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从政- 第1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舅妈还在旁边说道:“时间来不及。味道不好的话没嫌弃,等你有空的时候提前打电话来,我们早一点准备,那味道就好多了。”

    郭亮说道:“这么多菜还说时间来不及?舅妈,如果下次再这样。我都不敢来了。”

    舅妈笑着说道:“你这孩子,嫌舅妈的菜不好吃就直说。现在小苑在南方,我们就你这孩子能看到,你不来,我们可难受了。前天你外公、你舅舅还在念叨你呢。对了,你妈妈对你说了没有?她下周星期三来我们家,到时候你也来吃饭。你那里什么东西也没有,在餐馆里吃又不方便。干脆你劝你妈就住我们家,你天天来这里吃饭就是。”

    郭亮的妈妈带着一群考古、历史学家在梅山镇的槐山寺挖掘古墓,揭开棺材之前大家都认定这个墓是明末起义军李自成手下大将李过的墓,大家都异常高兴,期待着历史界由此古墓发生一次令人惊喜的地震。可挖开之后发现里面空空如也,仅仅是一些腐烂的衣服和书籍,还有一把快锈完的钢刀。这让他们大失所望,都说还不如不开棺,至少还让人有点念想。

    棺外和寺内有很多实物可以证明这墓的主人是李过,可棺材本身却不能证明: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一直欣喜万分的母亲看到朽腐的棺材里竟然是这么一堆无法判断身份的垃圾,她一下心沉谷底。像这种逃亡的起义将领不可能带着名贵的东西入葬,又一口棺材盛尸体就不错了,也就无法从棺材里找出能证明其身份的东西。唯一能做的就是采取科学方法来判断里面那些腐烂的衣服、书籍是否属于明代,是否与当时普通的民众衣服有区别。

    现在母亲不再常驻槐山寺,大部分时间都呆在省文物研究所,和那些一样失望的专家们对着那些收集到的物品苦苦思索,很想从里面得到一些突破。她下周来这里,一是给槐山寺的考古做一个收尾,另一个原因则是来看看郭亮的房子。劝郭亮谈女朋友。对于郭亮突然被提升为副县长,她也惊喜,但惊对于喜。她觉得郭亮还是孩子,怎么可能领导一个县的工作?那可是几十万人不是一个班几十号人。她甚至担心是不是有人在捧杀他。

    做母亲的希望子女成才,但更希望子女稳定,希望他一步步安安稳稳地升而不是这么突然蹿升。她是老师,对学生毕业后的一些情况了解得比较多,像郭亮这种毕业不久就狂升的学生她从来没见过。就是比郭亮早几年毕业的学生,据她了解也最多是科级干部而已,哪有这么快就成了副处级干部的?

    所以她的心一直惴惴不安,但又不能跟别人说,免得别人说连自己的母亲都不相信儿子有能力当官。她只能跟自己的丈夫唠叨唠叨,可丈夫的心思全在学术上、在钱上。对郭亮的事乐见其成,还责备母亲瞎操心。

    郭亮笑着对舅妈说道:“好的,我会劝她住这里。其实不用我劝,她也会住这里,我那里啥也没有。上班之后她一个人只能坐在那里看电视,还不如和你说话呢。舅妈,小苑工作怎么样?”

    舅妈叹了一口气,说道:“还能怎么样?他男朋友刚找了一个工作,在车间里当技术员,现在还是实习。小苑在一个公司当什么文员,我也不知道文员是什么。她说就是送送文件什么的。”

    郭亮奇怪地问道:“他不是学工民建的吗?怎么到车间里去了?”

    舅妈马上说道:“就是啊,我和你舅舅都觉得奇怪。后来小苑说什么那个工厂是他的什么亲戚开的,准备将来重用他。再重用又能怎么样?专业又不对口。……,还不如到我们家来做事,将来我家的这个厂还不是他和小苑的?人家重用总不能把那个厂给他吧?”

    郭亮笑道:“舅妈,你这么早就准备把厂送给女婿了?”

    丁世军也开玩笑道:“那我们的厂就要重新进行登记。……。大婶,南方的机会大,也许他现在也只是找一个工作安下身,将来还有其他想法。”

    舅妈说道:“我就是怕他们年轻人想法多。小苑他们就应该和你郭亮一样,做什么事的都应该脚踏实地。做什么都做得最好,这样才能升官这样才能发财。东敲一下西捶一下,到头来一事无成。我又不稀罕他们发财,只要他对小苑好,他们俩口子感情好我就知足了。我们赚的还不够他们吃不够他们花?”

    说到这里,舅妈突然想起一件事,问道:“郭亮,你和龚建良很熟悉吧?”

    郭亮点了点头,说道:“熟悉。他在哪里?”

    舅妈还没有说,丁世军代替她说道:“龚总昨天打电话给你舅舅,说是想从我们砂石厂赊欠十万元的砂子卵石,还要请我们出运费派车送到我们双清县和安海县的交界处。他有点担心这个龚总什么时候能还给我们。”

    郭亮哦了一声,问丁世军道:“你父亲怎么回答龚建良的呢?”郭亮相信舅舅打电话给丁家肯定是通气商量。

    丁世军说道:“你舅舅是砂石厂的总经理,当然是他说了算。我父亲全力支持他。”实际上丁家确实不管砂石厂的事,一则砂石厂的利润相对丁家的房地产而已可以说很小,丁家完全可以不在乎。就算这个砂石厂被郭亮舅舅整得破产了也无所谓。二则也是看在郭亮的面子上,他们放手让郭亮的舅舅经营这个厂,只在砂石厂经济紧张或者销售不畅的时候一起帮帮忙。什么人员安排、财务管理,一概不插手。过年的时候分红,郭亮的舅舅说给他们多少就多少,最多是春节期间喝酒的时候向舅舅表示一下感谢。

    舅妈有点不放心地说道:“十万元的货加上运费,你舅舅担心长时间收不回。”

    郭亮问道:“他要这么多砂石做什么?”

    丁世军又说道:“他在安海县承包了一段公路,是利用原来的交通厅厅长孟冬浩的关系承包的,有近二百万的合同额。”

    舅妈在旁边不好意思地说道:“这些我不清楚,我只知道这个姓龚的想赊欠。”

    郭亮马上说道:“赊给他!他要多少就赊多少。如果他有办公司的想法,舅舅可以进出入股。以私人名义也行,用砂石厂的名义也行。”

    丁世军惊讶地问道:“你这么看重这个龚建良?听说前段时间他被杨向文炒了鱿鱼之后就到南方去转了一圈,结果没找到什么路子只好回来。那个孟厅长早已经撤职,人家给他的面子也只是敷衍他,过不了几年肯定都忘记他了。”

    (感谢kivia的月票,感谢各位的订阅)(未完待续,)

 第250章 (设下圈套)

    郭亮说道:“你不知道这个龚建良的本事,那个高岭集团几乎就是他打下的一半江山。很多市场都是他开拓的。他和杨向文关系弄僵是因为其他的事情,并不是他没有本事。这次承包公路的事我看未必是看在那个姓孟的面子上,很可能是龚建良自己放的烟幕弹,他不想和杨向文发生正面冲突而已。当然这个姓孟的也不是真的毫无用处,他的技术很牛,是我省建筑业方面的权威,人虽然迂腐点,但技术是顶呱呱的。如果他和龚建良联手,一个有技术一个有市场,那个什么高岭集团未必能竞争过他们。”

    丁世军眼睛一亮,说道:“你是不是说他们现在唯一欠缺的就是资金?如果我们把资金送过去,那这个公司就会风生水起?”

    郭亮说道:“这个可能肯定有,但我也不敢说死。你让你父亲跟他龚建良接触一下,看他龚建良能不能拉下脸来和原来的老板竞争,如果能,则一切好办。你们家的公司就从我们双清县走出绍城市到全省去。如果他龚建良还想现在这里畏畏缩缩,还顾忌以前的老东家,那就有点麻烦。市场如战场,当大家去竞争一个项目的时候你不敢全力施为,那失败的就是你。”

    丁世军笑道:“郭县长,我看你不要当什么县长了,干脆带我们做生意算了。我发现你有成为商业巨子的潜力,呵呵。”他接着说道,“这事好办。龚建良现在这种心态很正常,但当现实逼他必须振作的时候,他就不会再顾忌以前什么东家不东家了。你放心,我马上让我父亲和他联系。一定要把他拉到我们一起来。这样,我提一个建议行不行,初步定下我们四家做,那个孟厅长一份、龚建良一份,你舅舅一份。我们家一份,我们就把这个公司做大做强。呵呵,我可是强行要插进来,将来考虑股份的时候。我家可以放出一点。”

    郭亮道:“我只是提这个建议,切莫轻易放弃龚建良和孟冬浩他们二人,他们现在是潜力股,正是状态最低迷的时候,非常值得投资。你父亲是商场老手,知道的比我多得多,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舅妈有点不相信地看着郭亮,觉得她家跟一个什么厅长合作做生意实在有点不靠谱。不过,她现在是充分相信郭亮,郭亮就是要她把房子卖了做生意。她也不会犹豫什么,肯定会马上鼓动丈夫按郭亮的要求来做。她心里也活动开了:“如果这个事办成了,那我们不就成了一家大公司的老板?那小苑和她男朋友应该不会再嫌弃砂石厂小而不过来了吧?”

    想到女儿和毛脚女婿可能因此回到自己身边,舅妈的兴趣更大了。

    郭亮和丁世军都不知道舅妈想的这么远,什么事都替女儿考虑。他们兴奋地谈着一旦公司成立了将如何运作。在他们心里似乎这个公司成立是理所当然的事。

    保姆只是听着,没有说一句话,夹菜吃饭都小心翼翼的。

    不知不觉地吃完了饭,四个人连一半的菜都没吃完,好几个菜几乎没有动。估计接下来的几天舅妈和保姆二人餐餐都要吃剩菜了。

    回到办公室,郭亮决定对这个征地的事保持缄默,旁观上级领导的做法:既然搞不懂上级的意图。那就先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下午上班后不久,林业局副局长陆建元和茶叶厂的厂长雷国兵风风火火地赶到了郭亮的办公室。看了市里下发的那份征地文件,两人都没说什么。林业局副局长陆建元只表示了一下费用的到位问题。而雷国兵却是一副高兴的样子,说道:“太好,现在蓉洱茶越来越不值钱,砍掉不砍掉无所谓。如果征地能征几个钱就更好了。我手里现在压了不少职工的医药费没法报销呢。”

    最后他总算找出了一点“要求”,他说道:“郭县长,我在这里表态,征地的事我一万个赞同,坚决拥护。反正这个茶叶厂也搞不了多久了。土地早一天征收,职工早一天断了留下来的想法。只是我们茶厂希望你们领导能不能考虑我们茶叶厂的实际情况,让征地费和青苗补偿费早一点发下来,给我们多争取一点。”

    郭亮听了他的口气,心里有点郁闷:这个雷国兵咋这么希望这个茶厂垮掉呢?一个厂长自己手下的厂子都不在了,你还有什么地位?

    他忍不住问道:“雷厂长,上次调研的时候你不是还是在想办法拯救这个厂吗?你们还提意见要征收周围的荒地,现在却反过来希望自己成熟的茶地被征收。为什么?”

    雷国兵一阵尴尬,说道:“这是我们绍城市的重点工程项目,我是茶叶厂的领导,这点觉悟还是有的,下级服从上级,局部服从整体嘛。我们不能因为我们茶叶厂舍不得几块地就拖了全市工程的后腿,那我岂不成了全市人民的罪人?至于郭县长到我们茶叶厂调查的时候我提出那些要求和办法,那是我坐一天厂长位置就为茶叶厂考虑一天,我现在时时刻刻无不在思考让我们茶叶厂翻身呢,可是大环境是这样,我雷国兵也是没办法。能为市里的重点项目贡献一份力量,也算尽了我们茶厂的一点心意。”

    郭亮总觉得他的话有点言过其实,听起来总有点怪怪的味道。他问道:“上次说的那几条措施,你们改进了多少?做到了多少?”

    雷国兵有点慌乱地避开郭亮的目光,说道:“我们厂领导班子召开了多次会议,决心认真按照郭县长的指示要求做好我们茶叶厂的销售、技术改进、人力资源优化工作。为了落实郭县长在会议上提出的几条,我们厂领导班子还组织厂里的科研人员……”

    郭亮不耐烦地问道:“今天不是正式的汇报,你别说这些虚的了。你就说你在最简单的,你们在产品包装方面做了哪些改进吧。我估计采购什么新设备、增加新的技术流程什么的时间来不及,就不勉强你回答。”

    雷国兵擦了一下额头的汗,说道:“我们正在设计,正准备聘请艺术学院的人为我们设计包装。”

    郭亮反问道:“你的意思就是几个月过去了,你们的想法、你答应做的事还停留在脑海里?”

    雷国兵低下头,委屈地回答:“我们不是没钱吗?哪里能动手?”

    林业局副局长陆建元见雷国兵尴尬的样子。只好出言打圆场,说道:“郭县长,在这件事上茶叶厂的领导班子有责任,我们林业局也有一部分责任。林业局给茶叶厂和木材加工厂的要求就是尽量地稳定。不出事情。任何改革都要稳步推进,不能急于求成。可能是雷厂长他们把这个要求理解得很死,对产品包装的事情精益求精,导致几个月都没有完成郭县长交待的任务。在他们看来,现在茶叶厂所使用的包装用了几十年了,在顾客心中已经形成了固有的印象,如果突然改得面目全非,也许新的顾客没有吸引过来,老的顾客反而丢掉了。这在一些企业是有先例的。郭县长,我代表林业局、代表我们茶叶厂向你道歉。向你做检讨。”

    雷国兵大松了一口气,先朝这个替他解围的陆建元投出感激的一瞥,然后说道:“是啊,郭县长,我们也是为了稳打稳扎。所以没有急于推出新的包装。最主要的责任还是在我们茶叶厂领导班子的思想不开放,中央的文件没有理会深理会透。我在此向郭县长、向林业局的领导做检讨。我代表我们班子向两位领导保证,等征收工作结束之后,我们一定把主要工作放到改革上面来,不但改革产品包装,更要改进加工工艺流程,引进质优价低的加工设备。”

    看着两个人在自己面前打官腔。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郭亮心里冒出了怒火。他正要大声训斥,黄秘书却拿着开水瓶进来,说道:“各位领导请喝茶。”

    郭亮快到嗓子眼的话终于被堵住了,他在心里叹了一口气,知道如果就这种事跟他们生气。他们肯定不服。几十年形成的老习惯了,哪里能一下改变过来?真的较真,他们还会说你郭亮办事毛躁,急于求成。说你郭亮副县长的位置还没有坐稳就开始耍威风、瞎指挥。

    他不得不转换语气说道:“你们说的这些都是实际情况,我清楚也理解。改革必须稳步进行。我也赞同。但是,我对你们茶叶厂办事如此拖沓实在是有意见的。几个月过去了,你们到现在都没有拿出一个方案来,连一个是好是坏的说法都没有。我真怀疑你雷厂长工作时间在干什么?”说到后来,郭亮还是忍不住了,还是咄咄逼人地看着雷国兵。

    雷国兵有了林业局副局长的打圆场,又见郭亮明显是强忍下来才说出的这些话,知道自己这一关过去了,只要不再激出他的怒火就行。想到这里,雷国兵很谦卑地说道:“郭县长批评得对,我不该把主要工作放在安定职工的情绪,不应该固步自封不深刻领会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我一定改,一定改正。”“认罪”之后,他突然问道,“郭县长,我们茶叶厂有一个不成熟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