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隋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路隋行-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皇上召苏少保进宫商议政务,因此,改由我来主持今日对诸位的考校。”裴矩目光从教室内每一名学生的脸上扫过,最终落在了杨广身后空着的座位上,皱了皱眉,问道,“虞孝仁因何未到?虞府有人来吗?”
………………………………

第二十章 文盲秒变学霸

    (求收藏、求推荐)半晌,教室里并无一人开口答话。

    坐在杨广右边座位上的越王杨秀冷不丁冒出了一句:“这虞孝仁该不会也搞大了别人的肚子,现在正在家里做美梦当爹,把今儿太学考校的事给抛到脑后了吧?”

    教室里坐着的大多是半大的孩子,听了杨秀这话,登时哄堂大笑起来。

    只有杨广,听了杨秀这话,禁不住恼将起来,趁杨秀一个没注意,陡地跃起,挥手给了杨秀响亮的一记耳光。

    包括杨秀本人在内,众人都被杨广突如其来的发作给吓懵了,生生地打住了笑,呆愣愣地看着前列坐着的两位皇子,不知所措。

    “你,你竟敢打我?”杨秀腾地站起身,挥拳作势就要扑向杨广。

    “住手。”裴矩显然也没料到杨广会突然出手打杨秀,急切间断喝一声,制止住了杨秀。

    “两位王爷,既然你们急着比试身手,那么今日的经义考校便从你们二位开始吧。”裴矩绕过条案,走到杨秀面前,冷冷地问道,“苏少保讲解之《尚书》,内有〈洪范〉一篇,其大义若何,请王爷说说吧?”

    “哼,方才明明是他先动手打人,先生为何不命他先说?”杨秀当众挨了一记耳光,胸口无名火直往外窜,气哼哼地拒绝回答裴矩的问题。

    裴矩像是见惯了这种场面,并不气恼,把脸转向杨广,问道:“晋王可愿先说说看?”

    杨广被杨秀含沙射影地当着众人的面儿说起安若溪怀孕打胎之事,一时间恼羞成怒,遂动手打了杨秀,此时听到裴矩出的考题恰恰正是昨晚安若溪猜想的那道,不由得转怒为喜,朗声答道:“《洪范》讲的是为君理政、处事之道,其一当行五事。。。。。。。”他凭着记忆,滔滔不绝地把昨晚安若溪讲给他听的《洪范》大义一气背来,裴矩紧绷着的一张脸渐渐变得松驰了下来。

    “历代君王讲究的是‘上马安天下,下马治天下’。”待杨广话音刚落,裴矩就有意抬高了声调,面向诸生教训道,“你们比武较量,裴某并无异议,如一味地以拳脚论高下,裴某实系手无缚鸡之力一书生,自问没有资格充任诸位的业师。当今天子之所以任裴某以教席,将四位皇子并诸公卿子弟一并交由苏少保和裴某教导、启蒙,为的是为今后治理天下培养、造就出一批明经义、通世理的可用之材。你们当中如有哪位以为像这样舞文弄墨,吟诗作文徒劳无用,尽可现在就走,裴某决不拦着。但若是不走,就须得遵守裴某立下的令式,你们可愿意?”

    他这番话看似是面对众人说的,实则教室里每个人心中都明白,裴矩是在婉转地教训两位皇子,因此,每个人的目光都自然而然地落到了站在最前列的杨广和杨秀两人身上。

    “要是我今天扭头走了,母后一旦得知消息,还有我的命在吗?”杨秀瞄了身旁的杨广一眼,自嘲地低声嘟囔了一句,垂下了脑袋。

    杨广本以为自己答出了考题,裴矩会夸赞他一番,却没料到裴矩突然杀了个回马枪,趁自己自鸣得意之机,又把话题扯回到了方才兄弟斗殴这件事上,不由得一下子怔住了。

    挨了打的杨秀虽首先表明了悔过的态度,可杨广却与之前在楼外院中听杨谅提到有贼潜入自己府中不同,仍无法平息胸中的恼怒,耷拉着脸,只一言不发。

    裴矩见杨秀向自己服了软,偏偏是动手打人的杨广黑着一张脸,显然胸中余怒未消,不禁暗自诧异,不知道杨秀倒底哪里惹怒了杨广,以至一个巴掌打过,犹不解恨。

    “今日考校之题目有两道,”裴矩年纪虽轻,处事却颇为老道,抬手示意杨秀坐回座位中去,只留下杨广孤零零地站着,转而向诸生说道,“其一,凭各人所长,拣选苏少保所授《尚书》中一篇,申明其大义;其二,裴某前些时日所授之〈诗经〉秦风中各篇,诸位随选一篇,循其义旨,赋诗一首。自此刻起,一个时辰内交卷。”

    教室内诸生一旦得了试题,再顾不上理会旁的事,纷纷研墨挥毫,埋头沉思,专心致志地答起题来。

    杨广顺势也想坐下考试,却被裴矩转身给拦住了。

    “解述经义一题,晋王方才已答过了,无需再答。”裴矩沉吟着说道,“依裴某之见,莫若这样,只要晋王能在半个时辰内,任选《诗经》中三篇,依其诗意,作诗三首,便算通过考校,方才之事,裴某今后决不向圣上、娘娘提起,怎样?”

    刚刚坐下的杨秀听了这话,精神为之一振,也不忙着答题,只用幸灾乐祸的眼神瞧着杨广,想要看他当众现眼。

    完了,这回自作聪明,用手机拍下的小抄算是彻底派不上用场了。杨广感到一阵失望,他明知裴矩因自己不肯向他低头服软,有意出难题为难自己,却仍咽不下胸中这口窝囊气,瞪了杨秀一眼,高昂着头,随高吟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他不用想也知道裴矩决不可能读过百年之后李诗仙的诗句,遂突发奇思,用唐人现成的诗篇来应付裴矩。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裴矩喃喃重复着这两句千古传诵的唐诗,目光中透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好诗,好诗啊,只是我观此诗意趣,与秦风诸篇皆不甚相合,暂且勉强算得一首吧。”

    杨广哪儿读过《诗经》,更不知道〈诗经〉中的秦风诸篇说的都是什么,急切间只好搜肠刮肚,尽找些高大上的唐诗来作答,略一思索,又漫声吟道:“锄荷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苦。”

    可怜裴矩堂堂一位SD高门名士,却被个千年之后魂穿来的小六学生借用现成的唐诗糊弄得目瞪口呆,大张着嘴愣在原地,说不出话来。

    “好,晋王高才,令裴某颇感自愧不如啊。”裴矩由衷赞叹道,转身回到书案前,拿起一卷书帛,举在手中,冲杨广说道,“昨日我观晋王此诗,原以为是府中文士之作,今日才明白,晋王确是诗思天成,满腹锦绣。‘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斜阳欲落处,一望黯销魂’,这首《秋思》虽与晋王方才所吟两首写景舒情多有不同,然细品之下,诗中义旨颇有相通之处,都堪称是流传百世之佳作啊。”

    杨广被裴矩捧得飘飘然颇有些忘乎所以,似乎全然忘记了方才的不快,意犹未尽地向裴矩说道:“老师太高看我了。老师以三首为限,如今只作得两首,学生这儿还想到一首,请老师指正。‘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孰料他口中阴山二字话音未落,从教室门外急急忙忙闯进了一人,径直奔向他跑了过来。
………………………………

第二十一章 太学斗殴

    (求收藏、求推荐)“虞孝仁!”裴矩一眼望见不打声招呼就闯进教室来的这人,顾不得再赞赏杨广随意背出的唐诗,厉声叫道,“你无故来迟,先到门外站着去。”

    “先生有所不知,我家中昨晚出了件大事,家父又不在长安,我好容易才作了一番处置,匆匆赶来太学应试。还望先生能够体察,允我参加考校吧。”

    杨广依稀记得曾听人提到过虞孝仁这个名字,好像是自己在太学读书的伴当,因此,听裴矩叫出虞孝仁这个名字,不禁朝他多打量了两眼。

    只见他圆头圆身,长着一副纨绔子弟的样子,前额上不知为何,缠裹着一层白布,白布上似乎还沾有血迹,确像是家中生变的模样。

    “先生,我方才说得怎样?虞孝仁一定是做下了坏事,被人给打了,才会迟到的。”一旁坐着的杨秀瞥见虞孝仁头上有伤,又忍不住开口奚落他道。

    裴矩此时也注意到了虞孝仁身上尚带着伤,且念及他是当朝宰相――尚书右仆射虞庆则的公子,并没有理会杨秀的蓄意挑唆,用手指了指杨广身后的座位,放缓语气对虞孝仁说道:“既是事出有因,就赶紧落座答题吧。”

    眼瞅着虞孝仁一屁股坐了下来,向左右的同学打听到了考校的试题,提笔开始答起题来,裴矩走过杨广身边,轻声冲他说了声:“请王爷移步,随我来。”

    杨广跟在裴矩身后来到了教案旁,只见裴矩端坐在教案前,展开一卷书帛,提笔在手,头也不抬地说道:“请王爷口述,裴某要将王爷方才所作三首诗作一并录下,进呈御览。”

    这回自己可是玩儿大了。杨广心头感到一阵慌乱。毕竟刚才他是被逼无奈,只得剽窃唐人的诗作来凑数,却没想到裴矩要把三首唐诗亲笔抄录下,进宫呈给皇帝去看,这要被瞧出了破绽,可怎么办?

    不过,随即他转念一想,除非皇帝也是被人魂穿附了身的,否则他就算是神仙,只怕也想不到这几首诗是几十年,甚至一百多年后的唐人所作,自己又何须担心呢?

    “《静夜思》,李。。。。。。”杨广像在课堂上背课文似的,背道。

    “不对。我记得起句好像是床前明月光来着。”裴矩抬起头,瞄了杨广一眼。

    杨广倏地一惊,这才意识到自己差点儿说出了真正的诗作者,连忙收敛起心神,一字不落地将三首唐诗背诵给裴矩听。

    一个时辰很快就过去了。待学生们交上试卷,纷纷散去,裴矩一脸笑容地对杨广说道:“殿下高才妙思,裴某自叹弗如。唯盼今后能常与殿下切磋诗赋,作一诗朋文友,不敢再以师徒论交。”

    杨广强忍着肚皮里的笑,向裴矩逊谢再三,方告辞走出了教室。

    他独自走出小楼,迎面望见头缠白布的虞孝仁正站在院内的一棵大树下,像是在等着自己,正要上前和他打招呼,不料斜刺里冲过来一人,使劲撞在了杨广身上。

    杨广完全没有防备,被那人撞了个结结实实,站立不住,横着便摔倒在了地上。

    虞孝仁一见杨广倒地,忙跑了过来,用自己肥胖的身躯挡在杨广身前,冲来人赔笑说道:“越王殿下,手下留情,可别撞伤了晋王殿下。”

    杨秀虽比虞孝仁矮了半个脑袋,可论吨位、块头也不差他许多,抬手想推开虞孝仁,却没能推得动,不禁勃然作色道:“虞孝仁,不要仗着你老子率军驻守边关,就敢管我们兄弟之间的闲事,小心本王连你一起打。”

    借着虞孝仁一挡的空隙,杨广翻身从地上爬起,挥拳冲着杨秀便打,嘴里恨恨地骂道:“我把你这只肥猪,有本事明火执仗地和我打一场,躲在暗处偷袭,算什么本事?”

    虞孝仁来迟了一会儿,不明白他兄弟二人因何翻脸动起手来,忙扭过身又欲劝解杨广莫要动怒,却被杨广伸双手将他推搡在一边,杨广、杨秀两兄弟就在太学的小院里扭打在了一处。

    秦王杨俊和杨秀一向要好,且昨日受了杨广连累,因独孤皇后命他将府中已建了一半的赏月楼立即拆除,心里也颇怨恨杨广,眼见得杨秀被杨广翻身压在了身下,骑在他身上打,也不由得撸胳膊挽袖子,上前来助阵,眨眼间兄弟三人就混战成了一团。

    此时,散了学的学生们还没走远,听见院中有人打架,纷纷跑了回来,将杨广兄弟三人团团围在当中,看热闹。因参与斗殴的三人皆是皇子,亲王,身份尊贵,尽管有几个平日与杨广要好的勋贵子弟也像和虞孝仁一样,想上前劝架,可又怕惹恼了杨秀、杨俊两位王爷,给自己惹来麻烦,只能站在一旁,七嘴八舌地劝着架,却无一人敢走近前,将三人拉开。

    年纪最小的汉王杨谅人小鬼大,见三哥四哥合起伙来打二哥,自己冲上前相助哪一方都只能落个不是,于是一转身从人丛中挤了出去,撒腿便到院外搬取救兵。

    杨广先前在教室里挨了杨秀的嘲讽,心头窝着的火还未消尽,此时又受到两个弟弟的合伙围攻,更是气急败坏,虽以一敌二,力有不支,却咬紧牙关强撑着,拚了自己挨上两拳,也要还给杨秀、杨俊一记重拳,饶是如此,仍不免渐渐落了下风。一个没留神,被杨俊在脚下使了个绊子,向前踉跄了几步,杨秀趁势一推,把杨广推得向前扑倒在地,随即迈步上前就踹。

    “王爷。”虞孝仁发出一声嘶吼,不顾一切地扑上前,从身后将杨秀拦腰抱住,却不防被杨俊一掌切在了后脖颈上的要害处,眼前一黑,倒了下去。

    杨俊一掌撂倒了虞孝仁,旋即指着倒地未起的杨广,冲杨秀低吼了一声:“还愣着做什么,上去踹他啊!”

    杨秀抬起一条粗腿,正要向杨广后背狠狠踏去,却突然觉得自己后脖领一紧,整个人身不由已地被人拎了起来,随即又轻轻地放到了一旁。

    “王爷。”闻讯赶来的鲜于罗惊呼一声,忙跑上前,从地上扶起了杨广。

    与此同时,杨俊、杨秀两兄弟转身望去,不约而同地失声叫道:“原来是你!”
………………………………

第二十二章 身入危楼

    (求收藏、求推荐)杨俊、杨秀身后站定一位白发男子,瞧年纪仅在三十岁上下,一身仆从装束,除了长着一头醒目的白发,相貌毫无惊人之处,却在举手投足间透露出一份沉稳和干练。

    跟在白发男子身后的汉王杨谅忙冲杨秀赔礼道:“梁默方才得罪了,小弟代他向四哥赔礼啦。四哥,你与二哥、三哥咱们都是一母所生的同胞兄弟,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偏要动手斗殴,叫人看笑话呢。”

    他年纪虽小,说起话来仍未脱奶腔儿,可有白发梁默陪侍在身侧,饶是惯于耍骄斗狠的越王杨秀,也不敢贸然造次了。

    杨俊、杨秀都十分清楚,杨谅身边的这位贴身护卫,论其出身,虽只不过是昔日徐州总管、盛国公梁士彦的一名家僮,却在数年前北周平灭北齐一役中脱颖而出,亲手生擒北齐后主高纬,之后跟随梁士彦南征北战,又立下了赫赫战功,被破格晋封为上仪同,单单是这些,也还罢了。偏偏这位梁默自幼因缘际会,得嵩山少林寺武学真传,身负绝世武功,若论江湖功夫,眼下京畿方圆千里,堪称魁首。正因如此,父皇杨坚在受禅登极做了皇帝之后,曾点名将梁默同悍将焦二一同,分别擢拔到了次子杨广及幼子汉王府中,做了一名贴身护卫。

    面对着这么一个厉害角色,杨俊和杨秀怎么还敢造次,不听劝呢?两个人相互对视了一眼,杨秀粗声粗气地向着正冲自己怒目而视的杨广说了声:“改日定当再来领教二哥拳脚上的功夫。”拉起杨俊,在众人的围观注目之下,竟然扬长而去了。

    杨广不识得梁默,虽心知他是奉了杨谅之命前来劝架相助自己,却因方才在杨俊、杨秀的合伙围攻下吃了不少亏,不肯轻易放二人就此离开,迈步就要去追,无奈不论他如何变换身形,左迂右回,梁默都挡在他身前,拦住了他的去路。

    “你,闪开!别惹恼了本王,要你的好看!”

    杨广终于忍不住,将一腔的怒火转而向梁默发泄起来。

    “王爷。”鲜于罗知道梁默的底细,生怕主子惹恼了他,会吃眼前亏,忙一扯杨广的衣襟,提醒他道,“虞公子还在地上躺着呢。”

    “梁默,咱们走。”杨谅见杨广丝毫不领情,心生不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