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候它又该依靠什么动力飞行。”
李仲拱笑着道:“的确在距离星体较远的时候,是无法加速的,但宇宙间是没有空气的,没有空气也就没有了阻力,所以只要获得一个初始加速度,飞船可以一直飞下去,而在遇到其他行星的时候,还可以再次加速。此外为了便于在任何危险的时候进行有效的机动,我们在飞船上还布置了一套传统的火箭推进装置,它可以利用飞船四周布置的大量喷口随时进行大范围机动,以躲避危险的小行星带、陨石雨和黑洞等危险地带。”
方啸宇点点头:“两套推进系统倒是不错,只是火箭推进器需要不少的燃料,你们又是怎么解决的?如果它失去了动力,会不会造成飞船无法机动而撞毁。”
第七百零二章 太空计划(下)
李仲拱道:“短时间内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我们打算在飞船上安装四个金属氢装料的核聚变反应堆,用他们进行水的电解。我们利用这套装置将水电解成氢和氧,用它们做火箭发动机的燃料,而氢和氧燃烧之后又还原成水,这样只要飞船上携带大量的水,不但可以补充宇航员们的所需,还可以提供近乎无限的燃料。同时核聚变反应堆是利用热交换原理提供动力的,用于冷却反应堆的水在变成蒸汽之后,还可以推动蒸汽轮机产生大量电力,所以理论上来说,只要核反应堆依然工作,燃料就是无穷的。”
方啸宇道:“这个真是很不错,只是飞船可以达到什么样的速度,又需要多久可以到达地球?”
对于方啸宇的最终目标在地球,此时中华财团上下都已经有了共识。尽管大家都不知道方啸宇为何如此执着于远离望乡星的这个小行星,但对于这位受人爱戴的太上皇和总裁,大家都很愿意为了他的目标而努力。
因为这样的原因,在方啸宇问及地球的时候,李仲拱也早有了思想准备,他当即解释道:“经过太空望远镜的精确测定,地球距离我们只有三百光年而已。经过我们的计算,飞船在这种磁引力动力系统的加速下,在脱出本星系之前就可以加速到光速。至于能否超越光速还没有定论,只是光速的行驶就已经足够快了。”
“三百光年不就是以光的速度行走三百年,也就是说飞船需要三百年才能抵达地球,这还足够快?”方啸宇在地球上的时候也学过物理,对这些知识还是知道的,他当即提出了质疑。
站在另外一边的本茨道:“少爷不必担心,根据科学家们的分析,光速理论实际上与我们平时想象的是不一样的。我们所见的世界最快的就是光的速度,也就是说时间的流逝的速度就是光的速度。在我们的计算中,三百光年的确是要走过三百年,但实际上,数据虽然没有问题,我们的想法确是错误的。由于飞船行驶的速度与时间流速相同,也就是说飞船在飞行过程中时间是不会流逝的,所以尽管距离有三百光年,实际上确是瞬息而至,这与我们的飞机在进行超音速飞行的时候,听不到发动机的轰鸣声是一样的原理,因为你的速度足够快,声音的速度就追不上你了,所以才会听不到声音。”
“他的理论是没错,只是只有处于光速飞行中的宇航员速度才是停止的,如果你在外面时间一样在流逝,你同样需要等上三百年,实际上他们的理论有失偏颇且毫无用处。”小风的声音突然在方啸宇的脑海中响起。
方啸宇暗中问小风:“照你这么说,我不是还要三百年以后才能回到地球,就是因为有基因修复液,我的寿命足够长,但在地球上我家人活不了那么长时间啊,这可怎么办。”
小风回答:“当然不会让你三百年后再回到地球的,当光速也不够快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空间折叠技术,这样就能达到瞬息而至的效果,当然这个技术在当年的地球联邦也不成熟,因为当时的地球人只掌握了空间技术,对于时间的知识研究的还不够透彻,我就是因为空间折叠途中的失控而遇到你的。”
“什么叫空间折叠技术?如果我们用这种技术,危险性又有多大?”方啸宇继续问道。
小风回答:“空间折叠技术就是依靠强大的能量引力破开空间屏障,在两个空间点之间搭建一条快捷通道,我们称之为虫洞。只要经过虫洞,我们就可以非常快捷的穿梭于两个地区,而不必在路上花费过多时间,当然在虫洞之中有很小的几率会遭遇时间乱流,那就是我出现事故的原因,当然这种几率非常小,穿越一千次大约会遇到一两次吧。”
方啸宇听得有些迷糊,他摇摇头道:“我还是不太明白你的意思,你能不能说的通俗易懂一些。”
小风继续解释道:“你可以将空间想象成一张纸,你所在的地方与目的地就在纸的两端,那么我问问你到达目的地最近的路是那一条?”
方啸宇道:“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是最短的,这个我学过。”
小风道:“那是你在地球上学习的知识,而真正的最短距离是将纸对折,让出发点和目的地贴在一起,那才是最短的,而空间折叠技术实际上就是让这张纸叠起来。”
方啸宇道:“你这么说我有点懂了,但是我们如此才能拥有这项技术?”
小风道:“我正在加快解锁,估计有半年时间就可以解开这项技术了,到时候我在宇航设备库中直接制造出来,加装到这艘飞船上,还是赶得及的。”
方啸宇道:“太好了,这我就放心了。”方啸宇和小风的对话是在大脑之中,用意识的对话,旁人是听不到的,不过这项空间折叠技术还需要半年时间,方啸宇也懒得现在与李仲拱解释,等到生产出来在告诉也来得及,只是他开始琢磨着,自己要不要写一份关于光速与时间的论文,纠正科学家的谬误,这样可以让他们少走些弯路,加快中华财团的科技发展速度。
想到这份论文,自然首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方啸宇暗暗感叹,地球上有一个爱因斯坦真是幸运,居然在别人都无法认识之前,就写出了那种堪称科技圣经的文章,怎么他手下的那个也叫做爱因斯坦的家伙写不出这么有前瞻性的革命性论文,难道是因为自己在科技上太过拔苗助长,扼杀了科学家们的创造天赋。
不管是不是拔苗助长,现在方啸宇也必须这么做,因为这样是让他短期内回到地球的最好方式。当然论文需要以后再写,如何改良科学界得发展氛围也是以后的事,现在他最为关注的还是飞船的问题。因为以后还要安装小风生产的空间折叠装置,他也就没有再提速度的问题,而是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武器上:“这艘飞船有安装什么武器吗?”
李仲拱笑道:“当然有,不过只是一些小口径电磁炮和小功率激光炮,主要是用于击毁陨石的,这两种武器也才投入实用不久,更大些的型号还在测试之中。”
方啸宇点头道:“这样就不错了,只是我觉得也可以加装一些传统火炮,毕竟炮弹用的装药属于自供氧形态,完全可以在没有氧气的太空中使用,而且没有了空气阻碍,那些炮弹的速度会更快,弹道也更加平直,这也应该是很好用的。”
李仲拱点头道:“这个我会考虑一下,只是传统火炮需要弹药体积较大,会占据大量空间,回头在为飞船改动一些,争取装上一些自卫的火炮。”李仲拱对科学的态度非常严谨,即使是方啸宇提出的建议,他也会细加甄别的。
李仲拱的态度让方啸宇非常满意,他点头道:“我对这艘飞船可是期待的,不知道它多久能够加入现役。”
一旁的本茨思考了一下道:“建造还需要一年时间,加上一年时间的测试,应该就可以正式使用了。”
方啸宇道:“太好了,等到他正式投入使用,我们立刻开始回归地球的计划。”
方啸宇和李仲拱与本茨聊了很久,回家的希望就在眼前让他非常兴奋,而李仲拱和本茨非常忙,他们不但有自己的研究项目,还要监造这艘庞大的飞船,因此他们聊了一会儿之后就离开了。
两人离开之后,一直站在不远处的托布尔和华东行走了过来,华东行开口道:“少爷,这艘飞船相当不错啊。”
方啸宇道:“的确,很不错的家伙,当年这可是我不敢想象的东西啊。”
华东行笑道:“终于也有少爷无法预见的情况出现了,现在我们的装备越来越先进,都已经发展到了大型的宇宙飞船,望乡星上的国家之间勾心斗角,的确已经不算什么大事情了。”
方啸宇笑道:“你这是绕着弯子提醒我,该管管睿君了?”
华东行尴尬的笑了笑道:“小少爷是我们看着长大的,自然对他非常有感情,现在望乡星上的大战正在激烈进行,我们难道不应该帮他一把吗?”
方啸宇道:“你以为我真的不管吗?实际上我一直在关注战局,现在方睿君干得很不错,帝国大军已经全歼的波士顿远洋舰队,在东大洋上建立了绝对的优势,陆军也攻入了波士顿帝国境内,战争已经向着有利于中华帝国的方向发展了,这有什么好担心的。”
华东行道:“现在帝国虽然占着优势,但西大陆方向却非常艰难。帝国已经出了全力,如果战争这样持续下去,很容易让国力受到损伤,战后恢复就很麻烦了。我觉得对小少爷的考验已经差不多了,现在他已经展现出了一个明君的全部素质,何况还有国会为他把关,今后不会出什么问题了。我认为铁血军应该立即介入望乡星的战争,以最快的速度击败轴心国军队。”
第七百零三章 激烈对抗
方啸宇道:“再看看吧,现在睿君对国家的动员令相当有分寸,还不至于让国力受损,而这样的战争很有助于提高国民凝聚力,增加对重工业的投入,这对战后的经济发展很有好处。等到这艘飞船建成投入使用之后,我们再将精力转到望乡星好了,到时我会出兵的。”
“那不是要两年时间?这也太久了吧。”旁边的托布尔问道。
方啸宇摇头道:“不用,只要舾装结束,我们就回望乡星去。我只是对这艘飞船的建造不放心罢了,今后这种大型飞船要多多建造,而且还要建造更大的飞船。”
托布尔道:“我们造这么多飞船干什么?”
方啸宇笑道:“宇宙空间是无限的,那里有数不尽的土地和资源,我们要掌控这些土地和资源,让中华帝国变得更加强盛。要想拥有这一切,我们就需要一只庞大的宇航舰队和大量的探索飞船去进行调查。这就需要我们有着大量可以长时间飞行,甚至可以让人类长期居住的飞船,以及足够的探索精神,属于宇宙的大航海时代已经来临了,我们要紧紧的抓住这个机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强大。”
“少爷的目标还真是远大,看来以后中华帝国将会扩展到无限的宇宙空间中了。”华东行笑道。
“没错,以后我们的国家将比所有人能够想象的还要更加强大。不过我们在开发宇宙之前,先要完全掌控自己的母星,对望乡星的全面掌控是必须的。”方啸宇道。
托布尔点点头:“不错,对于这个方面,我想象小少爷和军中的那些小子们应该是没问题的,就像现在的高弘,在伊斯坦半岛就打的不错,想不到当年的愣头青已经变成了有谋略又沉稳的优秀统帅了,真是让我刮目相看。”
就在托布尔对高弘这个当年军中的新秀赞誉有佳的时候,高弘正在指挥着部队,与全面登陆伊斯坦半岛的戴高乐部轴心国军队展开大战。由于海峡布雷与空中绞杀作战的全面展开,轴心国的后勤补给线遭受了不小的损失,这让前线的轴心国部队,在后勤补给上一度出现了紧张的状况。
哈布夫斯堡与萨丁复国军也同时在后方大肆破坏,严重阻碍着轴心国集团后勤部队的工作,对此豪威尔不得不抽调部分部队回防,以填补后方的兵力空虚,围剿这些复国军的游击队,这就让轴心国中路军的兵力又减少了很多。
不提轴心国统帅豪威尔的调兵遣将四处救火,高弘的部队在安卡拉附近已经围住的一百五十万轴心国部队,现在这些以南特军为主的轴心国部队可就非常的不好过了,他们每天都要承受着轰炸机去火炮的联合绞杀,伤亡在持续猛增。戴高乐元帅终于尝到了由于急速推进摊薄兵力,造成被分割包围的后果了。
为了镇压后方的反叛,戴高乐元帅已经将一百万兵力分散到伊斯坦半岛的各个地方,一时间根本聚拢不起来,加上之前作战的大量损失,他手中的机动兵力已经不超过三百万。
此时在伊斯坦半岛的战场上,双方的兵力差距已经悄然拉近,甚至高弘还隐隐占了上风,而这些在安卡拉附近被包围的轴心国军队,可是戴高乐手中超过半数的兵力了。
为了能够救出这股兵力,戴高乐放弃了北部防线,将部队收缩了回来,这样他就有了一支七十万的兵力。戴高乐留下二十万兵力构筑一条新的防线,以防被对方袭击侧后,他带着仅有的五十万部队从北面向包围圈进攻,同时命令包围圈内的一百多万部队向北突围,以配合他们的解围行动。
一时间负责围困轴心国军北方的三个轻装军和十二个山地军陷入了对方的两面夹攻,兵力处于绝对劣势的他们,防线一道道的被攻破,伤亡也越来越大,其处境相当危险。
面对这种情况,高弘将一直没有使用的一支预备队调了上去,他们包括第二炮兵的八个导弹旅和国防军刚刚组建的两个空中突击军。尽管兵力不多,但这两支都是装备了最新式武器的部队,其战斗力相当强悍。
此外负责北面攻击的八十多万中华军和伊斯坦军开始猛烈的攻击戴高乐军队的后方,但是在轴心国军队主动后撤之后,防线被缩短了很多,二十万轴心国军队又死命防守,一时间他们也无法突破,现在双方已经是纯粹比速度快了。
如果戴高乐快,先将被包围的部队救出来,然后合兵一处,分散在数个地方包围轴心国军队的中华军,就有可能被各个击破的可能。而如果预备队和北面的包围部队可以化解戴高乐的攻击,那么就连前来救援的五十万部队也有被吃掉的危险。
除了投入预备队,高弘命令在南部进攻的部队加大攻击力度,死死拖住轴心国军队,不让他们如北面一样收缩防线。为了掩护地面的战斗,双方空军在空中同样进行着惨烈的厮杀,中华空军要阻止对方的增援,而轴心国空军则死命防守,双方空军战损率直线升高,却谁也不肯示弱。
在高强度的对抗作战面前,即使是精英飞行员也难以幸免。好在中华空军的飞机对人员防护很好,又有弹射座椅的标准配置,因此生还率还是很高。而轴心国空军就不一样了,没有有效的跳伞方式,为了减轻重量而削减装甲有造成飞机防护不好,这让轴心国飞行员们的损失很大,他们在战场上的平均寿命只有四个星期。大量飞行员战损后,又大量补充新兵,这除了让轴心国空军战斗力大幅下滑之外,也极大打击了他们的士气。
不管空中的厮杀如何惨烈,解决战斗的还需要靠陆军,此时戴高乐亲自带领着救援部队,依靠大量战车和装甲车实施快速突进,企图尽快解救被困部队。不得不说,戴高乐元帅的指挥还是相当高明的,短短一个星期之内,他就突破了中华军三道防线,现在他们距离合围地域已经只有一百公里了。
戴高乐元帅坐在装甲指挥车里,心情稍微轻松了一些,按照现在的攻击进度,他还是很有可能将合围部队救出来的,但是他也很清楚,中华军的抵抗相当凶狠,短短一个星期就让他损失了超过一千辆各型装甲车和战车。照这样下去,等到他与合围部队突围的时候,恐怕也剩下多少车辆了。
对于战局戴高乐元帅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