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自然!”董云很是硬气的点点头,“这还只是初级阶段,以后我还会做出来更多更好的东西,来让姨娘看起来更加的年轻漂亮!”
薛宁儿只当董云是在说好听的话哄自己开心,擦过香膏的手放在鼻下闻了闻,香味更淡,不过抹完之后却不见颗粒的感觉,倒也不错。
“行了,夸你一句你还真当真了。说吧,这次找姨娘来,肯定不只是为了送我一盒石榴味儿的香膏吧!”
“嘿嘿,被姨娘发现了。”董云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其实这次来找姨娘,主要是想让姨娘帮忙推销些香膏出去。”
“推销香膏?”薛宁儿愣了愣,颇为无奈的笑道:“你这丫头莫不是记错了吧!姨娘卖的可是布料衣衫,再多就是被褥之类的,怎么能推销香膏?”
董云附和的点点头,又摇摇头,“姨娘,可没人规定布店不能卖香膏啊!再说了,也不是说让你带着卖,而是想把香膏放在您这里,然后借着您卖货的同时,把我的香膏送出去。”
“你的意思是……免费送香膏?”薛宁儿不确定的看着董云,很不确定自己的推测。
“对,就是免费送!”董云很肯定的说道:“凡是来买布料或者衣服的,只要花销超过两百文,就送一盒香膏。如果没到两百文的,就让她再买一些,毕竟,这香膏就算是在路边的小摊贩那里买,一盒怎么也要十文八文的呢!再说了,那十文八文的,份量少不说,磨得还不一定有我这个精细。”
这个,薛宁儿倒是赞同,只是,送东西也是有成本在的,这不是在让自己买这丫头做的香膏吗?
董云猜到了对方的顾忌,便又说道:“姨娘,这些不过都是我练手做出来的,若是卖,肯定卖不了多少银钱。但是又都是好东西做的,扔掉又可惜,所以我想着放姨娘这里送出去。要是真能有喜欢的回头客,那自然最好。若是没有,也就当是给姨娘惠及客人的法子了。”
正文 第64章 怎么装进去的
“你这丫头,说得倒是容易。”薛宁儿白了一眼董云,“你这手是越练越熟练了,早晚有一天做出来的东西是要拿出去卖银钱的。到时候你姨娘我这里怎么办?花钱买你的东西,然后再免费送出去?”
“呃,这个……”董云有些无语,这一点,她还真没考虑到。
不过,这个倒也不是什么问题,只是稍微一想,董云便有了应对的计策。
“姨娘,其实这也算什么问题。只要对外说这是建店多少年的福利,只送这一个月就可以了啊!如果说我的香膏还有不少,那咱们就先攒它两个月,等赶上过什么节日了,再送一次不就可以了?”
“这个……”薛宁儿有些不知怎么应答,不过脑子里却在反复琢磨董云提的这个提议。
看到薛宁儿不开口,董云知她还有顾虑,便又说道:“再说了,即便是以后真有一天,我做出来的香膏真能拿出去卖高价了,这也无妨啊!姨娘要是再想有这样的活动,大可以只给我个材料的价钱。或者说是送些别的什么小玩意儿也不是不可以。这不过是个营销策略,为了给那些老客人一些小小的甜头,同时也是对新客人的一种拉拢。”
到底是做生意的人,话都说到了这个份儿上,如果薛宁儿再不明白,那可真就是白开了这么多年的铺子了。
“你这丫头脑子反应得倒是快。”薛宁儿笑着点了一下董云的额头,问道:“好了,把你准备好的香膏都拿出来吧!先给姨娘我过过眼,要是都能达到送我的那盒的样子,姨娘这布店就送你这香膏。”
董云一见事成了,心里终于松了口气,赶忙从自己的小背篓里翻香膏出来。
装香膏的玉石盒子,董云本来以为是买来的,可这阵子才知道原来这些盒子都是董元哲做出来的。
所用的玉石也不是真的玉石,不过是山上采出来的一种玉石质地的石头。
质地并不怎么硬,所以即便是董元哲这样半路出家,只会做简单盒子的人,也能掌控得了。
因为这种玉石在这一地区都很普遍,所以也不值什么银钱,有些稍稍富裕些的人家,甚至会用这样的玉石做盛东西的器皿。
要不然董云也不会真的如此大方的又送香膏又送盒子,而冯氏和董元哲自然也不会这么放纵董云做这些。
一个个鸡蛋大小的盒子摆在桌子上,就这么从背篓里拿出来,加在一起,竟然有二十余盒。
薛宁儿看了看桌子上的玉石盒子,又看了看董云抱着的小背篓,实在很难想象这么多的东西是怎么堆放在这么小的背篓里的。
“丫头,这么多的盒子,你是怎么放进背篓里的?”薛宁儿到底没忍住问出了口。
董云的动作一顿,忙将已经从空间里拿在手里,却隐在背篓里的玉石盒子又重新收进了空间里,同时换了个果子拿出来。
“还不是往里硬塞的。边边角角的放不了,我就用这果子顶着,要不这小背篓早就挤变形了。”董云将果子塞到董云手里,又从背篓里拿出来三个,放在了桌子上,这才说道:“好了,没有了,就这些了。”
正文 第65章 亲兄弟还明算帐呢
空间里本来还放了十来盒香膏,可董云却万万不敢再拿出来,这要是引起了什么不必要的麻烦,可就得不偿失咯!
虽说薛宁儿还是有些难以置信,不过看着董云这次是真的再拿不出东西了,也就把这点难以置信抛在了脑后,反倒是把香膏一个一个打开的检查了一边,这才说道:“行,这些香膏就放我这儿吧!虽说我也想不明白你这丫头是怎么想到用这样的法子推销香膏的,可作为你的姨娘,我总要支持一下才对。”
董云笑着点点头,很是开心,就像是得了鱼吃的小猫儿。
“你在这儿等会儿,我回房间一趟。”薛宁儿将手里的香膏放下,又将自己之前用了一些的香膏拿在手里,起身走出了这屋。
董云不知薛宁儿要干什么,只以为她是去宋香膏了,也没多想,将桌子上的香膏一一摆好后,就坐在凳子上等着薛宁儿回来。
不多时薛宁儿回来了,手里的香膏不见踪影,应该是放在了房间里。
不过取而代之的却是一个粉色的荷包。
荷包不大,也就只有鸡蛋大小,倒是上面绣着什么图案,远远的看着就觉得很不错。
“这个,丫头你收着。”薛宁儿将荷包塞进董云的手里,笑着说道:“这东西就算是再不值钱,那也是有成本来的。折腾了这么一大趟,怎么也不能让你空着手回去不是。”
荷包一入手,金属特有的手感当即让董云明白了这里面放的是什么。
虽说这是薛宁儿主动给自己的银子吧,可董云却怎么都不肯收。
“姨娘,你这是干啥,咱们刚刚不都说好了吗?这些香膏都是免费放在你这里的,就算你不想送客人,那就直接扔了也是可以的啊!这银子我可不要!”
“你这孩子,你不要,那是你和我的情分,可说到底我不是你的亲姨娘,若是总是收的你的礼物,却跟个铁公鸡似的,你奶奶那面万一多想,那就不好了。”薛宁儿一用力,再次将荷包推回董云的手里,“再说了,姨娘这也是把账目算明白了。人家都说,亲兄弟还明算帐呢,姨娘可不想占你这便宜。就依着你这小丫头的性子,若是这次姨娘真的不给钱就收了东西,日后你还指不定要怎么从我这里剜肉呢!”
“我,我哪能剜肉来?”董云讪讪的应了一句,倒是被薛宁儿说得动了心。
薛宁儿哈哈一笑,又道:“好了,你也别和姨娘客气了。左右也没多少银子,姨娘多了你这么个惦记姨娘我的外甥女,心情好得很,也该送你些见面礼。不过姨娘也不知道你喜欢什么,就给你些银子,你去挑着自己喜欢的东西去买好了。”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若是自己再不收,那可就是不知好歹,董云索性大方的将荷包收下,笑着说道:“姨娘说得对,亲兄弟还明算帐呢,咱们娘俩把账目算得清楚些,也不是坏事。那成,这些银子就当是姨娘付的这次香膏的银钱和以后香膏的预付款,若是这些银子不够了,我就和姨娘说。”
正文 第66章 一两银子
“嗯,就该这样。”薛宁儿一点都不生气免费变成收费的事,看起来更像是松了口气似的。
董云自然不好当面打开荷包看里面有多少银钱,不过那么硬硬的一块,怕是有一两银子。
两个人又闲聊了一会儿,就听于妈在前面招呼薛宁儿,薛宁儿和董云都到了前厅,这才看到原来是董元哲过来了。
“爷爷,这就是我姨娘。姨娘,这是我爷爷。”董云很是乖巧的做了介绍,双方也都见了礼。
“真是麻烦您了,我这是来接丫头回去的。”
听到董元哲这么说,董云一愣,问道:“爷,东西都买好了?”
“嗯,差不多了。”董元哲点点头,“都是在这附近买的,倒是方便。”
看着董元哲手里拎着个黑坛子,背上背着背篓,董云也就信了,转头和薛宁儿说了两句,就跟着董元哲离开了薛宁儿的布店。
走在街道上,董云问了董元哲都买了什么,董元哲也没瞒着,说手里的坛子里放着的是酒,而背篓里放着的猪肉。
还真是就买了这两样,董云忍不住挑挑眉,回头的功夫,看到了前面不远处有个面摊。
再看董元哲那一头的汗,董云有些心疼,便说道:“爷爷,我有点饿了,咱们去吃碗面吧!”
董元哲顺着董云手指的方向看去,也看到了面摊。
因为过了吃午饭的时辰,吃面的人只有一个。
想了想,董元哲这才点头嗯了一声,带着董云朝着面摊走去。
面摊外面摆着四张小桌,唯一一个吃面的客人坐在了最边儿上的位置,而董云想借机看看荷包里到底有多少银钱,所以就选择了和对方最远的桌子坐下。
“两碗清汤面。”董元哲招呼了一声,煮面的师傅应了一声,就开始忙活起来。
桌子矮,坐在一旁的小板凳上,就有点像是蹲着的感觉,董云将藏在怀里的小荷包放在腿上,打开后将里面的钱倒在腿上,一时间不由得愣住了。
居然真的是一两银子!
看着指甲盖大小的银块,董云激动得恨不得直接蹦起来。
董元哲正仰头喝茶,放下茶碗后,看到董云没喝,这才问道:“丫头,你不渴啊?”
因为是坐在了对面的位置,加上仰头喝茶的举动,所以董元哲并没有看到董云腿上银子。
被董元哲这么一招呼,董云心里咯噔一下,忙应道:“我,我不渴,爷,你喝吧!”
说着,董云忙将荷包收进怀里,至于那一两银子,则是被她收进了空间。
荷包丢了还可以再配备,可要是银子丢了,那可就哭都找不着调了。
即便是原主,也来过镇上几次,所以对于银子和铜钱的概念倒是也了解几分。
这一两银子放在这样的城镇里,还真是能干不少事。
从继承到的记忆里,董云知道一两银子可以换成十吊铜钱,一吊为一百枚铜钱,而一个鸡蛋,大概可以卖到四五文铜钱。
也就是说,现在自己手里的银子,如果是买鸡蛋的话,可以至少买两百个鸡蛋。
这么简单的数学题,董云淡定表示自己还是可以算清楚的。
正文 第67章 花钱花钱
董云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这才对董元哲说道:“爷爷,你在这儿等我会儿啊!我去买点东西!”
“你要买啥啊?”董元哲一头雾水,“你身上就那几分钱,够买啥的?”
“嘿嘿,我去卖香膏,卖了香膏就有钱了。”说着,董云站起身,对着那面摊的师傅说道:“劳烦清汤面换成肉丝面,每碗都多加一份肉丝。不用我爷爷付钱,等会儿我回来付!”
招呼完,董云就朝着街对面的一家杂货铺跑去,完全没理会董元哲的惊呼声。
冯氏说过,香膏里如果放上一些芝麻油,味道会更好,不过芝麻油太贵,所以平日里根本不会放。
现在有银子了,董云自然不会错过,所以她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去买芝麻油。
一问价钱,董云的心就忍不住疼了起来。
难怪冯氏不放芝麻油,那玩意儿一斤就要五百两,简直就是抢钱一样。
不过狠狠心,董云还是买了半斤,又买了五斤细面,一共花了四百文,这才从杂货铺里出来。
一见董云拎着东西出来,董元哲赶忙迎上去,见识细面,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你这丫头,哪里来的银钱?咋还买这么金贵的细面了?”
所谓的细面,和董云印象中的白面还不太一样。
具体的说,就是没有达到白面那么白,那么细,但是又比其他平日里吃的面要精细,要白那么一点的面。
三十文一斤的价钱,可不便宜,所以董元哲家根本不会买这样的吃食。
董云却是嘿嘿一笑,说道:“爷爷,你先别生气,等咱们回家了,我再和你还有奶奶细说。”
说话的功夫,祖孙俩已经回到了桌子旁边。
将面和其他东西放在一起,董云这才走到面摊前面,问了面价,直接交了钱。
“你这丫头,你,你到底哪里得来的银钱?”董元哲看着董云付了三十文钱,不由得再次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董云耸耸肩,很是无奈的说道:“爷,你就别说我了。这些钱都是卖香膏得的,不过,你看,我买了这么多东西,这次是真没有了。”
还剩下五百七十文铜钱,董云不打算让董元哲知道,倒不是藏了别的心眼,只是担心董元哲不让自己再花,万一控制起来了,自己想再添置什么东西可就困难了。
“哎呦,你这丫头,当真是个大手大脚的。那银钱赚来得不容易,哪能像你这么花啊?你要是真想吃细面了,咱们少买些就是了,退回去些吧!省下来的银钱,爷爷给你买别的吃的,好不?”
董元哲只以为是董云嘴馋了,董云忙摇头拒绝,“爷,都买回来的东西了,哪能再退回去?再说了,这些细面可不只是吃这么简单,等晚上回家了,你就都明白了。”
说话的功夫,两碗热腾腾的多加一份肉丝的肉丝面端了上来。
董云还真是有些饿了,这会儿被面一刺激,只觉得更饿,拿起筷子来说道:“爷,快趁热吃吧!要不然凉了就不好吃了。”
“你这丫头,唉……”董元哲长叹一口气,很是心疼这一碗肉丝面。
正文 第68章 撒丫子跑
其实他很想说,只要一碗肉丝面,自己还是吃清汤的,可看着董云吃得高兴,他最终还是忍住了这话。
将自己碗里的肉丝往董云的碗里夹了过去,这才准备吃面。
“爷,这么多肉丝,我可吃不了,万一剩下就浪费了。所以爷啊,你也吃。”董云又把肉丝夹了回去,甚至是把自己那一份的肉丝都夹过去大半,这才一把抱住自己的面碗,唏哩呼噜的吃了起来,那副护食的模样,摆明了是不想再让董元哲夹肉丝过来。
董元哲哪能不知道这是董云懂事孝顺,一时间心情颇为感动,看着碗里的肉丝,对于董云乱花钱的事,倒是没那么气愤了。
既然是这孩子自己赚来的银钱,那么想买什么就买点什么吧!
吃了面,祖孙俩心满意足的背着东西准备出城门,只是在路过卖点心的铺子时,董云挑了几样易消化的点心给冯氏带了回去。
本来是想把东西存在空间里,这样赶路也轻巧些,可又怕吓着董元哲,没办法,董云只好和董元哲一样,手里拎着,背上背着,大包小包的走在回家的路上。
走了没多会儿,董云就觉得累得厉害,加上天气又热,就招呼董元哲停下来休息休息。
“丫头,是东西太沉了吧!来,把你背篓里的东西都放在爷爷的筐里吧!”董元哲并没有应休息的话,反倒提出来帮董云一起拿东西。
说起来董云的背篓里只有点心和芝麻油,至于细面,早就已经交给了董元哲拿着。
不过是中午吃得多了些,所以这会儿走起路来会有些吃力。
董云一看,哪里还敢再提休息的话,拒绝了董元哲的提议,硬着头皮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