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 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周后,那时争宠的美女大多遇害,黄氏不争,得以保全。金陵城陷,黄氏也跟着李煜北迁,死于汴梁。

李煜举族北上时,那一天有雨。

家族、官属,人群浩荡,冒雨乘舟,将要开船时,船上北行人,船下送行人,号泣之声溢于水陆。

大船驶入雨中时,船上文武视江心,李煜遥望金陵城,想想昔日繁华,有如梦境,凄凉之感袭来,不禁泪流满面,一时哽咽,泣不成声。于是自赋诗云: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

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这诗被后人题为《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关于这首诗,有不同说法。

宋人马令《南唐书》认为是南唐后主李煜所作。

宋人郑文宝《江表志》认为是吴让皇杨溥所作。

马令是宜兴人,他的祖上马元康世家金陵(今江苏南京),对南唐故实很熟悉,曾经广收旧史遗文、故老传说,及各类见闻、诗话小说,马令将这些材料整理为《南唐书》一种。应该可信。

但郑文宝则亲自侍奉南唐后主李煜,他所见所闻多有亲历,如此,关于这首诗,郑文宝的意见似乎就更可信。史上关于南唐记录,一般也都认为郑书可以订正马书之讹误。

又有《五国故事》一书,也是北宋人所作,该书也认为这一首诗应该是杨溥所作。内中说:

徐氏将移杨氏之祚,称杨氏欲入道。乃营室于茆山,迁溥居之。册白受禅,老臣知诰上尊号曰:高尚思元崇古让皇帝。溥既渡江,赋诗,略曰:“烟凝楚岫愁千点,雨滴吴江泪万行。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端坐细思量。”及将遇弑,方诵佛书于楼上。使者前趋,溥以香炉掷之。俄而见害。

徐知诰即李昪,要颠覆杨行密以来的吴国祚运,对外称杨氏末帝杨溥要到山中学道,就在镇江山上为杨溥建造了道观宫室丹阳宫,迁徙杨溥到那里去居住。然后下传禅书册,由老臣徐知诰为杨溥上尊号为:高尚思元崇古让皇帝。杨溥退位,渡江上山,赋诗,大略说:“烟凝楚岫愁千点,雨滴吴江泪万行。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端坐细思量。”等到将要遇害时,正在楼上诵读佛书。来杀他的使者逼上前来,杨溥拿起香炉向使者掷去。很快遇害而死。

这一段记录讲述了吴国最后一任君主的死亡,这应该是场悲剧。史称杨溥在丹阳宫“幽禁”而死。当初李昪逼退杨溥后,杨溥迁居丹阳宫后,很多年的记录是空白。后来柴荣平定江淮,李璟派大将尹延范去迁徙杨溥家族的后人,但尹延范擅做决定,杀了杨氏男子六十人,吴国杨氏从此“不血食”,后人绝嗣。这在“继绝世”的传统文化下,无罪而灭人之后,是一大罪恶。

更有宋人佚名著作《江南馀载》记录:

让皇在泰州数年,每有嗣息及五岁,必有中使至,赐品官章服,然即日告卒。

让皇帝杨溥在泰州那几年,每当有后代出生,到了五岁时,就一定会有南唐的中使来,赐给孩子品官和礼服。但是,当天这孩子就会(奇异)死亡。

宋人刘恕《十国纪年》甚至记录说:

唐人迁让皇之族于泰州,号永宁宫,守卫甚严,不敢与国人通婚,久而男女自为匹偶。

南唐人迁徙让皇帝杨溥家族到泰州,号永宁宫,守卫得甚为严密,以至于杨氏族人无法与外人通婚,久而久之,杨氏族人就在宫内男女乱伦,自选配偶。

这两条记录很难考证真假。

至此,记录中故实,出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人性凶妄。李昪、李璟残杀杨氏幼儿、逼迫杨氏乱伦,如此酷虐狠戾、冷漠无情,是真实的吗?由尹延范杀戮杨氏后人的真实记录来看,即使李氏没有像记录中说的那样凶妄,但杨氏也一定遭遇了种种不幸。

杨氏的遭遇,李煜应该有耳闻。

如此,我就能够解释,《渡中江望石城泣下》一诗的来龙去脉。

李煜在大船离开江陵之际,亲身感受了江山社稷沦亡、家族男女被俘的家国之恨;但他也同时知道,这也是当初南唐传禅时,杨溥所遭遇的。历史,在这里,等待了近四十年,从公元937年李昪“得国”,到公元976年李煜“失国”,场景重现:杨溥当年也是乘船离开金陵,他当年是不是也曾遇雨?是不是也曾在江中遥望石城?是不是也曾流下悲痛的泪水?李煜如今也是乘船离开金陵,我今天正在告别时遇雨!我今天也正好在遥望石城!我已经流下了悲痛的泪水!他们同样沉浸于亡国之恨中。南唐当年怎样欺凌了人家吴国,如今,由我李煜在承受这个报应。于是,杨溥当年一阕《渡中江望石城泣下》,成了李煜寄托当下情怀最合适的诗篇。“当年”与“当下”成为一种共时性的存在,历史与现场开始“互摄”,有了往复的悲怆与迷离。犹如行者在异国他乡蓦然撞见“床前明月光”,会情不自禁吟诵李白《静夜思》一样;李煜在告别金陵之际蓦然撞见“江南江北”从此两分的情境,也开始情不自禁地吟诵杨溥的《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李煜用这种方式,代替李昪、李璟,向遥远的杨溥献上一份迟到的忏悔,向自己的遭遇献上一份无奈的哭诉。与命运比较,杨溥,我,都太渺小啦!

如果你足够性情,千年之后,你还是有办法听到李煜,这个温柔、善良,一生不懂军政大事的多情男人,这个做了十四年南唐君主的国王,他立于北上大船的船尾,那一声声凄美的吟诵——

……江南啊,江北啊,那里都曾经是我过去的家乡;三十年匆匆逝去,就像大梦一场。当年的吴国,唐国,那宫苑宫闱,从我离去之后,现在已经冷清了吧?我想那广陵的亭台殿堂也已经开始变得荒凉。我看到远处天边的云啊,正笼罩着岫洞山岩,就像我的愁云片片;雨水敲打着归去天朝的大船,就像我的泪水,千行万行。我们兄弟四个家族三百口人,此时没有闲心休憩;都在细细思量我们的往事、命运,而船已到了江中,渐行渐远的石头城啊,烟雨迷茫……

船到汴水渡口,李煜要下船到当地普光寺礼佛,左右谏止,李煜忽然发怒大骂道:“吾自少被汝辈禁制,都不自由!今日家国俱亡,尚如此耶?”我从小就被你们这一班人管着,制止着,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一点都不自由!现在家国都已经完了,还想这样管着我啊!礼佛后,李煜又慨叹很久,在寺庙散施衣物钱财后离去。





太祖的悲情


据宋人宋敏求《春明退朝录》记载,大宋开宝八年,江南平时,为了方便李煜来朝,曾经疏浚汴水。当时舟行于盛寒之际,江南冬雨,汴河冰封,水流浅而干涸,诏当地官员专门设灞闸存水准备过舟。史称“官吏击冻”,官民齐来破冰,时间紧、任务重,监工发现谁干活稍有偷懒迟缓,就遭遇“荷校”——脖子上戴枷。严重的甚至被法办,按罪名大小被罚。史称“州县降黜而杖之者十余人”。

捷报传到汴梁说:俘李煜,得地十九个州、三个军、一百零八个县,户口六十五万五千零六十五。江南平。

在朝大臣纷纷向太祖赵匡胤表示庆贺,谁也没有料到,老赵却忽然哭了。众人惊愕之际,老赵说:“宇县分割,民受其祸,思布声教以抚养之。攻城之际,必有横罹锋刃者,此实可哀也!”

天下割据,庶民经受战乱的祸害,我很想用圣贤文明来教化抚养天下庶民。攻城的时候,一定有人会遭遇锋刃之害,这实在是太令人悲哀了!

当即下诏出米十万石赈济城中饥民。

元佚名《宋史全文》说到此事,引大宋名相富弼的议论说:

太祖之爱民深矣!王师平一方而不为喜,盖念民无定主,当乱世,则为强者所胁。及中国之盛,反以兵取之,致有横遭锋刃者,遂至于感泣也。推是仁心而临天下,宜乎致太平之速。

太祖皇上爱民很深啊!王师平定一方之后,并不为之喜悦,这是因为他在思念多年来,黎民百姓没有个像样的君主,又当乱世,所以为兵强马壮的武夫们所胁迫。等到中原强大,反而用大兵来征服,这一定会导致士庶有人遭遇兵戈之害,所以感奋而至于哭泣啊!推演这种仁爱之心来管理天下,所以有理由很快得到天下太平啊!

考老赵一生,极少作伪。我相信他此际哭泣的真诚。

杀戮之事,攸关那么多同根同脉的生命,这种感觉来临,往往会忽然触到人性柔软之处,哭泣就是常态。我感兴趣的是,老赵在战胜之后,并没有庆典喜乐之心,这就是圣贤气象。

《论语·子张》有言:“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大意说,司法者若能审得罪犯实情,需要正法时,应怀哀怜之心,不要自鸣得意。“哀矜”就是“哀怜”“同情”。人间不幸种种,遭遇各有不同,护持这一点点感同身受的体恤之情,就是孟子说的“恻隐之心”。这是人之为人的经验感觉。

公元927年,赵匡胤出生之后,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以及荆南、马楚、后蜀、南汉,那么多的邦国相继败亡,其间又有多少血海中的呻吟、黑夜中的哀叹!他曾经亲眼见过亲耳听过无数生命在兵锋刀刃下宛转呼号。人之狠戾在渴血冲动中可以做到什么样子,老赵心知肚明。

那么一大片江南富庶之地,那么多从汉唐以来断续培养的衣冠文明,在一场“收江南”的战事中会有什么样的破毁?

他应该能够想起曾经说过的话:“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一统天下”,仿佛进入轨道的星宿,其路径程序不可变更,但士庶何辜?

中国第一部军政文本《尚书》即有此“哀矜”传统,儒学推演价值观,推演人性文明,其正价值皆源于“敬畏生命”之逻辑起点。《尚书·吕刑》言:“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晋傅玄《傅子·法刑》言:“司寇行刑,君为之不举乐,哀矜之心至也。”赵匡胤闻江南已平,他能感觉到血气浮荡之际,种种疼痛和绝望,所以有“感泣”。这就是“哀矜而勿喜”。

老赵的悲情,在整个大宋帝国,具有孤独的性质……





明德门接受“献俘礼”


老赵在明德门接受了“献俘礼”,李煜等人素服待罪,老赵下诏释放他们,并赐冠带、币器、鞍勒马不等。有关部门开始准备待李煜如待刘鋹,献俘礼也应一个规格。老赵不同意,他认为李煜曾经奉行大宋正朔年号,与刘鋹不一样。老赵还指示,从此周知各地平江南事,不准露布传宣。

徐铉跟李煜到京师,老赵召见,责备他何以不早劝李煜归朝,声色甚厉。

徐铉回答:“臣为江南大臣而国灭亡,罪固当死,不当问其它!”

老赵本来也没有想把他怎么样,就趁势说:“你真是忠臣啊!以后事我如事李氏!”然后赐给他座位,好言安抚。

老赵又教人拿出张洎当年请各州勤王,以及勾结契丹请援的蜡丸帛书,斥责张洎道:“当初你们口口声声说是称藩侍奉大国,为何如此反复无常?汝教李煜不降,所以才有今日!你说,谁来负这个责任?”

张洎顿首请死道:“这确实是臣所为。但陛下拿出的不过是其中之一,我还起草了更多请援的制书。今天得死,臣之分也!”说话时神色镇定,并不慌张。

老赵是听到过此人劣迹的,一开始真有意不留此人,但看他竟如此从容,忽然心生喜爱,就说:“卿大有胆,朕不罪卿。今事我,不要改变昔日之忠!”你真有胆子,朕不给你治罪啦!从今以后事奉我,不要改变这种昔日的忠诚!

这个张洎在宋太宗赵光义时代做到参知政事,但他总是迎合旨意,甚至结好宦官,以为自固,终被宋太宗赵光义看出破绽,罢了他的参知政事之职。此际他对赵匡胤的一番对答,看上去似乎大义凛然,但史上总有明白人足以勘透他的隐衷。八百年后,乾隆皇帝读史至此,曾有“御批”道:

张洎教李煜不降,义本近正。既乃印帐苤岸淮牵蚱涞彼沃髅嬖鹗保勾室缘盟牢艺撸枰越男颐馑蓝d┖筅聘街袖福ɑ实矍捉耍富鹿伲Ω山笔菓溓芍鳎∷巫娑备俏渌蓿痪跻印

张洎过去教李煜不要投降,这个大义本来够得上正见。但到了宋廷之后,就厚着脸皮接受太祖给他的职务而不推辞,那么就可以推想,当他面对太祖指责,做出不服气的样子,说什么不怕死的话头,正是想借此打动太祖,试图以此侥幸免死罢了。张洎后来结好宦官,揣摩上意,真是奸佞狡诈之流!宋太祖那时正被他所愚弄,而不知道被小人愚弄啊!

我赞同乾隆定义张洎“憸巧”的意见,但说老赵被张洎所愚弄,则未必。老赵天性仁厚,即使看到张洎可能在“装”,但没有证据足以肯定他的“憸巧”时,老赵不愿意“诛心”。读一部《宋史》可以看到,老赵从动机判断人恶,也即“诛心”的段子,绝少。故张洎究竟是否善类,要在以后的日子里去慢慢参验。当其善时就赏,当其恶时就罚。就这个意义说,老赵厚道,将人之祸福委于天命;乾隆忮刻,总想猜度他人腹中机关。老赵往好处想人,乾隆往恶处猜人。就品质言,乾隆如何可与太祖比较!

随后,对归附大朝的南唐君臣各自做了封赏。李煜赐右千牛卫上将军,封违命侯,其子弟皆授诸卫大将军。不久,又改李煜为司空。原左内史侍郎徐铉为太子率更令,右内史舍人张洎为太子中允。





老赵与曹彬


平定江南,大功已成,也要论功行赏。

第一次封赏,以宣徽南院使、义成节度使曹彬领忠武节度使。山南东道节度使潘美为宣徽北院使。其余功臣各有不同封赏。

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言,当初曹彬伐江南时,太祖曾对他说:“等到平定李煜,当以卿为使相。”“使相”,是唐末之后的一种荣誉职衔,一般多赐予藩镇大帅,同平章事、中书令、左仆射、侍中等,都属于宰相级别,但并不行使宰相权力,不参与朝政,官员任命时,可以与政事堂宰相一道署名,称为“副署”。五代至宋,往往有加侍中、中书令的赏赐,与同平章事一样,都称为“使相”。作为人臣,这是极高的恩赏。

因为太祖曾有封赏曹彬“使相”的说法,等到平定南唐,潘美就到曹彬这里来庆贺,说他就要荣膺“使相”啦!

曹彬说:“不一定啊!这次江南之战,仗天威,遵庙谟,乃能成事,吾何功哉!况使相是官赏极品乎?”

潘美道:“当初陛下不是说了吗?”

曹彬道:“太原还没有平定呢!”

等到当廷封赏后,老赵对曹彬说:“朕本来要授卿使相,但太原刘继恩还没有平定,卿再等等,以后再说。”

潘美听到后,就对曹彬微笑示意。

老赵看在眼里,就问这二人干吗挤眉弄眼。

潘美就将俩人一番对话告诉了老赵。老赵听后,自我解嘲,大笑起来。同时赐给曹彬钱五十万。曹彬退下后,对左右说:“人生何必要那个‘使相’,做好官无过得钱耳!”过了几天,老赵拜曹彬为枢密使。曹彬虽然没有得到文官中的最高荣誉,其实还是得到了武官中的最高职衔。

赵匡胤的人生格局,宏大而深邃。他在封赏曹彬这件事上,可以看到收纵自如的那种豁达。

这件事,如果放在李存勖身上,会怎样?

当初,后梁与后唐征战,李存勖建立后唐,多次被后梁打击,是李嗣源带着骁勇的“横冲都”和众多“鸦军”,辅佐李存勖,争得了天下。当年李嗣源大军率先进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