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你问小老广,那天我们在卫生队守了你多长时间,直到你被送到海军基地,我们才离开。人是离开了,可是我们的心一直跟着你。特别是看到嫂子悲痛欲绝的样子,我们的心也碎了。要是领导让跟着去,我们会一直跟到海军基地的。”陈大壮觉得有点委屈。
“好,好,好,是我冤枉了你。其实,这一次我已经看到了我去世的奶奶在叫我跟他去。但是我去了一看,阎王爷说,我是共产党的人,他那里不收。他只收非党派的人,让我到马克思那里去报到。我到了马克思那里,马克思也不收,说我太年轻,说他开创的共产主义事业还没有实现,不去好好干事业,早早的到他那里图清闲,那不行。我有被赶了回来。”张志宏也和两个战友开着玩笑。
“老甘,你心里就没有害怕过?”林超认真的问道。
“这一次还没有来得及害怕,就失去了知觉。等到被‘李老头’叫醒后,一心只想着如何把飞机弄回来。前几次也是只想着怎样把特殊情况处理好,那想着自己会出什么危险。不过在外场迫降那一次,我一边操纵飞机,一边考虑了很多情况,想到在野外迫降是一种什么结果,跳伞后是一种什么结果,自己应当怎样做,才会把损失减到最小,也没有感到害怕来。我觉得遇到事情,光知道害怕,就束缚聪明才智,结果反而处理不好。”
“我也是这种感受。在高教团飞特技时,差一点撞在祁连山上,当时也没有觉得怎样,也是过后了才越想越后怕。当时拉杆如果再稍微慢一点,我也就不能跟你们再坐到一起了。”林超也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不过我觉得经过一件事情,就长一些见识。古话说,吃一堑,长一智还是很有道理的。我经过的事情比较多,积累的经验也就多,遇到问题办法也就多。要不然在飞行部队里有老飞行员和新飞行员之分,老飞行员老就老在经验丰富,遇事能沉着处理。”张志宏又说了一些自己的体会。
飞行部队每次飞行都在和飞机打交道,和天气打交道,和自己的身体打交道,在这些千变万化的条件中,随时都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处理得好,就化险为夷,处理得不好,就酿成大祸。而处理好坏的关键,一是靠沉着,二是靠技术。
“还是我比较好,除了跳伞训练摔坏了腿以外,飞行中还是比较平静的,遇到点特殊情况,也是在地面,没有你那样的惊心动魄。”陈大壮为自己没有遇到过险情而自豪。
“不过你也不要麻痹,领导不是常说,麻痹是事故的母亲,只要你一麻痹,就会生出事故来。”林超提醒陈大壮。
三个战友各自总结着飞行的体会,互相交流着飞行经验。这种交流,体现了战友之间的关心,也加深了战友之间的友情。
对于张志宏这次遇到的危险,团里的领导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从保证安全的角度讲,王团长和程志副团长认为,张志宏凭着自己坚强的毅力,在手脚都不太灵活的情况下,能够把飞机驾驶回来,避免了一次严重的飞行事故,是相当不容易的,应当报请师里给予立功或嘉奖。特别是程志,那天是他的指挥员,又是新上来的副团长,如果出了严重的飞行事故,对他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王团长虽然不是指挥员,但他也是上任不久的新团长,是D团的一把手,在这个时候如果出了严重事故,对他的政治生涯也是很有影响的。
从长远的观点看,应当提倡这样的作风,应当鼓励这样的好同志,给大家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尽管他们两个考虑问题的角度还是自己的前途。
祝政委对他们两人的意见持反对态度,原因是张志宏在平时跟他不是很近,给他立功或嘉奖,更助长了张志宏的傲气,更不会把他这个政委放在眼里了。尽管团里不出事故也有他的一份功劳,他还是不愿意跟他关系不太亲近的人得到什么好处。
祝政委有他的为官哲学,跟他比较亲近的人,有什么好处,他都会想到,跟他不太亲近的人,什么好处也得不到。别人要是提出给这些人什么好处,他也会想一些办法加以阻拦。这不,对王团长和程副团长提出的建议,他又想出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我看就算了吧。张志宏虽然处理这个情况比较好,但是发生这个情况的起因还是他工作不细。如果他工作细一点,早发现座舱压力不正常,早作处理,就不会发生后面的事情。这样的同志给予立功或嘉奖,这不是在鼓励工作不细吗?别人会有看法的。”
老奸巨滑的他,其实早已明白王团长和程志的目的,但是王团长和程志原来都是他的部下,他早就想锉一锉他们的锐气,使他们今后能够俯首恭听自己的话。
既然祝政委不同意,王团长和程志也就作罢。
程志本来就是紧靠祝政委的,在今后的仕途上还需要老政委的帮助和提携。既然政委不同意,那就按照政委的意见办。
王团长也同样需要政委的帮助,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不要使别人认为他和政委有分歧。一个班子如果不团结,同样会影响自己今后的发展。
其他团的领导班子,也都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只要政委不同意做的事情,他们一般也不会表示同意的,除非对他们有切身利益的事。“李老头”李副团长感到,张志宏是他带出去的,张志宏能够安全的回来,他也是有一定的功劳的,如果他同意给张志宏记功,那么他是不是也应该有一份呢?尽管他的资历比较老,但他也不好同意给张志宏记功,怕引起别人的嫌疑。
说来说去,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只有不了了之。但是这件事对张志宏的发展道路上又留下了一个隐患。
第一百八十七章:礼花四放(一)
更新时间2008929 2:45:48 字数:2232
在飞行训练中,空战是训练的最高境界,是一种综合技术的应用。而空靶则是射击技术的最高境界,是训练飞行员掌握飞机上武器性能的最高练习,能否打得准,在实战中是至关重要的。
飞行员的技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开得动,也就是在各种气象条件下都能够从甲机场飞到乙机场。这种气象条件包括昼间简单气象和复杂气象、夜间简单气象和复杂气象,在航空兵部队统称为四种气象。在复杂气象中还有一个最低气象,也就是云底高度和能见度到了飞机性能和飞行员技术水平的极限时,飞行员照样能驾驶飞机落下地来。
第二就是打得准。平时训练的攻击课目和射击练习都是模拟式的,也就是用照相枪代替火炮,用照下来的照片上的影象代替实际目标,确定瞄准的质量。但是照片上的东西,和实际打出的炮弹有很大的差别,往往照得很准,实际上炮弹却打不上,有时看似瞄得不准,但炮弹打出去后,也有可能打中几发。所以,只要经过真枪实弹的练习,才能看出一个飞行员的真实本领。
开得动,张志宏他们已经训练了多少年,昼间的两种气象已经基本过了关,包括后面新从航校毕业的飞行员也已经达到了两种气象的水平,下一步就是向夜间的两种气象进军。
至于打得准,虽然经过了地靶的训练,但是对于空中目标的实弹涉及还没有实践过。准确一点说,绝大多数的人都没有实践过。
为此目的,D团决定在全团范围内进行一次空靶训练。只讲政治,不讲军事的年代已经逐渐过去,各项工作都已经逐步的走向正规,军队的训练也是如此。
张志宏这时已经是D团的射击主任,空靶的理论教育、技术指导,就自然而然的落在了他的肩上。
这是一个全新的课目,全团除极少的几个人在大比武的年代打过空靶外,其他的人都没有打过。就是这少数几个人,也不是在现在的机种上打过,而是在米格——15的飞机上打过,那是抗美援朝时期的飞机。
为了能够担负起理论教育的重任,张志宏专门到某航校进行了短期的进修,那个航校是空军的高级学府,是专门研究和解决飞行中的高深问题的。
张志宏通过学习,对空靶中的一些问题逐渐有了一些了解。空靶就是用飞机把一个可以用来实弹的布条形状靶标拖拽到空中,由其他的飞机进行实弹射击,回来后看靶标上到底中了多少发炮弹,来衡量飞行员瞄准的质量。
但就靶标而言,最早的靶标是旗靶,形状像一面迎风招展的大旗,旗杆的部位有两条绳子和靶绳连接,靶绳再和飞机连接。旗靶的缺点是只能从侧面对其射击,要是和水平面的夹角稍微大一些,被弹的面积就变小了,不利于不同方向的射击。
后来又改成袋靶,顾名思义,就是靶标的形状像一个长长的布袋,园桶形的,有十几米长,两头都是开口的,便于空气从中间流过。前面的一端,顺圆周有几条绳子连接,几条绳子再往前几米后,集中到一起,连接到一条叫靶绳的绳子上,最后靶绳挂在靶机的尾部,由靶机拖拽到空中。
据说袋靶也有很多的缺点,在空中很不稳定,面积又小,在空中就像一根香烟,很难瞄准,加大面积,重量又很重,一般的飞机很难把他拖起来。
这次他们训练的靶标叫三叶靶,靶标有三条18米长,一米二宽的尼龙布条组成,三条布条的一个长边缝制在一起,每两条布之间的夹角为120度,靶头部分有一个由三根钢管焊成的三脚架,也是三个头焊在一起,每根钢管之间的夹角为120度,和布条的夹角一致,尼龙布就固定在钢管上。其中的两根钢管的另一端,焊有一个滑刀,就像滑冰运动员冰鞋上的冰刀,只是刀口不是很锋利。这是飞机拖靶起飞时,供靶标在跑道上滑跑用的。每根钢管上有两条4米长的尼龙绳和靶绳连接,靶绳是一条400米长的钢索,一头固定在飞机上,一头固定在靶标上,两头都有一个旋转接头,防止靶标在空中旋转时,扭动飞机。靶标尾部的布条略有收缩,宽度在90公分左右。整个靶标和靶绳的重量在75公斤左右,靶标的截面高度在一米50公分。
对空靶射击的练习分为曲线空靶和直线空靶两种,曲线空靶是练习对作曲线运动的目标用的,作曲线运动的目标一般是敌人的歼击机和强击机;直线空靶是练习对作直线运动的目标用的的,作曲线运动的目标一般是敌人的轰炸机。通过空靶训练,对各种运动目标的实弹射击就都练习了。
空靶训练的危险性比较大,毕竟是真枪实弹的干,弄的不好,炮弹打出去,有可能误伤靶机。如果打掉靶后,失去拖拽,在空中自由漂浮的靶标也可能砸到后面的攻击机上,威胁到攻击机飞行员的安全。
所以,空靶训练是一个高难度的课目,对飞行员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处理特殊情况的能力也要强,飞行员的技术水平不到一定的程度,是不能进行空靶训练的。再就是对安全方面的要求也比较严,无论是误伤靶机还是飞行员撞靶,都可能发生很严重的事故。
鉴于上面的原因,对空靶训练的组织者的要求也非常的严格。张志宏虽然不是团里的领导,但是在理论教育、技术指导方面所担的责任,比团里的领导还要重。
张志宏深感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他必须把理论方面的知识讲深讲透,对关键的动作一定想到。从领受任务,到到航校学习,再到回来后自己的备课准备,张志宏的头脑里每时每刻都装着空靶。这还不算,最难的还是瞄准点和射击诸元的计算,这些数据比起几年前的地靶来,不知道要复杂多少倍。
第一百八十八章:礼花四放(二)
更新时间2008929 2:46:41 字数:2222
张志宏准备好后,开始给全团的飞行员讲空靶理论课,他从射击原理开始,讲到各种射击诸元的构成,讲到瞄准动作及注意事项,又讲到可能遇到的特殊情况及处置办法,整个理论课足足讲了四、五天。由于是飞行员给飞行员上课,能够作到理论联系实际,大家都觉得课讲得很好,抓住了问题的实质,都是飞行中有用的东西,很实用。
在飞行员进行理论准备的同时,地勤人员也在作着认真过细的准备。他们的准备工作也相当多,对每架飞机的火炮和瞄准具要进行校验;要在拖靶机的尾部加装一个能挂靶绳的挂钩,因为飞机上原来是没有挂钩的;要准备好空爆弹,也就是打出的炮弹头能在空中爆炸,以防炮弹头整个的掉在地上砸伤什么东西,并对炮弹头要涂上各种颜色,因为在实弹时有两到三个飞行员要打同一个靶标,涂上颜色的炮弹头穿过靶标时,会在靶标上留下炮弹头的颜色,以此区分是谁打上去的;最重要的是要准备好靶标,靶标的准备是一个非常辛苦的工作,要把靶布固定在三脚架上,还要剪出一根根400米长的靶绳,接上旋转接头。
场站的后勤人员也在作着自己的准备,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把跑道两头的备降道上的杂草割短,并用压道机把地面压实。因为备降道是摆放靶标的地方,飞机拖靶起飞时,靶标开始阶段要在备降道上滑跑,不除掉杂草,怕杂草挂上靶标,不压结实,怕靶标陷在土地里。
各行各业都在紧罗密鼓的作空靶飞行的准备,就连师里的机关也要为D团的空靶作准备,他们要和地方政府联系,在空靶飞行的区域里,一旦开始打炮,就要所有人员做好避让,因为炮弹在空中爆炸后,难免有炮弹皮会掉在地上,弄不好就会砸伤人或其他东西。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空靶飞行的第一个飞行日是很热闹的,绝大多数的人都没有见过打空靶,除了上飞机的人以外,大部分的飞行员和地面人员都站在飞行员休息室的外面观看。
随着开飞信号弹的升起,一组三架飞机开始开车。开好车后,只见一架飞机先滑进跑道,跑道上有两个地勤人员站在距跑道头100米的跑道边上,一个人手里拿着红、绿两面小旗,他负责指挥飞机停在某一个位置和放行起飞;另一个人手里拿着工具,他负责往飞机上挂靶绳。
当飞机滑行到两个地勤人员侧方时,看拿小旗的地勤人员举起手中的红旗,飞机便刹车停下。另一个拿工具的地勤人员便拿着一根靶绳跑到飞机尾部,把靶绳挂在飞机的尾部,挂好后,又重新跑回到跑道边。拿小旗的地勤人员看到靶绳挂好后,放下红旗,把绿旗指向起飞的方向,完全像一个指挥交通的警察。
驾驶拖靶机的飞行员看到允许起飞的绿旗后,报告塔台指挥员,请示起飞,得到指挥员的允许后,开始慢慢的加油门,飞机开始前进,当把靶绳拉紧后,拖拽的靶标也开始向前移动。这时候指挥员会告诉飞行员:“靶动了!”
听到指挥员“靶动了!”的提示后,驾驶拖靶机的飞行员才能正常的加油门。油门加满后,还要打开发动机的加力装置,飞机才能拖着靶标起飞。因为靶标和靶绳的重量是75公斤,加上空气的阻力,少说也有100多公斤,飞机增加了额外的重量,不开足马力是很难起飞的。
后面的两架飞机在拖靶机进跑道挂靶时,也滑行在联络道口等待,当靶标从前面通过后,便一架跟一架相继起飞。因为每个新课目的进入,开始都是带飞,所以这两架飞机都是教练机。
拖靶机在跑道上加速滑跑,后面拖拽的靶标也跟随靶机在跑道上一蹦一跳的前进,活像一只袋鼠。靶尾在强大的风力吹动下左右摆动,就像大风中猎猎飘动的大旗。这种摆动对靶布的消耗是很大的,新靶的长度是18米,靶幅的有效长度是16米,也就是说炮弹打在16米以前的范围内为有效。为了便于区分,在16米处用白油漆画一道线。后面的2米是专供损耗的,每次飞行一个小时,大约要损耗半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