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大明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真是大明星- 第3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苏娜从后面上来了,偷偷竖个大拇指给张烨,“厉害,你这记忆力简直神了!”

    “嗨,一般一般。”张烨心里话讲,这哪儿是什么记忆力啊,是他第一时间从游戏戒指的商城里买下了一枚记忆搜索胶囊吃掉了,胶囊的作用时间是五分钟,但要注意,这个五分钟是最多搜索记忆的时间,因为是张烨自己意识在控制,所以他也可以随时解除胶囊的作用,不用已经搜索完了却还要非傻等着五分钟,这么一份早上的报纸的一个小小的版面,当然花不了太多时间了,搜索早上的记忆,也就几秒钟的事儿,对他来说自然是小菜一碟了。

    ……

    校园各处。

    张烨的传说四处流传。

    “真猛啊,张老师这记忆力真变…态!”

    “这是次要的,咱们心里都明白吧?张老师是护着咱们呢!”

    “明白,那学姐吐吐沫的时候我就在旁边呢,就是那学姐干的,还有之前那篮球脱手的大一新生,也是白老师指认的那个人,结果张老师都说不是他们,说真的啊,我第一次见到这种老师!”

    “是啊,听张烨老师说不是他们的时候,我鼻子都酸了,麻痹,张老师太你妈仗义了啊!”

    “这才是好老师!”

    “这次的事真窝火,就张烨真心向着咱们啊!”

    “老话说患难见真情,今天我算是明白了,谁真心对咱们好,谁虚情假意,一看就看出来了!”

    “嘘,以后聊这个话题的时候都小点声,张老师这么仗义,咱们也不能出卖他啊,都别说漏了,嘴巴严点!”

    “对对对,都转告一下,让大家一定保密!”

    “放心!”

    “这还用你说?”

    “那肯定的!刀架在我脖子上我也不说!”

    “以后我就认张烨老师!真够意思!”

 第558章 【改稿子?】

    中午。

    北大百年礼堂。

    “快开始了。”

    “大家走快点。”

    “代表团的人已经到了。”

    “别挤,都排好队。”

    门口有工作人员维持秩序。

    学生们排队从正门入场,老师和其他北大工作人员则从侧门进去。

    张烨跟着排队进了里面后,就跟曾教授苏娜等中文系的老师分开了,因为他要去前排坐,一来,一会儿有他的演讲,随时要上台的,不可能坐的太远,二来,那些世界各国来的数学家们,张烨也得多少陪一下,人家都是各个国家数学领域的精英,其中还有一两个世界级的数学家在,大老远为了自己破解的数学猜想而来,张烨没去帮忙验算本来就不太合适了,这见了面要是再不陪几下,那也实在不像话,不符合共和国的待客之道啊。

    中间,第一排。

    张烨看到有人叫他。

    辛雅招了下手,“这边。”

    “咱们坐第一排?”张烨问道。

    潘院长在旁边给张烨留着位子呢,道:“就坐这儿,都安排好了,日…本…代表团那波人是坐楼上。”

    张烨一哦,坐稳。

    旁边三个位置的韩何年道:“刚才外面出事了?怎么这么重要的日子,学生还把代表团的车给拦了?”

    张烨道:“小误会,没大事。”

    韩何年说道:“这要还不是大事,那就没大事了。”

    潘院长道:“应该都已经处理好了。”

    虽然他们一直在礼堂坐着陪那些各国数学家,但外面的事多少还是知道的,肯定有人已经告诉他们了。

    甚至,一个法国数学家都有所耳闻了,问张烨道:“听说张教授看过的东西,一个字都不会忘?”

    有个外国翻译用生硬的中文翻译了一下。

    张烨笑着摇手,“可没有,我可没那么大本事。”

    后面第四排,有个刚坐过来的美术系的女老师之前也跟他们一起在现场呢,闻声不禁好奇道:“张老师,那你怎么记住那报纸的?”

    张烨回头一看,跟那女老师道:“因为那篇新闻啊,数字比较多。”

    美术系女老师奇怪,“数字越多不是应该越难记吗?”

    辛雅替张烨说了,道:“呵呵,我们是搞数学工作的,对数字肯定要比对其他东西敏…感一些。”

    “原来是这样。”美术系的老师笑了,“还是你们搞数学的厉害。”

    一个北大数学系的青年老师笑道:“孔老师,我觉得跟搞不搞数学没关系,主要还是张烨老师厉害,那篇新闻我刚才也上网搜了一下,别说是就看一眼了,就是现在让我背那些数字,我也得背一两个小时,还不一定都说的对。”那边的事他们都知道了,刚才张烨没来的时候,他们还讨论过呢。

    他们好多老师聊起来。

    张烨也有一搭没一搭地插着话,不时还得说几句英文跟老外数学家沟通。

    礼堂的人越来越多,环境也嘈杂了许多,说话要是声音太小了,离得近的人都不一定能听清楚。

    这时,一个北大工作人员找了过来。

    “张老师。”

    “叫我?”

    “您来一下,有点事。”

    “哦。”

    张烨跟着那个小年轻走了,余光看到,右边区域前排的闫教授和另一个北大老师也被叫过去了,几个人走到后台一个安静的地方。闫教授虽然跟张烨都是中文系的老师,不过俩人仇怨已深,基本见了面也不会说话的那种。

    闫教授问道:“什么事?”

    那青年工作人员马上道:“校领导刚下了指示,一会儿您各位的演讲内容要适当加一些,主要强调一下中…日…友…谊,还有,刚才发生的拦车事件,影响也很不好,日…方代表团的几个领队和负责人都表示了强烈不满,上面的意思是,各位的讲话的时候适当可以批评一下今天学生们的这种愤青行为,以及类似影响和破坏两国关系的行为,但是不要提今天具体的事和细节。”

    闫教授和另一个老师都听懂了,日…首…相访华,正是在这种节骨眼上,他们中日大学交流合作当日却发生了这么不愉快的事,总是有点尴尬的,嗯,或者说得严重点,甚至可能是个比较危险的事件,太敏…感了,北大作为国内第一的学府,肯定是不想传达出类似的错误信号,所以要表达一下态度,对类似的“无理由反…日”行为坚决予以批判,要呼吁大家保持理性和客观,也是响应现如今“中…日友好”的大背景。至于不要提今天的拦车事件,也很好理解,在场记者那么多,这种事自然不能多说,不能宣扬,要用最平稳的方式处理好。

    那老师道:“现在改来得及吗?”

    工作人员说道:“不用大改,加几句提一下就可以,分寸什么的您自己把握,这方面我也不懂,我就是传达校领导的意思。”

    那老师嗯道:“我看看吧。”

    张烨却不太乐意了,加什么啊加,有病吧,“我的可改不了,我是学术类演讲,这些跟我没关系。”说完就要走。

    那工作人员呃道:“张老师,您最好加一点,就结尾的时候适当提一提也行,比如做完学术演讲后,对日…本数学界赞许几句,表示期待跟日…本各大学的长期合作之类的,这也行啊。”

    张烨说话一点也不拐弯道:“可我不期待啊。”

    期待跟他们合作?那日…本数学家刚才跟我一见面就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质疑我这个质疑我那个,就是不相信戴尔猜想能被共和国的人解开,就他们这个态度,让我跟他们合作?还期待?期待你妹!

    工作人员:“……”汗,您这也太直接了啊!

    闫教授瞥瞥他,回去改稿子了。

    那今天也有演讲任务的北大社会学的老师也被张烨的话逗乐了,“张老师,我先回去了啊,你就随便加一句吧,毕竟是政…治…任…务。”他倒是无所谓,上面布置什么,他就说什么呗。

    今天的中…日大学交流,可是历史少见的,也是近些年来的第一次两国最高学府的沟通合作,意义重大,稍微一个弄不好,那都是要担责任的。就这次交流活动,日…本国内估计也都十分关注,没看日…本记者都随队来了好多个么,这么重要的日子,这么重要的活动,演讲者的稿子肯定需要严谨和全面的,不能像开学典礼或毕业典礼那么随意,错了就错了?疏忽了就疏忽了?那可绝对不行!这种沾上政…治色彩的演讲,除了打磕巴允许,其他的是一点错都不能有的!否则一出问题就影响大了!

    所以校领导才会对演讲稿子要求这么严格,一些该有的信号必须明确要出现在稿子里!

    “张老师,拜托了啊。”工作人员重复道。

    张烨摇头,“再说吧,现在改也来不及了。”

    工作人员也有点不耐烦了,道:“你可是中文系的老师,随便加个句子,这对您还有什么难的?反正这是校领导的要求,我话给您带到了。”该说的都说了,他的任务也完成了,还有其他一堆事情等着呢,就去忙别的了。

    张烨扫他一眼,回了礼堂。

    做个学术演讲我都懒得说呢,还要求这个要求那个?滚蛋吧!

 第559章 【众怒!】

    大礼堂。

    回去座位,张烨就找到了坐在他旁边的北大数学科学院潘院长,把之前的演讲稿子还给他,“您再找人吧,这活儿我可来不了。”

    潘院长疑惑,“怎么了?”

    张烨道:“上面又要求加东西。”

    听了几句,潘院长才明白,“这时候换人也赶不上了啊,那可不行,必须得你上,小张老师,你可不能掉链子啊,这样,稿子的事你要是不想自己写,我给你找人,把校领导要求的东西加上,然后你照着念就行了。”潘杨本身也不太喜欢这一套,对他而言,学术就是学术,非要加上政…治…色…彩弄出一堆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东西,总是有点变味的,可身在教育圈,身为北大的一员,又不可能完全置身事外,所以在这个大染缸里,只能找一个相对的平衡。

    经过十分钟的劝说,张烨也不置可否,按说潘院长刚给他破格提拔的副教授,他应该给这个面子,可是本心来讲,张烨真对这帮日…本…人没有好印象,他不想做的事,别人很难逼他做。

    潘院长道:“就这么定了啊,别说了,马上开始了。”

    张烨无奈道:“潘院长。”

    潘院长指指那边的老外们,笑道:“各国的数学家们也都等着听你的报告和演讲呢,大家都很期待。”

    台上,主持人已经就绪了。礼堂也基本上坐满了百分之八十的人,该来的都来了,就差日…本代表团的人了。

    “人呢?”

    “怎么还不来?”

    “都中午了啊,这不是到时间了吗?”

    “那些代表团的车队,一个小时之前不就进学校了么,按说早来了啊,怎么现在还看不见人?都干什么去了?”

    “不知道啊。”

    “都饿了,赶紧开完会还等着吃饭呢。”

    “是啊,我都过来一个多小时了,早饭都没吃。”

    学生们都有点无精打采,没什么精神,见到主持人上场的时候会场还安静了半天,结果正主迟迟不来后,偌大的礼堂内也噪音成群,议论正不断响起,就算是北大的老师们也都有点坐不住了,频频回头望向楼上空空如也的代表团座位席,有人奇怪,有人蹙眉,不明白什么状况。

    十分钟……

    半小时……

    主持人可能接到了消息,拿着话筒对大家说道:“大家稍安勿躁,请安静一些,代表团马上就到了。”

    来现场早都架起摄像机镜头的媒体人员们已经有打哈欠的了。

    那一些国外的数学家都不太高兴。

    法国数学家低头看表。

    英国数学家微微轻摇头。

    那个日…本数学家则不在这里,估计是去跟代表团的人会和了。

    潘院长和数学系的一些老师赶紧跟外国数学家们赔礼道歉,让他们再稍等一下。对北大的学生老师们,他们可以不用说什么,因为这是他们北大自己的活动,但是这些国外数学家来说,这些人都是嘉宾,是客人,已经让嘉宾们等了两个小时了,这实在不太像话,肯定要陪个礼。

    那边的苏娜很烦,“这些日…本…人怎么这么不守时?不但让我们等,还让各个国家的数学家们等着?”

    另一个中文系年轻的老师道:“这么大架子啊!”

    常凯歌看看他们,“行了,都少说两句。”

    闫教授也皱眉道:“这么多媒体都在,小苏,小王,注意你们的态度,乱说什么,代表团那边肯定是在准备。”

    苏娜和好几个年轻教师却都不这么认为,准备?准备什么啊,从他们进入学校到现在,都已经两个多小时了,就算是睡个小觉再起来化妆再洗脸甚至洗个澡吹个头发,时间也绰绰有余啊,就让我们北大上千人跟这里傻坐着傻等着?连一句原因都没有?苏娜他们认为,这帮日…本代表团的人,很可能是因为之前被北大学生们拦了车,所以这是在故意把他们晾在一边,是成心看不起他们!

    忽然,一个德国数学家很不愉快地说了句谁也听不懂的德语,而后站了起来,自行离场了。

    翻译忙道:“沃纳教授说他下午还有急事,要先走了。”

    辛雅也是面上无光,她虽然不是北大的人,却是共和国数学界的一员啊,作为东道主却让贵宾等了这么久,她面子上也不好看,顿时和潘院长一起起身送着那德国数学家出了礼堂,很抱歉。

    德国人走后。

    辛雅抱怨道:“潘院长,怎么回事?北大说要召开这次交流会,需要些重量级的嘉宾,我这才牵线搭桥联系来的人,陈教授他们也在里面说了话,可现在等了这么久还不开始,我怎么和这些外国数学家解释?”

    潘院长立即道:“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问问。”他压着火打了一个电话,“喂,人现在在哪儿……你说谁啊,代表团的人……什么叫不知道,你们不是负责接待的么……你马上给我问清楚!”

    挂了电话。

    约莫几分钟,那边回了线。

    等来的答复还是那句话,代表团的人快进场了,刚刚好像一直在接受一个封闭采访,而且期间,代表团的一些人提出肚子饿了,刚下飞机什么也没吃,于是居然还集体吃了一顿饭,是北大第一食堂做的,五六十个人的菜,直接送到了给代表团单独预留的休息厅,末了还有咖啡水果。

    可是当辛雅和潘院长回去以后,还是没有见到任何一个日…本代表团的人,连陪同他们的北大校领导和白毅等人也迟迟不来!

    礼堂越来越噪杂。

    各种消息漫天飞舞。

    “到底来不来了啊?”

    “我刚听说的,他们接受采访呢。”

    “什么?这个时候接受采访?我们这么多学生老师都在等着他们,他们会后再录采访不行吗?为什么偏偏要敢在这个节骨眼上?”

    “何止采访啊,他们还吃饭呢。”

    “不会吧?”

    “怎么不会啊,我刚听食堂的人说的。”

    “我也听说了,第一食堂刚才本来开门了,不过临时接到代表团要用餐的消息,立即不对外开放了,把门关上,好几个北大老师想进去吃个饭,都没吃上,听说是专门给代表团做饭呢,还给专门送了过去,这个待遇连校领导都没有啊,谱儿太大了,这简直是目中无人了!”

    “我们饿着,他们吃着?”

    “草,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