,至少有20个家伙向我提及这件事情!”老船长得意洋洋的说着话,瞳孔强烈的伸缩着,仿佛是看到安德鲁征服之后即将带给自己的丰厚利益。
老船长带来的天大喜讯同样鼓舞着安德鲁的同胞们。王继业听后固然是兴奋到了极点,几乎说不出话来,惟有不断挥舞着手臂,一遍又一遍高喊着“乌拉!”“乌拉!”;而凌兴汉不再存在任何怀疑,感觉让汉人重新恢复自己国家的日子快要来到了。也难怪这几天以来,葡萄牙人对自己态度有些怪怪的变化,少了些轻蔑与敌视,多了点尊重和畏惧,连街头一向来横行的葡萄牙军人也不敢来到药铺捣乱;梁百武已经是第N次听到这样的话题,感觉兴奋的心情没有前两位那么激动,但他的心里却始终有一个疑问,一直未能开口。于是趁着同胞在场的机会,梁百武终于鼓起勇气,上前向老船长问了一句。
“船长先生,恕我冒昧的问您一个问题。您可是葡萄牙人,赵领袖要对您的国家动武,您却……”
“该死的混蛋,我是犹太人,不是葡萄牙鬼子!明白了吗!”老船长气急败坏的反驳道,那是他最讨厌他人把自己当作葡萄牙人。不过,他随即放下声调,对众人继续宣布另一个好消息:“还有,我们的老朋友,斯文森将军也被安德鲁摄政王任命为吕宋岛的殖民地总督。嘿嘿,总督大人也派人发出请贴,让我们回程到吕宋一趟。王,按照摄政王的旨意,您现在可是西班牙王国驻东南亚殖民地武装力量的全权指挥官了。”


第四集 地中海,我的海!第2章 王继业的使命(中)
“……也许,我们现在应称呼您为男爵大人,或是王将军,呵呵!”老船长一边说着,一边拿出斯文森总督的亲笔信,交给好不容易才安静坐下来的王继业大人。
“男爵?将军?王大人,您是贵族了!”梁百武惊讶的叫嚷起来。这位小伙子在13行里,曾与各国洋人打过很长时间的交道,自然明白王继业头顶上的贵族头衔意味着什么,手中的权力与无上的荣耀。
凌兴汉也同样为王继业感到高兴,他觉得一旦王继业掌握了整个吕宋殖民地的武装力量,挥师攻打腐朽无能的清国,那还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至于,似乎会不会有洋鬼子们参与,感觉已经不太重要了,因为传说中的领袖倒成为所以洋鬼子的总头目。
“领袖还说了什么?”王继业将信件细细致致看了三遍之后,抬头继续追问道。
“抱歉,您的领袖可没再说什么,倒是斯文森总督催促着大人您赶赴马尼拉早日上任。王,我们需要再买至少2艘双桅远洋商船,才能将您身边的近千名小家伙送的吕宋。上帝作证,您放在我身上的金币数量似乎不太够了啊。”
“……得了,你们别这样看着我,老船长垫付自己的钱还不成吗?反正,安德鲁殿下会给我买单。嘿嘿,再不是50万金币了,应该是100万!哈哈哈!”
犹太人丝毫不顾忌其他人同时射来的鄙夷目光,继续盘算着此趟买卖的丰厚收成。而凌兴汉与梁百武两人则一起拉着王继业,向后者追问着一切有关赵领袖的所有话题。
当天晚上,四人一夜未眠。
第二天上午,等到三个东方人与一个犹太人醒来的时候,却发现屋外聚集了一群不速之客。凌兴汉急忙让孩童们打开大门一看,来访者却是葡萄牙驻澳门总督,副官以及一些葡萄牙商人。
此时,澳门总督一行人显然知道了伊比利斯半岛上的紧迫局势。他虽不敢肯定安德鲁一定会打败英国远征军,占领葡萄牙本土。但中国人一句老话告诉他,小心无大错。万一,事情真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糟糕,还不如提早做些准备。
譬如,赶紧巴结一下眼前那个姓王的东方人,听自己部下从“老九号”的水手那里打听到地消息,王继业可是那位安德鲁亲王的亲密战友,肩负着神秘使命。至于什么使命,总督大人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但只要明白王继业与安德鲁的特殊关系就能说明一切问题。总督大人可不想给王继业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害怕捅到安德鲁摄政王那里。因为西班牙总督与荷兰总督的悲惨遭遇早已被往来地客商传遍了整个东南亚一带,也让这位葡萄牙总督惊恐不已,生怕自己……
于是,当王继业出面迎接时,总督大人以及其他的商界代表,刚一见面便不住的点头哈腰,殷勤邀请着安德鲁殿下的同胞,到总督府一聚,随便谈谈未来澳门的发展等话题。但当得知王继业等人准备即刻返回吕宋岛时,总督大人依然不肯罢休,几乎是在哀求着王继业。
“……王先生,看着上帝的份上,请给我这个机会款待来自安德鲁摄政王的贵宾。毕竟,我地妻儿老小都还在波尔图。我,我真的不希望……”说着这里的奥秘总督再也不敢往下继续,惟有用自己颤动的双手,慌乱的擦拭着额头不断冒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