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现在这种流落于草野民间、自学自问的提升素质方式,进步到底有多大?我们从后来的自学成材的毛泽东身上可以得到辅证。'2'
毛泽东年轻时的学习经历,与左宗棠几乎完全一样。他们共同关心“舆地学”。毛泽东没有像左宗棠专门研究农学,但他有多年种田经历,专门在广东与湖南办农民运动讲习所。
这种没有官场看得见的名利诱惑,为读书而读书的方式,内容的枯燥程度、需要坚守的毅力,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
左宗棠做到了。
在自学环境里锻炼出来的人,有他固定的特点:实践中去成就大业时,只能做一把手,不能做二号首长。不只是因为这种学习、思想都十分深刻,甚至有点怪异,爱好剑走偏锋,跟他人总合不上。关键是,这种自由散漫环境里熏陶出来的人,已经无法适应条框管制的生活。他会是一个好的开创者,同时又是一个差劲的执行者。思维方式,与科班渠道学出来的人,已经搭不上调。
这是一种高风险与高回报的读书方式,适合做独当一面的职业经理,不适合立志做员工的人。左宗棠与毛泽东做事表现出来的个性,都鲜明地体现出这些特征。
左宗棠自己也很清楚。 1856年,他给胡林翼写信说:“弟才可大受而不可小知,能用人而必不能为人用。”老弟我的才能可以担当天下大事,但却不能被派去做知县;可以用好天下的人才,但一定无法被别人指挥。
现在,左宗棠还在继续研究他那看上去暂时还毫无用处的舆地学。
进了陶家,他才笑话自己,小巫见大巫了。以前在地摊上买的那些书,怎么可以与两江总督的藏书并论?这里真正是知识太平洋,有大型的《图书集成》,有《康熙舆图》,有《乾隆内府舆图》。这些书,内容庞大,细节繁多,一头扎进去,没有个七八年时间,根本读不懂,搞不透。
也是老天成全,左宗棠在陶家,刚好需要8年。必须要这么久,七岁的小女婿陶桄才能长成人。成全人生得靠偶然,应了俗话“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努力”。
通过这8年的辛苦阅读,左宗棠发现,自己以前“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的口气,太狂傲了。真正懂得多了,左宗棠沉默下来,不作声了。
几十年后,他回忆起这段日子,自嘲说:“三十以后,读书渐多,阅世渐深,知区区之存于心中,自以为是者,仅足以傲今无足指数之人,而于古之狂狷,实未逮也,则愿力耕读书以自勉其所未至。”
左宗棠晚年还是坚信,年轻人就应该想法大一点,思想超前一点,姿态狂傲一点。为什么呢?他说:“小时志趣要远大,高谈阔论固自不妨。但须时时返躬自问:我口边是如此说话,我胸中究有这般道理否?我说人家作的不是,我自己作事时又何如?即如看人家好文章,亦要仔细去寻他思路,摩他笔路,仿他腔调。……若读书不耐苦,则无所用心之人;境遇不耐苦,则无所成就之人。”年轻人志向不怕大,只有牛吹大了,才会感到压力,才会逼迫自己反过来思考自己,检点自己,学习别人,这样的进步速度最快。这样向别人学习,是“骄傲使人进步,谦虚使人落后”。
更有意思的是,晚年位高权重时,有人问起左宗棠,你为什么年轻时总是吹牛,现在反倒好像变得谦虚了呢?他笑笑说,没有啊,我一直是这样,情况不同了而已。你想啊,当年我一个小小的举人,却说要做天下大事,气势不吓人,姿态不站高,怎么做得成?现在呢,国家大事真的全压在我一个人肩上,我正绞尽脑汁想方设法要解决,哪里还有时间、精力、本钱去自高自大呢?
这段话很真实,也很坦率,对后来的年轻人,不无启发。青年毛泽东就专心模仿左宗棠,说“身无分文,心忧天下”。左宗棠自称“湘上农人”,是“身无半亩”,毛泽东则自称“江海客”,是“身无分文”。'3'
回到眼下,左宗棠一边以家长的身份当家庭教师,一边以小举人的身份自学进士学问。这种奇特的生活,一晃过去三年。
根据胡林翼给“季丈”发聘书时的规定,他每年可得工资300两白银。三年下来,他积足了900两。这绝对是笔大钱。
有了做家教赚来的第一桶金,他决定要利用这笔巨款,改变自己倒插门的形象,结束一段有屈辱感的生活。
1843年, 31岁的左宗棠,当机立断,在湘阴柳家冲买下70亩田,建成了一处庄园,取名“柳庄”。
从此,这个“柳”字,继“牵牛星”、“今亮”之后,成为左宗棠的第三个身份标记。
为什么爱柳?“柳”在古代,不是什么好词。寻花问柳,柳陌花巷,眠花卧柳,宠柳娇花。但左宗棠倔强脾气,独立见解,他要以自己的开创,赋予它新的象征意义。
我们看柳树,很特别。不挑剔土地,随便播种下去就可以成活。主干很粗壮,枝干很遒劲,枝条树叶很柔软,迎风一吹,浪漫飘摇,有点像道士衣带。这种特点,跟左宗棠的性格,还有几分近似。
左宗棠书法非常有特色,越看越像“柳树体”。后世与他的书法、性格相近的湖南人,是前总理朱镕基。朱镕基的“百口棺材”论,“一口留给自己,九十九口给贪官”,与左宗棠口气,如出一辙。左宗棠晚年就是安排士兵给自己抬着棺材去收复新疆的。
这时的左宗棠大约也相信风水。从环境学角度看,风水确实存在。人的情绪、思想、性格,会受到环境影响,有时还非常大。
建柳庄前,他请来风水师。风水师早听闻左宗棠“牵牛星降世”的传说,投其所好,说这块叫“仙牛地”。边说边指点:左老师,您看,牛头朝东,东面的山脊低洼处,那就是牛角扼。
左宗棠开心地笑了。从小以“牵牛星降世”而自豪,现在以“当代诸葛亮”而自称,他决定以诸葛亮的标准,来仿造自家的建筑布局。
他安排在后院子里筑了个大花园,当中开凿出一个大池子,养了一群鲤鱼,取名“武侯池”;把开凿池子的土,他用来堆成一座假山,在上面栽些青篁松柏树,取名“卧龙岗”;又在岗下面盖一间茅屋,屋里摆一张古琴,墙壁上挂起“隆中对”的古画,取名“隐贤庐”。
更有意思的是,他安排在“武侯池”边放了一头雕刻出来的花岗岩石牛,锐利的牛角直指苍天。这种决绝的性格,象征了他无与伦比的心力。
比诸葛亮虽然晚了5年,但今天左宗棠终于可以以卧龙自居了。他再在内门上挂出一副对联:“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
经过左宗棠这样一番精心的设计,湘阴柳庄倒有了几分南阳隆中气派,就差没摇鹅毛扇子了。凭想象我们几乎可以看见,告别所谓“胶囊族”、“蜗居族”式生活,扬眉吐气的左宗棠,这时多么意气风发。
事业上还没有将自己做成“当代诸葛亮”,生活上他提前过了一把做诸葛亮的瘾。这既是一种自我激励,也是一种心理安慰。左宗棠心气那么高,如果不自我安慰一下,不自己给自己肯定,社会压力那么大,他不是先要怄气死了?
先有自爱,才能爱人。
奇怪的是,自从柳庄建成后,左宗棠的生活就顺了。儿子接连出生四个,事业也畅通了,机会多起来。有人说是风水,其实是环境。一是摆脱了倒插门的心理阴影,他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有了房子来认可,得到了强化;二是经过前面这么多年的积累,从人脉到知识,已经初步具备做大事的能力。
住进新房,左宗棠感慨万千:从14岁参加科考,回望17年来的坎坷经历,自己31年来的发展轨迹,暗合了《易经》。
《易经》爻辞:“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中秀才、举人,是“初九”;见陶澍,是“九二”;设馆教书,潜心苦读,正是“九三”。
“终日乾乾”就是每天忙忙碌碌,勤力读书做事,这样才有望卧龙出山。
想清楚了这些,他开始气定神闲,不再急于功名。做的第一件事,是将老婆孩子们从湘潭接到湘阴来。他还将岳母娘也接到自己新屋里来住了一段时间,以尽一个名正言顺明媒正娶女婿的孝心,更是通过实际行动,洗刷当年民间流言“桂在堂,讨个郎,呷掉一仓谷,睡烂一张床”的恶意攻击所带来的耻辱。
建好了柳庄,左宗棠又马不停蹄赶往陶家教书。坐在陶家悠哉读书,他并不知道,天下这时开始大变。第一次鸦片战争已经打响。
与外界信息完全隔绝,不无好处。他可以集中精气神,不被时事分散。“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佛教的要义,是人要管住自己心。所谓不要执着,“破我执、破法执、破空执”。破除了这“三执”,内心就入定了,世界干扰不到你,你可以直通真理。毛泽东小时候跟母亲拜佛,悟出了这个道理;左宗棠出山前清净地生活,在实践这个道理。'4'
每天不是在教书,就是在种田,耕读自得其乐,日子走得像小偷一样快。天下大事暂时还不会来“烦劳”左宗棠,他过着悠哉悠哉、安乐逍遥的日子。每天坐椅面对柳庄门前的郁郁葱葱,一路饱受穷苦与挫折的左宗棠也许在想,为什么不好好享受一下、体验一把这阶段性的人生成功呢?
左宗棠当然会享受过程。
这些年,左宗棠“行走山水间”,经常骑着马,爬过峰头,或坐着船,见朗月,闻清风,在安化与湘阴来回奔走。教书、读书、家事交错,一阵子做这个,一阵子做那个,忙得有滋有味。
在陶家设馆,一呆8年。
8年里,左宗棠都收获了什么?
湘上农人
用8年时间,左宗棠不仅读完了当下湖南经世致用学风集大成者陶澍的实践心得,连中国古代诸子百家,三教九流之类的书也全读了一遍,他终于实现了自己22岁时立下的志向,“读破万卷”了。
这些正书与杂书加在一起,左宗棠免费自学成了一个“自由派进士”。
但自读不是空想,而是实干。教书空闲时,他抓紧回到湘阴,继续研究地理,忙农学实践。他规划好时间,教书与农庄,互不耽误。左宗棠自述这段经历,“自移家来柳家冲,署其曰柳庄,每由安化归,即督工耕作,以平日所讲求者试行之。日游陇亩,自号湘上农人”。
在陶家读完《康熙舆图》,又读了《乾隆内府舆图》,学问大有长进。他在自绘地图的基础上,对舆地的研究深刻、全面了许多。
在农学的实践上,左宗棠比起入赘湘潭周家时也有了更深入的科学实验。除了前面说到的《广区田图说》被左宗棠用进了实践,他还雇佣了一批农民帮自己干活,自己也亲自参加劳动。每年他从安化往返湘阴,中间有150里路,他就走访农家,观察农田,将别处的好种子、好方法,带回柳庄。亲手耕作,给人家示范。他将这些种稻、种柳、种竹的方法,及时总结下来。
甚至,为了证实“深水插秧,浅水耙田”这句农谚,他挨个问了几十个种田高手,然后自己下到田里去,扶犁掌耙,插田抛秧。
左宗棠潜心研究农学,科学种田,他尝试采用古时候流传下来的耕种方法,非常有效。又种上桑树和茶树、竹子等,来充分挖掘田地的优势,几年之后,单是茶园的收入,差不多就缴清了国家的赋税,其他产出全是纯收入。(“比以古农法耕柳庄之田,甚有效验。又种桑茶,植竹树,以尽地利。而茶园所入,今年差可了清国课。”)
左宗棠自己当然也想不到,这些眼下看来属“无用之学”的知识,为他日后平定陕西、甘肃,收复新疆打下了实践基础。他更加没有事先料到,当他以“湘上农人”自号,说出“长为农夫没世”,一心一意回到柳庄来建设晚清新农村时,他这时学到的农学知识,将为他收复新疆立下汗马功劳。
正是这段时间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种田、种树实践经验, 20多年后,左宗棠对中国大西北的生态环境的建设,远大于六个英国国土面积的植树造林,给后人带来史无前例的贡献。
眼下,他只是凭一个读书人,一个农民的本能,在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
他将这8年里种稻、种茶、种柳、种桑、种竹的实践研究,总结写成一本书—— 《朴存阁农书》。
他为什么这么替农民操心?生活经历决定的。左宗棠天天跟农民打交道,既懂他们,也对他们有感情,而作为一个民间知识分子,理性也在告诉他,“农为人生第一要务”。
上次与胡林翼观点发生分歧后,左宗棠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接地气与尚空谈,水火难容,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左思右想,他终于想明白了:官员崇尚搞关系,通过一些手段,往往反倒博得虚名,获得利益,所以他们乐意玩关系与手腕。但农人不能这样,做实事必得扎实,一分投入,一分收获,农民不能欺骗土地。你去骗土地,三脚猫,花架子,土地依葫芦画瓢回报你,弄得你歉收。左宗棠跟朋友张玉夫比较后得出结论:“而古今颇少传书,颇思有所著述,且素患近人著书惟择易就而名美者为之,绝无实学可饷后人。弟近阅新书万卷,赏心者数种已耳。学问之荒,人才之敝,可见一斑”。
这段生活经历,对左宗棠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强化了左宗棠踏实的办事风格,同时也培养了左宗棠对底层民众的朴素情感。
左宗棠实践后悟出读书与作农之间,有一个共通的道理:“足知地利之不可不尽,而人事之不可不修矣。”他说,我最大的体会是,追究问题就要洞察根本,追求学问尤其要穷根究底。(“问之既洞其事,学之尤穷其理”)。
对这种边耕边读、既享受自然真味又求得了学问真知的农家生活,左宗棠十分满意,这也是他一生中最开心的时光。那种开心的劲头,可与他后来被拜相封侯相提并论。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充分流露出那种道家自然的乐趣。他说:“兄东作甚忙,日与佣人缘陇亩,秧苗初茁,田水琮琤(cóng chēng,形容像玉石一样的流水声),时鸟变声,草新土润,别有一番乐意。”这种生活,在先秦的《诗经》里才可以找到,在庄子的散文里才可以看到。
看着柳庄里家人越聚越多,左宗棠心花怒放。他甚至操心上了厨艺。岳母来的那天,他亲自迎接,并且动手蒸米酒,为老人家接风。
家里没有酿米酒的工具,他就去邻居那里借来一套。他从仓库里取出自己去年收割的糯米、坚米,找来木香、青藤、地绵、乌药、黄荆配成的曲料,忙得不亦乐乎,一手酿起酒来。
一个星期后,米酒蒸了出来。他舀出第一杯米酒,恭恭敬敬地端到岳母面前。岳母连抿了几口,笑眯眯地说:味道很好,也很正,不错不错,你们自己也快喝。左宗棠哈哈大笑,说:“赊八百里洞庭当春酒,韵味无穷啊!”他这一高兴,口气又大了起来。
随后几年,事事顺心。
1846年,周诒端在连生三女后,给左宗棠生下第一个儿子左孝威。随后几年,张茹又接连给左宗棠生下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四子四女,一家十一口,其乐融融。
此外,还有两桩大喜事:
1846年,老师贺熙龄将自己的三女儿许配给了左孝威,两家定下一门娃娃亲。
1847年,大女儿左孝瑜满14岁,左宗棠去安化给陶桄和她举办了盛大的婚礼。
左宗棠跟陶澍正式结成亲家,这种史无前例的姻亲关系,消息传出,在湖南官场产生了巨大震撼。时任陕西巡抚的林则徐在千里之外,也听到了。
陶桄结婚,表示成年。左宗棠的家教生涯,就此结束。从此他不用在安化、湘阴两头奔走,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