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呼“ 毛泽东万岁!”
鼓掌长达15 分钟。
这是国际会议中极为罕见的场景。
多年后; 一位美国人评论说:
“无论就军事还是政治而言; 中国人都是胜利者。中
国军队达到了出奇制胜的目的。”
“在政治上; 这次胜利确定了中国作为亚洲大陆上的主
要军事强国的地位; 因而增强了北京在整个地区的影响。”
而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奥马尔?布雷德利五星上将则说:
“朝鲜战争出乎意料地一下子从胜利变成了丢脸的
失败———我军历史上最可耻的一次失败; 这次失败是由
‘ 决策失误’造成的。”
伟哉新中国; 巍巍立东方。
第十四章
败生危机 参联会屈躬筹策
胜扬斗志 怀仁堂锐意进攻
进而不可御者;
冲其虚也!
———《孙子?虚实》
用中国共产党人常用的句式来说;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五星上将
整个就是一个机会主义———先是目中无人轻出浪进的“ 左倾冒险主
义”; 让人兜鼻子一拳打了个鼻青脸肿头昏眼花。然后立马就来了个
180 度的大转弯; 变成了惊慌失措消极悲观的“右倾逃跑主义”。
白宫和五角大楼被这个极富感染力的三朝元老传染; 也着实
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了一阵子。
不过; 作为世界上最年轻而又最富有进取心的民族; 泱泱大国
美利坚合众国也是个出人物的所在; 他们中很快就应运而生了几
位扶大厦之将倾的人物。
最初的慌乱过去后; 华盛顿的军政首脑中有人开始冷静下来;
在总统都在语无伦次胡说八道的当口; 难得地保持了相对清醒的
头脑; 沉住气认真仔细地研究起他们从前压根儿就没往眼里瞧的
这个新对手来。劳顿?柯林斯上将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
自中国军队全线反击后; 华盛顿上上下下都对麦克阿瑟发来
的战地报告的准确性普遍持不信任态度。这个老家伙反复无常已
经发展到神经质的地步; 发来的报告也天天有变。他时而惊呼他
的部队面临灭顶之灾; 要求得到为控制局势所需要的增援部队和
扩大轰炸的权力; 时而又会对记者关于他的部队是“ 在退却”而不
323
第十四章
败生危机
参联会屈躬筹策
胜扬斗志
怀仁堂锐意进攻
是在进行“巧妙的撤退”的报道吹毛求疵。而无论是第八集团军还
是第十军; 都无法越过麦克阿瑟与五角大楼直接联系; 所有电报都
要由东京“ 联合国军”总部审查; 倘若麦克阿瑟或他哪一位部下不
喜欢这些电报; 他们就会妙笔生花重写或篡改它们。
12 月1 日; 参谋长联席会议决定派陆军参谋长劳顿?柯林斯上
将到远东前线去视察和调研情况。大家想; 麦克阿瑟再牛皮哄哄;
谅他也不至于把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将军拦在东京不让去前线吧?
12 月4 日———也就是英国绅士克莱门特?艾德礼为原子弹风
波气急败坏找上门来的同一天; 劳顿?柯林斯上将也飞往东京。
一见面; 麦克阿瑟就叫苦不迭。
他声称自己面临着50 万中国军队和10 万朝鲜人民军的压力;
“这些乌合之众能够包围任何固定的防御阵地; 并迫使第八集团军
退回汉城———仁川地区。”
其实这个时候; 他当面的志愿军部队只有西线志愿军部队6
个军23 万余人; 朝鲜人民军整编后的部队3 个军团7。5 万余人。
而东线的志愿军第九兵团因战斗和冻饿减员严重; 已不得不转入
休整; 突击治疗冻伤; 成了一个大医院。
麦克阿瑟将他当面的中朝军队人数整整夸大了一倍。
过去人家是芝麻; 现在则成了西瓜?
柯林斯心说什么都是你两片嘴皮在那儿翻; 我还敢信吗? 得;
还是我自个儿到朝鲜去瞧瞧吧!
麦克阿瑟还紧赶着问有没有或可能有增援部队?
“ 没有!”陆军参谋长一口把话说死。
不说这个还罢; 一提这个柯林斯更来气。我们还指着从你这
儿调部队到欧洲去呢! 那会儿是谁在打包票圣诞节后调出两个师
到欧洲去? 现在不能调也就罢了; 你还好意思要增援? 北极熊在
欧洲虎视眈眈你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
柯林斯当然明白麦克阿瑟的言下之意: 如果没有增援; 他就只
有与共军停火; 甚至撤出朝鲜。这家伙已经多少次玩这套把戏要
324
开
国
第
一
战
挟和摆布参谋长联席会议了! 不行; 这次不能再让你糊弄我们大
家了!
不管麦克阿瑟说什么; 柯林斯打定主意非到朝鲜去看看再说。
4 小时后; 美国陆军参谋长又转飞朝鲜汉城。
那时候沃克还没死; 人家就比麦帅有种得多。
见了陆军参谋长; 沃克也直截了当地道出困境: 美步兵第二师
遭受重创; 几乎被全歼; 土耳其步兵第一旅也一样。其他师也都受
了不同程度的重损。
韩军当然更不必提了; 除了第五师没什么大损失; 其他只剩下
个空架子了。
沃克承认他没法守住平壤; 中国人会在第八集团军和第十军
之间的缺口中长驱直入。而且在汉城———仁川坚守的计划也很玄
乎; 那样让人家在岸上一包抄; 跑都不好跑; 那仁川港的飞鱼海峡
进难出也难; 不是个好去处。
但沃克表示; 倘能得到美第十军的加强; 他能够撤到釜山而不
致遭受进一步的严重损失; 而且永远守住原有的釜山防御圈。如
果必要的话; 他准备就地坚守并再度视死如归。
虽然沃克此时和麦克阿瑟一样; 也过高地估计了中国军队当
时的作战能力; 而且“永远守住釜山”的说法也有点信口开河之嫌。
但比起麦克阿瑟来; 却显得沉着和坚定得多。
确是一真正的军人。
又在战场上呆了一天后; 柯林斯得出结论:
“ 尽管第八集团军的形势不妙; 但并未惊慌失措。”
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兴南去视察阿尔蒙德的第十军。
即便身为麦克阿瑟的爱将; 阿尔蒙德也与他的长官不同。
阿尔蒙德少将不失名将风度地告诉陆军参谋长; 虽然步兵第
七师和步兵第三师都有严重损失; 但主力海军陆战队第一师正在
从长津水库撤回; 损失并不像想象的那般严重; 局面也远未到不可
收拾的地步。
325
第十四章
败生危机
参联会屈躬筹策
胜扬斗志
怀仁堂锐意进攻
“他能够在不遭受严重损失的情况下;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守住
兴南这个桥头堡; 而且如果必要的话; 他能够成功地从海上和空中
撤离这个桥头堡; 而不致损失过多的人员和物资。”
柯林斯上将给参谋长联席会议发电说。
正如上一章所说的; 阿尔蒙德用事实证明他做到了这一点。
麦克阿瑟的两位战地指挥官都比麦克阿瑟要沉着镇定得多。
无论从资历还是从声望来说; 劳顿?柯林斯上将都远不及麦克
阿瑟; 但他具有远比麦克阿瑟更富有的军人责任心和认真求实的
工作精神。此时此刻; 他愿为后者之不愿为或不屑为或不敢为
———深入前线获取第一手资料。所以; 他对真实情况的了解; 也远
远比后者更深入; 更客观; 更有价值。
柯林斯深入实际; 得到了他想要得到的和想要听到的。
此时; 他心里已在策划对这位“联合国军”总司令的“大批判”
了: 这位从11 月27 日以来就根本没有去过前线的指挥官在战术上
是失败的; 而且压根不了解自己部队的能力和他面临的战场形势。
还能再让这老顽童胡作非为吗?
不过; 柯林斯也知道; 现在这当口还不是搞“ 大批判”的时候。
12 月7 日; 柯林斯带着在前线了解到的情况与麦克阿瑟会面。
这下麦帅可不敢糊弄人家了。
陆军参谋长提出了三种情况作为讨论的基础:
第一种情况: 假定的前提是;“ 联合国军”不对中国采取空中行
动; 不以海军进行封锁; 不用国民党中国的军队增援; 不增加“联合
国军”的地面部队; 除了有可能在1951 年4 月动员4 个国民警卫
师; 并且不使用原子弹。
麦克阿瑟说如果这样他就没招; 这就等于投降;“ 美国军队就
不得不撤出朝鲜”。不过; 由于他也知道无法糊弄已亲自去过前线
的柯林斯; 所以不得不表示同意他两位部下的看法; 即不管停火与
否; 第八集团军和第十军都能够安全地撤退。
其实后来的战况基本上按这种假定演变的。
326
开
国
第
一
战
第二种情况则假定采取更为强硬的行动: 用海军封锁; 对中国
大陆实施空中侦察和轰炸; 最大限度地使用国民党中国的军队; 以
及“ 可能使用原子弹”。
麦克阿瑟想要的就是这个; 这意味着与中国进入全面战争状
态。
但柯林斯所设计的这种重大举措在麦克阿瑟那里得到的反映
却是“在尽可能靠北的地方守住一条横贯半岛的阵地”。同时还要
“ 将另外一些中国国民党军队引入中国南方; 可能是通过香港”。
柯林斯心说得了吧; 真要如此; 美利坚合众国可就亏大啦; 费
这么大劲就守住这么一条对美国毫无价值毫无意义的线? 而且这
个惯于信口开河的家伙能不能守住还不一定! 这符合你麦克阿瑟
的利益可不符合美利坚合众国的利益。布雷德利说什么来着; 倘
如此; 美国将“ 在错误的时间; 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打一场错
误的战争”。
得; 咱还是就此打住吧!
柯林斯的第三种设想是一种最理想的结局———中国不向三八
线以南推进。倘如此; 联合国就应接受停火; 但条件是: 禁止北朝
鲜和中国人向三八线以南运动; 所有北朝鲜军队撤至三八线以北;
由联合国的一个委员会监督停火。
“ 这可能是可以得到的最好的解决方式了。”麦克阿瑟说。
不过两人都知道这事儿挺玄; 联合国没承认共产党中国; 人家
共产党中国又干吗要理你联合国呀。
这也就是想想而已。
“ 不做你的敌人想要你做的事情”; 那个设下套子让16 国联军
钻的毛泽东会不知道这个道理?
越想越丧气的两位上将军达成一致: 如果联合国在中国人继
续进行其全力以赴的攻势时没有充分支持其部队; 那么麦克阿瑟
“就应受命采取必要步骤保卫其部队; 并着手为撤离朝鲜制订计
划”。
327
第十四章
败生危机
参联会屈躬筹策
胜扬斗志
怀仁堂锐意进攻
但与麦克阿瑟不同的是; 柯林斯心里并不认为这种情况会出
现; 尽管“联合国军”受到了种种约束; 但中国人未必有能力迫使其
离开朝鲜。
12 月8 日; 陆军参谋长给正与艾德礼言来语去唇枪舌剑的杜
鲁门总统带来了一颗定心丸:
“ 尽管军事形势仍然严峻; 但已不再是危在旦夕。”
此时; 英美的会谈公报已起草完毕; 所以柯林斯朝鲜之行的调
查结果对会谈本身没有产生什么直接影响。
但是; 在白宫和五角大楼的头头脑脑们中; 柯林斯将军是最先
对朝鲜局势提出比较冷静而又客观的分析且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的
人。
美利坚合众国最后能在三八线以南保住半壁天地; 劳顿?柯林
斯上将在功劳簿上当记首功。
12 月5 日; 一心想挤进来当和事佬的印度等13 个亚洲和阿拉
伯国家向联合国安理会提案; 要求中国和北朝鲜人不要越过三八
线; 希望这条以前的边境能够成为一条停火线。
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向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递交了一份
备忘录; 然后介绍了印度等13 国的提案: 举行一个与朝鲜问题有
直接关系的各大国参加的会议; 先在三八线停战; 以便进行协商;
“如果中国宣布不越过三八线的话; 则将得到这些国家的欢迎
和道义上的支持。”潘尼迦强调说。
你想想会有什么结果?
中国人和和气气地给热心的印度人浇了一盆凉水:
“ 为什么13 国不反对美国对中国、对朝鲜的侵略?
为什么13 国不宣言从朝鲜撤退外国军队?
为什么美军打过三八线的时候; 13 国不讲话?
为什么13 国中还有参与侵朝的16 国之中的菲律宾?”
笔者也很纳闷; 同为被压迫被欺侮的国家; 为什么总有人喜欢
328
开
国
第
一
战
给恃强凌弱的压迫者义务打工呢? 联想到多年后印度在南亚次大
陆的所作所为; 更让人觉得挺直了身子堂堂正正地做人; 实在是一
件看似简单而却行之颇难的事情。
然而就有那么怪; 找上门打义务工人家未必会给你好脸色。
这不; 美国人对义务打工的印度人翻了个白眼儿!
就在该案付诸联合国大会讨论之前; 美国人悄没声儿地在下
面做了许多手脚; 煽乎着扛着热面孔打义务工的国家将印度提案
予以腰斩; 一分为二: 第一案由印度等13 国提出; 只要求交战双方
在朝鲜停战; 第二案菲律宾退出由剩下12 国提出; 要求召开国际
会议商谈停战; 划分非军事区; 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远东问题。
这小聪明玩得挺见水平的。
瞧; 战要停; 但停战与是否解决问题怎么解决问题; 得两说!
美国人这是为自己卷土重来再次大打出手预留时间与空间。
中国人懂这个!
12 月11 日; 周恩来约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 向他指出; 问题
的关键在于美国; 而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看见美国或联合国希望和
平解决朝鲜问题的具体表示。
两天后; 美国人的“具体表示”来啦!
12 月14 日; 联合国大会通过被美国大佬窜掇着腰斩了的印度
等13 国提案; 而将菲律宾退出后的12 国第二个要求解决问题的提
案予以无限期搁置。同时为了安抚联合国阵营内部普遍不想打仗
要求和平的情绪; 大会还另外通过了一项决议: 成立“ 朝鲜停火三
人委员会”; 以“ 确定可以在朝鲜议定满意的停火基础”。
就这“ 具体表示”? 糊弄谁呀?
说实话; 要是双方位置打个颠倒; 美国人也不会认这个账!
12 月22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正式拒绝13 国提案; 宣布联
合国所有没有中国人参加的行动均为非法。
中国人; 中国人; 永远都不要忘了站直了身子做一个中国人!
美国人当然不可能有什么“ 具体表示”; 他们正作难呢!
329
第十四章
败生危机
参联会屈躬筹策
胜扬斗志
怀仁堂锐意进攻
和中国人打过交道; 打得头痛不已的国防部长乔治?马歇尔认
为; 美国现在是进退维谷; 停火会停止美国人的海空行动; 并给中
国人以集结兵力的机会。反之; 中国人就会说我们没有遵守停火
规定。另一方面; 如果美国反对停火; 那些把约束美国看得比约束
中国还重要的朋友们又会向美国嚷嚷。
“只有寻找一些看起来是通情达理的立场; 即便对方会拒绝接
受。”
一语道破天机。
美国人还不习惯和中国人坐在一张桌子旁来解决问题。
后来有人曾言; 当时的中国政府应该考虑接受这个停火提案;
这时的美国一定能接受。而停战后的军事分界线位置就是三八
线; 对中朝方来说; 比后来的停战线要更往南。
而且不用再打两年。
这个问题当然可以见仁见智。
但笔者窃以为这样认识问题有“ 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之嫌。
面对曾经一而再再而三地食言而肥; 一而再再而三地欺侮中
国人; 还赖在中国台湾不走的美利坚合众国; 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
凭什么要相信它的诚意; 又凭什么会认为美国军队不会再喘息甫
定后再扑上来再次冲到鸭绿江边? 到那时候; 杜鲁门心中的分界
线又会划在什么地方?
或者再公道一把; 反过来站在美国人立场上想一想; 在较量尚
不充分的情况下; 美国政府又会不会对大胜之后的中朝军队的力
量毫无疑惧; 而任由其从容整补并强化其有利的军事地位?
这个时候“ 停战言和”的可能性; 实在没法儿予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