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谋小计五十年:诸葛亮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谋小计五十年:诸葛亮传-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先生讲授好无趣,他只会依着书白念,若是这样,还不如我自学呢。”诸葛亮辩解道,他虽然年纪小,却天生伶牙俐齿,和邻家小儿争吵皆是他赢,甚或一人对阵一群人,常常自夸苏秦张仪也不过如此。
  这话怄得诸葛圭好一会儿反驳不得,他黑着脸说:“纵算先生有百般不如意,可也是授业恩师,你也该有万般尊敬,何况天下学问宏奥精深,博大无边,岂是你能凭一己之力悉数学会的?”
  父亲的严厉宛如一道生硬的钢鞭,在脊梁骨上重重摔下,诸葛亮浑身打了个哆嗦,小心地向诸葛玄递过去一道求助的目光。
  诸葛玄向他悄悄眨眨眼,因对诸葛圭道:“我听说瑾儿去太学念书了,如今怎么样?”
  提起长子,诸葛圭的心情渐渐明亮起来:“劳费心,一切安好,年末或要归家一趟,我倒是劝他安心就学,勿需惦记家里。”
  被诸葛玄这一番打岔,诸葛圭的火气已弱了,再见儿子窘迫着无处容身,手脚也不知该往哪里放,却是可怜可疼的模样儿,心里不免软了,肃声道:“还愣着干什么,现在立刻给我抄书去,不抄完不准吃饭!”
  诸葛亮早就想溜之大吉,父亲的训斥犹如圣旨。这时莫说是抄书,便是罚他背下整部《尚书》,他也是甘愿的,他小声对父亲应了一声,扯了一把正咬指头的诸葛均。
  那壁厢,顾氏也告了退,自领着两兄弟出去,背后诸葛圭依旧训斥道:“把鞋找来穿上,衣冠不整,成何体统!”
  诸葛玄因劝道:“兄长,亮儿年幼,循循善诱即可,谁不是从年幼懵懂犯错过来的,年纪大些自然明了事理。”
  诸葛圭道:“子不教父之过,我若不严以辞色,威以厉害,他们如何成器!”
  诸葛玄笑道:“幸好我不是你儿子,不然真不得安生,只怕已被你逼得离家了!”
  这玩笑却勾起了诸葛圭的劝导心:“你这趟回来,把心安了吧,别再整日漂泊无定,男儿事业一朝辜负,没世抱憾。”
  诸葛玄洋溢的笑容倏忽戛然,满满的怅然涌动起来,他苦涩地说:“兄长该知道,我也是不得已,不是我不想定,是留不得也停不得。”
  诸葛圭不由得生出几分愧意:“说起来,一多半是不想牵累于我,方才远走天涯,却是我辜负了你!”
  诸葛玄摇摇头:“兄弟之间,哪有什么辜负不辜负,兄长说这话却是生分了。何况倘或我不是深陷党祸中,又怎会带来这场变故,所谓牵连一说,反应是说我。”
  兄弟的通情达理让诸葛圭不免感动,他宽慰道:“自叛乱以来,党禁已解,而今天下攘攘,良才难求,多少党人擢升要职,为国所用,你不用再东西不定,朝廷应不会再起党锢。”
  诸葛玄低着头一叹:“再议吧,总之,我这次会留得久一些。”
  正说话间,门外进来一人,二十岁的年轻小伙,阔字脸,五官敦实如写在礼器上的铭文,见到诸葛玄眼底绽出了憨厚的笑,却原来是冯安,他自小便长在诸葛家,和诸葛兄弟都甚是熟络。
  诸葛玄立即便笑了:“冯安小子,我回来了,你也不来看看,偏躲着不见我!”
  “我没有呢,我忙着,忙着……”冯安结结巴巴地说。
  诸葛玄戏谑道:“你忙着什么,忙着娶媳妇生孩子?”
  “没有……”冯安急了,涨红着脸却解释不出来。
  诸葛圭插话道:“你就别挤对他了,他一个老实人,你偏不正经地和他耍嘴皮子。”
  幸而主家救火,冯安的难为情稍稍减缓了,方才说道:“车马备好了。”
  听得冯安如此说,诸葛玄因问道:“兄长这是要出门么?”
  诸葛圭点头:“是,郡府遣我去徐州,稍后就走。”
  诸葛玄踌躇道:“我这趟从江淮北上,一路上听说青徐周边叛乱又起,兄长此时去徐州,恐怕会有安危之虑。”
  诸葛圭不在意地说:“不妨事,我们走的那一路没有叛乱,你不用担心,不超过半月我便回来。你安心待着,我回来再和你叙话。”他说着,便和冯安往外走。
  诸葛圭其实还有很多话想说,也许是许久没有见着弟弟,满肚子的心腹话等不及要跳蹦出来,他觉得自己啰唣得可恨了,竟似那缠绵多语的妇人,便只挥挥手道:“罢了,回来再说!”
  ※※※
  午后时分,暖风微醺,楼台庭院被日照拖长了影子,仿佛一笔到不了尽头的墨痕。
  诸葛亮倚着窗抄书,抄的是《大戴礼》,这是父亲给他下的任务,抄不完,难免是一顿重责。他倒不怕被打,就怕父亲禁足,旬月不准他出门,邻里的小伙伴还等着他下河摸鱼呢,还有,那场由他指挥的“楚汉之争”结果如何了,不会因为他被逮走,大家作鸟兽散吧。
  抄书抄得索然无味,他其实不喜这种寻章摘句咬文嚼字的文章,偏圣贤书都这种况味,为一句古话训诂幽微,旁征博引,甚或分出无数针锋相对的派别。你说古文蝌蚪为正宗,我说今文注解才经典,纷纷扰扰,争了几百年也不见个究竟,可偏偏学馆里奉此为经典,一篇典籍翻来覆去讲解。
  为这不解,他常在先生讲学时提出质疑,先生便说他中了歪门邪说的蛊惑,君子非礼勿视非礼勿思,你而今所思所念,皆是乱七八糟的烂污之说,想多了会祸害心智,将来成为祸国殃民的蠹虫。他没被夫子的话吓住,反而更加困惑,在讲学时也偷偷看过邪书,譬如为儒学贬斥为不走正道的刑名家说,他觉得那些说林故事有趣得很,怎么就成了乱七八糟的烂污之说。
  他搁了笔,百无聊赖地在案头堆叠的书里翻出父亲的手书,那是父亲抄录的《孟子》。
  父亲用的是工整的隶书,字字墨汁淋漓,一笔一画没有苟且偷懒,一丝儿飞白也见不到。自国朝书法大手蔡邕创制八分飞白隶书,天下人风靡效仿,故意用枯墨使枯笔,势要写出那黑白相间的时髦书体来。
  可这是父亲不喜的,他很厌弃这种对时新之物趋之若鹜的心态,君子当一以贯之,学这些于国于民毫无益处的奇技淫巧只是徒费精力。
  诸葛亮咀嚼起父亲常训诫的“一以贯之”,对此他懵懵懂懂,为什么君子要一以贯之呢,又该对什么一以贯之呢?什么又是君子呢?
  窗外微风敲得花草婆娑而动,斑驳光影投在案前,宛若时间轻浅的脚印,有人在门口轻轻咳嗽,他转头一看,原来是四岁的弟弟诸葛均。
  “二哥,吃饼。”诸葛均伸出手,手心里是一块捏熟了的麻饼。
  诸葛亮摇头:“我抄书呢,不吃饼。”
  “那我吃。”诸葛均认真地咬了一口,蹭了进来,凑过来瞧诸葛亮抄的书,也看不懂,说道:“二哥,隔壁的大牛骂我。”
  “骂你什么?”
  “说我们姓诸葛,就是猪。”
  “你等我抄完书,我去骂他,骂死他!”
  “现在不能去么?”
  诸葛亮无奈道:“我要抄书,若不抄完,父亲要打我。”
  “父亲不打你。”
  “你怎么知道他不打我。”
  诸葛均笑嘻嘻道:“父亲出门了,他打不着你。”
  诸葛亮心上像炸开了一朵花:“他出门了?”
  “嗯,他和安叔一块走了,娘说父亲要出远门,是去……嗯,去徐州。”诸葛均对自己的这个惊人发现很得意。
  父亲出远门这个消息实在是太令人振奋了,诸葛亮激动得想大笑三声,他把笔墨竹简往旁边一推,一把拉住诸葛均的手:“走走,出去玩!”
  两兄弟手拉手穿过长廊,诸葛均说要去骂隔壁大牛,诸葛亮记挂着“楚汉之争”,商量的结果是,先去解决了楚汉,再以胜利之师去讨伐大牛。
  两人没敢走大门,怕被堵门的司阍拦回去,再告诉继母,若不慎遇见两个孪生姐姐,也难免啰唆,便循着小道往角门而去。
  刚走到角门处,却听见扰耳的吵闹声,是家里的仆役和谁在吵嘴,两兄弟本来想躲,偏又生出孩子的好奇心,倒挨近了去看稀奇。
  那和仆役吵嘴的是个街面上的乞丐,原来是乞丐在门口蹲踞,被仆役发觉,嫌他污了门庭,要赶他远去,两下里不肯相让,竟吵了起来。
  却见那乞丐似已年过六旬,拧成条的灰白头发从后脑勺翻过来,把脸挡了个结实,因身上的衣服烂得不成样子,仿佛只是披着几条破麻缕,上半身几乎裸着,下边也没穿鞋,两只脚磨得起了皴口,约摸是走了很远的路,虽是一身褴褛,肩上却还背着一个大包袱,四四方方,仿佛扛着一面门板。
  “别在这儿杵着,也不看看地方!”仆役凶道。
  乞丐满不在乎地说:“我在门外住,又不住在你家里,你管得我。”
  “你躺的地方就是不对,给我滚远点!”
  “一只看门的狗倒比狗主人凶险,叼的不过是骨头,还以为自己是肉食者。”乞丐讥诮道。
  仆役脸上青一阵红一阵,骂道:“啰唆什么,滚!”
  “贵胄之家霸了高墙之内,还要霸高墙之外,给不给世人一口活气!”乞丐把肩上的包袱一拉,便要离开。
  “等等!”说话的是诸葛亮,他从后面蹿了出来。
  “这人脏,公子别理他!”仆役连忙劝道。
  诸葛亮不搭理仆役,径直走向乞丐,他从腰里的革囊里摸出一把铜钱,那本是过年时家中大人送给他的岁钱,他不由分说都掏了出来:“这个给你。”
  乞丐没接:“我不受无因之赐。”
  遇着个不受施舍的乞丐,还真是稀奇,诸葛亮好奇起来:“那你要怎样才接受?”
  “有所予才有所受,所谓礼尚往来。”
  瞧这乞丐身无长物,能求他掏出什么值钱家伙来,诸葛亮无奈,想了想,说道:“那我看看你背上的包袱里是什么。”
  乞丐略一思索,干脆地把包袱解开,原来是一方边角磨烂了的木棋盘,可诸葛亮惊奇地发现那木棋盘原来只有纵横十道,迟至东汉,围棋已从十五道延展为十七道,棋道越少,则布局越窄,一局棋限在小域内,对弈者往往施展不开。
  “你这棋盘不对。”
  乞丐淡淡道:“哪里不对?”
  诸葛亮一板一眼地说:“天下棋盘皆是十五道,多也不过十七道,你这是十道,明明就是不对。”
  乞丐嗤道:“谁定的棋盘就一定得是十七道,‘上胡不法先王之法’这个道理都不懂,那便是迂腐!”
  这话让诸葛亮呆住了,懵懵懂懂仿佛要体会出什么,却又理不清,他盯着乞丐,忽然发现那被污垢堆叠的脸上透出一双明澈透亮的眼睛,仿佛夏夜闪烁的明星。
  他把钱塞到了乞丐手里,乞丐只拿了两枚,其余退给了他,说多了便是贪心。
  “就让他在这里待着。”诸葛亮吩咐那仆役。
  “那可不成,待这儿有辱……”
  诸葛亮没好气地打断道:“又没辱你,多管闲事!”
  少主人发话了,仆役只好闭嘴,诸葛亮又说要和弟弟出门,你要是敢多嘴,我就把你上次去厨房偷拿羊腿的事告诉父亲!
  威胁过后,诸葛亮却在琢磨,是留在这儿问问为什么棋盘只有十道,还是前去招呼伙伴们继续“楚汉之争”,可那乞丐却已蜷缩在一边,两手抱住棋盘,似乎打起了盹。
  诸葛亮想,那就先去指挥楚汉吧,他拖住弟弟的手,飞快地跳出了角门。
  门外是一条深长小巷,几株蓬松桃树交错而立,树杈上结着的桃子已熟透了,一个个仿佛红彤彤的孩儿面。
  他们跑过了小巷,余光瞥见那缩在角落里的乞丐,像一只冬眠的蚕虫,一动不动。
  十道棋盘,还真是奇怪的布局呢。
  
  第二章 夜观星象,诸葛叔侄说天道
  
  阳光明丽如瓷娃娃的脸,漫天飞起的白絮宛如一双双轻盈的翅膀,在庭院间起舞翻飞,仿佛逗引情绪的咒语。
  诸葛亮在屋里待不住了,他被这满园旖旎风情吸引了,很想搁了手中的笔去纵情欢乐,可又怕耽搁了抄书的时间,若是父亲回来,书还没抄完,天知道是个什么情景。
  继母昨天说等父亲回来,还要给他寻一个先生,这让他颇为苦恼,为什么非得请一个咬文嚼字的腐儒。每日授讲些不通人情的空话套话,真要把人教出毛病来,曾经便为这不可忍受,他已经用胡搅蛮缠逼走了五个先生。
  这么闷着抄了半晌,满篇的文字一个个膨胀起来,心里像塞了棉花般难受,实在憋不住了,他索性跑了出去。
  诸葛亮顺着连接前后院的长廊跑得欢畅,长廊的半腰处伸出一处小轩,两个清秀面孔的少女倚窗对坐,正在牵针穿线。两人却是一样的装束,一样的模样,这是一对孪生姊妹,前后相差不过一个时辰。
  他起了玩笑心,蹑手蹑脚地溜过去,在窗口响亮地呼喝了一声。
  两个女孩都吓了一跳,大姐昭蕙生气地说:“小二,又是你,吓坏我了!”
  二姐昭苏却只温柔地笑。她虽和昭蕙一样长相,性格却极不一样:昭蕙是蓬蓬的火,点一点便燎原成灾;她是沉默的一脉水,安静而浅淡。
  诸葛亮嘟着嘴巴:“吓又吓不坏!”他拐进了屋,扯住昭蕙手里的一幅布,“做什么好玩意儿,给我看看!”
  昭蕙气得一把推开他:“过去,去找均儿玩,别惹我们!”
  诸葛亮不悦地哼了一声:“看看有什么要紧,小气!”
  昭蕙瞪了他一眼,她叠起布幅,把细针和簧剪都装入针衣里,卷成一管,起身离开了。
  诸葛亮对着她吐了吐舌头:“吝啬鬼!”他挨着昭苏坐下去,腆着脸凑上去,“二姐,你绣什么花样?”
  昭苏没回答,目光落在诸葛亮的袖子上,却说:“你衣裳破了。”
  “啊?”诸葛亮还没反应过来。
  昭苏牵过他的衣袖,点了一点:“这里!”
  诸葛亮一瞧,果然,右衣袖脱了线,衣料裂开了缝,像敞开的一张嘴,他满不在乎地说:“破就破吧!”
  昭苏把手里的布幅放去一边:“脱下来,我给你缝。”
  诸葛亮迟疑了一刹,他因嫌热,在屋里抄书没穿外衣,只套着中衣就跑了出来,褪下这件中衣,便是赤条条的无遮拦。他虽年少,也还知道羞耻,犟着说道:“不脱!”
  昭苏像是知道他的心思,也不强求,只抬起他的手,轻轻放在木凭几上,柔声道:“别动。”她重新穿了一根针,牵起长长的线,捏住了裂开的衣料。
  诸葛亮果真不动了,他和昭苏挨得很近,他能闻见昭苏头发的清香,他觉得真好闻,他看见昭苏游弋的手指,指头晕着圆润的螺旋,像开着粉红的桃花。
  墙外有孩子在琅琅地读《诗》:“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不一会儿昭苏已缝好了衣服,她咬断了线头,理了理皱褶:“好了。”
  诸葛亮摸摸针黹平整的衣袖,嘿嘿直笑,昭苏拖来一只竹笸箩,里面装满了香喷喷的麻饼:“拿去吃。”
  诸葛亮拿了一个,忽然像是想起什么,又拿了一个,接着又拿了一个,后来索性寻来一方绢帕,一骨碌全包走了。
  昭苏惊异道:“你要吃这么多?”
  诸葛亮扁扁嘴:“我饿嘛。”他拍拍小包袱,笑道,“二姐可别心疼,我下回买多点还给你。”
  他对昭苏做了个鬼脸,抱着麻饼跑出了门,一溜烟往角门奔去。
  才跨出角门,却见墙外卧着一群人,那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