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累了,苏涛等人可没听过瘾,下次?这不让人难受么?王麟的这个下次可说不准是什么时候,“明之等等。”
“伯父有事?”
“你这下次是何时?”
“这个…”王麟还真不好定。
“你若不说个定数,今日便不准走!”
老将出马,小兵们自然跟随,“就是!驸马要给个定数!”监生们乱哄哄的。
这下麻烦了,可苏涛发话,王麟可不敢跳,“好,就给个定数,七日之后再讲!”
苏涛虽觉得七日有些长,不过总比没谱好,“明之,你可别骗老夫!”
总算是过关了,王麟擦擦汗,出门又傻眼了,连同陆藴在内,几乎国子监所有的人都在窗外站着听他讲课,“陆大人…”
“我不和你废话,下次去那讲吧!”陆藴指着大广场道。
王麟无奈,只得同意。国子监这一出又是风传汴京,好奇者四处打听王麟讲的内容,那些心高气傲的才子找来监生们的笔记,想从中找些漏洞挖苦下王麟,可多数人看了后便默不作声,原因无他,看都看不懂,还说个屁啊。他们又不像国子监中的监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算学和字母学习。
赵佶也是好奇的紧,找来笔记看了,也是默然,他也不懂,不过他到没有什么嫉妒的想法,只是坚定了不得让王麟犯险的念头,拿起丰稷的奏折又看了遍,“传召丰稷!”
朝野再次哗然,赵佶下旨,封萧玉儿为汴京警卫使,官居从四品,这比耶律幕蓉的官还大些,王麟不知道这是赵佶为他做出的调整,而这个调整的原因匪夷所思,就是为了王麟能够参加萧玉儿的婚事。
萧玉儿等内侍宣读完圣旨后整个人都傻掉了,跪在地上一脸茫然,内侍显然是见惯了这种情形,“慕蓉大人,招呼萧大人接旨谢恩啊!”
耶律幕蓉这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招呼萧玉儿领旨谢恩后,将一串珠宝塞到内侍手上,“请问官家为何突然加封玉儿?”
那内侍将珠宝退回耶律幕蓉手上,“慕蓉大人,我可不敢接,官家加封萧玉儿我也不太清楚,不过有传言说是要让萧玉儿上京成亲。”
“上京成亲?”这让耶律幕蓉更是一头雾水,难道就为这个升官?
“传言嘛,慕蓉大人也当不得真,也许和驸马不能离京有关吧?”
耶律幕蓉有些相信这个理由了,赵佶和王麟关系非同寻常,难说会做出这等离奇之事。大宋和辽国的多数人想的是另外的可能,这是赵佶收心的做法,反应最大的是易州萧家,耶律幕蓉带着两国公主书信来说亲,他们不得已才勉强答应了,可如今萧玉儿一步登天,他们倒还担心耶律幕蓉悔婚,一下子变得热情起来,虽说是辽宋两国,可这不是正交好么,连公主都下嫁大宋,还有什么可说的。
八月初七,赵佶召见了王麟、赵孝奕、丰稷、安焘、刘安世、李清臣等人商议大宋军事,几位重臣见到王麟也不惊讶,不过赵佶还是解释了几句,“今日所议之事明之仅是参与,出出主意。”
“若臣没猜错,陛下是要商议当初明之所作强兵十策吧?”丰稷问道。
赵佶点点头,“正是此事,这事做了些,可朕觉得过于迟缓,这才有心议议,看怎么来办。”
“陛下,是否请明之先说说?”刘安世问道。
赵佶看着王麟,王麟搔搔脑袋,“其实诸位大人,我当时就是这么一想,具体怎么做我也不太清楚。”
赵佶瞪了他一眼,“不知道怎么做,你写了作甚?快说!”
王麟无奈,真是什么事都和他有瓜葛,“陛下,各位大人,臣就说说,这强兵十策臣原想着要用十年来做成。”
“十年!”赵佶惊叫道。
其他几人也大感意外,很少有人用这么长的时间跨度来谋划一件事。
“正是,有些策略可在这一两年完成,比如这整顿禁军,可有些事就很难短期实现。眼下这禁军臣是知道的,今年便可全部编完。”
“确实如此,各卫禁军架子已经搭了起来,不足的军士也可从厢军中补充,再有几个月,四十三万禁军可编成!”李清臣主管兵部,这些情况他是清楚的。
“臣以为,这禁军编成,就要尽快理顺中枢,三分后勤,尽快将禁军将领召集到参谋司轮训,否则,编成的禁军等于乌合之众。”王麟说道。
第二百五十章 教书育人(二)
更新时间20131022 10:26:37 字数:3071
赵佶和丰稷等人都沉思起来,王麟当初献上强兵十策时大致和赵佶说过些,理顺中枢之事朝中也一直在做,基本的框架已经有了,枢密院、兵部也有了职责的划分,只是这三衙一直不知该如何处理。
“你指的理顺中枢是说三衙吧?”赵佶问道。
“陛下,正是,以往禁军归三衙统领,自这中央禁军成立,各禁军整编,三衙便有些尴尬,等厢军裁撤后,三衙更是不伦不类。”
“臣以为明之说的极为有理!”刘安世道,“臣有个建议,不如将这三衙与参谋司合并,按明之的设想,这谋、断要分离,以后参谋司主谋,枢密院主断!”
“这是个办法,臣觉得可行。”丰稷说道。
赵佶略为思考了下,“行,只是这枢密院、参谋司、兵部三者之关系如何定?”
王麟大致回想了下现代的一些做法,提议道:“兵部、参谋司皆归枢密院管辖,不过参谋司的人由兵部管,但做事直接对枢密院。”
他这人、事分离的办法让几人都难以消化,李清臣从兵部的角度一想,便发觉了妙处,“陛下,臣以为可行,参谋司主谋,其谋略必上报枢密院决断,兵部只是具体做事,这样安排,一可避免兵部无法处理参谋司的文书,二可避免人事混乱,毕竟兵部掌管大宋全部的武将。”
李清臣是兵部尚书,他说可行,自然是考虑过了,刘安世仔细想了想他说的,点头道:“确实如此,何人适合去参谋司,兵部确实能决断,若是和将领轮训之策连起来说,这是个绝佳办法。”
刘安世进一步的建议,让众人眼睛一亮,没错,单独看某一策,都有些难做之处,可连起来便大有好处,将领如何轮训,何时轮训,兵部来安排最妥。
“这样看来,谋断分离、将领轮训这二策连同理顺中枢都可以一起做了?”赵佶笑道。
“陛下,确实如此!”刘安世道。
一下子将三策落实到实处,赵佶心情大好,“看来这事还是要议!光等那厮出主意也不行!”
他嘴里的那厮众人都知道是谁,齐齐看着王麟,王麟很想大喊一声,我是大宋驸马王麟王明之!
“陛下,这三分后勤之策臣觉得也可以做了,自德州府与辽国交易以来,兵部先后收到德州府送来的驿马五万多匹,今年估摸着能达到十万之数!”
“有这么多了?”这数字连王麟都有些吃惊,更别说赵佶。
“既然马不缺,臣以为这策可由兵部一手操办。”王麟说道。
“准了,李尚书,此事要用心办好!”
“遵旨!”李清臣答道。
随后的商议开始热烈起来,众人纷纷说了想法,丰稷提议这以警代军可在几个道府实行,毕竟德州府做的很好,如今汴京也有了新的警卫使,正好推行一下,这对裁撤厢军策略的实行可是很有好处的。商议的结果就是汴京、大名府、应天府等地率先实施,顺带裁撤这几地的厢军。其他几条一时间还无法入手,丰稷等人建议暂时搁置,赵佶同意了,一下子将七策落实,他非常满意。
大宋朝有开始了新的变革,三衙撤除,与参谋司合并,八卫禁军将领在兵部的安排下开始轮流到参谋司学习,实习么?简单,中央禁军便是最好的地方。李清臣也组建了战备司,至此,参谋司、战备司、将作监三分后勤的格局形成。大名府、应天府将符合要求的厢军军士挑了出来,全部交由兵部分配到各个禁军,中央禁军终于提前完成了十万人的编制,淘汰下来的厢军军士,丰稷全部接受,该回家的回家,该转为警卫的转为警卫,两者都不行的,他组建了建设大军,分别修整汴京到真定府和德州府的道路。
这些大事和王麟没什么关系,继续回国子监教书,苏涛的眼神他一直谨记,得罪不起啊。按照约定,陆蕴在国子监的大广场上支了台子,一大块木制黑板立在中央,并按照王麟的要求,请苏涛赶制了些石膏条,看着这一切,王麟脑海中浮现出赵鹏程在教室中学习的画面。
国子监所有科目都停了,不管有没有用,监生们都想来听听王麟的课,那些博士、教习也是很感兴趣,纷纷来到广场,苏涛等工部官员早就到了,仗着官身,玩起特殊来,不但占据了最前排的位置,还摆开桌子,准备好笔墨纸砚,苏涛连茶壶都带来了,那架势像是要听一天。
看着如此大的场面,王麟有些意气风发,本想说几句漂亮话,苏涛可不给他机会,等他一上台就说道:“别说什么废话!”
王麟大愤,这么好的机会不得表现,可苏涛他不敢得罪,否则苏玲玲找上门来他可吃不消。更何况此时苏玲玲正笑盈盈的坐在苏涛边上!
“上次我说了力的一些概念,今日便来说说这力如何计算…”王麟只得直接进入主题。力学确实神奇,这看不见的事物会有如此大的妙用,当王麟将杠杆原理讲解完,工部大小官员便激动起来,监生们只是学习,一时间还想不到有何用处,工部的人就不同了,平时知道一些省力的法子,可都是摸索着用,如今王麟给出了一条明路,以后遇到同样的事再也不用瞎试了,计算后就知道行不行!
王麟本想早上便结束今日的讲授,他说的计算对于监生来说还是需要消化的,这需要时间,可苏涛等工部官员不干了,今日丢下手里的事来国子监也很不容易,如今的工部可不比以前,大小事那个多啊,几乎是六部中最忙的。
在苏涛等人能杀死人的目光中,王麟只得下午加课,只给工部官员上,消息传出,监生也不干了,工部纯粹是来蹭课的,他们才是主角。没辙,王麟只得妥协,同意监生们听课。如果只是苏玲玲和王麟招的监生听课也不会有什么麻烦,国子监里其他科的监生也要听,这下那些博士和教习也造反了,说王麟弄些奇技淫巧,惹得监生心思浮动,纯粹是误人子弟,如此下去,科举之时,国子监将身败名裂!
陆蕴左右为难,那些博士和教习说的确实有道理,可工部官员都还等着开课,他总要有个决断,别人他没办法,监生可是随他揉捏,将非技艺课监生召集了臭骂一顿,便将他们赶了回去。不过他自己可不约束自己,吃过午饭便早早来广场站了个理想位置。
下午王麟针对工部的工作重点讲了各种省力的方法,其中滑轮组让工部官员瞬间沸腾,他们只用过单滑轮,那不是用来省力,是用来提升,滑轮组的提法让他们觉得不可思议,这可是一半一半的往下省力,简直匪夷所思。苏涛用颤抖的手记录着,以后几千斤的火炮安装那还不跟玩似的?
监生则完全听呆了,太神奇了!陆蕴则心潮澎湃,他听过苏玲玲的化学和王麟的格物后,第一次发现这个世界有如此多未知的事,除了经义、诗词外,还有无穷的奥妙,奇技淫巧之说他不赞成,这其中的哲理并不比经义简单,而且有实用性!这才是让他感兴趣的地方。
“今日便将到此,诸位监生,回去后好生理解,回头我还有试题发下。”王麟实在顶不住了,口干舌燥不说,手脚也发软,写黑板字也不是轻松的活,苏涛见太阳都已西偏,在要求王麟继续讲确实过分,“明之,下次课何时开讲?”
王麟不知该如何回答,真是要命啊,苏涛盯得如此之紧,苏玲玲有些看不过去了,低声道:“伯父,榨油也要有个间隙。”
苏涛愣了愣,忽然发现自己确实心急了,满朝文武都在榨他,这样下去确实不妥,“这样吧,何时开讲你通知老夫一声。”
王麟松了口气,“伯父吩咐,小侄定当从命。”
这第二次讲课的轰动效应不如第一次大,不过黑板倒是让不少传授学业之人暗自吃惊,怎么王麟随便弄出个事物都会让人感觉神奇呢?陆蕴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好事物,定做了好多黑板、石膏笔,让博士、教习仿照王麟的方式讲课,那些博士用过后才发现王麟的粉笔字非同一般,他们短期根本达不到王麟的水平。国子监教学方式的改变让监生们学习进度显著提高,诗词、经义也需要讲解的,随后改变的便是作业的出现,以往都是出几个题目让监生自由发挥,等王麟弄出试题作业来,他们才发现还可以这样,还可以有标准答案的试题,有个博士灵机一动,将经义中很多话做成试卷,让监生回答出自何处,有何意思等等,一下子让监生如临大敌,拼命翻书找寻答案,这书翻多了,怎么都有些效果,这博士负责教习的几名监生学问飞速提升,其他博士见效果奇佳,哪有不仿照的道理,这下陆蕴省心了,国子监里的监生从此再无时间晃荡,到处都是埋头读书之人,管理起来异常轻松。
第二百五十一章 难道清闲(一)
更新时间20131022 14:51:12 字数:2870
读书总是要出人头地的,科举是大宋首要途径,本来国子监有诸多博士、教习,这就让生员处在不平等的水平线上,新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拉大了种差距,太学、以及民间私塾都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方式总是可以学的,纷纷仿照国子监,有更甚者,拼命加大试题量,科举的特点就是博览群书总算要占优,这种做法可弥补一些不足,比如那些不太聪慧的生员,这种方式可缩小他们和优秀学子的差距。
四处跟风,造成压力圈持续扩张,那些躲在家里苦读书之人可没人给他们出试题,被逼无奈下只得多看书,一时间汴京城士子绝迹,谁还有工夫在外面吟诗作画?你没看国子监那些监生一段时间后各个都能引经据典,口若悬河?每年考中之人也不过几百,一下子出来这么多竞争对手,那不是要人命么?
赵佶得知此消息又是呆傻了好一会,一块黑板,一张试卷,居然造成如此大的轰动,逼得天下士子一时间走投无路,学风大盛,这几日都有商人找到商机,将国子监各科试卷汇集成册,印刷出版,造成士子疯狂抢购,没抢到的也四处求借,连夜抄写,幸好王麟弄出什么新纸,否则汴京城纸张怕是要断货。
王麟此时倒是逍遥,受耶律幕蓉所托,他将一手操办萧玉儿的婚事,好事成双,他顺便把雪月和陈述、小乙和兰心的婚事一起办了,李氏、秋菊和赵云灵等几人主内,他则和李全、李文、李武几人忙着外面之事,萧玉儿其他要求没有,就一条,不管多大的府邸,都要在驸马府边上,雪月也是如此,好在当初为搞试验,赵玉慧出面在驸马府边上院子,也不知她当时有预感,还是其他想法,多弄了几个院落,否则让王麟去驱赶周边住户,他还真头痛。
大哥王胜也在这个月返京上任,他带着虎翼军仿照王麟的法子出去扫荡山贼,顺带训练取得很大效果,眼下将虎翼军交出去王胜很是舍不得,不过受弟弟影响,王胜也算看得开,这些年一直在军中,家里也没好好照顾,一双儿女也渐渐长大,也需要他经常在家。他爽快交出兵权,这让赵佶大为满意,要是将领都如王胜、王麟就好了,省的他担惊受怕,一个高兴,便封了王胜个爵位,祥符候,封地祥符县,离汴京不远。
侯爵!王胜回家上了香后,便找来王麟,兄弟二人大喝了一场,看着王胜兴奋异常的面庞,王麟不好理解,有这么激动么?
进入九月,大宋最引人注目的事情便是蓟州的回归,一百万斤粮食运到析津府后,辽国很爽快的将蓟州交还大宋,不过这和实际的蓟州还是有些差异,并不是完整的蓟州,而是蓟州以南,靠近现今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