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革命的名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以革命的名义- 第1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您所说的战争只是陆地战争,并不包括海面上的战斗?”外交大臣的马戛尔尼爵士。敏锐地捕捉到沙伯男爵话中隐藏的含义。
“是的,帝国的崛起强大来自于海上舰队的实力,尽管本土遭遇严重破坏,但当前海军力量并没有实质的损失。我与海军大臣商议后,决定恢复针对法国以及西班牙,甚至是欧洲各国所拥有殖民地的资源掠夺战,不仅获取用于本土发展地原料与财富,更是要打击安德鲁西班牙的海上补给线。当然,这只是私下的,无限期无节制的,属于海盗性质的掠夺行为,帝国政府不会对此负责或是承认。”理查德首相接过话题,亲自解释着。
“还有其他反击方式吗?”外交大臣继续问道。
“当然,库特瑞海军大臣与德斯陆军大臣,正会同纳尔逊将军一起,在联合策划一系列反击行动,相信他们将在明天下午提交上来。需要事先反复强调的是,所有计划与安排都属于王国最高机密,除全体内阁成员与纳尔逊将军外,不得再告之任何人。
因为我有大量证据显示,安德鲁的间谍已经渗透到议会之中。如果,如果在情报上没有错误地话,不列颠岛上的犹太人同样参与到安德鲁地阴谋之中。但碍于他们掌握着帝国大量的经济命脉,短时间内,对于他们仅限止于暗中监视,逮捕与否视情况发展而定。”
理查德耐心的解答,继续招来其他内阁们的质询。
“首相大人,我们在伊比利斯半岛上的数万远征军怎么办?”
“数天以前,我已命令海军大臣调集港口一切船只汇集到伊比利斯半岛上的波尔图和里斯本等地实施果断营救,将帝国的军官与士兵带回英国本土。”
“首相大人,直布罗陀要塞是坚守还是放弃?”
“无论何种情况发生,直布罗陀要塞必须要在我们的控制之下,这是不容置疑的!”
“首相大人,与安德鲁和谈的底线是什么?”
岛国上的英国佬在被数百名爱尔兰死士搞得人仰马翻,焦头乱额而疲于奔命的时候,但在伊比利斯半岛上,整件阴谋的策划者。安德鲁本人地心情同样很是不爽。
站在波尔图海港附近的山冈上,目送着英国舰队的远去,他几乎是跺起脚来懊悔不已。在司令官的身旁,几个参谋人员似乎还听到摄政王在喃喃自语着奇怪的话语,“该死的,我怎么遇到了敦刻尔克式的大撤退!”
就在9月11日的第四天,刚一庆祝完自己生日宴会的摄政王便接到来自不列颠岛的密报,得知爱尔兰人突击暴动获得空前地胜利,不列颠岛遭遇惨重损失后,安德鲁随即召集了军团内部的高级将领军事会议。会议上。他不仅亲自拟定了破击英葡联军防线地攻击方案,而且放出豪言壮语。要求全歼英国远征军,务必活捉惠灵顿伯爵。
遵照司令官的意旨,当天晚上,胸墙被陆续推倒,壕沟上架厚实木板,抛洒在阵地前方的绊马钉被重新收回。机动火炮也陆续抬下山冈,得到动员的军官与士兵们做好了出击前的一切准备工作,斗志昂扬且士气高涨的他们将要在明天迎接必属于胜利地战斗。
9月15日拂晓,安德鲁的部队开始对英葡联军发动猛攻,试图一举突破敌军防线。之前的战斗十分顺利,在法军猛烈炮火轰击下,数个山头上的葡萄牙人纷纷放下武器缴械投降,但在攻占扼守山间要道的多面堡战斗却进行的异常艰苦。
整整2个小时之后,遭遇到数千发炮弹袭击的多面堡仍旧没有投降的意味,英国人的“米”字旗依然飘扬在城堡之上。尽管堡垒中的1万多葡萄牙人早已逃出要塞。但坚守在此地6000名英国守军却没有放弃抵抗,他们在杰克上校的指挥下,多次给予围攻西法联军以重创,有力扼制了敌军的进攻势头。
第3轮攻击失败后,无奈之下的西法联军再度后撤,在他们背后已留下了200多具同伴的尸体。通过望远镜观察战场情景地安德鲁。既惊讶于要塞的牢固,更对英国士兵顽抗赶到无比震惊,他明白眼前一切都是精明的惠灵顿所刻意安排的。
在得知英国本土遭遇惨重损失,无法继续提供军援的密报以后,惠灵顿知道要在优势敌军面前保存自己的远征军实力,唯有选择全力后撤到海岸边登上英国舰队。安全返回不列颠岛。但在此之前。必须留下一个精悍部队扼守威胁山间通道地多面堡,让大部队拥有较为充裕地撤退时间。而这个重担便落在杰克上校的营队身上,为增强要塞防守实力,惠灵顿还给杰克上校调配来一个精锐营队,四个殖民地营队和三个火炮连。
尽管心中忿忿不平,但安德鲁并不想让自己的士兵白白浪费生命。他随即派出特使,告知要塞的英国守军只要他们愿意投降,那么可以得到最容易的条件。杰克上校立即斩钉截铁的回到道:“安德鲁先生,我对包围我的这支军队的实力了解得非常清楚。即便是再大上10倍得力量也无法迫使我投降。这座要塞将以一片废墟来使自己增添荣誉。防守这座要塞的英国人无所畏惧,我们决不投降!”
在得知要塞司令的拒绝后,安德鲁唯有继续攻击。为防止在坚固的要塞面前产生大量伤亡,他下令将军团炮兵纵队中滞留在山冈上的所有大口径火炮全部抬下,冒着敌军火炮的威胁,艰难推进到多面堡要塞的山脚前沿,要求以最猛烈的火炮覆盖整座要塞,短时间内完全摧毁它或迫使英国人投降。
在安德鲁失望了,等到中午时分,十数次折断后的“米”字旗又被英国士兵重新绑好扶起,尽管英国火炮阵地都已全部被摧毁,所有炮手尽数阵亡,但要塞依然牢牢控制在英国士兵手中,西法联军的脚步未能前进一步。
安德鲁观察地势之后,再度改变攻击策略。他将军团炮兵纵队中的部分火炮抬到高出多面堡的附近山头上,试图利用高度优势有效攻击要塞守军。这一改变果然奏效,到下午6点,英国人终于收起“米”字旗,升起白旗并放下武器投降。只是当他们在敌军刺刀的威胁下走出要塞时,安德鲁吃惊的发现,整个要塞里的6000名英国士兵仅仅剩下800人不到,包括要塞司令杰克上校在内大多还身负重伤。但是留守部队却圆满完成惠灵顿司令官的命令,坚守多面堡要塞至少8小时以上。安德鲁感慨于英国士兵的勇敢,并未为难他们,在发布全军迅速向前推进的同时,还下令给予英军俘虏们人道主义的救助。
显然,10个小时的阻击时间对于惠灵顿而言,已经是绰绰有余。这位英国远征军的司令官在撤退途中,不仅设置无数障碍物,还留下来数个复枪连充当狙击手,再度严重滞缓了安德鲁骑兵的追击速度。
等到9月16黄昏时分,法国人“顺利”攻克波尔图港口时,2万名英国远征军早已顺利登船,安全驶向英国本土。
在南面,马赛纳将军率领的瓜迪亚那军团同样遭遇到约斡穆尔中将留守部队的顽强阻击,尽管南部西法联军6万部队竭力实施围剿行动,但穆尔中将麾下的2万名英国远征军中仍有1万人顺利登上停泊在里斯本的英国舰队上。
等到葡萄牙境内的战争全部结束时,安德鲁仅仅俘虏到十多万无能的葡萄牙士兵,而5万英国远征军中的4万得以逃脱升天,既没达到全歼英国远征军的目的,更没捕获英军司令官惠灵顿伯爵的意图。
安德鲁的全盘战略计划首次遭遇到重大挫折,不仅如此,尽管特种兵行动十分隐蔽,而且杀死或捕获了大部分葡萄牙王室成员,但胡安摄政王以及他的疯母亲依然在王室侍卫队的拼死抵抗下,安全逃出里斯本,登上英国人为他们准备好的军舰,唯一捕获的却是倒霉而又行动不便的英国驻葡萄牙公使及其妻女。
但这简单的收获并不能安抚安德鲁的愤怒,愤怒不因别人而是为他自己,因为盲目的自负,导致未能考虑到英国人的顽强抵抗。就在摄政王站在海边悬崖上独自懊悔的同时,却有两封捷报传到安德鲁的军营里。


第三集 越过比利牛斯山 第82章 直布罗陀要塞(上)
18世纪的欧洲战争,在某种程度而言,仍是具备绅士风度与骑士精神的战争(殖民地战争不在其间),各国之间的厮杀仅限于身穿军服且手拿武器的战斗人员,而不涵盖对平民的报复。在武器的使用上,尽管当时的科技发展已能研制出诸如开花弹,毒气弹,燃烧弹等这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出于科学家的良知,观念的限制以及军队的刻板导致并不重视,上述武器一直沉睡在发明家的抽屉里,未能运用到实战方面。
只是安德鲁,这个并不属于18世纪纪的东方人到来,使得欧洲战争的规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他那自相矛盾的战争理念中,充满了伪善,凶残,无耻与卑鄙,只要是安德鲁所能想到,并可实现的一切灾难性武器统统提及到实战之中。
安德鲁本人虽不是发明者,但可以利用自己掌握的丰富历史知识,凭借手中的军政权势,营救和网罗了大批落难的法国或其他国家科学家,把他们安置在军械所内。在一份长长的研制目录中,人力飞艇,燃烧弹与氯气弹的恐怖名称赫然其列。
自从1783年,昂纳内首次升起热气球后,为获得更大的上升动力,王家科学院的学者查理教授便在罗伯特兄弟的帮助下,设法生产廉价氢气,并成功进行气球试验;为想方设法推进和驾驶气球,1784,法国罗伯特兄弟制造了一艘人力飞艇,飞艇被制成鱼形,艇上装上了桨,可以持续航行7小时以上,飞行距离仅有数公里。原本这项伟大的发明可以继续延续,成为军事与民用领域的优良侦察。运输工具,然而热气球和人力飞艇却被法国贵族们当作寻求刺激的好玩意,甚至是他们之间的决斗战场;无能的法国王家军队也因为数次偶发事故之后,彻底放弃了飞艇在军事领域的强大用途。随着法国大革命开始,以及王家科学院地解散,罗伯特兄弟也失去生活来源,他们和家人流落到威尼斯共和国,过着清苦的日子,直到安德鲁命令桑德罗管家将他们俩兄弟“请回”法国,飞艇才得以重新焕发光彩。
燃烧弹早在曼雷萨镇的战役得到成功运用。
或许是太过浪费的缘故,只是为取得一座化为废墟的小城镇居然耗费了数十万金法郎。事后。高兴没几天的安德鲁看着自己日益增加的财政赤字,毅然下令给拉瓦席武器总监,要求军械所的工程师在汽油提炼方式未获得根本性改善之前,暂缓纯汽油弹的大量研制,而将重点转向利用廉价的升华硫磺,辅助其他助燃物质作为燃烧弹使用。另外,这类燃烧弹还必须兼有催泪弹的实际效果。
氯气弹的发明,则是安德鲁专门交由犹太人负责秘密研制,即便是拉瓦席总监也知晓不多。克斯曼是位生活在瑞典地犹太学者,早年作为学生,他跟随着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瑞典科学院院士舍勒做过些辅助性的工作。在舍勒的专属实验室内,克斯曼惊奇的发现利用软锰矿和盐酸作用得到大量氯气,然而这类带有强烈毒性的黄绿色气体太过危险,在舍勒要求下,该项实验被强行中止。舍勒去世后。克斯曼放弃了在瑞典王家科学院地优越生活,因为他接受了共济会长老,桑德罗的盛情邀请,决定来到犹太人的坚实盟友,安德鲁将军的军营效力。在一次偶然的交谈中。安德鲁了解到克斯曼拥有提炼纯氯气的方法后,随即命令在军械所内安排一间秘密实验室,并配属他相关的人员,物质与装备,指示克斯曼务必在短时间内研制出可用于实战领域的氯气弹。
1794年9月中上旬,由拉瓦席总监大人派出了5名工程师和20多名技工组成的特遣工兵营。以及大批秘密装备。由宪兵队护卫着南下,抵达达武司令官的直布罗陀军团驻地。刚一达到军营附近。负责特遣营保卫工作地300名宪兵队员便在驻地四周划出大片禁区,严禁任何无关人等进入禁区。即便是闻讯跑来看热闹的达武将军以及达可蒙将军,两位直布罗陀军团的正副司令官,同样被宪兵队长官,维斯少校拒之门外。直到三天以后,9月13日的下午,维斯少校亲自邀请两位军团司令官进入秘密营地,达武以及达可蒙才得以见识特遣工兵营的庐山真面目。
秘密营地处在一片戒备森严山坳里,一个个荷枪实弹地宪兵注视着四周。在远处的一些树林中,还隐约可见一些游动的哨卡,全神贯注地来回走动。即便是在宪兵队长官,维斯少校的亲自陪同下,他们还是接受了哨兵3次极为严格的检查,包括一切枪支,弹药以及点火工具在内物品都被暂时扣押。
10分钟后,在进入营地大约穿行了数百米抵达到山坡下,两位将军惊奇的发现,在山坳地半空中漂浮着20多个庞然大物,巨大地椭圆形白色气囊长约近60米,气囊的放气阀门下方有用十多根粗绳紧拖着一个长方形吊仓,似乎是防止漂浮物脱离控制,10多个巨大石块压在吊仓内外,在来自山谷外海风地吹拂下,白色漂浮物微微摇晃着。
“氢气飞艇?!”望着眼前的大怪物,达武首先发应过来。
事实上也并不奇怪,在1793年的3月,当时还任中校营长的达武曾参加过内尔温登之战,在那场战役中法军就使用到这类飞艇作为高空军事观察哨所。只是运用的结果并不成功,应该说是相当失败,因为观察员对风向判断出现严重误差,导致飞艇最后落到反法同盟军的防线内,飞艇上3名军官与士兵全都成为奥地利人的俘虏。为防止此类尴尬事件的再度发生,从那以后,法国北方前线的指挥官们纷纷下令停止飞艇在军事侦察中运用。
却让达武感到有些新奇的是,眼前的飞艇虽然在外观上与自己先前看到过的大致相同,但在细节上有了很多改造,首先白色的气囊与长方形吊仓的体形变得更大。再是飞艇一侧多配置了类似船桨的人力驱动器,还有这种飞艇的丝质胶囊里面有加上一个小气囊,小气囊上面有一个气体阀门……
相对与达武司令官广博的见识,达可蒙将军感觉自己有些孤陋寡闻,看着面前20多个奇形怪状的庞然大家伙,只听见达武将军所述的一个新名词。达可蒙很疑惑,将要寻求司令官的讲解,却发现后者正聚精会神的观察着飞艇内外部结构,于是,他唯有求助于自己身旁的年轻少校。
“是的。副司令官阁下,正如刚才司令官所说地。这就是氢气飞艇,属于罗伯特兄弟工程师研制的新一代飞艇。”维斯少校欣然地解释着。他信步走到一座飞艇下方,随手打开吊仓仓门,并邀请两位军团司令官一同进入吊仓内部,手指着继续解释道。
“此类飞艇与以往的飞艇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是它的体积更大。容量更多,飞行时间更长。整个飞艇的气囊长为586米,最大直径368米,充氢气后可产生至少6000多磅的强大升力动力,下方地吊仓也宽敞了很多,能容纳20名人员以及重量不等的装载物。只要一次性充满氢气,便可航行12小时以上,最大爬升高度为1500米;接着是飞艇独特的‘空气房’设计。在飞艇气囊内部藏有这个小气囊,上面有一个气体阀门。‘空气房’设计目的就是解决飞艇一升高就要通过阀门放气,以防止气囊膨胀爆裂。但气放掉之后,就再也无法升高的矛盾;再是这个脚踏式螺旋桨的装置。只需要4到6个人同时操作,新式飞艇即便是在无风状态下,同样可以进行较长时间的飞行,其速度可达每小时20千米左右。比起老式的7人划桨作动力飞艇又快了许多。……”
维斯少校显然对新式飞艇有着很深了解,他那极其详尽的解说倒为两位司令官获取了不少见识,同样也带来了将军们的疑惑。
“两位司令官阁下,你们有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