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堂同人)少年风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白玉堂同人)少年风流- 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是白玉堂?!”山大王浑身发抖起来,“你竟然是五鼠之一的锦毛鼠!”小喽啰们更加乱了。白玉堂冷眼看着这群人如此反应,想着若是早知道一个名号就有那么大动静,就不用费那么大力气了。“五爷,五爷,您大人不计小人过,就饶了我吧,我,我可没严家庄那个严老爷那么坏啊,你可一定要放我一条活路啊五爷!五爷,我跟您磕头,你放了我们吧!”“五爷!放了我们吧!”一群人立刻趴在地上乱七八糟地磕起头来,也不管对着谁都一直点着头,好像谁磕得越多活下来的几率就更大一点一样,站着一看,真是好笑。

“严家庄?这事儿都过去多久了,怎么反映还这么大呢。”白玉堂挑挑眉,有些意外。严家的事儿是他两年前干的,那整个家子全都不是什么好人。五鼠那次几乎是杀了所有的人,只留下了几个孩子,虽然事儿是他挑起来的,但四个哥哥都有参与,只是他手段比较狠,速度比较快,杀的比别人多,所以说着说着就好像只是他一个人干的一样了。这件事儿当时轰动了整个武林,甚至连京城都吹到了一点风儿,江湖上疯传五鼠杀人之狠决,弄得一时甚至没有抢劫掳掠之事发生,太平了好一阵子才又变回原来的样子。

说来却是好笑,竟然是因为这个太平,但这也足以证明当时血腥之极,死人之多,惹人后怕。现在他们一想到当时传闻,再看看那条仍然在淌着血的断臂,一阵战栗和恐惧,这幅模样自然是要的的。白玉堂此刻在他们眼里竟是凶神恶煞了,堪比阎王爷。

“二弟,这怎么办,你还杀吗?”谭疏虽然不知道具体,但也大概知道锦毛鼠白玉堂这几个字震慑力是有多大,看着这群人如此模样,他心里倒是发毛了。“杀。”白玉堂毫不留情地说,“其他人都走,山大王一定要杀。”此话一出,又是一阵磕头声乱响,白玉堂被吵得烦,赶紧让谭疏解开了那群人的绳子,把他们打发前还不忘再恐吓教育一番。

“五爷,五爷,您都把他们放了,您也放了我啊!”山大王苦苦哀求,可白玉堂依旧面不改色,手起刀落,山大王人头落地。

“二弟,为何独独杀了他?”回去的路上,谭疏问。“若是不杀他,他一定会找麻烦的。”“他如此怕你,怎么会找麻烦。”“不是找我的麻烦,是找村民的。”白玉堂吸了一口气,“他恨我,但是怕我,却不怕村民,定会趁我们离开报复村民。”谭疏恍然大悟,却又疑惑道:“那为什么不管那群小喽啰呢?”“那些手下人只是跟着头儿罢了,没什么追求和方向,走到哪跟到哪,要是散了也就散了,他们只会慌不择路地逃跑,而不会想着回来。”

这就是区别!如果他们讲义气,现在也是死。不过如果是那样,也就不会做这种事儿了。人果然还是一群一群的,有时候看头儿,就知道整个队伍。

回到村子里的时候天还没亮,两个人忙了一晚终于有个闲暇小憩一会儿了。只是还没睡饱就被老太太叫起来要起床赶路。吃饭的时候,饭桌上多了一个妇女,这是老人的女儿,昨天跟着回来的。听她说,她虽然早就被抢走,但一直被留了下来,看着许多姑娘来了又走,她只有满心悲哀和无助,和她一起回来的姑娘都是一年前被抓上去的,像她这样留了这么久的只有那些壮汉了。两人听完一阵同情,老妇人又开始抹泪了。

“你看看你们,非要走的那么急,多留一阵子不好么。”老太太把两人送出们,村民们都围上来了。“我们真的要走了,还要赶路呢,如果快点,明日下午就能到青城了。”谭疏笑呵呵地说。“你们救了我们那么多姑娘,留下来住几日也可以啊,让我们好好报答。”老伯闷闷地开口,只是与以往不同,他得眼里多了一份笑意和喜悦。

“不用了老伯,我们该走了,若是留下来也不知该留多久了。若是以后有缘路过,一定会回来看看的。”“真的?那一定要记着,别忘了顺路过来。”“好。”

外面起了风,两人上马离开,村民们就站在那条刀痕上目送着他们。这刀痕本是为了震慑山贼的,只是没有人越过,现在就变成了一个历史传奇。看着人快消失了,老太太突然用尽力气大叫了一声:“小少侠,你叫什么名字!”“白玉堂——”

“叫什么来着?白什么,老头子,我听不清楚。”风有些大,吹散了白玉堂的话语,村民们愣愣地站在村口,直到背影消失还不愿离开。

“喂,你们挺清楚了没有,到底叫什么?”老太太执着地问。

众人都摇摇头。

“没人听清楚?叫白什么,白什么?”

每个人眼里都是一抹失望,好像这个名字就是他们的全部一样。老太太不住地问,不知道名字就好像缺了一块什么,再也补不齐。他们老了,不可能再见面。就算不老,也不可能了,走两次一样的路,这种偏僻的路,几率不大,这一别,就是永远。

到最后也没人能说出他的名字。每个人只是深深记住了这个“白”,如同一个执念一样,他们感激,他们永远都不能忘。有时候这种滴水恩情更加刻骨铭心,他们走的太急,甚至没能留下一个完整的名字,却留下了一个美丽的遗憾。

很多年很多年以后,村里人传了一代又一代,再也没有遇到过什么大事,再也没有山贼骚扰,那条刀痕成了村里唯一的古传说,那么悠久,那么漫长,那么传奇,就连两三岁的孩童都知道曾经有两个英雄救了他们村,那两个英雄一个姓“白”,一个无名。



第24章 客旅之青城行——离别路
两个人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继续前进,因为刚刚干了一件好事儿,谭疏的心情大好,满心的欢喜消退了一夜的疲倦,两个人上午的速度出奇地快,当太阳刚照到头顶的时候,两人已经翻过了这座山,站到了草木丛生的山顶边。

远远眺望,那躲在云雾缭绕中的小镇,就是青城。靠近那块突出去的石壁抬头望去,可以隐约看到山和城大致的轮廓,甚至可以看到埋藏在山坳中清澈的湖水。两个人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继续前进,因为刚刚干了一件好事儿,谭疏的心情大好,满心的欢喜消退了一夜的疲倦,两个人上午的速度出奇地快,当太阳刚照到头顶的时候,两人已经翻过了这座山,站到了草木丛生的山顶边。

远远眺望,那躲在云雾缭绕中的小镇,就是青城。靠近那块突出去的石壁抬头望去,可以隐约看到山和城大致的轮廓,甚至可以看到埋藏在山坳中清澈的湖水。

时间漫长,却也快如白驹,两晚已经过去,再过一天,他们就要分开了。想到这个,两人都有些伤感,不过既是同路朋友,总归是要各奔东西,只要记着这份情就够了。都是大男人,不说“君子之交淡如水”,至少也是拿得起放得开的。

并排走马在还算宽敞的山路上,谭疏在呆愣了许久后,突然晃了晃脑袋,开口道:“二弟,你去青城是干啥的?怎么没和其他四鼠一起呢?”

“只是到处转转罢了,”白玉堂笑笑,“其他哥哥们都有事儿要忙,就我清闲些。”“独闯江湖啊,真好。”谭疏叹了口气,满眼羡慕,“你是真自由。”

“你也可以啊,不过不会功夫还是麻烦点。”白玉堂笑得眼睛亮亮的,谭疏不由一笑:“我就不想了,我也不可能过这种生活。还是想着怎么解决手上的事儿吧。”

“你们遇到了什么麻烦么?”“嗯……反正做生意么,摩擦难免是有的,有些客人不想买我们的马了,他们怀疑我们不是找的正宗的宝马。其实我们都是凭良心做生意,绝对不会有假,给的价格也是实的,该赚的不会亏了,但我们也不会大开口。或许我们得罪了什么人,被人说了坏话,这次我来就是找做了几十年的老马商买些小马,再来也请他出面帮我们压一压局面,他干这行干得久,说话有分量,希望他稳住客人过了这一关。”

见白玉堂了解地点了点头,谭疏又说:“我可是从殷川到青城去的,没遇到你之前已经走了三天了,这下回去又要好些天,希望那边的伙计们还能撑住。”

“殷川?那样走临阳泊不是更近么,你怎么会走到孤村那儿的呢?”“唉,其实本来还有别的事儿顺带的,因为都是小事儿绕的也不远就往这边走了走,谁想走错路了,不知怎么就跑到那个鬼地方,连洗澡都要一群一群的,真是难为情。”

想起那一夜,两人都是一阵好笑。

一路上走走聊聊,一天很快就过去了,眼看天又要暗下去,谭疏突然指着前面不远处的山说道:“快看,那边有山洞,二弟,我们今晚要不就在山洞里呆一晚吧。”

白玉堂四处看了看,没有什么可以栖身的地方,于是点点头。两人驱马快步跑过去,趁着天还没黑快速地打量了一下四周的环境。这山洞挺大,里面蜿蜒曲折看不真切,若是稍微往里面走一走,还可以闻到湿湿的泥土味,若是静下心来听,还可以听到窸窸窣窣的声音。白玉堂和谭疏毫不否认里面会有一些小动物,不过他们不会去打扰。

把马儿引到洞口卧好,白玉堂望了望天色,对谭疏说:“谭大哥,我去找些木头,再找找有没有什么果子可以摘。你在这里等一等,我去去就来。”谭疏愣了愣,问:“你去哪儿找?我们凑活一晚算了,分开的话很容易找不到的。”“那我们一起去吧,现在还看得清,”白玉堂说,“再晚些会很冷的,有火还是好一点。再说,我们也要吃东西。”

“那就这样吧。”谭疏点点头,看了看洞穴里面,突然眨了眨眼,“二弟,你仔细听听,有没有什么声音。”白玉堂靠着石壁听了听,低头想了想:“水?”

谭疏突然兴奋起来:“二弟,后面有水,我们去抓鱼吃好了,听声音应该不难找到。如果是在这种地方,水不会太深的,鱼应该也是比较好吃。”

有了方向,两人很快循着声音找了上去,穿过一片矮林,一条小溪从山上的石湾中留了下来。小溪上面飘着落叶,没有遮挡的地方可以看到流动的黑影,有些地方有石头挡着,形成了一个漂亮的悬流,柔美的弧线随着石坡一层一层地滑下山去。

“怎么,二弟,你抓鱼可有经验?”谭疏边说边撸起袖子,兴冲冲地问。“若说水上功夫,谁也比不上四哥,不过我是不行的。”看他有些失望地瘪了瘪嘴,白玉堂又笑着说:“不过还是学到了一点……不行不行,你要往鱼的下面叉才能叉到。”

看谭疏已经拿过自己的刀往水里戳去了,白玉堂连忙靠过去帮忙。“诶呀呀,二弟二弟,你快来啊,我一个人抓不到,你的刀太大了。”谭疏大叫着转过身,把银刀扔了回来。白玉堂接着刀,朝着水中一个飞快的黑影子叉去,手一松,刀插进泥土里了,好不容易拔出来全是泥巴。看谭疏已经笑得不行了,白玉堂也快快冲了冲刀,又朝水中戳了几下。

这边白玉堂一边揣摩着鱼的动作一边领会,好不容易叉到了一条,那边谭疏已经从身上拿出了一根簪子在水中乱扎。鱼儿在水中四散游着,这一下被谭疏火辣地攻击扰得四处乱撞,白玉堂只觉泡在水中的双腿痒痒的,脚底的沙土更加软了。

“谭大哥,你倒是会想办法。”白玉堂哭笑不得地看着那根短短的簪子,就听谭疏得意地说:“这可是我买给你大嫂的礼物呢,只是那次她闹脾气不拿,就一直放在我这儿喽。这下可好了,她还没戴,先喂鱼了!叫她耍性子,这回可要后悔了吧。”

两人笑了一会儿,白玉堂刀手并用抓到了两条鱼,谭疏也扎到了一条小小的。见天色已晚,白玉堂上去看了看成果,只见他们的晚饭已经被戳得快看不出鱼形了,谭疏的那个更是连头尾也分不清。树叶轻响,两人准备收工,白玉堂走在前面捡柴火,有时候跳上树摘几个果子,谭疏在后面用衣服兜着鱼摇摇晃晃地跟着。

再回到山洞,天已经黑了半边,两个人一前一后走着,踩着枯脆的树叶,绕着高矮不平的树丛,满心的充实和高兴,就好像走在回家的路上。进了洞,白玉堂开始生火,谭疏则跑到边上拍拍马头,摸摸马嘴,好不亲热。待火大了,他又回去帮白玉堂烤鱼。

荒郊野外能闻到肉香已是不易,虽然鱼烤得不成样子,有的地方糊了有的地方没熟,但两人一想到现在的环境,再想想明天就要到地方,吃起来还是如同山珍海味一般。两匹马儿则卧在一起把脖子伸出洞口慢慢地抿着草吃,偶尔发出轻轻的憨叫。

天已黑透,看不出夜有多深,但洞外清风吹起,悠长响亮的蝉鸣有一声没一声地响着,叫的人心底一片沉静。洞里火光闪动,火花浮在空中,温暖了漏进来的微凉的风,也映着两个人安静沉着的面孔。

“谭大哥,你还不睡么?”白玉堂握了握手中的刀,问道。谭疏抬起头定定地看了他好一会儿,突然笑着摇摇头:“睡,现在就睡吧,明天早点起。”

两个人偎在马旁闭上了眼,没有人睡着,也没有人开口。不知是谁先有了困意,山洞渐渐连呼吸都平稳下来。山高路远,月朗夜静,云罩着天空模糊了月光,远远望去,只有那飘动着的火陪伴着淡淡的月影轻晃。

第二天,两人是被马鸣声叫醒的,一睁眼就弹了起来。看了看山洞,火还在烧着,只是几乎快看不见了,谭疏跑过去踩灭了它,连忙牵着马出了洞跟上白玉堂。

剩下的山路就不多了,他们一路下去,走到一片树林的时候发现路已经不好走了。谭疏下了马准备牵着,白玉堂还没来得及下马就感到有水滴了下来。

风突然就刮了起来,吹得一片树林晃动,叶子呼哧哧地响,还没眨眼的时间,雨已经下了起来,只是一瞬间就瞬间蒸腾了整个山林。

这真是倾盆大雨,一点也不夸张,下得人睁不开眼睛。白玉堂只觉像在水中一样,眼前的水帘密密麻麻,雨点打在身上竟有些硬生生的疼。谭疏大叫着牵着马走上来,白玉堂小心地下了马,看着一片水雾朦胧,找不到前方的路。

“二弟,你在这儿吧!”谭疏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一个青袖伸了过来,白玉堂拉了拉他,说:“我们小心点走,这里本来就高,坡又陡,现在还下雨,一定要跟紧了。”

两个人在雨中行进,白玉堂试探着跳下一个高坡,身后的马儿却停不住蹄滑了下来,白玉堂硬是被拖了好几步才拉住它。谭疏则差点没和他的马一起撞到树上。在这里,一步一步都及艰难,好不容易地不知道在雨中走了多久,渐渐觉得雨小了一些,至少能看清前路,路也好走了许多。两人一点一点挪着往下滑,马儿四蹄不知怎么磨硬是坚持住了,小黑马又一次甚至因为蹄子入土太深差点拔不出来。谭疏的棕马也磕磕绊绊。

他们两人两马,可谓是共同度过了许多艰难呐。

怀着心事和不同的思绪,两人在雨中牵着马上蹿下跳,从树下钻过去,把树枝拨开,有的地方还要一个一个过,否则就要被卡在那儿。就这么走了许久,不知什么时候雨小了,路也平了,两人却还是那么走着,白玉堂缓过神来直笑被这场大雨淋昏了,谭疏则感慨万千。

剩下的路就好走了,重新上马飞奔,很快就看到了夹在两山之间的高大的城门,那就是青城。青城里倒是还在下雨,只是很小很小,仿佛江南烟雨的味道,轻柔缓和,没有他们来时的粗狂。滋润的细雨让两人心情也好了不少,而摆在他们面前的,是离别。

两人都下了马牵着走在青城青石铺就的路上,白玉堂看了看两边小巧的楼房和不远处拱起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