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敏笑着道:“你妹妹想着你,我就带着她和宝玉过来了,白天过来总是不在,想必也是忙,就晚上来了。”
林星河笑着了起来,上前搂住黛玉在贾敏对面的塌上坐了下来,仔细看看黛玉气色,道:“妹妹这气色倒是好多了,这才好,快要入冬了,更要小心保养才好。”又细问黛玉三餐情况,黛玉也都一一笑着回答。
林星河又想了自己早就想给黛玉送的东西,当即吩咐朝云:“把里间屋里上两个盒子拿来。”
朝云转身进去,拿了一大一小两个盒子,林星河先打开小的,里面都是扇子,香珠之类的东西,林星河笑着道:“我这是我这几日到众亲朋府上,众位长辈女眷送我的,我实在用不着,留给妹妹玩吧。”
林星河对这些东西感觉无所谓,只是想到黛玉,也就一并收了全拿给黛玉。黛玉收兄长的东西己经收的极习惯,只是看了看就笑着让紫鹃收了。
林星河随即打开第二个稍大和箱子,里头却是京中流行的各色玩器,这是林星河这些天上街看到时买的。虽然说他们兄妹都在京城,但女儿家比不得男人,是不能出门的,就是有什么好玩的,黛玉也不可能看到,所以林星河自己买了来送给黛玉。黛玉一看果然就很喜欢,看了好一会才关起来,让紫鹃收着。
贾敏看到他们兄妹亲近,心里自然也高兴,林星河是真心待黛玉,有个腰杆子硬的娘家哥哥,对女儿家来说很重要。
黛玉又问:“哥哥这些日子忙碌什么,昨天我就来了,结果哥哥不在。”
“我听姨娘说了,这些日子我是比较忙,妹妹要来就晚上的时候来吧。”林星河说着,其实就是晚上他也不一定会在,只是比白天的机率高些。
“嗯。”黛玉应着。
贾敏听到这里,不由的笑着道:“你们兄妹谈话,倒是把你表弟扔边上了。”
宝玉连忙接话道:“林妹妹想见哥哥,我陪妹妹来理所当然,下午的时候我才在大哥哥那里见过林哥哥。”
林星河笑看向宝玉,道:“倒是我疏乎,怠慢了。”
黛玉却是笑着,有几分玩笑的道:“不用理会他,我们说我们的。”
宝玉听到这话一点也不生气,只是笑笑。林星河也是一笑,他向来是娇养黛玉,不舍得重话。贾敏也知道黛玉和宝玉这些天相处很好,也不理会这话,倒是把贾母找出来的那个牙雕鱼乐图笔筒让丫环拿给林星河。
林星河接过来,打开一看不由的一怔,林家前几代为侯,到林如海是探花及地,又是盐政,林星河可是见过不少好东西了,所以搭眼一看就知道,这不是一般的俗物。只听贾敏笑着又道:“你这是外祖父生前喜好之物,你外祖母特意找出来,让我拿给你。”
“实在太贵重了。”林星河忍不住说着,不但是东西贵重,还是“外祖父喜好之物”,一般来说这种东西送给亲外孙还行,送给他多少有点贵重了。
宝玉也凑过来看看,笑着道:“这个笔筒我见过,也曾向老太太讨过,老太太嫌我书念的不好,就没给我,现在给了林哥哥,再合适不了。”
贾敏也笑着道:“老太太特意找出来给你的,你别辜负了她老人家的心,更要好好念书才是。”
“是。”林星河应着,看的出来贾母确实没小看他,这么一个笔筒不值什么,给他保那样的媒确实是另眼相看。不过这么一个小笔筒也看的出来,贾母的手腕比贾敏可是高超多了。
几个人又说了一会,天色实在不早,贾敏带着黛玉,宝玉回去,林星河送贾敏到院门口,直到一行人走远,他才转身回去。不由的去想刚才见到的宝玉,下午的时候,宝玉跟湘云一起去找贾珠,结果晚上宝玉又跟黛玉一起来他这里。
都还是八、九的孩子,宝玉才十岁,林星河倒不是会怀疑他们之间有什么,只是觉得他这位没什么上进心的表弟,倒是挺会在女孩身上上心的。
10
10、怒斥 。。。
林星河转身回到屋里,只见秋姨娘正拿着贾敏刚才送的牙雕鱼乐图笔筒看。虽然林家有钱,林星河见过不少珍贵古董,秋姨娘并没有见过多少,那些东西都是林如海的珍藏,再或者摆在林如海和贾敏房里的。就是林星河房间也有摆设,但肯定不是堆满屋那种,她见过的东西也就非常有限。
“这是什么料子做的,怎么能雕的如此好看的。”秋姨娘正拿着细细看着。
林星河也不理论,自己房里的东西,自己生母别说看就是拿走也没什么了不起的。秋姨娘仔细看好了,又叫添香好收拾起来,就是她不识货也知道这东西肯定很贵重。林星河又转身进了里屋,刚才并没有收拾好,他得把明天要用的东西打点好了,这才能睡觉。
秋姨娘也跟着林星河进来,林星河话并不多,但秋姨娘是个喜欢说话的,想到刚才宝玉,便笑着道:“刚才来的那位小爷,就是府里传的衔玉而生的二爷吧,果然生的如宝似玉,那样貌真是好看。”
林星河点点头,宝玉确实长的好,这是事实,大家都看到了。
秋姨娘不由的又想到了黛玉,想到两人一起走的时候,不由的小声跟林星河笑着道:“我刚才看到那位小爷跟我们家姑娘一起走,真可谓是金童玉女了,想想又是亲上作亲……”
“姨娘胡说什么……”林星河低声怒斥打断了秋姨娘的话。
秋姨娘被吼的一怔,虽然有时候林星河也会板起脸来说她两句,但那是也因为她做了不合身份的事情,但也只是说两句就算了。大部分时候林星河对她是很好,林星河的小厮和屋里的丫环,对她那个态度不比对贾敏差多少。
所以突然间儿子对她发那么大的脾气,秋姨娘真的有点被吓住了,她好像也没说什么话,怎么就发这么大脾气。
林星河看看秋姨娘的脸色也意识到自己的话说重了,但秋姨娘这话也实在错的离谱,便道:“妹妹的婚事自有老爷太太做主,再者,凭妹妹的条件,宫里娘娘都做得,怎么可能会许给贾家一个不能袭爵的幼子。这种话只此一回,绝对没有下次。”
姑娘家不比儿子,姑娘家得要名声的。这话秋姨娘要是说出去了,所谓无风不起浪,自己的亲娘说这种话,别人只会说,林家想把女儿嫁过来,黛玉的名声还要不要。
更重要的是,林家任何人都没有这个想法,就连贾家人也没有。最初过来的时候,贾敏也只是跟林如海商量让他娶贾家小姐。这个当然没啥问题,林如海自己娶的都是贾家小姐。林,贾两家称的上是门当户对,一个显贵,一个清贵。
但是嫁跟娶并不是一回事,都讲门当户对,但有一句话俗话,女儿当往高处嫁,媳妇当在低处寻。意就是说,女儿嫁人的时候,夫家的门庭要娘家高一点,娶儿媳妇则是要找比自己家门庭低一点的,当然这个所谓的高低还是在这个贵族圈子里头。官家少爷突然间娶平民丫头,那就是纯戏文了。
就是贾敏那样一个对外事一概不知道的妇人,也没有想过让黛玉嫁给宝玉,她自己嫁的林如海,算是高嫁,她怎么可能让自己女儿低嫁。只说让林星河娶贾家小姐,再次联姻也是再娶一个媳妇进门,而不是把姑娘嫁出去。
在家里的时候,林如海跟林星河说过此事,贾敏可能对于贾府小姐情况不太了解。但林如海很清楚,给儿子找媳妇不是小事。林如海当时也说过,条件也合适,只有一条是庶出。林星河稍稍犹豫一下,但看看贾敏,以后娶这样一个性情的妻子,林星河也觉得很不错。
而且在娶亲上,林星河的想法是不能娶高了,君不见历朝驸马都是悲催的存在。他情愿低娶,也不愿意去侍侯媳妇。
现在人在贾府住着,是没人说议亲的事情,但看贾母的意思就再明显不了。贾母给林星河这个林家庶出儿子保媒,保的是自己娘家,一门双侯爵出身的嫡长女。林星河心里非常明白,贾家老太太很看的起他。
贾母如此明白的一个人,怎么可能会想着让自己虽然是嫡出,但不能袭爵的孙子娶林家嫡出小姐,实在差太多了。
宝玉要是嫡长子能袭爵位,或者他金榜题名中了状元,注意是状元,一般中举都不行。然后朝廷上混的好,这时候贾家说让宝玉娶黛玉,这还是可以坐下来商量商量的。现在十岁的小孩子,前程之类的都看不出来,贾家就是猪油蒙了心也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说到黛玉的亲事,黛玉九岁,虚岁十岁了,像议亲之类的事情其实也该想想了,只是林家上下都不提,就连贾敏都是想都没想过。为啥不提,因为林星河的前程还没出来,这个时代的女人未出嫁前靠的是父兄。
女人怎么样算是过的好,首先第一条是要嫁的好,女子凭什么嫁的好,凭门庭家世,更重要的是父兄混的好不好。
林星河说秋姨娘那句,到宫里当娘娘都使得,这是一句有点夸张的话,不管是林如海还是林星河都没把打算把黛玉送到皇宫那不得见人的地方去,太苦了。但林星河对于自己唯一妹妹的将来他是有打算的,或者说他对自己的将来打算的很清楚。
黛玉现在年龄还小,婚事可以再拖几年,以林星河的想法,到黛玉十五岁的时候再议亲。十五岁也不算很大,但六年的时光,林星河不敢肯定说自己一定能混出来,但至少在京城他肯定不是无名小卒了。
怎么样才是疼妹妹,让妹妹嫁的好才算是真疼她,皇宫太苦不让黛玉去。但可以嫁到王府里当王妃,关于这一点,林星河还是比较有自信的,他能做到。
上京之前林星河心里都有这样的想法了,虽然没跟林如海说过,但估摸着林如海也是这个意思,在黛玉的夫婿备选名单中,不能袭爵的嫡出公子,肯定不在考虑之列。
也就因为有了这样的打算,所以林星河才这么怒斥了自己的亲娘,实在太不靠谱。也就秋姨娘这样的身份能说出这样的话来,换个稍微有点见识的,连想都不会这样想。
秋姨娘被儿子一声怒斥说的低下头来,一声不再言语。林星河也不由的叹口气,自觉得自己话说重了。其实秋姨娘是有点嘴碎,但她一般嘴碎也就是在自己面前说说,人前的时候她自知自己见识不行,极少插话。不由的把声音放软了,道:“以后姨娘切不可再说这样的话,伤了妹妹的名声。”
“我知道了。”秋姨娘诺诺应了声。
林星河又道:“天不早了,姨娘也早点回去休息吧。”
“嗯。”秋姨娘应了一声,慢慢转身退出去。
林星河想到外面天黑,连忙又叫丫头提上灯笼小心跟好。自己把接下来的一些打点好,又看了一会书,这才睡下。
11
11、听说 。。。
湘云在贾家住了好些天,不等孙夫人来接,贾母主动送湘云回去了。老是让史家人来接也不是个事,湘云心里很舍不得,谁也不愿回去被虐待当苦力,但也知道没办法。打起来精神,一脸笑的辞了贾母,贾敏,又去辞刑、王二位夫人,临走之即又抓住宝玉,小声跟他道:“就是老太太想不起来,你记得想着我。”
宝玉点点头,其实几些天听丫头们里传的,湘云在家里的处境确实非常不好。
孙夫人见她回来请安也没说她什么,只是让她回屋继续做针线。湘云往自己屋走的时候不由的垂头丧气,其实她还是喜欢在贾家生活啊,要贾家好歹她是个小姐,到史家马上就变成苦力了。
连续在家里做了几天针线,饶是史湘云这么会偷懒的也不由的觉得脖子酸。一天24小时,除了吃饭,睡觉,然后就是做活计,就是能偷懒到花园子里走走,生活没啥乐趣啊。每个人对你都冷冰冰的,有时候看到还刻薄两句,然后唯一的事情就是做针线,这样的生活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心里呐喊着,湘云不由的开始细想,红楼原文里头,湘云的结局。湘云在书里头订亲很早,估计也就是十一、二岁的就订亲了,然后订的按照脂砚斋批语,应该是卫若兰,然后还说卫若兰是才貌仙朗,成亲之后史湘云一度过的很幸福。
记得史湘云十二支红楼曲中还有一句,大概意思就是说,得了这么一个好夫婿也就是把父母双亡小时候所受的苦都折掉了。按这个说法,这个卫若兰是真的很不错。只是很可惜,夫妻并没有长久,后来也可能是卫若兰死了,或者发生了其他大的变故,有可能是后来四大家族家败,卫家也跟着完蛋。
关于史湘云在红学界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说脂砚斋是史湘云的原型人物,这就太神奇了。因为脂砚斋是参加了红楼梦创作了,她是曹雪芹的合作者,在这部书中,脂砚斋完全是神。
把这些过于神乎的去掉,其实现在穿的这个都不能算是红楼梦了。林如海活着,贾敏活着,贾珠活着,然后林家还多了一个庶出儿子林星河,其实乐观一点想,也许四大家族就不会败了。要是四大家族不倒,自己老公卫若兰也许不会死,自己还可以跟他幸福美满的在一起生活,这样的将来不是很美好嘛。
晚上翠缕侍侯湘云睡觉,湘云也是累一天了刚想睡下,翠缕却是突然间在床边坐了下来,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道:“姑娘……今天我在前院提水,听到二姑娘身边的两个大丫头在那议论。”
“她们说什么了?”湘云一边问哈欠一边问着,湘绣自己就是个刻薄的,她的丫环能说出什么好话来。
翠缕一脸担心,把声音压的更低,道:“她们说……老爷和太太己经给大姑娘你看中一门亲事,是哪一家的庶子。”
湘云怔住了,怪不得翠缕这样的一副神情,嫡庶有别这个词在古代是非常严格的,尤其在婚配上,庶子配庶女,嫡子配嫡女。尤其是女儿在这点更吃亏,因为男人还能去考个功名啥的,中了举,进了官场上又不论这个。
湘云是史家嫡长女,不但是嫡女还是长女,所以湘云对自己的婚事不是很担心也是因为这个。孙夫人是个很要面子的,再者要是史家嫡长女要是嫁的乱七八糟,她那两个叔叔以后见人都说不起话来。
虽然书里描写湘云是官媒看过之后就订亲的,可能史家也没有很认真挑,但至少是门当户对的,不然书里也不会把卫若兰写成才貌仙郎了。
现在翠缕突然间说是庶子,湘云其实是对于嫡庶并不是很以为然,不过史家敢破规矩,把嫡女嫁给庶子,那这个庶子一定很有为。很有可能就是有功名在身了,虽然说在婚配原则上,男方可以比女方大,但也不可能大很多,自己才八岁,对方最多也就是十八岁,要是再大些,就过婚配年龄了。
要是十八岁就能中举有功名在身,其实方面品行不好说,至少有一条,他很上进,家世肯定也差不了。
这样一想,也不什么了不起的,再者史湘云的婚姻是书里写出来的,就是这个世界有点不一样,贾珠还是娶的李纨,王熙凤还是嫁的贾琏。那同理可以推测,自己嫁的应该还是位才貌仙郎,然后夫妻感情不错。当然真嫁了之后,她一定得想办法,其他人先不说,先得自保。
想到这里,湘云对翠楼道:“婚姻大事,原就不是自己能做主的,就是回去跟老太太说了,她也不好说什么。”
翠缕不由的低下头,轻声抽泣起来,她跟湘云这么说,其实也不是想湘云能改变啥,而是想着给贾母说了,贾母会不会说为湘云说点什么。一个侯爵府的嫡女嫁了庶子,怎么看都不像是良配。
湘云知道翠缕是真心为她好,心里也很是感动。不由的道:“好姐姐,这些年你对我的心我都明白,其实这也没什么好难为的,我要是命好的,肯定能遇上个好夫郎。不早了,我们也早点睡吧。”
把翠缕安抚一番睡下,湘云也慢慢睡去了。
天气慢慢转冷,湘云的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